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剩女到贵女
从剩女到贵女
邱清萍
四哥清泰要我写这篇稿,起初我有点犹豫。一来因为最近很忙,更重要原因是单身的挣扎好像是很遥远的事,已经很久没有想这个问题了。也许一个人过了四十仍然单身,就只好「认命」(一笑!)《时代杂志》有一篇文章的作者说:一个女人到了四十岁仍然单身,被恐怖份子袭击的可能性大过结婚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常有人问:「你想过结婚吗?」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有出于好奇的—‘女大当嫁,你不焦急吗 ?’’你的条件不错,为何仍然待字闺中? ’有出于爱心关怀的—‘人总得找个伴,病了老了谁来照顾你? ’林林总总,我照单全收,因为我也焦急,也不明白,有时也害怕,我最终会成为老姑婆吗?
剩女的不自在
「剩女」的感觉的确不好受,有「不被选中」的意味。在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婚姻习俗以男人为主位来考量,女性是「被拣选」来满足男人的需要。加上不明文的规定,男人「下娶」,选择比自己条件低的女子为妻,包括身高、年岁、教育和能力;而女人必须「上嫁」,嫁给(如果有选择的话)条件比自己好的男人。这样一来,男子可选择的对象比女子多很多,而教育程度愈高(甚至在属灵道路上愈有追求)的女子,结婚的机会就会愈低。
偏偏我喜欢读书,廿多岁的时候就为了出洋读书,拒绝了两位弟兄的追求。后来在教会生活及神学院的学习中,发现姊妹若热心事奉,担任领袖的角色,很可能会吓跑弟兄。我出来全职事奉时,已差不多卅岁,心里有数,结婚的机会微乎其微。
快冲过「死线」(deadline)而仍然孤身一人,当时的我感到「内外夹攻」。里面有薄雾笼罩的孤单感,外面有推推拉拉的「群众压力」。
英国广播公司几年前在网页上以「中国剩女现象」为题,登载以下一段话(2013.3.15),颇能道出剩女的惶恐:
单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身后那一大群, 虎视眈眈, 挖空心思, 穷尽心机,
想要你结束单身生活的人。
「身后那一大群」,可以演译为社会的压力—"你再不结婚,就会永远失去幸福的机会,也将被挤到社会的边缘"。无论是父母的担忧,或社交圈子的白眼,甚至政府为了提升「人口素质」而作出的宣传策略,最终目的就是要你相信单身是倒霉可怕的。人,非要结婚不可!
生命渐渐成熟后,我才明白这些「身后一大群」所施加的「压力」大多数出于好意,没有恶意的。例如参加婚礼,庆贺新人的同时,兴高采烈的朋友希望身边单身的你也得到同样的祝福,就会不假思索的说:「什么时候请吃喜酒啊?」。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大可以带着调笑的口吻回答说:「等你介绍啊」。
比社会压力更可怕的是顾影自怜的孤单,单身者因为没有长相厮守的配偶,在教会又缺乏合适的团契,时间弹性大,很容易染上工作狂,而忽略关系的培养。为了逃避「身后的一大群」,往往连一些普通社交场合也不参加,结果愈来愈被动封闭。
最可怕的孤单来自内心的自我贬抑,自觉比已婚者矮了一截,有缺憾,是二等公民;别人未必这样看,是个人自卑感作怪。这自卑情结不解开,与人相处就有许多的猜疑,容易受伤或伤人,无法与人建立正常健康的关系,结果就倍觉孤单。一个人能欢然从主接受自己的身份,才能从容与人交往,付出真情,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调整了心境,处境就容易处理,别人的目光与评语不再显得重要。原来生命的幸福与丰盛不在乎结婚或单身,乃是在基督里。成长的过程让我明白,单身可以是一个尊贵的选择。
独身的选择
单身与结婚都是人生过程的一种状况,单身是相对结婚而言,单身有可能结婚,而结了婚也可能再度单身。而独身却是有意识地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而作出的抉择。
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九章10-12节指出三种单身的原因:先天(生理原因)、后天的际遇(如意外或生活环境所导致)、第三种是为天国的缘故而独身。前两种原因是被动的,因此使人感到无奈。第三种「为天国缘故」而单身是主动的,是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作出的选择,因此是尊贵和喜乐的。甚至前两种处境中的单身者仍可以选择第三种的心态,化无奈为有意义的独身生活。就算觉得没有结婚的选择,仍有为「天国」过单身生活的选择,好好运用自由与时间,金钱与恩赐。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提到独身时说:「没有娶妻(或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32-35节)。他继续指出「叫女儿出嫁是好,不叫她出嫁更是好」(38节)、「若常守节更有福气」(40节)。很可惜历来教会的教导都跳过这一段,以致很多单身的基督徒不认识有这样的一个选择,反而常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
为天国缘故独身就是把本来要给肉身家庭的爱贡献给神的国度、神的教会—专心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神创造亚当时说:「独居不好」,于是设立了婚姻。然而婚姻在堕落的世界里会遇到很多艰难,保罗说:「不结婚也好」。结婚或不结婚,都为天国贡献自己,人生就会美好。
过去四十多年的事奉,我体验了独身的美好。除了廿多年奉养父母,基本上,神感动来了,门开了,就进去,没有后顾之忧,也无须考虑「顺服丈夫」的问题。
事奉的挑战
可是在事奉上仍然要面对因性别所带来的障碍。教会的文化传统为姊妹事奉锁定了许多禁区,特别在教导、讲道与领导方面,使许多姊妹不敢运用神所交托的恩赐,不必要地限制了姊妹人尽其才,浪费了神国的资源。
记得在我事奉的初期(1978年左右),曾参予编辑《中信月刊》的文稿,其中有几篇是唐佑之牧师的作品,呼吁教会不要限制姊妹人尽其才,要全方位开放事奉的机会。我当时初出茅芦,又从未对有关经文作深入的研究,便对他的立场提出异议,他当时的反应很冷淡,(跟不知自己无知的人有什么好谈呢?)现在回顾,还感到羞惭。
从无知到领悟,竟然经过漫长的廿年! 1997年,我与刘秀娴、吴淑仪合着《还我伊甸的丰荣—从圣经、历史和社会问题探讨妇女的身份与角色》,由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注)。我们请了唐佑之牧师写序,毕竟他是我启「蒙」的老师。廿年里,我有机会在北美不同的教会讲道与教导,接触许多姊妹,单身或已婚的,听见了她们的心声,与她们同流泪同叹息,也同盼望有一天北美华人教会能百花齐放,不论男女,都能按神的呼召与栽培,各尽所能,为天国效力。
为了这个盼望,我们与一群女传道同工成立了「基督丰荣团契」,我们是教会里面「稀有的动物」,感觉需要彼此取暖,一同耕耘。十多年来,我们支持灰心的同工,为她们打气;也继续以神的话教导弟兄姊妹,呼吁教会重新塑造男女同工同盟的新文化。 2012年我十多年来担任顾问的「乐城教会」为我按牧,这是一个事奉的肯定,我盼望未来更多福音派教会能按立女教牧。
也许有一天,我被邀请教导姊妹人尽其才的课题,我会犹豫一下,觉得这已经是「老掉牙」的问题,还需要讲吗?或像杨牧谷牧师在《还我》一书的「跋」中所言:为什么到了廿一世纪,还需要解释这么简单又自然的问题?希望那一天早日降临。
(注)要订购此书,可上「中信书室」网页ccmbookroom.org,电子版可上「基督丰荣团契」网页ficfellowship.org/books.html
为年轻姊妹开路——访徐玉仙牧师
为年轻姊妹开路——访徐玉仙牧师
采访/邱清萍
今年(2015)一月卅一日德州晓士顿西区中国教会按立了第一位女牧师徐玉仙,这是破传统开先河的创举。作者被邀以按牧团一员参加盛会,趁此良机采访了许重一主任牧师及徐牧师和她的夫婿林立元牧师,了解他们如何从挣扎到肯定,如何明辨时机,带领教会同心欢愉地促成这件美事。
邱:今天的按牧典礼充满神的荣耀和众人的祝福,弟兄姊妹很爱你呢!请分享你如何踏上按牧这条路。
徐:做宣教士的时候,我看自己是师母,没想过要牧会;后来转做儿童事工,得到弟兄姊妹的接纳和肯定,渐渐责任加重,甚至要站在领导的位置,也不觉得需要被按立。因此当许牧师与我谈及按牧的事时,我告诉他我没有感动。
许牧师及黄牧师多次与我交谈,黄牧师提到他在台湾曾想按立一位条件很适合的女同工,但对方不愿意,结果机会错过了,其他姊妹很难再有机会。他们认为我在教会年资已超过廿年,较年轻的女同工未必有廿年时间可以等,所以现今是适合的时机,我想想也是对的,就接受了按牧的邀请。
邱:教会以后会不会以你这样的事奉资历作为标准才按立其他女同工呢?
徐:我想不会,万事起头难,路已经铺好,后来的人就容易些。我是比较蒙恩的,初来教会是师母的身份,有了起码的尊重,和一位年青女传道不同,她要跨越许多的障碍才能建立别人对她的信任,难度比较高。
邱:身为师母而被按牧不是困难更大吗?许多人认为师母只能站在牧师后面做支援,现在却要站在人前,要跨越什么障碍吗?
徐:我来此教会时立元已经在证主服事,不在这教会牧会,问题简单一点。加上我开始服事时,教会仍很小,我做儿童事工,团队领袖都经由我训练,廿年来我在国、粤、英三个会众中做儿童及家庭工作,与领袖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的为人与事奉的心志大家都很清楚,许牧师也从这角度来「游说」我,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时机。我后来也很认同,既然神让我在这教会事奉了廿年,现在有这需要,我愿配合。
以前时机未到。我九五年加入本教会事奉行列,翌年主任牧师安排我讲三次道,谁知讲完第一次,大部份长老都反对,其中一个还来质问我。我就告诉主任牧师,他鼓励我不要退缩,要继续讲。但我与丈夫商量后,觉得若大部份长老反对,未能接受姊妹讲道,我勉强去做对教会不利,会引起「分裂」。况且我觉得神交给我的负担是儿童工作,不是讲道,我就向牧师建议余下两次就由立元讲,我替他翻译。今天情况已大不一样,也谢谢许牧师和同工们的努力。
邱:林立元牧师,你可否从丈夫的角度说说,有人可能挑战说妻子成了牧师,丈夫如何做「头」?
林:我们家里没有谁做头的问题,也从来没有人这样向我挑战。在事奉方面我们夫妇恩赐与个性不同,彼此互补,我觉得很好。圣经提到「牧师」,主要强调其功能与职责,是一个牧人,地位与衔头不过帮助我们履行神所交托的责任,连使徒保罗也没有被称为「牧师」。最初我与玉仙一样对按牧不感到有必要,后来明白这是神开的门,有祂的美意,应该接受。
邱:姊妹按牧对教会、对事工的果效,及对本人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徐:最大的好处是教会的资源-姊妹的恩赐不致浪费,能人尽其才,至终是教会得益。弟兄姊妹很爱我,听见我要按牧,都担心我会不会有更多的责任,更辛苦。整个过程让我回顾神对我们夫妇的恩典,起初父母反对我走事奉的路,也不接受我嫁给传道人。神却感动他们改变心意,使我能与立元一同走事奉的路,一同带领家庭事工。在按牧这件事上立元很支持我,他过去有牧会的经验,很了解我所面对的挑战与难处,能耐心地聆听及帮助我。以前他牧会,我没有牧会的经验,不能给他足够的支持。与他相比,我有福多了。
三八妇女节与你有关
三八妇女节与你有关
邱清萍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世界有千万人在庆祝过去一百多年来妇女所走过的路:由无权选举到女总统,由无机会就学到大学教授,由无经济实力到公司总裁…在巨大的艰辛中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1908年美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游行
1908年,美国女人仍无投票权,但她们已开始出来工作,可惜她们的工作时间长而待遇低。纽约市有一万五千人上街游行,争取女性投票权及改善工作的待遇。妇女节遂于翌年二月廿八日诞生。 1910年,来自十七个国家的一百位女士在哥本哈根召集,通过成立国际妇女节,由1911年开始,于每年二月底举行活动,至1913年改为三月八日。
反对女性投票的组织
一百多年来,妇女不只争取女性的生存权利与起码的生活权益,无论在升平时代或大战期间,也为世界幸福和平作出呼吁与努力。联合国每年举办国际妇女大会,研讨如何解决世界各地妇女受欺压的事,及提升妇女的地位,创造更多教育及工作的机会。后来联合国又订定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当年全球各地都举办庆典,一方面欢庆多年努力的成果,一方面发出「仍待耕耘」的挑战。许多国家已把国际妇女节列为公众假期,当天许多男人送花给母亲、妻子及女儿或女同事、女朋友,表示欣赏与感激。
因争取权益而入狱的部分女性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经过一个世纪的奋进,妇女的境况已有很大的进步。三八妇女节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享受果实之余,接过前人的棒子,再接再励,因为前路仍然遥远。西方年轻一代的女性,不须奋斗而有书读,应感激Malala Yousafzai暮鼓晨钟般的提醒。这位只有十五岁的巴基斯坦少女,去年十月只因呼吁女孩应有受教育的机会而被泰利班射杀,虽然生命一度危殆,幸好命得保存。此事掀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相信也为女性带来更宽广一点的路。
作为基督徒,无论我们对女性地位与角色的神学立场如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我们和我们的女儿都在享受着前人(包括男女)所努力赢取的成果。翻读历史,这些前人也包括一些敬畏神,认识圣经真理的基督徒,他们本着男女都有神尊贵的形像,而力图矫正社会,甚至教会里面一些不公,有辱神形像的习俗。
基督徒若要在世上做光做盐,必须对女性议题作出贯彻圣经真理的深思,且付出实际关怀的行动。占世界人口一半,教会人口超半的女性,神绝不会忽视、漠视和轻视;神也要求女性履行天命,积极作出贡献,在个人、家庭、教会与社会。
本月(三月)也是美国的「妇女历史月」(1987年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有关妇女在教会与社会的一些奋斗史。
(以上黑白图片来源:The Library of Congress)
贾艾梅——拯救印度庙童的艾玛
贾艾梅——拯救印度庙童的艾玛
邱清萍
没有爱,你仍然能给;有爱,你不能不给。
神的火焰啊,求使我成为你的燃料。
一想到基督十架,我做过的事还有什么牺牲可言!
若人的称赞叫我得意,人的责备叫我颓丧;若我不能在被误解中安息,而不为自己辩解;< /em>
若我喜欢被人爱多于付出爱,被人服事多于服事人,那我还是丝毫不懂加略山的爱 !
以上是贾艾梅 (Amy Carmichael)八十三年(1867-1951)人生的追求,都呈现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眺望她的一生,似乎看见一条活水的溪流,在她的梦与憧憬中低鸣,在她的生活中涌流,在她的病痛与挣扎中激起浪花,在她献身的祭坛成为急流,直至晚年在病榻上,急流渐渐成为一池平静澄清的湖水,辉映着落日的余晖,在金色的黎明里,她终于与相爱一生的主面对面相见。
「不」也是答覆
1867年,贾艾梅生于北爱尔兰一个小村庄,贾家经营面粉厂,是一个小康之家。父母敬虔爱主,养育儿女,恩威并重。作为六个弟妹的大姊,艾梅对别人,甚至小动物所受的苦特别敏感。她第一次听母亲说加略山的故事,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残忍,把一个那么好的人钉上十字架,听着听着很受不了,就冲出房子,却在屋外的草地上遇见她的表弟,看见他正在把一只青蛙绑在树枝上,就好像钉十架一样,她急忙走过去,要解救那青蛙,可是树枝太高她攀不上,于是又冲进屋子找人帮忙,这时她的小脑袋突然浮现一个思想:「现在所有的青蛙都能上天堂啦!」
孩子们还很小,妈妈就教导说神是会听祷告的,耶稣不是曾把水变酒,平静风浪吗?一天晚上,三岁的艾梅跪在床前,向神求她最想要的东西:「我想眼睛变成蓝色」,然后信心十足地上床睡觉。翌日天未亮,艾梅从床上跳下来,跑到镜前接受惊喜,可是看到的却是一双带着错愕失望的棕色眼睛。不知什么时候,她终于听到了解释,原来「不」也是答覆啊!祷告可不是玩魔术。地上父亲爱她,有时也说「不」,何况更爱她的天父呢。
多年以后,她在南印度开始了拯救庙童的工作,常常穿着莎丽(sari-印度女服),围着头巾出入人群,棕色的眼睛闪烁着爱的光辉,吸引了众多孩童投向「艾玛」(母亲)的怀抱,她才恍然大悟,天父当年的「不」何等有远见和智慧!
蒙召而「去」
贾艾梅从少女时代已有热炽的宣教热忱,常出入贫民区,探访关顾穷苦大众,教儿童识字。后来对在磨坊工作的妇女特别有负担,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下每天工作十四小时,只有微薄的收入。她带她们信主,可是教会有些人不欢迎她们,艾梅就为她们预备一个聚会的场所,名为「欢迎福音教会」(Welcome Evangelical Church),到今天仍屹立在贝尔斯特(Belfast)市内。
终于在1892年的一月,她廿四岁那年,主很清晰简单对她说:「你去,把福音传给万民听。」她很愿意去,但是寡母怎么办?干爹又已老迈,抚育栽培的恩情怎能不报?支持别人去宣教,是不是也一样?还有,我身体如此虚弱,医生肯签字证明我及格吗?
没想到妈妈回覆说:「我的挚爱,多年来神将你『借给』我,你的陪伴,给我慰藉与欢乐;现在祂要用你,我怎能说不?去吧!孩子,无论祂带你到什么地方,怎样用你,我都放心,因为你是祂的,祂也是你的。」
干爹虽然难舍,却想起主吩咐门徒解驴驹的事,主既然要用她,他又怎能抗拒呢?这时,艾梅已很清楚宣教是势所必行的事,甚至健康的问题也阻止不了。
起初她以为神要差她到日本,没想到日本只是她很重要的一个考场。只身在异乡的她,常被孤单的浓雾笼罩,她深切感到作为宣教士,自己并不比其他人更高贵、更圣洁和更属灵。有一次她在神户静修时,内心为未来感到恐惧不安,自己能忍受长期的单身生活吗?魔鬼在她脑海里投射了许多孤单可怕的画面。她战兢地向主求救:「主啊?我怎么办?我能支持到底吗?」主对她说:「凡投靠我的必不至羞愧」。自此以后,她将自己的心完全交托给主,这是「学习死」的机会啊!她写信给家乡有心宣教的亲友,最好在未出工场之前学习好向自己死的功课,扎根在主的爱里,才能抵御宣教旅途中的风暴。
没想到日本的天气引来严重的神经痛,使头部和眼睛经常疼痛,医生劝她离开。几番转折,她终于清楚印度是神派给她的宣教工场。当时的印度己被大英帝国统治了三百年,即所谓的拉吉 (raj)。在一个阶级分明的国家,英国人享受着特殊优越的社会地位,造成宣教士与本地人之间的鸿沟,而一些有利可图归入基督教的挂名基督徒,也使艾梅惊觉福音工作所要面对的挑战。
拯救庙童的艾玛
后来她到南印度学习当地「泰米尔」(Tamil)语言,就在杜尼法(Dohnavur) 展开了拯救庙童的工作,五十五年从没有离开过。艾梅穿上印服,与当地同工同住,在生活上与他们打成一片。
当地的印度教有一败俗,名为Devadasi (底洼得斯)。一些父母为了宗教或经济原因,会把孩子(特别女孩子)卖到庙里,嫁给诸神,在庙中打扫点灯,以歌舞娱众,发育成长后便成为祭司、地方长官及香客嫖玩的对象。漂亮受宠的女子更会得到丰富的物资供应,还有房子地业,所以贫穷的父母都希望为自己的女儿安排一条飞黄腾达的出路。据艾梅了解,贫穷的家庭及无以为生的寡妇最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假如女孩子不肯,就会受到残酷的虐待,直到屈服。在艾梅眼中,这些可爱的女孩,绝对不应受到这种对待。她很想接近爱护她们,但她们被高墙阻隔,警卫森严,她只能望墙兴叹。
1901年3月6日晚上,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临到。事缘庙中有一七岁女孩,名贝恩娜(Preena),父亲己逝世,母亲把她奉献给神明。有一次她竟然走出庙外 ,徒步廿哩回家寻找母亲。庙中「鸨母」那肯放过她,找上门来,恐吓孩子的妈。妈妈为了不要触动神怒,只好打断女儿的两臂,然后把她交还给她们。回到庙中,她们用烧红的铁枝烙她的手掌,要把「逃离神圣呼召」的惩诫烙印在她心头。
可是她不甘心就此罢休。有一天,她无意中听见庙主要把她嫁给神明,把她与偶像绑在一起,放在幽暗的角落,遂下决心不管代价多大,一定要想法子逃走,就在3月6日天黑时分。
同一天晚上,艾梅和同工来到这个地方,她受感动祷告说:「神啊,祢既然可以差天使去耶路撒冷的牢狱拯救使徒彼得,求祢同样地差天使去此地庙里拯救小女孩吧。」据艾梅后来的分享,那晚天使拖着小贝恩娜的手,带她走出庙堂,过了小溪,穿过丛林,到达安全之地。
贝恩娜则这样形容当晚惊险逃生的经过。原来她以前曾在庙旁打水,听过一个白人女子讲神爱每个人,不论什么阶级的人祂都爱;后来又听见庙里的人提过艾梅,一个「偷孩子」的女人,心中一直想望被她偷走。那天晚上,她不顾一切走出庙宇,终于停在一个教堂门口,竟然遇见一个好心的女人把她带回家中,预备第二天清早送她回去,后来因贝恩娜苦苦的哀求,才把她带到「偷孩子」的人那里去。
第二天,艾梅在屋外阳台喝早茶时,忽然看见一个女人拖着一个小女孩停在屋前,那女孩一看见艾梅,就向她奔来,毫不犹疑爬到她的怀里,自我介绍说:「我名叫珍珠眼(Pearl-Eyes),我要留在你这里。」
贝恩娜记得当时艾梅把她抱在怀里,一直亲她,她感到好像回到自己妈妈的怀里。 「从那天开始,她就作了我亲爱的妈妈。」
神的运筹帷幄,在整件事情中人物的调配,时间的交错妙不可言,只要一个环节断链,贝恩娜就不会遇到艾梅,而艾梅也不会开始她一生的工作。艾梅在她的宣教报告中分享整件事情的经过,有些宣教士却反应说事情没有她说的那么严重,也有说她所寻找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后来她把自己的皮肤染成棕色,穿上浅蓝色(最低阶层)的莎丽,配上神早已预备的棕色眼睛,混入了妇女群中去寻找真相,又加上一些信主的印度妇女的帮助及作证,终于揭发了人口贩卖的可怖真相。此后,艾梅因拯救庙童行动多次遭遇起诉,被控绑架的罪名,时刻面临生命的危险,她却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神也感动愈来愈多的弟兄姊妹加入她所创办的杜尼法团契(Dohnavur Fellowship),其中有宣教士、护士、律师、教师和不同专业的人士来帮忙。
十二年后,她照顾了130名儿童,数十年里,获救及安置的儿童达一千人,不只是女孩,也包括了男孩。有些人批评她只顾拯救肉体,传福音份量不够,她却认为要兼顾两者,因为神救人,是要人的身体灵魂都进天国。
人生之最
艾梅已踏进敌人的疆界,一场猛烈的战争无可回避,终其一生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曾经效法戴耶柔米(Jeremy Taylor)这样祷告:「主啊,把我整个人变成爱吧,又把我所有的爱变成顺服,又使我的顺服永不止息。」对艾梅来说,人生之最是尽所有去爱,在爱里就会尽所能去顺服最先爱他的主。
有一次,一位年轻 、向往宣教工作的姊妹问她:「宣教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她现身说法:「一言以蔽之,是一个学习死的机会」。
作为神的使者,艾梅无惧地指出「底洼得斯」的邪恶,并呼吁政府立法废除。她和同工亲自进入许多村庄,搜集第一手资料,做了许多访问,然后把资料呈交政府当局。当地政府得到艾梅的资料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在1919年颁发了一个奖章给她,而本地有识之士也纷纷起来改革,到了1947年,政府终于通过「底洼得斯法案」( Devadasi Act),废除这个恶俗,从此贩卖庙童成为非法勾当。可惜她所属的差会并不同意和欣赏她的工作,艾梅只好脱离差会,于1927年杜尼法团契注册成为超宗派独立的福音机构。
团契有如一个大家庭,有学校、护幼院、医院、药房和农田。学校有优异的专业老师;孩子们毕业后,有机会接受专业教育的训练,如教师、护士、秘书或实验室的工作,或学女红、园艺、织布和编织篮子等谋生的技能。很多女孩生活在爱的氛围下,长大后都选择留下来参予服侍。
当时印度仍有杀女婴的习俗,重男轻女是普遍的现象,生女婴被看作不幸,因为女儿是赔钱货,有时就被丢弃饿死,或将牛粪塞进女婴嘴里使她呛死,或灌以鸦片毒死。甚至有些妇人迷信,以为让女婴掉进庙里面的水池,下一胎就会生男婴。杜尼法团契收留了不少被遗弃的女婴和面临童婚危险的孩子,让她们有一个安全与温暖的家。从1918年开始,团契也向受害的男孩伸出援手。
艾梅于1931年在浴室跌倒,从此失去行动的能力,却仍在病榻上训练及安排后起之秀,承接杜尼法各方面的工作。她的37部著作,很多是在这时期完成的。她以主耶稣「两等根基」的比喻来提醒同工:根基若在于人,就是建房子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房子就会倒坍;只有建基在永恒磐石——主耶稣基督的,才能屹立不倒。
主耶稣仍在吩咐: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杜尼法团契今天仍然在服侍危难中的儿童和妇女,促进她们全人的发展与成长,提供教育、医疗、社区建立,和保护环境生态等事工,使她们经历神永不止息的爱。今日的杜尼法团契差不多全由印度人领导,医院总监当年尚在襁褓,便被送来,种植在这片爱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后,就把果子回馈给她所爱的家园。
本文参考资料:
- Carmichael, Amy. Toward Jerusalem. Pa: 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 1977.
- 贾艾梅, 《若》, 苏恩佩翻译。香港:福音证主协会,1972。
- Elliot, Elizabeth. A Chance To Die--The Life and Legacy of Amy Carmichael. NJ: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87.
- 褟嘉路得,〈单身女宣教士〉,《披荆斩棘》,巫秉驹译。美国:中国信徒布道会,2001。
- http://dohnavurfellowship.org/amycarmichael/
-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共享图库
教会也有?(#ChurchToo?)
教会也有(#ChurchToo)?
邱清萍
「#我也有」(#MeToo)这个运动把许多人内心伤痛的故事从多年密封的箱底挖了出来,「我」的故事变成了「我们」的故事。不再惧怕和孤单,因为许多人已经站了出来;不再感觉羞耻,因为该羞耻的是骚扰和侵犯她们的人;不再沉默,因为沉默等于默许恶行继续发生,继续伤害无辜的人。
不再沉默,因为沉默等于默许恶行继续发生,继续伤害无辜的人。
这个运动也激发了「#教会也有」(#ChurchToo)的风潮,许多人在推特上把在教会身受的伤害说了出来,有人指出在教会求助无门,因领袖不知道如何帮助;若肇事者是领袖问题更复杂,知情的人佯作不见,不去处理;或是包庇犯案的领袖,尤其一些有恩赐、对教会有贡献的领袖。他们关心教会和领袖的名声,多过关心和保护受害的人。他们不信受害者的申诉,甚至认为她在说谎(注一),甚至怀疑是她在引诱对方,或至少是「共犯」;就算有证据,也要求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还引经据典劝她要原谅对方。结果草率了事,对侵犯者没有采取任何要求悔改及惩诫的行动,对教会整体也没有清楚的交待。
社会有性骚扰及性侵犯的事,教会也有?不但有,而且愈来愈普遍,社会性泛滥的风气也影响了教会。儿童和青少年人较易受伤害,很需要保护;同工之间、教牧与信徒之间、在家访与辅导过程里、团契或营会里,甚至在使用教会电脑上都有可能发生。若发生在教牧与信徒之间,留下的伤害最深,因为教牧蒙召,就是要牧养羊群,保护他们;他们是神的代言人,以身教言教带领信徒。然而无论白人教会或华人教会,前人或现代的,都有领袖犯罪,使人扼腕叹息的例子(注二)。很多人因为不能接受领袖的软弱,而不愿正视问题,结果让更多人受害。等到事情真相大白时,他们问:怎么会这样?
教会怎么会这样?
因为基督徒不相信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教会,不相信是因为没有全面去理解圣经的教导。圣经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教会生活要圣洁,领袖要以身作则。但圣经也不避讳把神子民的罪孽和领袖的软弱,以及神的管教都公诸于世,目的是让人认识神的公义和怜悯,也叫我们得到警惕,敬畏神,过敬虔的生活。
神在教会设立的领袖,理当信任,配合他们的引导。保罗也教导信徒要敬奉、格外尊重和顺服领袖(提前五17;帖前五12;来十三17),在常态下这些都是信徒对领袖应有的表现,也是主所喜悦的。然而,保罗在提前五19教导有关「控告长老」的事该如何处理,指出领袖也是人,也会犯罪或犯错。教会有责任尽早及谨慎地去处理。 「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问题不在「控告」—指出领袖的错,乃在有没有充份的证据及超过一个人以上的见证人。
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埃利·维瑟尔(Elie Wiesel)说:「使受害者受伤最深的不是害人者的残酷,乃是旁观者的沉默」。
廿年前,一位十七岁的姊妹,在教会团契聚会后,由青年牧师送她回家,没想到他却把车子驶到黑暗的树林,对她做了丑事,事后很后悔,向她求饶,又求她不要告诉任何人。可是回去后他若无其事,甚至在周末主持一个「真爱可以等待」的聚会,呼吁年青人要贞洁。可怜这位姊妹内心受尽羞愧、恐惧、忿怒和内疚的煎熬,最终向另一牧师哭诉,谁知他不但没有给她安慰,却说:「你不是也有错吗?」然后吩咐她要保密。她更痛苦了,终于在小组中说了出来,事情曝光,教会只好叫青年牧师离职,还为他举办了一个欢送会。可是对她这受害者却什么都没有做。这位青年牧师今天已是一大教会的牧师,却因当年和教会都没有按公义及智慧处理此事,这位姊妹受「#我也是」运动的鼓励,抖出此事,在《纽约时报》登了出来,当年的伤明显至今仍未得医治。
纳粹集中营幸存者埃利·维瑟尔(Elie Wiesel)说:「使受害者受伤最深的不是害人者的残酷,乃是旁观者的沉默」。
那么,教会该怎么预防,发生了又该怎样处理?
一、会众方面
受性骚扰或性侵犯的人大部份是女性,包括年青人及成年人,所以姊妹自己该有防范的意识和警觉,也要有及时处理的智慧。若姊妹与男同工或弟兄见面,当避免两人单独在家或在教会办公室,尽可能有其他人在附近。姊妹有家庭、婚姻或情绪问题,最好是找同性的领袖帮助。但很多教会没有女传道,若师母在外面有专职,还要照顾家庭,就不一定有时间及能力帮助,教会也没有女执事或长老。这是清一色男性领导层的弊端:姊妹的需要被忽略,不被了解,也不被看重。出事的时候,领袖因为都是男性,不能体谅姊妹的痛苦,免不了本能地保护侵犯人的弟兄,对姊妹所受的伤害,就像耶利米书六14所说的:「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
出事的时候,领袖因为都是男性,不能体谅姊妹的痛苦,免不了本能地保护侵犯人的弟兄,对姊妹所受的伤害,就像耶利米书六14所说的:「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姊妹若受性骚扰或侵犯,要把困扰及事情经过告诉一个可信任的人(配偶、朋友、辅导),即使事态还不太严重,但却使你感觉不安,就必须去面对。 「隐秘」让对方更无所顾忌,也使自己更孤立无助,更容易受试探。
也要尽早告诉领导同工,要求他们处理。投诉不但帮助自己,也阻止其他人无辜受害。申诉时要把事情如实及具体说出来,有时受害人因害臊或羞耻感而说不出口,只粗略提一下,致使教会领导层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而没有作合时及合宜的处理。经过「#我也是」运动,性骚扰及性侵犯的问题已成为公开的话题,受害者不需要避讳,要打破禁忌,及早寻求帮助。
最近由150位福音派女性领袖(包括知名圣经教师Beth Moore和柳溪教会创办人之一Lynn Hybels)发起的「#沉默并非属灵」(#SilenceIsNotSpiritual)运动,特别呼吁教会不要再沉默,一同起来抗衡任何以暴力侵害女性的行径,无论在教会内或外。沉默并非属灵,行动也非可有可无。我们鼓励华人基督徒,无论男女一同来支持,因为受害者可能是你的母亲、姊妹或女儿。请上网表示你的支持。若曾受侵犯而教会不处理,或找不到其他可靠的帮助,可电RAINN(National Sexual Assault Hotline: 800.656.4673)。
二、教会方面
聘请教牧同工需要谨慎,对他们过去牧会的经验要切实地了解。上世纪1980年代一白人教会牧师董彼得(Peter Donovan),在教会中性骚扰及性侵犯了好些姊妹。她们的故事在《神圣已不存在了吗》(Is Nothing Sacred)一书说了出来。作者方玛莉(Maria Fortune)是一位女牧师,也创立了一个专门帮助受虐女性的组织——Cent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Sexual and Domestic Violence,1984年她受该教会的社区副监督邀请帮助这些姊妹和处理教会的危机。教会领袖在聘牧时没有深入了解董的过去,事发后才知道他曾经因性骚扰及性侵犯离开以前牧养的至少两个教会,可惜前教会没有把这么重要的资料传给新聘请他的教会,以致他可以继续为所欲为。现在很多教会儿童及青年事工的同工,无论是义工或青年牧师都要打手指模,以确定过去没有性侵的记录。教会要走这一步也是不得已的,乃是对家长及会众一个好的交待。
所有同工都必须对性骚扰及性侵犯的法律条例有所认识(注三),有些州的法例规定:教会若发生教牧或同工性侵犯信徒的事,无论领导层是否知情,教会也要负法律的责任。再者,教牧既有领导的责任,就算在性骚扰或性侵的事件上是被动的一方,最终也要负全责。因为这不只是性方面犯了罪,也是亏损了教会对牧者的信托,可以说是滥用了作领袖的权柄。因此教牧同工在辅导及引导信徒上应很清楚自己的界线及责任,而主动建立健全的问责设施和制度,对自己、来求助的信徒,及整个教会都有保护的作用。
许多教会在权力组织结构上还是以性别为依据,而非按生命的成熟,和恩赐与职责的配合。结果作领导都是男的,给会众的信息是男性有天生的特权,而女性生来就要顺服和配合男的,会造成女性对男性领导的性要求,有一种不知如何抗拒的心理障碍。而男性领导层对性骚扰和性侵犯的事,因为缺乏女性的角度和考量,处理起来自然有偏颇和不足。教会需要从根本的组织结构来作反省,建立使男女老少皆觉得安全的环境。
在教会章程的纪律部份(注四)应有「性行为不检」的纪律方针及处理步骤。很多宗派教会已有,但华人教会多是独立教会,在这方面应考虑补充。内容应包括下列重点:
圣经对性行为的教导,神学上男女在创造和救赎里的尊贵和平等(创一27-28;加三27-28),所以都该受尊重和爱护。
性骚扰及性侵犯的定义和美国法例。
设立投诉的渠道和程序。没有「合法」渠道和程序,就会出现侵犯者肆无忌惮,而受害者求助无门的情况,结果有人会透过「不合法」的渠道如流言蜚语,甚至在报刊登载,对教会为害更深。程序要简单易明,而且可行。应由小组来处理,组员要有男有女。留意在现今世代,电邮和社交媒体也很容易成为犯罪和传递讯息的渠道。
不但会友对这些纪律要明白,所有同工(受薪或义工)也都要经过这方面的教导和训练。防患于未然总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教会主日讲道、主日学课程及团契小组讨论也要在这方面加上圣经和实践方面的教导。对所投诉的事要谨慎和及早处理,有其他教会的经验为借镜,但毕竟很少教会愿把内部伤痛的经历陈述出来(注五)。可援的例子虽然不多,仍有可参考之点:
1. 在审查未定论的阶段,要隔离当事人,免得节外生枝。若受害者有可虑的情绪表现,应安排接受辅导的机会。若投诉的事件严重,例如强奸或累犯,就要暂时停职,免得继续伤害其他人。审查过程也不要拖延太久。以上董彼得的例子拖了四年,在审查阶段他仍然在侵犯其他姊妹。
2. 所有审查的对话都要有文字和文件记录,并注明日期,以便对证。
3. 最后要决定事件是否证据充足,若是就要立刻对侵犯者采取纪律的行动,甚至撤职,同时对受害者表示关心、安慰及扶持,使其所受的伤害和损失,无论是物质、身体、情绪、灵性、名誉自尊、及人际关系得到医治与恢复。若当事人没有犯错,也必须有清楚的结论及交待,以洗脱罪名,若发现投诉者是恶意的加害被告,也当有纪律的行动。
4. 教会处理任何纪律的事,包括性行为不检的事,最终都要以悔改/饶恕、和好/重建为目标,虽然很多时候当事人不愿难堪,或不愿经过重建艰辛的过程,情愿一走了之,但成功的例子也是有的(注六)。
教会应该认真面对性骚扰及性侵犯的问题,教会若不自洁,神就兴起教外的人来管教,「#我也是」「#教会也有」是很好的例子。神的名不但因此受羞辱,受害者与家人也会带着失望与伤痛离开教会,福音的可信性也大受亏损。其实这次的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性骚扰及性侵犯已是很普遍的问题,这是弟兄姊妹生活的环境,教会必须装备信徒及领袖,助人助己。
注:
(注一) 有研究指出所有性骚扰及性侵犯的事件有92-98%是真实的。对受害的女人来说,把事情和盘托出比保守秘密需要更大的勇气,若不是真实何必冒这个险?
(注二) 白人福音派圈子里较著名的有Ted Haggard、Bill Gothard; 北美华人圈子中近代能数出来的至少有十多位。另外,我在卅年前回国已听闻倪柝声弟兄的事,不敢置信。最近读到许梅骊医生写的《难泯岁月:我和上海地方教会及倪柝声》(2011年由美国Xulon Press 出版) ,不由你不信。
(注三)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在1980年对性骚扰所下的定义:是性歧视的一种,触犯了1964年“民权法”第七章,包括口头或肢体作出对方不欢迎(或抗拒)的性要求,直接或间接影响对方就业机会,不合理地干预对方的职责,或制造一种有恐吓性、仇视或使对方感觉不安的工作环境。 1986年,高等法院通过公司或机构可能因其雇员犯了性骚扰或性侵的罪而被起诉,无论知情或不知情。美国司法部对性侵犯的定义:任何性接触或行为若未得对方同意都可算是性侵犯,例如强迫性的性交(同性或异性)、乱伦、抚弄及强奸,向未成年小孩所作的性行为。这些都可构成刑事案,应报警。
(注五) 参Marie M. Fortune,Is Nothing Sacred? (Oreg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1999).本书是一个教会的真实经历,作者讲述了其中六位被牧师性侵犯姊妹的见证,及她在辅导她们,和帮助教会处理危机的经过。
(注六) 以下两本均是真实故事,详述侵犯者如何在同工爱心的忍耐与智慧的引导下,真诚悔过及得到重建,非常难得。 Earl & Sandy Wilson etc., Restoring the Fallen-A Team Approach to Caring, Confronting & Reconciling(Downers Grove, Ill.1997)。另一本是:丹贝克著、李光陵译: 《饶恕加挽回-教会的管教与医治》(台湾:中国主日学协会,1990年)。
身份、角色与功能(林前十一5)
身份、角色与功能(林前十一5)
邱清萍
在教会事奉上,男女的角色与配搭常出现下列的问题:功能硬性化、角色权位化及身份等级化。
功能是有弹性的,神给什么恩赐,就有什么功能;教会有什么需要,谁能满足这个需要,就有什么功能。但是很多教会却硬性规定姐妹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
圣灵分配恩赐没有区分男性与女性的恩赐。有些教会说女人不可以讲道,本章却说“凡女人祷告(公祷)或是讲道…”,显然初期教会有姐妹讲道。保罗在此章主要劝勉姐妹在教会要注意当时合宜的服饰(如蒙头),而非为姐妹事奉设限。
功能硬性化是因为角色权位化。说姐妹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其底线是地位与权柄问题。虽然有人说:男女地位一样,只是功能不同,要互补。但问清楚如何互补?总是地位高低的互补,男主女从。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大家都习惯以权力地位来看关系与角色,把角色权位化了。
但最根源还是男女身份等级化的问题。几千年来无论中西文化,甚至教会文化都是重男轻女、男优女劣、男强女弱、男代表灵魂,女代表肉体等。演绎下来,女性角色自然是辅从及低下,而功能也只能听从男的决定了。
默想
“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林前十一12)
心灵的镜子
很多时候看不起女人的是女人自己,我对女性领导是否像对男性一样的尊重?
母凭子贵?(创卅1-24)
母凭子贵? (创卅1-24)
邱清萍
比赛谁的容貌更美,谁的成绩更好,谁赚的钱多,这些都不希奇。利亚和拉结两姊妹却在比赛谁的儿子多!对现代女性来说,这真是不可思议。
起初拉结嫉妒姐姐,因为自己不能生育。等到她的使女为雅各生了儿子,她才觉得神为她伸了冤!后来利亚迎头赶上,依法泡制让使女与丈夫同房,接二连三生了儿子,她感到神给了她价值。斗了几个回合,拉结终于生了约瑟,可以吐气扬眉了,她觉得神除去了她的羞耻。神在她们的竞赛中被拉来扯去,正像他们的丈夫雅各一样,好可怜又可笑的一幅图画。
古代女子生存的价值在乎能为丈夫传宗接代,中国休妻的「七出」就包括了「无子」。母凭子贵一点不假,但也反映出女人的可怜。女人没有独立的价值,要依凭丈夫或儿子才能挺身昂首。圣经却指出人有神的形像,这就是男女的价值所在。
可惜很多女人到今天仍然把幸福与快乐建立在儿女,特别儿子身上。望子成龙后面的动机可能是父母个人荣辱的问题,婆婆与媳妇的张力也因为一个要靠儿子,另一个要靠丈夫所引起的争夺战。假如男人以能够成为女人争宠的对象作为他的价值所在,就会使问题更形复杂。
默想
「…愿耶和华再添我一个儿子。」(创卅24)
心灵的镜子
把幸福建立在人的身上,无论是父母、夫妻和子女,结果都会被愁苦刺透。
信就是等待(创十六1-6)
信就是等待(创十六1-6)
邱清萍
神第一次向亚伯兰显现,应许他必成为大国,那时撒莱约六十五岁。后来神连续两次再向亚伯兰显现,说他的后裔必多如地上的沙、天上的星,那时撒莱约七十五、六岁。中间相隔十年,她终于等得不耐烦了。
古时女人最大的天职是为丈夫传宗接代,而不能生育是最大的羞耻和失败。加上神多次应许自己的丈夫,撒莱认定神是可信的(来十一11),就更加使把劲,帮神一个忙。结果是愈帮愈忙,演出家庭悲剧。
信心是一个艰难的旅程,能起步已不简单。 「…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 起步就是接受神是真的,祂所说的也是真的。撒莱起了步,但是一等就是十年。女人身上的「生物钟」已停止作响,再过几年甚至心脏也可能停止跳动!心怎能不急?
要进一步相信「神会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实在需要一个操练的过程。撒莱从夏甲事件学了教训,十三年里她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她学会了忍耐的等候。
等候是全人的回应:心智上要定睛仰望那位看不见的神,感情上要放心无忧的交托,意志上要拒绝任何的疑虑,行动上要敏锐配合神的指示,该动的时候动,该停的时候停。等候考验信心,也能加强信心。
默想
「你当等候耶和华,遵守祂的道。…」(诗卅七34)
心灵的镜子
神天天等候我与祂会面谈心,长久等候我的改变与成长,我等候祂又算什么?
独居不好(创二18)
独居不好 (创二18)
邱清萍
神先造亚当,交付他「修理看守」伊甸园的责任,然后才造夏娃。
有人因为这个先后次序就认定男人是主体,女人受造是为了满足男人,因此没有独立的人格与身份。影响西方文化的思想家柏拉图看女人是男人的附庸,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只有男人才拥有神的形像,女人要凭借丈夫才有神的形像。
圣经却不是这样的教导。神看亚当独居不好,没有女人之前,男人是不完整的,是不够好的。在造人之前,神所造的一切神都说「好」,唯独造了男人以后,神说「不好」,是因为创造人的工作还没有完成。造了女人以后,神不但说「好」,而且是「甚好」。
有人从亚当先造,夏娃后造来指出前者比后者优越,所以女人该听从男人。若根据这个论点,动物比人先造,因此比人优越吗?人要听动物的话吗?
又有人以为女人既是「帮助的配偶」就表明她们是副手,只能担当辅助的角色。原来旧约「帮助者」常指战友同盟,而且多用来形容耶和华是以色列的帮助者。 (参诗一二一篇)
第一章26节「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这里神用了「我们(复数)」来形容祂的形像,说明神要人像祂一样,父、子、灵三位却一体,人是二位却一体,合一却存异。所谓的「独居不好」,是指出人的群性,也指出神要男女互补才能彰显神的形像。
默想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二18)
心灵的镜子
妻子帮助丈夫,既非出自自卑,也非出自高傲,乃是不卑不亢追求主里合一。
时机与回应(帖四13-17)
时机与回应(帖四13-17)
邱清萍
有人把机会看成是困难,也有人把困难看成是机会。
末底改指出,拯救犹太人不但是一个机会,而且是以斯帖做皇后的背后原因。神一早知道哈曼的计谋,就预先安排了以斯帖。好像祂一早知道埃及会有大饥荒,预先布置了约瑟一样。
莫想你人微言轻,就不敢有所行动。有人说得好:「只有我一个人,但至少有我一个人;很多事我做不了,但至少有些事我可以做;就是因为我很多事都做不了,我就必须做那些我能做的事。 」
母亲带小孩去沙滩漫步,忽然潮水把许多海星冲上岸来。孩子见状很想去救它们,妈却回答说:「只有我们两个人,救不了这么多。我们走吧。」但孩子不甘心,弯腰拾起一只海星,把它丢回海里;然后再弯腰,拾起一只,又丢进海里。他虽无法把所有的海星都丢进海里,但那天他至少扭转了数拾条海星的命运。
今天很多姊妹不但学有专长,而且都很爱主,不少也受高深神学训练,求神给你勇气,敢于破除人为的偏见与传统限制,为主发挥恩赐,投入天国事业。
是困难?是机会?一念之间!
默想
「…焉知你得了皇后的位份,不是为现今的机会么?」(帖四14b)
心灵的镜子
神赐给我的一切经历、恩赐、资源,甚至困难与挫折,都是我服事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