「种族冲突」与沟通
「种族冲突」与沟通
邱清萍
十多年前美国人在电视机面前上了「处理种族冲突」的一课。事件显示当事人(黑人教授盖兹Henry Louis Gates Jr. 和白人警员柯劳利Sgt. James Crowley)的背景与观点如何影响冲突的发展,甚至事前事后旁人对事件的诠释也微妙地起了作用,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言论。
作者尝试捕捉事件中每个人物言行背后的思维,将故事始末写下来。这样做免不了把作者个人的观察与观点也投射进去,但至少作者有自知之明,这在沟通上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省剑桥市有一个女子路经伟亚街(Ware Street)一幢房子,看见两个带上背包的黑人男子在屋前阳台走动,其中一位正以肩膊推门,看样子想破门而入,另一个黑人在旁协助他。女子怀疑有贼入屋行劫,立刻打电话报案。很可能这女子是白人,见到两个黑人在推门,「黑人是坏人」的偏见会否影响了她的判断?假如她看见两个白人在推门,会不会报警?她不知道这黑人是著名的哈佛教授盖兹,刚从外地回家,发觉大门开不了,而帮助他的是司机。
警员柯劳利赶到,这时盖兹已进了房子。
柯劳利:有人报案有贼擅入民居,请你出来,我要入屋搜查。
(可能柯心想:这人胆子真大,竟然在警察面前装蒜?)
盖兹:这是我的房子,我是屋主不是贼。
(感到莫明奇妙,可能有点气恼)
柯劳利:你拿出证件看看。
盖兹于是出示哈佛教员证,上面没有住址。
(他真的恼火了,心想:「我在自己的家,还要证明我是屋主。这分明是种族歧视嘛!真是岂有此理。」他不知道柯劳利曾训练前线警员公正执法,不能有种族歧视。十六年前还口对口地对一心脏病突发的黑人球星施以急救。)
柯劳利:我要看你的驾驶执照。
盖兹拿出驾驶执照给警员看。
(这时积压多年的怒火─自己所代表的整个黑人种族多年受到的歧视,多少黑人男人被无辜拷问和关锁,从远古的深渊喷出黑压的浓烟,从心头和口边倾泻出来⋯)
盖兹:你不要以为是白人就了不起,你侵犯了我的公民权利,你会为你的种族歧视后悔的。 (声音愈提愈高,柯劳利看了执照就预备离开,但盖兹跟在他后面,一直走到阳台还是指着他大骂。)
柯劳利也火了,回转身:你想怎么样?我要起诉你「行为不检、妨害公安」。说着把盖兹扣上手链,带回警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天以后,总统奥巴马在全国记者会中被要求评论此事,他坦承自己尚未掌握详细资料,可能有偏见,接着就批评警员柯劳利「行事愚蠢」,并谓此一事件显示「美国依然弥漫着种族歧视」。
言论一出引起全国警界激烈的反弹,认为他未明真相就妄加评论,影响警员日后执勤,而且会破坏他任总统以来的种族和解契机。许多黑人也站出来维护盖兹教授,指出此事将美国黑人受歧视的严重程度再次公诸于世。
在全国纷纷嚷嚷之际,奥巴马总统两天后在白宫召开记者招待会,说已致电当事人双方,并坦承自己「用词不当」,事情愈闹愈大,自己也有责任等。他希望此事给大家上了一课,在这么敏感的课题上应花时间彼此聆听和了解,而不是动辄彼此指控。他认为警员和教授都是「反应过激」,并已邀请两人到白宫坐下倾谈。
总统很快作出正面的回应,并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使整件事情降温不少。麻州三个警察组织发表声明,感激他的回应有助缓和张力。
无论什么团体,包括教会,都会有类似的争执。当然种族的歧视由来已久,更错综复杂。但以上个案的确给大家上了宝贵的一课,试概括如下:
一.传递消息要谨慎。这个案的发生是因为一位女性过路人对所看见的事诠释错误,当然
她出于好意,愿意挺身助人也是好事,在一般情形下若能先弄清底蕴,可能就不会惹起这么大的风波。
二.承认自己可能有偏见。争执最难解的结是双方都觉得自己全对,对方全错。其实人际关系是互动的,无论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被动,彼此都在互相影响。作为有限的罪人,每个人都可能有偏见。我们都会受个人背景、遭遇、个性、观点与角度、心情,甚至表达的能力影响。自觉可能有偏见是虚心的表现,对冲突处理很重要。
三.肯负起责任。冲突愈演愈烈是因为大家都不肯负责任,于是本来很小的事,因为自卫便要招兵买马,或挖出对方其他的错失,使事态愈形复杂,解决难度于是提高。一方肯负责任至少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四.在争执的火爆场面,一句不合宜的说话会火上加油,能使火势更猛烈,因此要小心用词。
五.快刀斩乱麻。总统没有拖延,赶快站出来解释,承担自己的责任,虽然不一定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至少不会使它恶化。而且他这种行动有助其他当事人也负起自己的责任来。拖延只会渗进不良的因子如猜测、谣言等。
基督徒处理争执最重要的不是输赢或个人的得失,而是活出和好福音的意义来。
灵程导引-心灵的关顾与培育
灵程导引-心灵的关顾与培育
邱清萍著
灵命成长有如一场赛跑或斗拳(林前九24-27),要经过严谨的训练,有「教练或助教」在旁指引鼓励是非常的重要。
灵命成长由重生开始,生命经历不断的变化,不断脱旧换新。价值观或心意的更新,脱离罪及坏习惯的捆绑,都要经过新陈代谢,新细胞「生产」的过程,需要属灵「助产妇」陪伴,在旁指点和打气,迎接新生命的来临,直到基督成形在我们身上(加四19)。
灵命成长又如天路客的旅程(来十一13-16),会上山下谷,遭遇日晒雨淋,来到叉路口如何选择,迷途又如何转回,若有「旅伴」同行,甚至「导游」指点迷津,就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教练助教、助产妇和旅伴导游所提供的就是灵程导引。真正的引导者其实是圣灵,祂使人重生,住在人里面,感动、光照、安慰、责备,而且按照主耶稣的形象塑造信徒的生命。灵程导引的过程需要三方面的配搭:圣灵培育生命,受导者追求成长,灵程导师则以祷告、聆听、发问和分辨,帮助受导者发现和明白自己的实况,愿意去面对和回应圣灵的引导。
灵程导引的目标是要经历神,与祂相遇,在生活中意识祂的同在,察觉祂的心意与作为,聆听和明白祂的引导,回应祂的邀请,以致更深与祂连结。导师陪伴受导者直接来到神的面前,向祂赤露敞开,与祂对话,谦卑聆听,顺服回应。
我们有可能经历神吗?这位如此伟大超越的神,有可能留意、看中、寻找,得着我们这么微小的人,还进入我们生活的片段,与我们同住吗?若以理性来了解,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爱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主动在祂。我们爱,因为祂先爱我们。祂叩门,我们开门;祂邀请,我们回应;神主动向我们启示自己,就是要我们认识祂,经历祂!我们虽不能以理性明白神,却能以爱的回应得着祂。
因此,一个渴慕神、追求长进的心愿是接受灵程导引很重要的条件。平日写灵程札记,记录一些里面的触动,将读经祷告的领受、生活际遇的反省、情绪的挣扎、欲望的冲激,和圣灵在其中的光照与感动等记录下来。接受导引时,把其中一、两个经历与灵程导师一同带到神的面前,寻求与聆听祂的心意。成长的过程一般是漫长的,需要一段时候,才能看见明显的改变,有时在灵程札记里可以看见事态的发展,观察到自己的心态如何从抗拒惧怕到安心接受。操练「意识省察」在导引过程很重要,能帮助聆听和辨识神的声音,使生命可以不断的更新。
灵程导引的过程与教牧辅导、心理辅导、门徒训练不同,却是这一切的核心。受导者若与神建立稳固深入的关系,以上培育信徒的途径就有了很好的根基,和丰富的资源。灵程导师的主要角色不是帮助受导者解决困难,或传递知识技巧,也不是分享自己的经历,乃是陪伴受导者更深与神交往、经历神和祂更新生命的作为。
生命改变是个人内在很「私隐」的旅程,能与人分享是一种信托与信任,灵程导师要带着尊重和真诚的关心,陪伴受导者走过,帮助他们在处境中反省:经历了什么?在寻找什么?关心谁及关心什么?想要什么?对生命有何感触?想去那里?神在这些经历吗?祂扮演了什么角色?祂发出什么邀请?导师为了保持自己灵命成长的动力,在生活处境中继续经历神及祂的作为,同样也需要定期接受导引。
有些人以为灵程导引是新兴的潮流,其实它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摩西对以色列人的训勉,对约书亚的引导;祭司以利教导小撒母回应神的呼唤;新约巴拿巴栽培扫罗、保罗写信勉励引导提摩太和提多,百基拉与亚居拉帮助亚波罗对耶稣有正确的认识等都包含灵性上的指导。
直至第四、五世纪的修道院时代才有较正式的灵程导引观念;沙漠教父教母在修道院内设立比较有组织和经常性的导引操练。第五世纪神学家卡逊约翰(John Cassian)对灵程导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在修道院设立师徒的制度,后来吕西亚的圣本笃(Benedict of Nursia)编成《圣本笃守则》 (Rule of Life),指导个人灵命成长及修道院生活,成为以后修道院常用的范本。直到十二、十三世纪的平信徒运动与修会兴起,提倡祷告静修,才有更多非修士的信徒采用灵程导引。十六世纪的依纳爵《神操》(Spiritual Exercises)灵修手册广被使用,直到今天,帮助信徒辨别心灵的活动与取向,明白神的心意。
有些人以为灵程导引是天主教的东西,更正教信徒不宜采用。这是错觉,也错过了一个很重要且有益的属灵成长操练。正如傅士德在《属灵操练礼赞》一书提到,在中古时代,最伟大的圣徒在生命的旅程中,都需要灵程导师的帮助。何况今天真假混乱,品德沦亡、人心迷惘的世代,我们更需要生命的指标,和属灵的同伴。
参考书:
1. 贝瑞等着:《灵修辅导实务》,光启文化事业出版。
译自:Barry, William A. and Connolly, William J. 2009.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of Jesus of New England, Revised Edition.
2. Guenther, Margaret. 1992. Holy Listening, the Art of Spiritual Directio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3. Edwards, Tilden. 2001. Spiritual Director, Spiritual Companion-Guide to Tending the Soul.
New York: Paulist Press.
新冠病毒何时了?
新冠病毒何时了?
邱清萍主持
嘉宾:钱秉中医生
2021.3.25.
简介嘉宾:
钱秉中(Daniel P. Chin)医生是肺科、重症监护和流行病学的医学专家,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有25年的经验;他在2003年领导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协助中国政府遏止SARS–非典疫情的蔓延。目前在西雅图「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工作。钱医生过去一年在《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杂志写了三篇文章,探讨教会在大流行期间有关安全聚会的问题,提供有科学根据的资料。今年一月刊出的第三篇谈及疫苗上市后,教会如何按步逐渐开放。
邱: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已整整一年,有260万人丧生,包括美国五十多万人。许多人感到忧虑与疲倦,都在问:还要等多久?什么时候生活才能恢复正常?疫苗上市是否表示疫情很快就会结束呢?
钱:不错,疫苗上市是消灭病毒最大的希望,但社会要恢复常态还需要时间。目前只有20%的美国人接种了第一次的疫苗,要大部份的人都接种,还需要3-6个月。打疫苗可以控制社会的疫情,但要有一段时间。好似使用逐渐明或暗的灯泡,而不是用开关掣那样即时见效。
目前有几个因素会影响疫情受控制的速度。例如很多人仍然不愿接种疫苗,而传染力强的变种病毒株继续增加,有些州虽然感染的个案比旧年春夏季还高,当地的人仍然不顾危险,不戴口罩及遵守社交距离的指令。这些情况会使我们更难恢复常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邱:医疗专家都在鼓励大家接种疫苗,但也有人怀疑其有效性,有许多人对种疫苗的风险仍有疑虑,坊间流传一些讯息,担忧疫苗不能抵抗新的病毒株,打了针的人仍有可能传播病毒等,我们应关注这些问题吗?
钱:我明白大家对疫苗仍有许多问题,我尝试从已知的资料来回答,不过要记住这些资料会不断的更新,因为每日都可能有新的发现。
有人与朋友近距离接触后,染上新冠病毒,出现了严重的病症,必须留医。这种情形发生在10-15% 的人身上,然后他又把病毒传了给同住的家人。
但是他若打过疫苗,就有可能抵抗病毒,大大减低感染的机会。更重要的,就算他受感染,也不致成为重病,或留 医住在ICU,也不致因病毒死亡。
现在美国合法使用的三种疫苗,都能起以上保护的作用。至于打了疫苗的人是否有可能传染给别人,目前大多数专家都假定有这个可能性,但传染程度不一定会很高。所以已接种疫苗的人应继续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以防万一,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疫苗是否有不同的果效?辉瑞(Pfizer)和莫德纳(Moderna)减少感染的风险率为95%,强生(Johnson and Johnson)是72%。但三种都能帮助感染者不致于病情严重,这方面都有100% 的果效。在减低传染方面,它们是否有不同的效果,到现在仍然不清楚。
最重要记住:三种疫苗都能消灭病毒的杀伤力,保护感染者不致病情严重。所以公共卫生专家与医生都鼓励大家抓紧机会要打疫苗。
我明白许多人仍然担忧种疫苗有风险。根据目前科学研究显示,种疫苗的益处比风险大很多。 CDC报导,目前已有77M人注射了最少一次疫苗,包括42M人已接种两次。打了针的人,70%会感到痛,三份之一的人会发烧或疲倦,这情形只是持续一、两天。严重的过敏情况很少见,至今没有人因打疫苗而死亡。
另一方面,上个礼拜每天仍有1,500人因感染病毒而死亡,而三种疫苗都能保护受感染的人不致病情严重、留医或死亡。就算有变种病毒株,疫苗能防止病情恶化,也防止社区传播加增,更重要的是防止更多变种病毒株的出现,以致更难控制社区的感染。我劝各位抓紧机会打疫苗,除非你的医生认为你的情况不适宜。
邱:变种的病毒株更容易传染,对吗?
钱:不错,更容易传给其他人,也会加快病毒在社区中散播,而且会缓慢社区恢复常态的速度。不过,变种病毒株对病情加重没有太大的影响。变种病毒株也是借空气传染,只要我们继续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就可以保护自已、保护别人。
邱:我们应该怎样看群体免疫率(herd immunity)? Dr. Fauci 在近月好像把一直以为的60- 70% 提高至 80% 甚至90%,为什么?你怎样看?
钱:群体免疫是脱离大流行的指标。当一个群体里越多人接受了疫苗接种,那群体会到一个地步病毒无法继续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病毒可以说是「无路可走」,因为它不断遇到对病毒有抵抗力的人。到那个地步,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接受了疫苗,整个群体已经得到保护。那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
专家认为需要有80% 的人打了疫苗就可以达到「群体免疫」。但是,若更多变种病毒株入侵,就要更高的比率才能达至群体免疫。我们如何知道「群体免疫」已经达到了呢? 只要社区感染数字一直下降,直到停在一个低点,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升高,我们就知道距离群体免疫的目标很近了。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实体群聚才能渐渐恢复常态。
邱:你在《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CT) 二月十六日的文章(参考二)指出现在是部份疫苗接种的过渡期,可能更危险,因为有些人以为既已打了针,就很快会脱离疫情,以致松懈下来,不守指令,我们该有怎样的心态和行动?
钱:我用三个时期来解释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
2020年我们基本是在「没有疫苗期」- 新冠病毒感染率高到一个地步政府必须限制聚会,来减低病毒的散播。没有疫苗,感染病毒及产生并发症的危险性极高,平衡木倾向不进行实体聚会。
我们都盼望数个月后能进入「高疫苗接种期」,就是多数人都接受了疫苗,群体免疫能够成为事实,新冠病毒社区的感染率会下降到一个低点。另外,因为疫苗保护了大部份的人,病毒的并发症也降低,平衡木就会倾向实体聚会。
所以未来几个月是「部分疫苗接种期」,在低及高疫苗接种之间的过渡期。接受了疫苗的人,产生并发症的危险性会大大下降,而恢复现场聚会的期望也必然更加热切。但是感染率的下降还未达到群体免疫的程度,什么时候恢复现场聚会很不清楚。
假如在这阶段恢复实体聚会,未接种疫苗的会众及已接种疫苗的会众就会混合在一起,很可能促进病毒的散播。科学家认为已种疫苗的人如果感染病毒,他仍可能传播病毒。即使有愈来愈多的人接受了疫苗,只要社区感染率仍然高,病毒传播的危险性仍然很大的。
只有当社区的感染率下降到低点,会友之间病毒传播的风险才会减低,才可以安全地恢复实体聚会。对打了疫苗的人,实体聚会是安全的;但如果他们肯为未打疫苗的人的安全着想,愿意忍耐等候,不急于实体聚会,这就是爱人如己,是主所喜悦的。
邱:在这过渡期,教会如何衡量实体聚会开放的程度,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钱:我会建议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需要考虑社区的感染率:随着由高至低感染率,
户外聚会→室内小组聚会→室内崇拜→室内主日学→室内团契聚会。每次聚会都要考虑
3C + 1M的原则,尽量减少以下3C,和需要继续用口罩:1M (mask)
• Crowded spaces挤拥的空间
• Closed spaces封闭的空间
• Contact time接触的时间
邱:下一个引爆点是疫苗接种证书(vaccine passport)的使用,它的好处似乎很明显,但是否也有一些可能引起的争议需要留意,个人和教会可以做什么来缓冲其中的张力?
钱:我相信使用疫苗接种证书会愈来愈普遍,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这是很好的保证,让己打疫苗的人更快恢复正常的生活,也禁止未打疫苗的人参加一些高危的活动,免得受感染。但是会有人不接受这些限制,或认为出示证书是冒犯他们的私隐。以教会开放主日崇拜为例,即使社区感染率仍很高,容许己接种疫苗者参加是安全的,而且对他们灵性的培养肯定有帮助。但教会要考虑会不会把会友「分门别类」,引起不必要的张力。教会可以解释证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及群体,期望已打或未打疫苗者能以爱人如己的精神作出合宜的表现。
邱:你在CT文章中提到这场流行病被政治化了,以至于一些教会领袖对是否支持接种疫苗犹豫不决;对教会什么时候有实体聚会也有不同看法。我们从社交媒体收到很多不同的资讯该如何明辨?什么是可靠的指引?
钱:我感到最可惜的是很多人,包括政治领袖不相信有关新冠病毒的科学资讯,反而接受网站和社交媒体一些不正确、无科学根据,甚至被政治化的资讯。他们虽目睹医院和ICU住满了感染者,仍坚持说病毒没有危险性;他们明知社区感染率不断上升,仍然认为无须带口罩。过去一年我们对这病毒的传播和杀伤力不断加深认识,可惜很多人没有好好运用这些资讯。有关病毒的消息,我建议大家留意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或NIH(国立卫生研究院,Dr. Fauci)及主流媒体的报导。不要随便相信社交媒体的小道消息。
邱:教会因为经常聚集,很容易成为传播重灾区,但有些领袖以圣经教导「不可停止聚会」来要求会友对神要有信心,不应受影响,你对这种处理有何意见?
钱:在正常状态下,基督徒实体聚会是应当的。若有流行病毒,而大家在一起敬拜唱诗,也不戴口罩及不用其他安全措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这等于鼓励人进入一个着了火的教堂一样,火会烧死人,病毒也会害死人。我觉得这不是信心,是漠视神已赐给我们的科学常识,将弟兄姊妹的生命陷于危险中。虽然不能实体聚会,我们仍然可以透过小组、网上、甚至在户外聚集,继续彼此劝勉、关怀,一同祷告,彼此服事。我们抓紧机会接种疫苗,就可以早日实体聚会,这才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邱:你多年在世界各地帮助社区处理及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作为反省,你认为美国成为世界感染新冠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原因何在?我们又如何从今次的经验痛定思痛,预防下一次的大流行?
钱:我曾在不同的国家工作过,新冠病毒爆发之前,我绝不会相信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数会居于世界首位。我是在美国接受医学和公共卫生的专科训练,后来到世界各地帮助其他国家,当地的人对美国去的医疗人员都有好感和尊重,认为我们的公共卫生制度一定很好。去年春天疫情爆发,甚至失控,我就看到我们的公共卫生系统其实很脆弱,须要改进。
我看到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内部有很深的分歧。本应上下同心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我们却因内斗消耗了庞大的实力。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自从第一宗病毒发生后,我们手上已握有一个很有效的防毒工具,就是口罩。可是一年后,我们仍不能全国同心,好好地用口罩。要知道部份地区失控,全国就会失控,无法抵抗病毒。我留意到其他国家,凡是及早掌控疫情的国家都是全国同心,使用科学资讯来控制病毒,而美国在这方面竟然表现最差。
在分歧背后更严重的是政治领袖与人民对病毒真相的蔑视,领袖甚至用新冠病毒作为政治筹码来加强自己的势力,使国家更加撕裂。他们立下坏榜样,百姓有样学样,轻视专家对病毒的分析及警诫。这种自我中心,不顾别人的表现至今仍然到处可见,各人只求一时的痛快,不理任何预防的措施。我们美国人这种只顾自己,漠视别人安危的表现已远离基督教的精神,这是非常可惜的。
作为基督徒,我们要求神赦免,医治这地。求神使疫情早日结束,帮助我们为国家的分歧与撕裂哀伤难过,求神改变我们,不求自己的益处,真诚为爱别人付出自己,活出真基督徒的样式。
参考资料:
一.钱医生于今年二月八日在牧者关怀中心与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合办的讲座中主讲「疫苗后教会聚会—领袖须知」(https://cpcmus.org/牧者网上座谈会) 。
二.钱秉中,《当有会众开始接种疫苗后:在2021年给教会的建议》(Christianity Today中文网, 2021.2.16)(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1/february-web- only/church-reopening-vaccine-coronavirus-covid-advice-zh-hant.html)
爱心说诚实话-关键性对话
爱心说诚实话-关键性对话
主持:邱清萍牧师
嘉宾:周金钟博士
邱:我们来探讨一个难度相当高的课题,就是如何当面谈一些敏感,却很重要的话题。 保罗在弗四15所说的「爱心说诚实话」,就是当面谈,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甚至有意回避。你认为,一般人有什么疑虑和恐惧呢?
周:保罗说这句话之前,指出神给教会弟兄姊妹各种的恩赐,是要成全圣徒,建立基督的身体。教会要长大成人,从容易受骗中计的小孩,到长成耶稣基督的身量,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弟兄姊妹运用恩赐,要带着爱心与谦卑,才能真的祝福教会。若没有成熟的生命,再多的恩赐,反而会带来问题与伤害。成熟生命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爱心说诚实话;若生命不成熟,却自以为用爱心说诚实话,会带来反效果。
有些爱主的弟兄姊妹,看到别人做得不对,就根据这句话在他面前数他的不是,出发点可能很好,但表达出来却弄巧反拙。原因可能他不是最适合说的人,可能他与这个人的关系还没成熟到有说这话的条件。两个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产生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
反过来说,一个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不愿意说诚实话,就表明了这教会还不成熟。真正在基督里长大成人、健康成熟的教会是不怕面对冲突,而且能坦然无惧的以爱心说诚实话,如十六节所说的,彼此相助,使教会在爱中渐渐的增长。
邱:爱心说诚实话要培养条件,不能凭血气进行,更不能用来当借口发泄自己的怨气或怒气。
周:有些人误解,以为只要动机对了,提出的意见别人就应该接受,却不留意自己的语气咄咄逼人,神态傲慢,别人其实没有责任承受如此无礼和不尊重人的言词和举动。彼此尊重是成熟的表现。
邱:生命与关系的成熟是爱心说诚实话很重要的条件,你己经指了出来。是否在沟通方面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周:我们往往只专注传递讯息的内容(content),而忽略了当时的氛围(context),特别是对方身体的语言。假如对方一直沉默不语,或有负面的情绪,甚至暴力的表现,就应该暂停,好好寻问神,是否另找更适合的人与他谈,或找更适合的时机。拿我自己来说吧,一般情形我会据理力争,以为对事不对人就可以勇往直前,其实事与人都要用心留意,特别有关敏感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反应都可能不一样。我们对事对人都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就不容易出状况。
邱: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与关注,虽然话题敏感,是否也可以拿出来谈?
周:我认为是,我与英语部牧师在一些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都可以谈,因为大家都以教会的好处为目标,我很珍惜这段关系。
邱:以教会的好处为目标的确很重要,能坚持这目标却不容易,因为在冲突的过程里,我们很容易忘记了这个「初心」,保护自己的和自己的利益成了更重要的目标。这时候,我们实在需要圣灵的提醒和帮助,重拾初心。
周:作为领导者,我们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和盲点,需要有问责的团队,就是能爱心说诚实话的人,有两三个可以信任的友伴,出事的时候可以坦然无惧把心中的忧惧说出来,而他们也能坦诚的回应,甚至指正自己的错,我就有两位这样的朋友,非常宝贵。加拿大有一位七十岁的白人弟兄,很了解我做的事,看到我有不对的地方,都能不避讳的跟我说。
邱:这种朋友除非你主动邀请,给他们可以无话不说的权利,他们不可能自动请缨的吧? 你是如何找到和邀请这样的朋友?
周:首先要自觉有这个需要,第二,找你所尊敬,也愿意说真话的人,为这件事情祷告。然后就去邀请,我相信只要我们诚意邀请,会有这样的朋友出现。可惜更普遍的是有些人在教会或机构愈来愈有影响力,事奉愈来愈有看得见的果效,围绕在身边的都是不敢说真话的人,也许有人曾经说了真话,但是看到你不高兴,他就从此闭咀或在你面前消失了。
邱:但愿我们都有能爱心说诚实话的朋友,自己也学习成为这样的朋友。假设我有一位同工多年的朋友,彼此关系也不错,现在发生一件事需要跟他爱心说诚实话。我该如何进行?
周:问三个问题。我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对方会希望得到什么结果?我在比较双方的期望后也许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然后问第三个问题:我要做什么以确保达成这些期望?这些问题能避免自己陷入自我中心,我全对,你全错的误区。
其次,在交谈时谦卑和恩慈的态度很重要,因为是在爱心里说诚实话。平常属灵和品格的操练很重要。就像挤牙膏筒,出来的就是牙膏;人在压力底下所出来的的就是他里面的真我,骗不了人。
第三,为爱的缘故限制自己的自由。保罗说:凡事都能做,但不都有益处。在交谈中若发现彼此观点不一样,要尝试从对方的观点来看,试图达致共识。我在大学负责人事管理,有一位同事很聪明优秀,思想也很敏捷,常常能够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来。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他常常毫不留情有话直说,刺伤了人,还觉得自己是爱心说诚实话。 别人都觉得他看不起人,他却不承认。有一次我劝他尝试聆听别人,进入别人的观感,再帮助对方成长与提升。
邱:为爱限制自己是否也包括这样的心理准备:就算这场对话达不到期望,也要忍耐,以爱心等待新的时机,彼此帮助,彼此提升,这需要很大的谦卑。
周:是的,谦卑不容易,却是必须的。我们要相信福音的大能,我们靠自己做不到,靠神总能做到。各处教会正面对很大的压力,对疫情中的措施、川普或拜登、中美关系、香港的黄丝蓝丝等,这些都需要关键性的对话。
邱:对话难度极高,弟兄姊妹要不避而不谈,要谈就会火山爆发。我们如何交流而不交恶,对话而不对敌呢?圣经里的爱心说诚实话用得上吗?我们要有信心,神的话有前瞻性,祂既然这样吩咐,我们顺服,仰望祂赐下爱心与智慧,学习关键性的谈话,带着敬畏神的心,彼此聆听和交流。
爱心说诚实话-关键性对话
爱心说诚实话-关键性对话
主持:邱清萍牧师
嘉宾:周金钟博士
邱:我们来探讨一个难度相当高的课题,就是如何当面谈一些敏感,却很重要的话题。 保罗在弗四15所说的「爱心说诚实话」,就是当面谈,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甚至有意回避。你认为,一般人有什么疑虑和恐惧呢?
周:保罗说这句话之前,指出神给教会弟兄姊妹各种的恩赐,是要成全圣徒,建立基督的身体。教会要长大成人,从容易受骗中计的小孩,到长成耶稣基督的身量,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弟兄姊妹运用恩赐,要带着爱心与谦卑,才能真的祝福教会。若没有成熟的生命,再多的恩赐,反而会带来问题与伤害。成熟生命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爱心说诚实话;若生命不成熟,却自以为用爱心说诚实话,会带来反效果。
有些爱主的弟兄姊妹,看到别人做得不对,就根据这句话在他面前数他的不是,出发点可能很好,但表达出来却弄巧反拙。原因可能他不是最适合说的人,可能他与这个人的关系还没成熟到有说这话的条件。两个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产生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
反过来说,一个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不愿意说诚实话,就表明了这教会还不成熟。真正在基督里长大成人、健康成熟的教会是不怕面对冲突,而且能坦然无惧的以爱心说诚实话,如十六节所说的,彼此相助,使教会在爱中渐渐的增长。
邱:爱心说诚实话要培养条件,不能凭血气进行,更不能用来当借口发泄自己的怨气或怒气。
周:有些人误解,以为只要动机对了,提出的意见别人就应该接受,却不留意自己的语气咄咄逼人,神态傲慢,别人其实没有责任承受如此无礼和不尊重人的言词和举动。彼此尊重是成熟的表现。
邱:生命与关系的成熟是爱心说诚实话很重要的条件,你己经指了出来。是否在沟通方面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周:我们往往只专注传递讯息的内容(content),而忽略了当时的氛围(context),特别是对方身体的语言。假如对方一直沉默不语,或有负面的情绪,甚至暴力的表现,就应该暂停,好好寻问神,是否另找更适合的人与他谈,或找更适合的时机。拿我自己来说吧,一般情形我会据理力争,以为对事不对人就可以勇往直前,其实事与人都要用心留意,特别有关敏感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反应都可能不一样。我们对事对人都要有足够的敏感度,就不容易出状况。
邱: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与关注,虽然话题敏感,是否也可以拿出来谈?
周:我认为是,我与英语部牧师在一些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都可以谈,因为大家都以教会的好处为目标,我很珍惜这段关系。
邱:以教会的好处为目标的确很重要,能坚持这目标却不容易,因为在冲突的过程里,我们很容易忘记了这个「初心」,保护自己的和自己的利益成了更重要的目标。这时候,我们实在需要圣灵的提醒和帮助,重拾初心。
周:作为领导者,我们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和盲点,需要有问责的团队,就是能爱心说诚实话的人,有两三个可以信任的友伴,出事的时候可以坦然无惧把心中的忧惧说出来,而他们也能坦诚的回应,甚至指正自己的错,我就有两位这样的朋友,非常宝贵。加拿大有一位七十岁的白人弟兄,很了解我做的事,看到我有不对的地方,都能不避讳的跟我说。
邱:这种朋友除非你主动邀请,给他们可以无话不说的权利,他们不可能自动请缨的吧? 你是如何找到和邀请这样的朋友?
周:首先要自觉有这个需要,第二,找你所尊敬,也愿意说真话的人,为这件事情祷告。然后就去邀请,我相信只要我们诚意邀请,会有这样的朋友出现。可惜更普遍的是有些人在教会或机构愈来愈有影响力,事奉愈来愈有看得见的果效,围绕在身边的都是不敢说真话的人,也许有人曾经说了真话,但是看到你不高兴,他就从此闭咀或在你面前消失了。
邱:但愿我们都有能爱心说诚实话的朋友,自己也学习成为这样的朋友。假设我有一位同工多年的朋友,彼此关系也不错,现在发生一件事需要跟他爱心说诚实话。我该如何进行?
周:问三个问题。我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对方会希望得到什么结果?我在比较双方的期望后也许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然后问第三个问题:我要做什么以确保达成这些期望?这些问题能避免自己陷入自我中心,我全对,你全错的误区。
其次,在交谈时谦卑和恩慈的态度很重要,因为是在爱心里说诚实话。平常属灵和品格的操练很重要。就像挤牙膏筒,出来的就是牙膏;人在压力底下所出来的的就是他里面的真我,骗不了人。
第三,为爱的缘故限制自己的自由。保罗说:凡事都能做,但不都有益处。在交谈中若发现彼此观点不一样,要尝试从对方的观点来看,试图达致共识。我在大学负责人事管理,有一位同事很聪明优秀,思想也很敏捷,常常能够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来。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他常常毫不留情有话直说,刺伤了人,还觉得自己是爱心说诚实话。 别人都觉得他看不起人,他却不承认。有一次我劝他尝试聆听别人,进入别人的观感,再帮助对方成长与提升。
邱:为爱限制自己是否也包括这样的心理准备:就算这场对话达不到期望,也要忍耐,以爱心等待新的时机,彼此帮助,彼此提升,这需要很大的谦卑。
周:是的,谦卑不容易,却是必须的。我们要相信福音的大能,我们靠自己做不到,靠神总能做到。各处教会正面对很大的压力,对疫情中的措施、川普或拜登、中美关系、香港的黄丝蓝丝等,这些都需要关键性的对话。
邱:对话难度极高,弟兄姊妹要不避而不谈,要谈就会火山爆发。我们如何交流而不交恶,对话而不对敌呢?圣经里的爱心说诚实话用得上吗?我们要有信心,神的话有前瞻性,祂既然这样吩咐,我们顺服,仰望祂赐下爱心与智慧,学习关键性的谈话,带着敬畏神的心,彼此聆听和交流。
如何识别冲突的种类和成因
如何识别冲突的种类和成因
主持:邱清萍牧师
嘉宾:周金钟博士
邱:大家好,很高兴请到周金钟博士来跟我们分享他在冲突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周博士是三藩市溢乐华人浸信会长老,拥有商业管理博士的学位,在金融界有超过卅多年的管理经验;曾在加拿大西三一大学担任领导力硕士中国项目主任,以及现任客座教授。他也多年在美,加,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东南亚讲授团队和冲突管理,同时商业 和非盈利机构,以及教会提供有关冲突管理的辅导和咨询的服务。
周博士,谢谢你与我们分享。我们先谈谈「如何识别冲突的种类和成因」,以致能对症下药!我们探讨这个题目时,你说有些冲突是好的,可是一般人看冲突都很负面,请你解释一下。
周:华人文化和教会通常对冲突的话题比较敏感,想去逃避。我们要问:冲突是好还是坏?我认为冲突是中性的,你如何处理,就决定它的好坏。若处理得好,它可以是创造性的张力,能帮助我们更进步;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很多破坏性的后果。
第二,人生不可能没有冲突。两个背景很不一样的人结婚,一定会发生很多冲突。团队建立会经过四个阶段,其中就包含了冲突。从团队成立时的蜜月期(Forming),到激荡期(Storming)所遇到冲突的暴风雨,若处理得好,这团队就会转入正常期(Norming);这时,团队就能发挥它的功能,这是第四阶段的表现期(Performing)。
团队最重要是彼此信任,有信任才能面对冲突,能面对才能委身,有委身才愿意彼此问责,建立健康的团队。所有领导力的研究都指出冲突一定会发生,无论在教会或职场,期望永不会有冲突是不现实的。
邱:冲突可以处理得好,有什么例子呢?
周:初期教会有两个好的例子。一个是使徒行传第六章,说希尼利话寡妇的需要被忽略了,引起埋怨与张力。使徒们照圣经原则处理得好,结果使教会蒙福。第十五章的冲突更严重,使徒与领袖们要召开耶路撒冷的会议来处理,结果有美好的果效,让保罗和他的团队重新得力,向外邦人传福音。同一章,保罗与巴拿巴因事奉理念的分歧而分手,只要大家仍然为福音努力,不伤和气的分开不一定是坏事。同样道理,不同宗派的产生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大家持守基要信仰--绝对的真理,其他相对的事情应容纳不同的观点。
邱:圣经对初期教会发生的张力和冲突都不避讳的记载下来,使我们从中学习。我们也应当勇敢去面对教会生活中的张力,积极的去学习处理。你曾提过,在冲突中很重要是了解冲突的成因,为什么这么重要?冲突发生,大多数人都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利益,会去考虑成因问题吗?
周:了解成因非常重要,有时我们以为问题解决了,其实没有,因为没有找到根源的成因,不能对症下药。邱牧师,你的网上课程在这方面也提过不少,我在管理学研究发现冲突成因至少有四方面:最容易解决的是资讯传达的误差,因为是资料性,更正调整就没事了。第二是环境方面的障碍,包括了传统与文化。有一新牧师,来了教会不久,觉得传奉献袋子不好,就改用奉献箱,结果产生了冲突,他不了解这是教会多年的传统与文化,不能随意更改。若从行为本身来考量,实在没有对错,甚至有人可以指出,圣经没有明文规定怎样奉献。这样各说各理,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回到根源,从传统的角度来考量,才能对症下药。第三是关系的障碍,这比较难,因为与职位,甚至面子有关。若只解决争吵的内容,不了解彼此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就无从真正去化解冲突。第四是最难的个人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的喜好、价值观和过去的经验,很难客观去处理。
邱:换句话说,有时看起来只是资讯落差,很容易处理。但因为当事人的个人主观因素,就变成难之又难。所谓的主观因素有时连当事人自己也看不清,意识不到。而这种原因别人就算看到又不好讲,那怎么办?
周:人真是有限,改变不了自己或别人,我们要把问题带到神的面前,谦卑寻求祂怎么说,愿意讨祂的喜悦。我们的教会曾面对一个极大的冲突,英语部为了向不同种族的人传福音,考虑把教会名字里「华人」与「浸信会」的字眼除掉,结果引起张力,华语部有些人觉得除掉「华人」两个字就是忘本。这冲突明显不是资讯的障碍,乃是文化与关系方面的问题。我们先考虑圣经的立场,圣经怎么说?教会起什么名字到底是绝对性还是相对性的事?大家同意圣经没有要求教会一定要叫什么名字,这只是相对的问题。有了这个大前提,大家决定英语部可以不用「华人」和「浸信会」,而中文部就保留原来的名字。教会向政府注册用Sunset Chinese Baptist Church, DBA (doing business as) 就用Sunset Church,弟兄姊妹奉献,可取用其中一个名字。感谢主,结果是两全其美和双赢。
另外一个与绝对真理有关,很容易引起冲突的事,就是教会对同性恋的立场。英语部弟兄姊妹常说:你们中文部的人对同性恋者很judgmental,常以公义的姿态定他们的罪,神的恩典到那里去了?中文部也一样指英语部偏向恩典,在公义上妥协了,我们为此曾有很激烈的争吵。后来我们回到共识,大家都同意:同性恋的行为是圣经所不容许的,这是圣经清楚教导的绝对真理,不容妥协。问题出在非绝对性的表达方式,如何同时表达和彰显神的公义与恩典?除了指出圣经的教导,也要以谦卑与爱心关怀他们,扶持他们。
邱:所以在冲突中,停下来反省还是重要的,了解一下真正的成因,有助对症下药。
迎接和平之君 —–不一样的圣诞节
救主降临节期信息系列(五):
迎接和平之君 —–不一样的圣诞节
弟兄姊妹平安,走过四个礼拜「救主降临」的默想,我们今天的心情好像牧羊人,终于来到马槽,近距离看看婴孩耶稣;或像东方博士,千山万水终于看到小孩耶稣。
今年的圣诞庆祝很不一样,从负面看,我们不能实体的聚在一起,缺了尽情的歌唱、不能欣赏小孩精彩的表演、也错过了满桌美食的爱筵,没有了亲切热闹的气氛,我们可能会感到若有所失。但是从正面来看,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注意圣诞的主角耶稣基督,专注的去敬拜、默想、亲近祂。
你要知道,耶稣降生是要消灭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病毒,就是使人与神、与自己、与别人隔绝的罪;从亚当夏娃开始,很多人在这病毒摧残下受苦,也白白的过了一生。人类透过药物和科学、政治与权能、教育与文化,甚至宗教与修行,希望研发出疫苗来消灭罪这个病毒,有时好像见效,但都无法根治,而且这病毒不断变种,产生了杀伤力很大的各种社会现象,例如家庭的破碎、吸毒、滥性、生态环境的污染、人口贩卖、死伤无数的世界大战、恐怖主义、种族清洗等,带来个人身心、家庭、社会和世界很大的破坏。
人心一直等待有效的疫苗,能救我们脱离罪和罪所带来的各种痛苦。耶稣就是神赐下恩典的疫苗,不是人研发的结果,服用这疫苗,我们可以过一个健康的人生,而且得到永生。
耶稣有一个永恒的名字,叫做「我是I AM」。耶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被当时的犹太领袖质疑祂的神性,祂告诉他们: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没有出生之前,「我是」I AM-我已经存在了。耶稣的「我是」表明了祂是自有永有的神,保罗在歌罗西书二9告诉我们,耶稣有神性一切的丰盛,我们若有耶稣的生命,住在祂里面,我们就得了这丰盛。过去四个星期,我们从耶稣的降生,来看祂他所赐的光明、爱、喜乐与平安。深盼你都能得着。
耶稣在黑暗之处赐下光明,叫瞎眼的看见,叫迷路的找到方向,叫绝望的有盼望;然而,耶稣不但赐下光,祂就是光,I am the light。我们接受祂,就有了生命的光,就有了不会熄灭的光,永存的光。
耶稣爱罪人,赦免他们;爱有病痛的人,医治他们;爱被遗弃的人,拥抱他们。然而耶稣不但爱,祂就是爱,God is love. 我们回应祂的爱,就有了神永远的同在,就有了永不改变、永不止息的爱。
耶稣赐下阳光雨露,叫万物生长;厚赐百物,叫我们不致苦愁;祂以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然而,耶稣不但赐粮食,祂说:我就是生命的粮,I am the bread of life,是生命的活水,我们吃祂喝祂,就如吃美物,享肥甘,心中有饱足的喜乐。
耶稣赐下平安,叫我们在苦难中可以放心,在危险中不致胆怯。然而,耶稣不但赐平安,弥迦先知说:祂就是平安,He is our peace,住在祂里面,就是住在平安里面,我们就可以享有全人健康的平安--shalom。
耶稣降生不但使我们得永生,也要使我们在今生得着祂的丰盛,得着光明、爱、喜乐和平的人生,还有很多很多,你要吗?只要你虚心来到他面前,回应祂的爱,顺服祂真理的光,天天吃祂喝祂,直到祂的生命取代我们旧人的生命,而且定居在祂里面,不离开。这样,你就得到祂所应许丰盛的生命,是的,就在今生。
迎接和平之君—–战争中的和平
救主降臨節期信息系列(四):
迎接和平之君—–战争中的和平
圣诞故事有许多感人的片段,其中一段就是天使向牧羊人报喜讯说:「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以赛亚先知所预言的婴孩耶稣将要成为和平之君,为人类带来平安与和平(九6)。
平安一词在旧约希伯来文是shalom,中文译作沙龙,包含了平静、稳定、和谐、完整、健康、兴旺等意义。平安不只是没有灾难,更是指荣耀神、讨神喜悦的健康人生,也是人与神与人和好的人生,事实上人间大部份的灾难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和引起。耶稣来要拆毁人与人之间的墙,带来真正的和平。
我们都渴望平安,可是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频繁的人际战争使我们心灵疲倦:家人因相处不来的热战冷战、同事之间的纠纷、社会又有种族歧视和暴乱,今年总统大选,不同的政见甚至影响了基督徒之间的彼此相爱。眼前中美两个强国之间的张力正在升级,我们都担忧世界正走向一个很危险的方向,将出现新一轮的冷战。
其实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个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史。神却应许要建立一个永远和平的国度,神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在基督里都归于一。以赛亚书第二章和十一章描绘了这国度的景象:「国民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不只是人类社会,连自然界和生物界也是一幅详和的图画:「豺狼必与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同群,小孩子要牵引他们。」总括来说,就是:「在神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先知胸有成竹的说: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
基督徒都相信,这就是主耶稣再来时要建立的国度。我们也相信:建立这国度的工程已经开始,主也征召我们在世上作和平之子。耶稣在登山宝训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八福里面,唯有这一条与我们的身份有关,有神生命的人,必然像他们的主一样,在人际关系中结出和平的果子,也愿意承担使人和睦的使命。
2008年,有一群日本基督徒,由两位姊妹发起,凭着信心来到中国,为南京大屠杀向中国人道歉。她们走访幸存的受害者,当面向他们道歉,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向来参观的人公开道歉,求神医治中国。三年之久,她们与中国当地教会联系,也去了不同的地方做和解的服事,得到饶恕和肯定。回到本国,也在东京的大学里放影片,与学生分享。她们这样做免不了受到本国人的辱骂和威胁,但她们认定基督徒应超越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恩怨,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成为推动和好的民间力量。她们真的活出了和好的生命与样式,使我们感动。
要与人和好真的不容易,首先要处理自己里面因私欲引起的斗争。雅各说:「你们中间的冲突和争执是那里来的?不是从你们里面私欲的交战而来的吗?」(四1)我们因人性的矛盾,里面常有战争。需要耶稣来平定里面的内乱,才有能力面对外面的人际张力。箴言说:「人所行的,若是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十六7)
深愿这个圣诞节,我们敞开自己,迎接和平之君,并且加入他的队伍,做一个和平之子。我们可以在五个层面建立shalom--平安和好的生命。
第一,与神和好,这是神的恩赐,我们虚心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就可以与神和好。这是所有平安的根基,有了与神和好的生命,就有了盛接平安福气的器皿。
第二,内心和谐,这是顺从圣灵的果子,生命愈成熟,内心愈多平安—软弱时蒙赦罪的平安,苦难中蒙保守的平安,迷茫时蒙引导的平安,心灵破碎时蒙医治的平安等。
第三,与人和好,这是一生的工夫,需要不断的学习。这也是事奉蒙神悦纳的先决条件。耶稣说:「你在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五23)
第四,帮助人得着福音的好处,与神和好。神已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份赐给我们(林后五18),这是每个基督徒的天职。
第五,使人和睦。腓立比教会有两位很有传福音热诚的姊妹,但是他们不同心,失去了和睦。保罗请求教会的监督和诸位执事做和平的使者,帮助这两个女人(腓四2-3)。和平之子是门徒训练/灵命塑造很重要的环节,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恢复在基督里的和好关系。
今天,我们在耶稣两次降临之间来记念圣诞节。主第一次来是上帝的羔羊,为罪人成全救恩,使我们可以与神和好,也与人和好;第二次他来是上帝的狮子,要在神的国里作和平的君王。这国度的工程已经开始,和平之君在征召和平的使者,你我愿否回应?祷告结束。
迎接和平之君–—恐惧中的真爱
救主降临节期信息系列(二):
迎接和平之君–—恐惧中的真爱
美国报纸专栏作家 Ann Landers每月收到一万多封读者来信,向她请教不同的难题。有人问她最多人提出的是什么难题,她说是惧怕。在文明科技发达的社会,人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惧怕。
新冠病毒好像老虎,已经咬死很多人,仍不满足,还在遍地游行,虎视耽耽,人心惶恐怕受感染,失去健康,甚至生命。其实没有疫情,人仍然有很多恐惧。没钱怕饿死,有钱怕赔钱;没权怕别人欺压,有权怕别人夺权。单身怕孤单想结婚,结婚怕失去自由想单身。恐惧会使一些人忧虑不安而退缩,使另一些人为了自卫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不要怕」三个字重覆出现在圣诞的故事。天使向祭司撒迦利亚说「不要怕」;向牧羊人说「不要怕」。耶稣的肉身父亲约瑟也怕,马利亚虽然已许配了他,还未迎娶就怀了孕,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这对做未婚夫的他,会是奇耻大辱。按当时犹太人的律法,未婚妈妈不是用石头打死,就是被赶出家门,最终以卖淫为生。约瑟却爱惜马利亚,不忍心未婚妻公开受羞辱,落到如此下场,不如趁早了结这个关系算了。可以想像他心中的恐慌,甚至把疑虑带进梦里。天使就在梦中对约瑟说:「不要怕,只管把马利亚娶过来,因为她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1真相大白,约瑟可以松一口气了。
爱里没有惧怕,约瑟敬爱神,疼爱未婚妻,于是不顾一切照天使所指示的,把马利亚娶了过来。后来他的生活方式完全被打乱,马利亚与耶稣成了他生活的中心。耶稣两岁时约瑟必须带母子逃去埃及,躲避希律的屠杀。他们后来要在拿撒勒落脚,有家归不得。 2爱里没有惧怕,也义无反顾。
耶稣的母亲最有理由害怕了!一定有千百个问题在她脑海里旋转。可是天使对她说:「马利亚,不要怕。」因为她要生的圣者是神的儿子,祂的国要到永远,没有穷尽。天使还指示马利亚给儿子起名叫耶稣。爱里没有惧怕,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愿意献出我的身体,请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 3
马利亚和约瑟起初的害怕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有血肉之躯的人,这个天降的大任突然临到,任何人都会恐惧战兢,手足无措。但恐惧加上爱,就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勇气,甚至做出使自己、使别人也惊讶的事来。
恐惧是一种能量,若缺乏爱,有时会使人做出很恐怖的事,好像希律王听见耶稣将成为犹太王,取代自己,忧惧促使他把伯利恒两岁以下的男孩全都杀灭。然而,恐惧若加上爱,就能拼发极大的能量,助人和救人。疫情当前,许多前线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护受感染的病人,使我们感动。爱不但能克服恐惧,也能转化恐惧成为勇气,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来。
耶稣的降生不但是一个爱的伟大故事,也告诉我们如何接上爱的源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创世记和约翰福音第一章拉开了太初的序幕,就是还没有时间、宇宙与人类之前,神子耶稣已经与圣父、圣灵同在。三一真神在永恒里互相内住,彼此相爱。他们一同创造万物,且照自己的形像和样式创造了人类,使人和他们一样,在爱的关系中存在,互动而合一。
始祖犯罪堕落,明显的后果就是爱的关系断裂了。失了爱,惧怕就产生了。始祖犯罪以后害怕面对神,就与神隔离;害怕面对自己,就遮掩自己的过错;害怕面对彼此,就互相推卸责任。三一真神彼此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你听见了吗?这是父母为浪子悖逆而作出哀痛的叹息;神在慈爱与公义的矛盾中,痛苦地做了一个决定,把人赶出伊甸园。 4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在痛苦的深海里浮沉。神的心却像一个没法愈合、爱的伤口;祂终日透过先知,向迷失的儿女呼喊说:「转回、转回吧!何必死亡呢?」5 「我怎能舍弃你?怎能弃绝你?」6三一真神的心满怀怜爱,「商议」如何为人类预备赎罪祭,成就救恩。为爱而留下的伤口,也只能以更大的爱来填补。
以赛亚先知听见了,也看见了。他兴奋地预言说: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7数百年后,神的独生爱子道成肉身,住在人间。当时施洗约翰见证说,耶稣就是那要照亮世人的真光。有一次,他指着耶稣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8 神的爱子将亲自成为祭牲,成就救赎。
耶稣完成使命后,祂最贴心的门徒约翰见证说:神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为我们的罪成了挽回祭,使我们借着祂得生,恢复我们与祂爱的关系,这就是神爱我们的明证。神就是爱,爱里没有惧怕,神的爱是真爱,是完全的爱,能把惧怕除去。 9
神为了爱我们,不惜舍弃所爱的独生子,保罗说: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白白的赐给我们吗?难道还会留下什么好处不给我们吗?基督徒会遭遇缺乏、病痛与困苦,会里外受敌,魔鬼会像对待约伯那样要打击摧毁我们的信心。在这些使人害怕的时刻,好像站在悬崖边缘,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渊的时刻,「既是这样」这句话可作我们救生的绳子。
既是这样,谁能敌挡我们呢?既是这样,谁能控告我们呢?既是这样,谁能定我们的罪呢?既是这样,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10
抓紧「既是这样」的绳子,因为它是紧紧拴在基督为我降生的真爱磐石上,绝对安全可靠,不要怕。
(注):
1马太福音第一章1-20节
2马太福音第二章13-23节
3路加福音第一章26-38节
4创世记第三章22-24节
5以西结书第卅三章11节
6何西亚书第十一章8节
7以赛亚书第九章6节
8约翰福音第一章29节
9约翰壹书第四章9-10; 16-18
10 罗马书第八章31-39节
多元文化的华人教会与冲突处理
多元文化的华人教会与冲突处理
邱清萍
教会内有人事纠纷甚至冲突,不是什么新现象,事实上圣经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故事,而新约每一卷书都有一些教会内部需要处理的人事问题。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教会更要装备信徒与领袖如何去处理各种的差异,如何保持教会「和好合一」的见证。
和谐与和好
圣经要求我们不只是和谐,更是和好。没有和好希望的和谐是很脆弱的,因为经不起冲突的打击,最终可能沦为以客套、冷漠、恐惧战兢的心态彼此相待,甚至互相躲避。耶稣舍己钉十架,不但使和好成为可能,和好也是基督徒和谐相处的基础。
有和好作基础的和谐包含了舍弃权利和说理,彼此的聆听与顺服,认罪与饶恕,甚至包含了自我的调整与改变。假如耶稣基督和好的福音不能叫我们超越人性的局限,我们所信所传的与其他的宗教有何不同呢?我们的和谐与不信的人所能做到的有何分别呢?
处理差异
基督徒追求和睦,其中一样要学习和操练的是处理差异。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识愈来愈少,而差异也愈来愈繁复。这些差异包括明显的如喜好、说话、个性及做事的方式和习惯等。也包括了比较隐晦的如家庭及教会背景、世界观、价值观、神学立场、文化习性等。如何处理差异已成为很基本的做人处世之道。
差异出现的时候,立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标准?谁有权威作最后的决定?有些人遇到与自己不同的人,会以自己作标准去改变对方,结果就出现了张力。到底什么差异要容纳?什么差异要力图消弭?
保罗在以弗所书第四章指出教会在基要信仰上必须一致,不能容纳差异:一个身体(普世无形的教会)、一个圣灵、一个指望(主再来和永生的国度)、一主(耶稣)、一信(圣经)、一洗(重生得救圣灵的洗)、一神(三而一的主宰)。
然而教会生活也有许多事物不属于以上七个一的范围,是非黑白也不分明。保罗在罗马书十四章给我们很具体的指导,他特别举吃素与守日一些个人或社会文化习性为例,指出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要接纳彼此的差异,不要论断或轻看,且要存感恩的心为荣耀神而发挥各自的特色,在必须取舍时也要为了爱心的缘故放弃自己的权利。
先贤曾为教会处理差异立下可敬的原则:在基要事上要保持合一,在非基要事上可容纳差异,在一切事上当凭爱心行事。
文化背景的差异
北美华人教会的成员从不同的原居地移民来美,带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社会、教会和政治背景,虽然同为华人,却有着许多的差异。
许多华人教会开始时以一种方言为主,后来因应新成员的需要,要加插另一种语言。起初主日讲道双语同时进行,由一种方言翻译另一方言。渐渐人数增加,就会分开聚会,组成另一方言的会众,甚至第三种方言的会众。较大而历史较久的教会都会有三种方言:国语(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会众。
三个会众,三种语言、三种文化习性(思想和言行的)在同一个教会并存共进,不但需要神的恩典,在人方面需要很多的忍耐、谦让与智慧,才能跨越矛盾与冲突的障碍。
教会生活中的张力
使徒行传第六章有一个教会张力的例子。初期教会因着圣灵大大的工作,很多人信了耶稣,教会「门徒增多」了。教会增长是一个祝福,但也隐伏着危机。一来人多了会带出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教会可能要发展新的事工,结果就会与现有的事工产生资源分配的张力。另外,有新的份子加入,就会有新的因子搓进教会这一个「面团」,当这些新的因素形成足够的份量(critical mass),教会就会产生结构性的改变,例如产生一个不同语言的祟拜与会众。虽然教会增长是每一个爱主基督徒的期望,但不见得每一个人,特别领袖都能接受因增长而来的改变,或懂得如何处变。
很多华人教会在八、九十年代开始产生「结构性的改变」。教会新来宾中,十之七、八是从中国大陆来的,而信主受洗的也多是这些人。这是神的作为,值得庆贺。但跟着而来的是增长所产生的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人际冲突,抵销和削弱教会的实力。
初期教会蒙福增长,出现了张力。 「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第一节)。他们虽然同是犹太人,但文化背景和语言不同。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是在希腊文化中成长,已不会说道地亚兰语,这群人当中可能包括一些曾归附犹太教,后来又归入基督教的外邦人,所选出来的七个管饭食的人当中的尼哥拉就是,其余六个人的名字都是希腊名字。很可能他们人数较少,属「少数民族」。十二个使徒是教会的领袖,也是道地的「希伯来」人,很自然的在带领教会的时候,会把重点和眼光都放在自己最熟悉的人与事上,这是人的局限,无法避免。
但对新加入教会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来说,就会觉得被忽略或不被重视。就像以华语为主的教会,说英语或国语的会众会有「少数民族」的经历,他们的需要与声音会被压抑,在领导层的代表性会比较弱,产生不平或不满的感觉也是很自然的。
从资历来看,不少港、台来美的成员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在教会影响下长大,而且在美生活的时间较久;而大陆来的成员多是来美后才信主,在信仰和教会生活方面都是经历较少的。这些差距会不会造成前者较囿守传统的做法,而自认是权威及标准,而让后者觉得不受尊重或被看轻呢?或反过来说,后者会不会不尊重前者而一意孤行呢?
教会因成长之痛有张力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回应。处理得好,教会继续蒙福,继续质与量的增长;处理不好就会成为魔鬼可以利用的破口,使个人和教会受损。
初期教会领袖与会众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堪作我们的榜样:
一.依事论事,埋怨的一方指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具体指出问题所在,就不会以偏概全,产生两极化的型态。处理差异切忌以「标签」的观点来看对方,如「香港/台湾/大陆来的都这样」,以致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看对方与问题,出事的机会很大。
二.承认问题、负起责任:最精明的领袖有时也会错漏,就算不是故意的疏忽,教会既然出了问题,好的领袖都会勇于负责。承认问题的存在是负责任的表现,十二使徒立刻去面对和处理,这是上策。人事问题初出现时都比较简单,快刀可以斩乱麻。拖延只会产生新的问题,许多自卫性的解释只会削弱彼此的信任,产生更多的猜疑。而过程愈长,人性的软弱(说话和行事)就会愈多表露的机会,问题就更复杂更难解决。
三.同舟共济、集思广益:既然这问题关乎一群人,也会影响整个教会的合一,十二使徒叫了众门徒来,一同处理这问题。解决方法若得不到会众的认同,就算很好的方案推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但领袖也必须在神面前有清楚的异象,懂得如何沟通,才能起领导的作用。使徒指出他们主要的责任是祈祷传道,照顾弟兄姊妹的需要也很重要,不过就要选出人来负责。他们一方面掌握教会重要的事工,不会因新的需求而转变方向和优先次序,另一方面,也能灵活的开发新的资源,把人的恩赐与事工的需要配合起来。结果是「大众都喜悦这话」,而教会因此更多人投入事奉,「神的道兴旺起来」(第七节)。
沟通是处理冲突很重要的环节,但沟通的关键是彼此的信任,而且愿意与大家一同承担责任。有些领袖不愿承担责任,又不愿把责任分配给别人,结果自己成了瓶颈,别人干着急,教会也会受亏损。
身份问题:
对移民来说,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主导着生活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教会的生活。到底要做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为了生活顺畅及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似乎溶入美国主流,与美国人的思维与生活认同是更好的选择;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如对家庭及关系的重视,较含蓄内向的表达方式等却根深蒂固的兜也兜不掉。
事实上,一个移民只要选择学英语,选择长住在美国,就会愈来愈美国化,(除了极少数一直留住在唐人埠,也不懂说英语的华人除外)。同时,他也可以透过旅游、电子科技常与原居地的亲友保持联络,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既同化于新文化又持守原有的文化,这种可以同时做中国人及美国人的跨国身份认同是已经愈来愈普遍了。
华人教会在这方面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华人到教会就如同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见到的是中国人,说的是中国话、吃的是中国菜、聊天的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这种认同感不但带来温馨的感觉,也提供移民极需要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教会的土生华裔和一些留美时间较长,也比较美国化的弟兄姊妹提供了美国生活的资讯,加上有些教会举办英语班,帮助华人移民在很安全的环境中逐渐投入美国主流的生活。
然而这种「叠合」身份里面不同程度的中国化和美国化有时会带来人际之间的张力。这张力在华语与英语会众之间比较尖锐,但在说粤语与国语会众之间,或都说国语,却来自台湾或中国大陆的信众之间也时有发生。可能是语言与沟通受阻,也可能是思维方式、政治理念、或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带来的冲激。其实,就算同是大陆来的,北方与南方,北京与上海就存着差距。最重要的是明白随着在美时间的延长,每个人都在变化──更美国化;却同时每个人也有选择要保留多少中国化。
选择和好方向的处理
和好的关系也是一种选择。在主里面彼此相爱合一的关系若是重要,许多文化习性上的差异是可以迁就、调和、甚至暂时放在一边的。最怕就是把这些差异绝对化或真理化,成为不能妥协或调整的僵硬教条。保罗在罗马书十四章所教导的「彼此接纳、不要轻看、不要论断、为爱心缘故而放弃」的原则在文化习性差异上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排斥异己背后往往是人性的骄傲,自我中心作祟。我们与人相处最自然的表现就是以自己的所是与所有作标准来看别人,来断定是非。在基督里我们都是神的儿女,这个属天的身份应能包容,也能超越地上各种文化背景的身份。包容表示接纳彼此的差异,互相欣赏及互补,彰显神的广大。超越表示差异带来冲突时,我们应以神儿女的身份为重,其他的身份为次,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