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的寻索
复和的寻索
邱清萍
新约教会在种族、经济、性别三方面有严重的阶级观念及歧视的问题是无庸置疑的。否则保罗就不会说:「但这因信得救的道理既然来到…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3-28)
基督的救恩不只带来男女个人与神的和好,也使男女彼此和好。这和好不只消除不公与敌对,也借着互补促进完整和合一。
可惜千年来教会仍常在新旧模式之间徘徊,寻寻觅觅,有时能够冲破文化传统的枷锁;有时又滞留在狭隘的偏见里,使男女合一的模式若隐若现,有时似乎实现了,有时又不见了。
初期教会──复和的真理与文化冲击
初期教会不但继承了以女性为「不洁、次等和邪恶」象征的希伯来文化,也深受当时希罗文化的影响,认为女人把罪恶与死亡带入世界。柏拉图看女人为男人的附庸;亚里斯多德则看女人为不健全的人,是「有缺陷的男人」,所以应听命于男人。这些思想也影响了教父和早期的神学家,例如奥古斯丁认为只有男人才拥有神丰盛的形像,女人要凭借丈夫才有神的形像等,从而也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神学思想。
在这种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观念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若是不贞,不但被休,还可能被处死。女人没有机会受教育,她们的见证不可靠,又不能在公众场合发表言论。然而,教会是由一群因耶稣救恩而生命得以更新的门徒组成的,他们不但信耶稣,也效法主的榜样处理各种问题,其中也包括对妇女的态度。主在世的时候,曾多方突破文化屏障,尊重和善待妇女。
难怪后来福音传到的地方,女人的地位都被提高;信主和热心事奉主的门徒中,也有不少妇女。可是,女人得到的这些「新的自由」,有时会被看作是「纵容」;而另一些女人又会误用这些自由,走向极端,以致使徒在书信中提醒她们谨守自己,免得福音工作受亏损。
使徒行传第二章记载教会诞生的时候,门徒首次被圣灵充满。神就借着彼得宣告新时代的来临,神的灵要浇灌祂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徒二18)。在新时代里,圣灵随己意,将恩赐分配给人,不分男女,他们的责任就是忠心地使用和发挥这些恩赐。
初期教会的姊妹事奉是多元化的。当时不少家庭教会都是由姊妹开放她们的家和负责接待的。除吕底亚外,还有革来氏(林前一11)、宁法(西四15)、以及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徒十二)。很多时候,负责接待的家庭要负起某种领袖的角色,保罗劝信徒要顺服他们(林前十六15-16)。
此外,腓利的四个独身的女儿,都是说预言(等同讲道)的女先知(徒廿一9)。女门徒百基拉与丈夫一同教导、栽培圣经学者和有传福音恩赐的亚波罗(徒十八24-26),在当时社会这些都是破天荒的事。
更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曾经与以上两个家庭同住一段日子。如果妇女不应讲道或教导男人(正如一些人对提前二12及林前十四34的解释),保罗理应指出百基拉和腓利女儿的错误,甚至禁止她们,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中,对姊妹公祷及讲道显然没有异议。他注意的焦点是她们的装束(蒙头)问题,而不是角色问题。他在第十四章所关注的是崇拜秩序的问题,显然有些妇女在不适当的时候说话骚扰了聚会,所以他要她们「闭口不言」,正如他在前文要那些在不当时候说方言及作先知讲道的人「闭口不言」一样(第28、30、34节)。至于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保罗所关心的是:有些姊妹尚未好好受教就为人师表,结果陷入旁门左道,甚至导致一些弟兄也偏离真道(第11、12节)。
其次,腓立比教会有两位姊妹友阿爹和循都基,保罗称她们为「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和我一同作工的」。在罗马书第十六章,保罗又提名问候二十七位同工,其中有七位是姊妹。提名举荐的第一位也是姊妹,她就是坚革哩教会的女执事(diakonos)非比,显明了女执事是一个正式的职份。
在名单中,还有女使徒犹尼亚 (Junia)(第七节),保罗还说她是「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著名的教父屈梭多模(Chrysostom)曾这样提及犹尼亚:「这位女人的委身是何等的伟大,竟然配得上使徒的名称」。
新约教会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教会,无论从种族、经济条件、学识、宗教与文化背景来看,都是多元的组合,有男有女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爱的群体,圣经把这些差异比作肢体的配合,是相互式,而不是阶级式的(参林前第十二章);是彼此顺服(弗五21),而不是管辖压制(提前二12、彼前五1-4)。
圣经也没有将这些差异作优次的排列,例如外邦人次于犹太人、女次于男等。保罗提到彼此服事,也没有教导说那些是弟兄的恩赐,那些是姊妹的恩赐。
可是在有罪的社会里(包括教会),差异往往成为「强者」(占优势者)忽略、歧视、甚至压制「弱者」的根据;为了巩固既得的利益与地位,强者又会假借天命绝对化自己的权力与角色。因此,圣经常教导那些占优势的人,无论是丈夫、教会的领袖、老板或一切「在上」的人都要多学习「舍己」(弗五25,太二十26-28)。
原来,「舍己」能防范强者自我膨胀的危险,也是实现他们得优势的初衷,就是为爱而服事他人。
历代教会── 复和的真理与传统冲击
在教会历史的长廊里,姊妹似乎多处于被动与边缘的角色。但是留心观察,却又发觉不同时候都有一些姊妹不受文化与传统的限制,破茧而出,贡献所长。如爱士婷(Roberta Hestenes)就曾提出历代教会对待姊妹事奉角色的三部曲:
按生命恩赐分工
在教会开荒时期、或复兴运动初期,姊妹与弟兄并肩作战,不以性别分角色,大家按所领受的恩赐事奉,同心建立神的国。工作建立后,教会往往便进入第二个阶段。
按资历、衔头分工
姊妹既没有机会受神学教育,又不可以按牧,就渐渐被推往边缘,无份参予教导、讲道或领导的事工,只能做一些支援的事奉。当教会开始组织化和机构化的时候,就进入第三个阶段。
按名气与地位分工
此时所注重的是体面的问题、是如何在宗派间维系声誉与地位的问题。领袖生命的成熟、恩赐及工作的果效已经不太重要。
教父时期,特别在起初三个世纪,姊妹事奉的空间相当广阔,有服事穷人,照顾被囚与受害的;也有当执事、长老、甚至监督的。从当时留下的图画,看到有姊妹主持圣餐、教导、施浸、照顾病人、领祷等。但到了第四、五世纪,教会与政治结合,渐渐注重权势,又效法当时的世俗,将女人的差异看为次等的品质,认为她们不适合公开的事奉。特别有几个会议(老底嘉、迦太基、奥兰治等会议)大大限制了原初姊妹事奉的范围,例如不能当教会的负责人或牧者、不可施浸、不可按立为女执事等。
人因自大与偏执而阻碍了神的作为,可是中世纪时期,神却在修道院里为姊妹开了又阔又大的门。独身的姊妹在女修道院里,可以不受妻子和母亲角色的限制,有机会研究圣经、讲道与教导;主持行政或在社区中主办许多救济、慈善事业。但在地方教会里,原自旧约祭司传统的神父观念渐趋制度化,把「圣职人员」与「平信徒」分成高、低两个阶级;又因旧约没有女祭司,姊妹遂全部归入「平信徒」的阶级,事奉空间自然也受了限制。
虽然更正教运动恢复了信徒「人人皆祭司」的真理,在实践上其实是「每个男信徒皆祭司,女信徒则不然」。马丁路德为了消除天主教对婚姻的消极意识,便特别强调家庭的重要,大事推崇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但还是将姊妹的贡献局限在家庭里,加尔文和诺克斯都认为女人最大的贡献是顺服男人。当时,天主教怕女人有「不当的行为,成为改教者攻击的把柄」,便决定只有弟兄可以牧会和执行「属灵事工」。
十八、九世纪在英、美的大觉醒运动中,许多地区的火焰是在祈祷会中燃烧起来的,而妇女往往是推动、主持及参予祈祷会的主力。姊妹又创办和主持了许多志愿服务的机构和福利事业,又发起主日学运动、及组织海外宣教差会。宣教工场带给姊妹前所未有的事奉机会,宣教士中有三分之二是姊妹。在工场上,姊妹贡献恩赐、开荒建立教会;有些又讲道、又指挥工作。
可是,一回到母会述职,就被排挤不能讲道。而工场事奉一旦上了轨道,有了组织与制度,又会有人以「姊妹不宜任领袖」为理由,将她们边缘化。这种双重标准不但伤害主的使女,而且有损复和真理的光辉。
华人教会的寻索
起初,基督教传入中国,为妇女带来两种解放:一是废除缠足,是身体的解放;另一是兴女学,乃心智的解放。教会并兴办育婴堂,收留被遗弃的女婴,批判杀女婴的事;又成立济良所,营救娼妓,帮助她们发展正当的谋生技能。
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有识之士如梁启超呼吁好好发掘与运用国家一半人口(女子)的人力资源,人尽其才,以为强国之道。可是教会为了天国,不但没有类似的呼吁,还多方限制姊妹的事奉。在中国解放妇女千年缠足陋习的同时,教会却继续把基督身体的一些手脚缠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结论
社会学家韦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差不多所有的宗教运动中,姊妹的领导角色随着运动的稳定化而收缩。在运动初期,姊妹有领导恩赐是属灵的象征,尽加使用;运动一旦上了轨道和规律化,这些恩赐便成为可耻的,应赶快收藏起来或干脆否认它们的存在。
有一次,我被邀请在一个大陆学者的查经班,主讲「圣经对女性的看法」。原来,其中有未信的学者在追求真道的过程中,发现教会的教导及实践对女性有歧视与不公,一直不愿决志信主。
讲座结束后,有一位女士很感激地说:「现在我才明白神没有歧视女性,而是人的软弱,我可以决志和受洗了。」唯愿我们在两性互动上,活出爱的样式,让复和的真理落实在教会的生活和事奉中。
(本文取材自《还我伊甸的丰荣》第四部第七章)
复和的实践
复和的实践
邱清萍
讨论两性议题,特别是有关妇女的遭遇,很容易陷入两种偏差﹕一种是「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另一种是「彼此相争,互相欺压。」前者是假平安,后者是没有平安。
复和的真理
圣经中,「平安」(peace)一词不只是指没有灾难,更常指人与神、人与人之间和好的关系。旧约如是(参创二十六 26-31);新约更如是(弗二15-17)。
平安一词在旧约为「沙龙」(shalom,参阅士六24),有完整、丰满、完成的意思(参阅书八31,得二12,尼六15)。这与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23节所指「全人」的全然成圣,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华特斯托夫 (Wolterstorff) 所指出的﹕「沙龙的极致是享受彼此的关系,住在沙龙里就是享受与神同在。」
耶稣基督的救恩不只是带来男女个人与神的和好,也带来男与女之间的和好。这个和好不只是消除敌对(太五24)和拆毁隔断的墙(弗二14-15),也成就相异而平等、和平而合一的关系(罗十四1-23;加三26-28 ),而最终的目标是要在基督里成为完整的一体(弗一10)。
教会公开讨论两性议题是近数十年来的事。从觉醒女性受压迫和不平等待遇,到争取独立与权利,重点都放在女性的尊严、人权与福利上,这是好的。正如教会为穷人、为黑人的遭遇发出正义的呼声而要求有所改善,乃人良知的要求,也是基督徒实践公义与慈爱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但若止于这个地步,是不足够的。我们需要恢复女性身上神的形像,是尊贵和有价值的,其天赋的权利,也是不可剥夺与贬抑的。在教会中,姊妹与弟兄一样,蒙神恩召、一样领受恩赐与使命,将来亦一样要向神负责。我们还必须恢复男女受造与被赎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健康、完整、爱的群体。当男女不再以阶级与权力论关系、不再以排挤与退缩来处理角色问题,而能尊重彼此的异同,互动互补、互相成全,沙龙的美景才可以实现。
可是,这是一条艰难的路,那些既得利益者、或害怕改变现状者,会对这样的讨论感到不安与不悦。他们故意看不见问题,轻轻忽忽地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沙龙美景依然遥远!另一些看见了问题或身受其伤害的人,以为只要为女性争取了地位与权利,就解决了问题;甚至有人矫枉过正,以为压抑男性,女性才能抬头,结果重蹈男权社会的覆辙,陷入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和权力斗争的格局。
教会领受了和平的福音,如何在传统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走出一条合乎复和真理的路,的确很不易,但却是非常必须的。
复和的关系模式
西方神学因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两性二元论来看待男女关系。男女不只迥然不同,而且是对立与阶级性的﹕男阳刚,代表理性;女阴柔,代表感性。男代表灵性;女代表肉体。在道德及性格上,男强女弱。在智力上,男领女从、男外女内等。
无论从先天遗传或后天培养来看,二元论不但不符合实情,而且衍生许多流弊,其中「双重标准」所造成的损害比比皆是。社会上,笑娼不笑嫖;男女同工不同酬。家庭里,妻子要顺服丈夫,但丈夫不可以为妻子舍己;男人「缺席」,却要占领主导的地位。
教会里,开荒时期或在宣教工场上,姊妹有领导的恩赐是一个祝福;但教会组织化以后,姊妹的领导恩赐就得冻结起来。教会交托某些姊妹领导的责任,却不同时予以按牧,使她们无法在主领浸礼、圣餐及其他礼仪上尽忠职守。
另一个流弊是把动性的角色功能绝对化及硬性化了,受亏损的是男女双方及整体的益处。家庭里﹕男主外,使得父亲在家如同隐形,被剥削与儿女的「舐犊之情」;女主内,结果女人在家庭经济有需要时,还要同时兼顾内外,除身心俱疲外,也因不能竭尽妻母责任而内疚。
在教会中,男女不能同在每一个层面上发挥神赋予的特性,而使得清一色的「女性工作──如儿童主日学」或清一色的「男性工作──教导与领导」都受亏损。儿童因为缺乏男成人的关心与教导,在成长中缺乏完整的榜样;「有父无母」的领导模式,使领导层只见工作不见人、重目标而不重过程、过份强调权柄而缺乏爱的温情。
因此,在基督里的复和关系模式不能建基于对立的二元论(dualism),而要建立在一体相互的整全论(wholism)上。在整全的关系模式中,耶稣基督是中心,男女均按照生命历程与经验、神的呼召及赋予的恩赐、整体的需要与处境,各尽所能,贡献所长。对角色的处理是机动性的,互动互补,互相成全。这样的关系模式必须有更新的价值观﹕重爱心,轻权力;重建立教会,轻名气地位;重成全别人,轻标榜自己;重百花齐放,轻一枝独秀;重荣耀基督,轻满足自我。
更新的复和生活
复和的关系模式必然带来更新的教会、家庭和社会生活。耶稣基督的救恩不但诞生了教会,也设立教会成为救赎的团体,彰显及预告了永恒国度的样式。教会也是神永恒的家庭,主耶稣在世时曾告诉祂的门徒﹕凡遵行天父旨意的就是祂的母亲和弟兄姊妹(太十二50)。这永恒家庭的模式也是暂时(肉身)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因此,男女关系,无论是夫妻、亲子、雇主与雇员、同事或朋友,也都是本于在基督里互为兄弟姊妹的关系。在尊主为大,彼此顺服(弗五 20-21)的大前提下,履行不同的责任与角色。
以下试从复和的角度指出信徒的家庭与教会生活一些有必要重新审视与商榷之处﹕
家庭
- 夫妻同肩负家庭与文化的使命,按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分工合作。 没有儿女或儿女已长大的家庭,夫妻一同投入工作行列,不只是为了分担家庭经济需要,也是实践文化使命,在社会上作盐、作光。若儿女幼小,需要悉心照顾与管教,夫妻应斟酌一方全时间在家、或改变工作方式与时间,甚至降低物质生活水准,务求能充分地培养儿女在各方面的成长。
- 夫妻彼此尊重,彼此相爱。 现代社会经过妇运的洗礼,女子有机会受教育,发展所长,而且可能经济独立,妻子尽可以吐气扬眉,甚至凌驾丈夫之上。但圣经却要求妻子出于顺服神的心,敬爱与尊重丈夫。这种顺服不是出于倚赖或无奈,乃是爱的选择,符合以弗所书第五章22节顺服的真义。教会一向只强调妻子顺服丈夫,其实数千年来女人已习惯顺服,需要改变的是顺服的原因与心态。另一方面,圣经要求丈夫爱妻子,保养顾惜,如同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然而无论中西文化,甚至圣经背景的希伯来和希罗文化里,丈夫都是施权辖制妻子。男人爱妻子,与社会文化背道而驰,要逆流而上,既需神力,又要自己刻意追求与自勉,教会更当常作教导。
- 婚姻与单身都是神的恩赐(林前七7),都要仰赖神恩。 以往女子必须靠婚姻或男子来肯定自己,单身的女子既无身份,也无价值。但圣经给我们看见,爱情与婚姻不是人生终极的目标,肉身家庭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单身或结婚应是个人的选择(参太十九12,林前七25-40),因此个人必须承担其中的责任。已婚或未婚、寡居或失婚人士,只有在基督里才能找到永恒的归宿,也才能一同建立基督永恒的家,在这家中享受亲情的温暖,为这个家付出自己。
教会
- 教会应全方位地开放事奉机会给所有信徒。 在基督里,男女既均为祭司(彼前二9),信徒只要在生命经历、呼召与恩赐方面能配合教会的需要,就当有事奉的机会。特别不应以性别为由来加以限制,例如儿童工作也应有弟兄参与,而领导工作也应有姊妹投入。男女互补的功能不应当用地位或工作性质来决定,而要从他们本身的特性和处事的方式来互相完成。神造男女,既各有特长,就应在教会生活各层面上互相辉映,活出完整丰满的样式。
- 破除双重标准的陋习。 华人的民族性是很现实的,在教导与言论方面,愈保守愈安全;在实践方面,愈有弹性愈方便,因此双重标准比比皆是。教会教导:姊妹不可讲道,但必要时姊妹却可以「分享」其内容。虽其内容可与讲道一样,在程序单上却只写「分享」而已。姊妹可以在布道会、讲座、退修会,甚至退修会上的主日讲道,但不能在教会主日崇拜讲道。姊妹在宣教工场可以开荒、讲道、教导、领圣餐、施浸、牧会等,但一回到母会只能作见证,而所谓的宣教工场照现在定义可能是邻省新开荒植堂的教会!另外,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教会对姊妹事奉的空间各有各的尺度。由此可见,这不是圣经绝对的要求,可怜姊妹常成为其中无辜的牺牲品!深盼教会在这些事上深切反省。
- 重新审视属灵领袖的意义。 当教会说,姊妹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免得她们施权在男人之上。言下之意领导即施权,这与圣经领袖的定义相距甚远。耶稣明言﹕「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二十25-27)属灵领袖的工作就是服事,以此来「身教」信徒何谓服事。保罗说,教会领袖如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的共同职责是「成全」圣徒,各尽其职。 (弗四11-12)彼得也指出,教会长老的职责不是「辖制」,乃是「作榜样」(彼前五1-4)。领导即施权、管束和辖制,这是父系社会领袖的特色,却不是圣经对领袖的定义。另一方面,姊妹在「服事」、「成全别人」方面训练有素,也许更接近圣经对领袖的要求。事实上,教会领导层需要男女两性领袖的特色,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结论
耶稣基督和好的信息已经传开了,且已迈入第三个千年。虽然在教会历史的长廊里,因人的软弱,复和的光辉忽明忽暗,男女两性的关系仍有待更新。但我们深信,神使「男女在基督里都归于一」的目标必要实现,父啊!愿你的国早日降临!
(本文取材自《还我伊甸的丰荣》第九、十章)
呼吸式的祷告——恩典的节奏
呼吸式的祷告——恩典的节奏
邱清萍
我们通常都不去留意自己是否仍在呼吸,然而,在无意识的一呼一吸之间,我们保住了生命的气息,存活了下来。
祷告基本上也有这种的作用,是我们灵命最自然,甚至无意识的动作,吸入神圣生命的气息,呼出人性的欲求与想望、需要与软弱;不但是神人的交流,也是新旧生命的交替。保罗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神)。」(徒十七28)「在乎祂」,就在一呼一吸的祷告中。
祷告不但是生命气息的节奏,也是人与神爱的探戈。奥古斯丁说:「一言以蔽之,真正和整全的祷告就是爱。」(True, whole prayer is nothing but love.)在一呼一吸的祷告中,我们接受祂的爱,也以爱来回应祂,这是恩典的节奏。
祷告是放下劳苦的工作,和在外面的拼搏,回到爱之窝—家中,脱下重担和缠累,换上舒身的便服,向所爱的主倾心吐意,安息在祂的怀里。
祷告可以用口讲、或用笔写,但最终是心灵的交会,把深处交织的欲望、痛楚、饥渴和等待没有恐惧地、赤裸地呈现在爱我们的主面前。这种信任与开放、向神腾出空间,本来是很自然的,但我们在罪中与神隔离,忘记了这么自然的一回事,要重新学习。
保罗教导说:「要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六18);「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四6);「「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二8)。
要实践不住的祷告,可以操练「不费时却占有全部时间」的呼吸式祷告(breath prayer)。不费时,一口气就祷告完;却随时、随处、凡事、多方不住地在祷告,把心中的渴望,简单而亲切的向神说出来。当这种祷告成为生活方式时,就能超越时间、空间、言语和画像,生命与主深深的连合。
早在第六世纪沙漠教父与教母时期所提倡的「耶稣祷文」(Jesus Prayer)就是呼吸式祷告的一种,是根据路加福音十八章的两个祷告。第一个是税吏的祷告:「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耶稣称赞他;第二个是耶利哥路上一讨饭的瞎子向耶稣呼求:「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作什么?」他说:「我要能看见。」耶稣就应允他,他就能看见了(35-43节)。
「耶稣祷文」表达了恩典的节奏:「呼」叫耶稣的名字,「吸」入祂对我这个罪人的怜悯。首先,它提供一个简短且能掌握重点的祷告模式,不须咬文嚼字,能表达对神的祈求就够;二来容易重覆,直至成为自然的习惯。更重要的,这简短的祷告包括了两大重要部份:确认耶稣是谁,和自己是谁。耶稣是神的儿子,是救主;我是罪人,需要祂赦罪之恩。
到了十四世纪,东正教会鼓励信徒常用「耶稣祷文」来祷告,直至心灵平静,进入默观的祷告。十九世纪有一俄国的农民把他追求「不住的祷告」和「耶稣祷文」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The Way of A Pilgrim,许多人很受激励。
所有操练有它的心与术。心是目标与精义,术是规模与方法。以耶稣祷文习练呼吸式祷告,开始时尽量依循其方法,但不要忘记其目标与精义,就是不止息地经历神的同在,建立与祂没有间断的生命关系。掌握了,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内容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与需要,有不同的表达。
神无所不在,但只有常操练祂同在的人才能经历祂同在的真实与宝贵。罗伦斯弟兄透过与神不停止的相交,无论想到什么、遇见什么都带到与神的相交里。有时是告诉神,有时是聆听神。甚至没有话说的时候,心灵的眼睛也是看着神。几十年如一日,罗伦斯勤于操练神的同在,有意识地与神沟通,渐渐就成了习惯。每天每刻他都将耶和华「摆在他面前」,与祂共话,活在祂的爱中,经历在祂里面满足的喜乐与永远的福乐(诗十六8,11)。
不住的祷告其实是心灵的祷告,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都活在主的同在中。这需要长时期的操练,可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开始时,找一安静时刻与地方,慢慢地作深呼吸五至十下,让全身松弛。
- 听主问你:「要我为你做什么?」留意内心浮起的需要:「喜乐平安/赦罪之恩/胜过试探/病得医治/不灰心/效法耶稣」等,然后以你感到最亲切自然的称呼来进到祂的面前。
- 随着呼吸,呼的时候叫主的名字,吸的时候简单说出心愿。 (呼:主耶稣; 吸: 我愿像你)。
- 把所选的呼吸祷文有意识地带到日常生活中,开始时练习密集一点,有人每天每小时至少重覆练习一、两分钟,有人以手机的闹钟每小时提醒自己练习,到晚上在日记写下这个祷告所带来的果子——与主更亲近吗?心中更平安吗?信心更坚强吗?更爱人吗?要持之以恒,天天操练,直到好像呼吸那样自然,就能帮助我们时常住在主里面。主耶稣吩咐我们:「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就常在你们里面」,我们保持与主连结,如枝子与葡萄树连结在一起,就能结出仁爱、喜乐和平安等圣灵的果子。
灵命追求与分辨
灵命追求与分辨
邱清萍
当教会领袖看重知识的追求多过灵命的成长,重视决志的人数多过门徒的栽培,注重事工的发展多过生命的改变,基督徒在世界的光(影响力) 就会愈来愈暗淡。有见及此,过去两、三年,丰荣团契的退修会都注重灵命的操练,透过安静、默想、反省、心灵的相交,姊妹们更贴近主耶稣的心肠,在活水泉源喝个痛快,重新调校我们事奉的焦点。
在教会外的情况又怎样呢? 不只是基督徒看到灵命追求的重要,教会外也出现追求灵命经历的热潮。其实无论是否基督徒,每个人都有灵命,而不同的宗教信仰会有不同的历命追求与操练。
Spirituality (属灵)一词已不再属基督徒独有。另一方面,灵命追求已经被商业化,出现了灵命超级市场(spiritual supermarket),每个人可以凭自己喜好、价值观、需要去买喜欢的,想要的,要蒸、煮、炒、烤任君选择,只要适合自己的口味。对一个很讲究个人主义的现代人这是很吃香的,加上很多灵命向导出现,灵命市场也很混杂。
基督教的灵修传统
我们首先要掌握好基督教的灵修传统,就是经过时间考验熬出来,且一再被肯定的灵命塑造途径,这样才不会迷失,也能引导别人。很多教会灵修传统都是从丢尼修(Pseudo Dionysius) 的成长三个阶段演译出来,分为炼净(purgation)、光照(illumination)和联合(union)。
炼净的阶段就是认罪悔改、脱离情欲、倒空自己、远离世界的缠扰;光照的阶段指更深认识神和属灵的事情,靠着圣灵,进入真理。联合的阶段乃指与神在隐密处的灵交,进入无隔阂的联合,是灵性最终极的境界。不同的阶段又彼此重覆和渗透,像螺旋般起落浮沉。
这三阶段是神的工作,也是人的配合。神的工作是祂主动向我们启示,主动道成肉身钉十架,圣灵入住我们内心光照、感动、使我们知罪,助我们明白真理。人的配合就是灵命的操练,若没有神主动先有以上的工作,我们的操练是没有效果的;若神工作了,我们不配合,灵命也无法成长。魏乐德说 (Dallas Willard) :「操练敬虔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能够发生」,人不能做的就是耶稣的生命透过我们呈现,与神联合成为可能。
灵命的操练根据丢尼修指出可分两大类:倒空(apophatic)与充实(cataphatic)。
充实的途径是默想和顺服神的话,神也透过祂所造的万物帮助我们认识祂和亲近祂,例如大自然景物、艺术、音乐、文字等媒介及日常的经验接触神。因为神是临在的(immanent),祂造了人与万物,又主动与我们沟通启示,肯定了肉身和物质的途径是祂使用的渠道。
但神也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奥秘与隐藏的,人无法靠任何媒介更深认识神,只能「倒空」或放下各种的渠道(认知、经验、任何人能操纵的渠道),一无所有来到祂面前,完全倚靠神的恩典,如游泳者放松浮在水面,让水承载与推进。
「倒空」与「充满」要平衡,免得走极端。两者没有绝对的先后,要看灵程的需要。倒空的操练包括独处、静默、禁食、圣洁、隐藏、治死自己;充实的操练包括读经听道、祈祷、认罪和顺服、阅读、教会群体敬拜和团契、服侍和宣教等。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灵修传统
旧约的波斯王古列和亚达薜西王不但接纳以色列的神,且愿意帮助他们建殿及城墙;新约使徒行传十章的哥尼流是外邦人(意大利),全家敬畏神;保罗在雅典(徒十七)看见他们敬拜所不认识的神,可见在不同文化民族中都有诚心寻求神的人,他们虽不认识神的特别启示(圣经与耶稣基督),却有神的普通启示(罗一20「明明可知」),如自然界、人的道德良知等。在这些方面与我们是相通的。
基督教的灵修传统曾受犹太教及希腊哲学的影响。犹太教对独一真神创造主的敬畏之情、对神话语的权威与遵守、对神进入人类历史的记录等,都影响初期教会信徒的灵命操练,如敬拜与敬虔、听命与顺服。
初期教会信徒也深受希腊哲学的影响,特别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柏认为物质世界不是永恒的,神是超越物质界的,这世界不是我们永久的家乡,人有灵魂,却会因欲望放错了位置而沉沦,要以理性来驾驭欲望。亚里斯多德强调培养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也是灵命操练中的一项重要工夫。以上丢尼修的传统就很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
然而,基督教灵修进路是以基督为中心(Christo-centric)的。保罗在林前一22-23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这也是今天我们面对各种不同宗教的属灵传统时的一种分辨。不错,其他宗教或哲理有神的普通启示,但基督教更重视耶稣基督这特殊的启示。
不但如此,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效法耶稣——以祂的言行为榜样,也以祂与父的关系作为我们亲近神的样式,主耶稣的祷告生活、虚己及顺服父神、胜过试探等,都成为基督徒灵命操练的楷模。
更重要的是与耶稣的死、复活与升天联合,带来生命的转化。耶稣又名以马内利——神与人同在,主成为神与人之间的天梯与道路,叫人不但有可能到神那里,还可以与神联合。从圣灵内住的得救重生,到「在基督里」的操练,灵命得到成长。保罗在书信中用「在基督里」164次,教导我们如何与主同生、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罗六1-11)、同坐在天上(弗二6)及同藏在神里面(西三1-4),与主联合。这是信心与顺服的操练,也是我们默想祷告及日常生活中的操练。
灵命转化的目标是「直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四19)。不只是个别基督徒要这样追求,基督的身体(教会)也当以此为目标,教会生活是灵命成长很重要的环节。今天很多人的灵命追求是不要信仰、不要神、也不要教会,这不是基督教的灵命追求模式。
参考中国文化的灵修资源
灵命的追求是寻索人与神相遇的神圣经验,既有神的启示,也有人的寻索。寻索的过程免不了受所在时代、地区的文化思想影响。上面提过基督教的灵修传统受犹太教和希腊哲学的影响很深,我们既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是否也有丰富的灵修资源可供参考?
中国的老庄道家提供人与神关系(天人合一)的参考,虽然道家的神观与基督教不一样;佛家(特别「禅」)提供人与自己(内心的醒悟与智慧)的参考,而孔子儒家则提供人与人关系的参考。灵命塑造包括全人的成长,我们追求与超越又临在的神建立关系,又从这关系演绎出人与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这几方面都可从中国丰富的文化中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源。
我们兼有中西文化的影响,在灵修方面也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参考;然而更重要是持守神的启示,因为灵修是人与神相遇的经验,若只一面倒从人的方面来寻索,必有偏颇。神的启示是超越中西方的,神的特殊启示包含两种「道」——圣经(神的话透过思想文字传递神对人的心意)和耶稣基督(借着圣灵进入人的生命经历里)。神的话永存(彼前一23-25),这话不是叫人死的字句,乃是叫人活的精意(林后三6)。灵命要成长,理性的认知与心灵的体验都要并驾齐驱。
作为神的仆人,我们都领受了使命为主得人,为主改变世界,让我们先被主改变,而且从心灵开始改变。
编者注: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基督丰荣团契」退修会的讲章。
灵命塑造—生命成长的动力
灵命塑造—生命成长的动力
邱清萍
「灵命塑造」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很现代也很古典。
灵命塑造本应是门徒训练很重要的环节,然而传统的门训和栽培却很少在这方面下工夫,忽略了心灵的关顾和健心操,错过了丰富的灵修传统,也没有掌握「永恒的现在」。
一、心灵的关顾(Soul Care)
门徒训练以全人成长,有耶稣基督样式为目标,而心灵是一个人最深入核心的部份,是生命的种子,若用心培育浇灌,有一天就会开花结果,活出健康成熟的人格和性格,影响我们与人的关系,和我们的言行。灵无形无体,似乎很隐晦,却由内而外地渗透整个人。智者指出:「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箴四23)
可是许多基督徒与唯物主义的人无异,让感官肉体,及物质环境作主导,看不出来是「有灵的活人」。读经、祈祷、传福音、事奉、奉献等不过是在「做」一些「属灵」的事,而缺乏属灵生命的洞察力、活力与热情。
我们重视身体健康,花时间运动、不惜花钱买补品;我们也为了情绪健康找辅导,可是我们生命最核心及最重要的心灵,却像荒芜的草原,不但野草丛生,还有蛇虫鼠蚁到处爬行。难怪我们的生活苦闷枯竭,面对试探或苦难,不堪一击,关顾心灵实在刻不容缓。
心灵关顾与心理辅导不一样:后者帮助解决情绪及人际关系的难题,前者却留意及聆听更深处的动态,如动机、欲望、心态和价值观等,关注它们是否配合圣灵的感动和引导。心灵有很多矛盾的东西,往往只有心灵的言语才能了解,而非理性逻辑所能及。透过祷告、自觉与反思等操练,我们能接收生命的讯息,与生命之泉——三一真神作更深的联合。保罗教导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唯独(操练)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四8)。
二、灵命的健心操
心灵要培养和操练才能成长,尤其因为它很隐晦,很容易被忽略。身体需要健身操,心灵也需要健心操。
操练是灵命进深的预工,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作全人的开放,腾出空间,使生命的主没有拦阻地进行改造之工。操练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有可能发生。我们自己不可能成圣,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但我们可以预备自己这个器皿,使圣灵有空间可以成就祂伟大的作为。健心操包括禁戒性及介入性的操练,都能帮助我们成长。
健心操的目标是心灵的苏醒,不但相信,也意识到神的同在。诗人说:「祂使我的(心)灵魂苏醒」(诗廿三3),雅歌书的女子爱慕良人,有如此的经历:「我身睡卧,我心却醒,这是我良人的声音」(歌五2)。圣经说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却常常视若无睹,反而觉得神很遥远抽象。直到我们的心苏醒了,突然看见神就在这里。像耶稣复活当天,在以马忤斯路上与两个门徒谈话,他们却认不出祂来,直到耶稣在房子里与他们擘饼,他们的「眼睛明亮,认出祂来」。 「认出祂来」就是心灵的苏醒,也是健心操要达到的目标。
三、饮于丰富的灵修传统和资源
作为福音派信徒,我们都很清楚教会历史并非始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两千年来神在不同时期的教会都有祂的作为,也有祂忠心的门徒和仆人,他们遵守圣经的的教导,虽然成长的目标相同,却经历不同的文化处境对心灵的冲激,而演译出不同的成长途径和神学传统。傅士德的《属灵传统礼赞》(Streams of Living Water by Richard Foster)就举出六条溪流(传统),在基督徒灵命塑造上可以互相补足。
两千年前,保罗为以弗所教会信徒祷告:「求神按着祂丰盛的荣耀,借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三14-18)「众圣徒」包括了古往今来、各民各族中诚心信耶稣,渴望讨祂喜悦的人。阅读他们的教导和经历,有助我们体会基督的爱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踏着他们的足印,我们可以找到灵命成长的溪流和路标。
四、永恒的现在
过去门训基于偏差的神学观念,基督徒的生存意义谨在于死后能上天堂得奖赏。我们事奉、传福音和行善事,都为了将来得冠冕,却忽略今生生命改变的重要。我们只强调耶稣的死与复活,作为得救上天堂的依据,却忽略了以基督为我们在地上的生命,活出与祂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活(西三1-4)。
主叫拉撒路复活之前,对马大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十一25-26)肉体死了,耶稣再来时会复活;灵魂死了,在信耶稣那刻就复活了。凡活着信耶稣的人-就是肉体还没有死的人,因信耶稣灵魂复活了,必永远不死。耶稣十架救恩的好消息,现在就能生效,叫人活在「永恒的现在」(The Eternal Now)。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望、爱,其中最大的是爱」。常存就是永恒,灵命成长就是要把信望爱的特质发挥出来。可是很多基督徒以「肉体有一天会复活」为足,却没有活在永恒的现在。就像人为房子买了昂贵的保险,却没有好好的享受住在房子里的一切好处。有了永生的保险,却没有动力活出永生的生命。
耶稣所应许的「丰盛生命」(约十10),是今生就可以得到的,这也是灵命塑造可以达到的果效。
灵性与美的追求——访何崇谦牧师/博士
灵性与美的追求——访何崇谦牧师/博士
邱清萍
何崇谦牧师曾获四个博士学位,包括哲学、神学及神学研究。曾在香港、澳洲及北美牧会,在澳洲宣教开荒,在多间神学院任教。现为加州圣言讲道研经学院副院长及教务主任。亦为「基督丰荣团契」顾问。
邱:最近终于收到你的大作《超然的启视——从艺术到灵性》,尚未细心拜读。想知道你个人的心路历程,艺术如何影响,甚至塑造你的灵命追求?
何:我从小喜欢艺术,向往美的事物,如美的颜色、构图、形像,艺术品等。自小信主后,发觉我们的信仰有一大空缺,就是对美的追求。其实真、善、美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可惜教会只重视真理与善行的教导,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美」的教育。有了这个发现,我开始在信仰中寻索美的旅程。我在信义宗教会长大,与其他福音派教会相比,较多接触礼仪中的美,但仍然很淡薄。我常自问绘画与灵性有何关系?教会一般教导是:只要你读圣经、传福音、去教堂就是好信徒;可是神要我作一个画家,一定有祂的心意,我为此常有挣扎。
邱:有些基督徒甚至看觉得,向往美是虚荣心作怪。
何:的确这样。我们以为对美的追求就是掉进「眼目情欲和今生骄傲」的陷阱里。可是我总觉得这样解经是有偏差的。神创造的东西都这么美,可是在信仰的范畴里却找不到「美」的踪影,原因在那里呢。
虽然如此,作为一个画家,我没有停止艺术的追求。艺术求真,也要求不断创新,突破旧有的框架,这已经成为我的性格。面对一些似乎走到穷途末路的问题,我会锲而不舍的求问:真是这样吗?就这样吗?信仰之路是否只有理性的探索?这段经文是这样的诠释吗?有没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不甘被困于固有的框架内,我要突破,这是艺术的进路,也是我追求成长的心态。
邱: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智慧哦。
何:我五、六岁信主,在祟真会成长和接受按牧,事奉却都在宣道会。你前面提的那本书是我的学术论文,后来翻成中文,也算是自己在寻索过程中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真善美分不开,而且「美」是灵性追求很重要的部份,不能与真理及善行分割。
我在书中比较四位艺术家,画的都是风景山水画。我想找出他们如何追求美感,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其中两位是西方艺术家,一是基督徒,另一位是天主教徒。另外两位是中国明代和清代的艺术家,一位是佛教徒,另一位兼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我的研究发现他们虽不一定相信创造万物的神,但在艺术创作过程里,都能体验天地间有一位超越者,赋予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许多的感悟和领受,都沉淀在他们的山水风景画里。
其实,任何文化只要面对神创造的美,都会同样产生敬虔的感觉,这就是人的灵性功能。艺术与灵性实在有密切的关系,神原来是一位艺术家!
邱:你是传道人,又是艺术家,这两方面如何融合?
何:作为画家,我喜欢看和观察,看山看树、看人、看闹市;观察一竹一木,晨曦落霞,它们的形像、姿态、色彩是多么的美,我从其中感受到神奇妙的智慧。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人物,观察小孩和老人的神态与神情、我喜欢留意他们眼神所透露的灵性,就算觉得自己不美的人,进入画中都有一种神秘精灵的美,非常吸引我。我发觉我的创作不过是模拟复制神已完成的杰作,能代入神的眼光和意念,投入祂的灵感,我感觉与神很亲近,找到了祂赋予我创意和创造力的目的,这些都给我很大的满足感,我从艺术到灵性的心路历程终于有了方向。
我是传道人,参予传福音牧会的工作,但心中总觉得还欠了一些东西,有一种美的呼唤总在向我招手,要我体验神的荣美,并且把祂的荣美在信仰中表彰出来。
邱:文以载道,我们的信仰是建基于神的启示,并以理性文字来传递,艺术不是直线的思维方式,这是否我们不能跳出「框架」的其中一个原因?艺术能否成为神彰显自己的工具呢?
何:神启示自己也常借着可见可触摸「所造之物」彰显出来(罗一20),正如诗人指出「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十九1),从大自然我们可以听见神的声音,看见祂的作为。有些基督徒误解,灵性好就要贬低物质界的东西,但神并不轻看物质的世界,祂自己道成肉身,进入有形有体的世界,是「可见可听,亲眼可见,亲手可摸」的生命之道(约壹一1)。 「文以载道」的载体是神所看重的,不但敬拜的文字歌词,就连唱出的声音、身体的语言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亲近神重要的渠道。灵感成为诗词,美感化为图像;灵性可以提升艺术,而艺术也可以是灵性具体的表达,这就是艺术与灵性的关系。
邱:刚才你提到你喜欢看与观察,灵性操练很重要的目标是在万事万物中「看见神」(see God in everything)。如何看?这就是艺术?
何:对,有时我们以为「思想」只是抽象的思维,其实也包括了看及感受。例如早上起床,脚很本能地穿上拖鞋,却发觉左右错乱了,就自动调换过来。你没有经过理性的思维,怎么知道错了呢?其实透过经验,在想像力的思维里,你已看到,已感受到了。
信仰方面也一样,我们以为读通圣经,头脑明白了,就等于进入了信仰;然而雅各指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理论的思维,必须结合经验上的实践才是真信仰,而经验就包括了可见、可听、可摸、可感受的肉身体会。
邱:你是艺术家,能从「看」领受感悟,但一般人缺乏这方面的修练,常觉得读经很枯燥,看不见亮光。
何:我认为还是可以培养的,最重要是操练从神的角度和眼光来诠释和看万事万物,从神的启示,三一神的创造与救赎来反思每天的际遇。正如我喜欢画画,每天很自然的就会留意有什么景物题材可以入画,成为画的主题。我们若每天刻意留意神在宇宙大地,在自己身处的环境际遇中的作为,留心观察,用神的话反思默想,就会发现神的手迹和脚踪,明白祂行事的法则与作风。
神不但在风平浪静中向我们私语,也在狂风大浪中向我们呼喊,若我们都一样谦卑操练,学习聆听,就能提升灵性,更全面地回应这位呼风唤雨的神。我们相信生命不是偶然,神在察看,祂有能力转祸为福,只是我们没有调校好焦点,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神在旁边经过也留意不到。因此需要刻意的操练。
邱:可是人生多有丑陋和痛苦的经历,又如何从其中体验「美感」?
何:这是另一个误解,美不一定漂亮,却能引起一种情感的满足(fulfillment),这满足可能是快感、也可能是伤心什至怒气,例如心中不快很想大叫(却不要骂人),叫完以后有一种很舒畅的感觉,那就是美。或跑步完毕,会有满足的成就感。例如看了悲情的电影,流了很多眼泪,虽然伤心,却感到这戏演得真好。美感就是情绪的共鸣,情景配合了心境所产生的一种适切完美感,在理解、情绪及身体感官上有了满足。当然漂亮也是美的一种,看到比例合宜、大小均匀、颜色调和的东西,视觉就会感到很舒服。美是心理的共鸣,例如头的大小与身体合比例,过大或过小就不美;圆形多数时候能给人美感等。
「美感」aesthetics这个字不容易翻译,十八世纪一位德国哲学家认为美感是认知的一个途径,有真有善也必有美。美不一定好看,但必须附合真与善,例如健康的牙,也就是真牙和好的牙,能达到原本功能的牙必然给人美感。烂牙和损坏了的蛀牙给人不美的感觉。美感带来适切及完整的感觉,与善及真是紧密联系,不抽离的。一般人所说的美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邱:你书中曾提说:「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祷告」(罗八28),这叹息是一种艺术,无法用理性去了解。
何:是一种赞叹情感的表达。说一件衣服很美,往往要从整件衣服的布料、结构、比例、颜色、甚至配合身材与天气,整体给人的观感来判断。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祷告,就是指祂从整体的效果来记念我们的需要,有时我们自己只能看到片面,我们以为不好的未必真的不好。我们只看见困难与痛苦的一面,圣灵却看得更大更远,看出该苦难所能带给我们的祝福,神要我们信靠祂那说不尽的智慧与恩典。
邱:所以,信靠神的人肉身虽在苦楚,心灵却另有一番甘美,这也是艺术,因为「看」到超越眼前现实的真像。我们如何进入这种信靠与赞叹的祷告呢?
何:艺术家通常能跳出框框,从不同角度,不从定点去看事物。未信主的人当然也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角度,但属神的人若能从神的角度去看,视野必更宽广。
邱:如何培养这种开放、敞开的心态?
何:放下成见或自我,不执着于某一定点。当然不是向有限的对象或邪灵开放,乃是向无限的神开放自己,祂最理解我们,不会愚弄或伤害我们,我们可以放心向祂敞开。过程中也需要群体的彼此鼓励、提醒与代求。如保罗所说:「要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诫,心被恩感歌颂神。」(西三16)
邱:我们的信仰有其不知与奥秘的一面,是否需要以静观中的虚心、开放与信靠进入?这是否艺术的精神?
何:我们从事画画创作的人,常要面对未知与奥秘,往往无法肯定挥动彩笔的结果会怎样,即使已打好底稿、对颜色的运用也有计划,最后的结果仍然由不得我们。可能大失所望,也可能出乎意料的美好。写作也如是,成文之际可能目不忍睹,只好投篮,也可能惊讶不已。这是艺术中的奥秘,在信仰方面何尝不是如此?走到一段路,我们只能止步,放下自己,完全开放俯伏,let God be God,静待灵光一现。
神的隐藏就是一种奥秘,但在快速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习惯了掌控一切和结果,不耐烦未知与奥秘,灵性追求变得很机械化,也很苍白,离丰盛的生命很遥远。
尽在爱中
尽在爱中
邱清萍
始祖堕落不只是犯了罪,也失去了爱神的本能。透过耶稣的救恩,神吸引我们重新爱祂,也以祂的爱来爱人。尽心、性、意、力爱神及爱人如己是所有属灵操练的出发点,与主在爱中联合是生命成长的目标。
我们原本就是蒙爱的,因此要活得像「蒙爱」的人。我曾在《活在爱中》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之前,神已经爱我们了。我们受造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享受这个爱,分享这个爱。我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这份爱,就证明它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寻找,因为曾经拥有,后来失去了。浪子想回家,就证明他本来有一个家,曾经享受过家的温暖。我们要做一个蒙爱的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蒙爱的,后来却失落了」。
基督徒是在失落中被神寻回的人,基督徒的成长就要活得像蒙爱的人。但这样「活着」是不容易的,因为现实生活很多相反的讯息,带给内心烦噪不安、忧虑与恐惧,例如:你又失败了,再没有面目见人了;你真倒霉,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你样样不如人,真是一无是处!你要成功,先要使别人失败;你要树立自己,先要拆毁别人…。这些声音在生活中带出粗暴的言词、盲目的打拼和关系的撕裂。
这些时候,静默(注1)的操练能帮助我们聆听内心的声音,分辨好牧人爱的肯定,和拆毁者混淆真理、破坏生命的声音(约10:3-5);有时后者的声浪似乎掩盖好牧人的慈言爱语,就要以圣言心祷的操练来重新掌握神所应许的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5:8)「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8:32)
保罗说:「神的一切应许在基督里都是确实的。」(林后1:20)我们可以操练神的同在,以呼吸式的祷告恒常的把神在基督里的应许深藏心里,将幽暗的势力驱逐出(心)境。并且留意神在每天际遇中如何显明祂的爱,例如:家人的平安、丰足的衣食、健康、一句鼓励的话、破迷解惑的一个亮光、困境中的忍耐、痛苦化装的祝福…而且在灵程札记中记下来,我们愈数算神的作为,愈发现祂的爱与恩典实在是遍地开花,感恩与信靠祂的心也坚固起来。
然而,人生的路不都是花香常漫,可能更多是横风苦雨,及百般冷暖的世间情。有些人身经百战之后,留下了斑驳的伤痕,和内心一些无法驱走的劲敌。其中一个最劲的敌人是惧怕,除了怕身体的病痛和死亡之外,我们还怕孤单、失败、被排拒、被欺负等;而最可怕的是,惧怕能吸纳忧虑、沮丧、怒气等情绪、使困难膨胀得无限大,使人见到猫如见老虎。原来惧怕本身比惧怕的对象更可怕。
然而,神的爱能胜过惧怕这劲敌。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里谈到「神就是爱」的时候特别指出:「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约壹4:18)。然而如何胜过惧怕呢?使徒在前面指出要「住在」神里面,也就是「住在」爱里面。 (15-16节)。
住在神里面是什么意思?耶稣曾教导约翰和其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约15:4)。这是一种与主连结的生命,归心祷告及默观的操练可以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归心祷告是一种信靠及安息的祷告。开始时以「祷语」进入静默,醒觉主耶稣已定居在我心里,祂是我生命的根,我可以向祂敞开全心与全人,与祂联合;而尽在不言中的默观操练,可以引领我们全然安息在神的爱里。 《不知之云》(The Cloud of Unknowing) 的作者说得好:「我们不能靠头脑知识理解神,却能以清心的爱得着神」。
在静默与安息中,我们尝到神同在的甘美,也经历到在主爱里的稳妥,惧怕不再可怕。我们不但有勇气面对困难,也能还它真面目,不是老虎,不过一只猫而已。我们由惊逃的受害者变成镇定的见证者(from victim to witness),见证惧怕不过是一堆杂思乱想、一些无凭的感觉,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而已,而使惧怕膨胀的其实是自己对困难经历的诠释。
原来苦痛的感受如惧怕、沮丧或恼怒等均来自心灵的噪音,而这些噪音来自我们对困难的诠释,和不经意编写出来的故事,通常都会「言过其实」,痛上加苦。 (注2)
在静默中我们进入主的安息,噪音止息了,眼目更清明,就能分辨惧怕的对象或事件,和惧怕本身;住在主爱里的安全感使我们无惧于惧怕,甚至在宁静中接受它,就会发觉它的威胁性减少了,而且带动心灵进入更深的信靠,「要安静,当知我是神。」(诗46:10) 静默是神常用的语言,在静默中神的爱语特别清晰,祂的应许特别坚定。
若情绪问题比较严重,静默可能会使里面的噪音变本加厉,更搅动情绪,最好先经过辅导员或灵程导师的帮助,或与可信靠的朋友一同祷告。
住在主爱里的人不但可以驱除内心的噪音,进入平静安息,也能对人流露更深的爱,更懂得聆听别人口所讲,及讲不出来的心声;也有更多内心的自由去关爱别人。
註:
- 1. 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操练如静默、圣言心祷、呼吸式祷告、灵程札记、归心祷告、默观和灵程导引等,都是灵命塑造的基本工及进深的「健心操」 ,基督丰荣团契ficfellowship.org提供这些训练,请点此浏览有关文章。.
- Martin Laird, Into the Silent Land.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邱清萍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基督徒的灵命塑造是一个爱的成长过程,耶稣把神对人的要求与期待总括在爱神与爱人的两条诫命里,祂说这是一切道理的总纲。不学习爱不可能祷告得好,因为爱是祷告的lingua franca (通用语)。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我们的祷告生活也随着爱的成长而转型。最初的祷告像奴隶,害怕用词不当得罪主人;渐渐像雇工,为得雇主报酬或奖偿而祷告;认识主多些我们像学生渴望效法老师的样式,在祷告中经历生命的改变。深度体验主无条件的爱与恩典后,我们变回小孩子的样式,祷告是向「阿爸父」单纯的信靠,与亲昵的依偎。更多经历与主同死同活同坐天上,我们会进入与主联合的祷告,是新娘向新郎完全开放降服,没有保留的祷告。
傅士德用一个房子不同的房间来比喻不同的祷告操练,饶有意义(注一)。祷告就是回家,回到与神共筑爱巢的家。耶稣是家门,祷告是开门的钥匙。
入门的时候,我们多在「客厅」与神会面,像孩子向阿爸父说话一样。祷告的内容都围绕自己的需要与喜好,天父喜欢听祂儿女单纯的祈求及倾诉。有时我们的祷告像进入「厨房和饭厅」,在圣言心祷的操练中,慢慢咀嚼与反刍神的话,把所默想的化成祷告;有时我们又会在「书房」反思神的作为,一边写札记,一边作意识省察的祷告,求祂鉴察与洁净;或接受灵程导师的帮助,分辨祂的声音与引导;另一些时候,我们会进入「工作室」,卷起衣袖事奉神帮助人,进入代求和争战的祷告;在这些祷告中我们更认识主,也更爱祂;
我们若追求更爱主,有时会进入「睡房」,与主联合的祷告,也是默观的祷告。这是一种专注爱神,尽在不言中的祷告,我们与主的关系水乳交融,如两支腊烛的火焰结合为一,或雨降在溪水融为溪流(注二)。我们进入「睡眠」,安息在主爱的怀抱中,此刻主在我们心灵的隐密处的塑造,是我们毫无意识、也明白不了奇异的爱。
要进入默观的祷告,我们先要在爱神爱人的实践上不断成长,经历过「厅堂、厨房、书房、工作室」等祷告生活的操练,否则会很吃力,甚至有危险。因为没有经过锻炼与分辨的装备,就心灵完全向灵界敞开,很容易中了魔鬼的诡计与欺骗。进入默观祷告之前应作的准备是清心和追求爱主(注三)。
怎样能清心呢?言行的不洁较易觉察而求神赦免,但人与神最深的关系像黑夜一样隐藏于意识与自觉之外,难以看得清楚。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使徒约翰指出爱世界就不能爱神(约壹二15),而爱世界包括感官方面如眼目和肉体的情欲,心灵方面如今生的骄傲,我们被罪和各种的依附、偶像(attachments)所捆绑,常看不见自己的沉溺,神却可以在隐秘的黑夜中释放了我们,使我们恢复爱神爱人的自由。
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 的作品《灵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 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教导。他指出神的释放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感官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enses):透过独处、静默、默想的操练,我们有意识地放下感官的作用,包括以感官的图像和思维来定义神和祂的作为,也必须放下,用心灵和诚实向神开放自己,神就可以将感官里的罪与依附都除去。
第二是「心灵的黑夜」 (Dark Night of the Spirit):十架约翰提出了七种隐晦属灵的罪:属灵的骄傲、虚荣、愤怒、奢华、贪婪、嫉妒与怠慢。这些罪都发生在属灵追求的领域里。基督徒有属灵的追求本为美事,可惜人性的软弱也一样渗透进来,结果外表好像很「属灵」,骨子里仍然充满各种的欲求,以致离与主联合的目标似近犹远,似得未得。在这段灵性挣扎浮沉的阶段,我们好像进入心灵的黑夜,无光、无喜乐、也无追求的动力。神要在黑夜中使我们不再靠肉身的感官,或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属灵的事,叫我们对主以外的事物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留不住。好叫我们专注追求祂的面和祂的爱。在灵魂黑夜的熬炼中,虚心取代了骄傲、简朴取代了野心、平静取代了愤怒、知足取代了奢华、喜乐取代了嫉妒,而动力也取代了怠慢(注四)。
无论是感官或心灵的黑夜,都是为了炼净,使我们能清心追求爱主。默想和各种的操练是主动和刻意的,默观却是被动的等候和回应神的恩赐。在默观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放下对感官作用的执着(一定要有怎样的看法、感受和经验)、把刻意的「执着」(willful)与掌控化为虚心的「乐意」(willing) 与开放(注五),由加到减、由繁到简、由累积到放下,这是「主必兴旺、我必衰微」的虚己、忘己与舍己的过程。
这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对自己的包袱与偶像有了醒觉,放下时会有撕裂之痛,神常借着痛苦与破碎的经历来炼净我们深处的障碍。但有时却是愉快的,久久不能摆脱的缠累终于松绑了,可以突破了,心情也自由轻快了。这些多在黑暗(隐密处) 进行,原来我们常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的盲点和软弱,长久以来培养了许多自卫的策略,层层掩盖着,连自己也瞒骗了。但假如我们肯来到神的面前,向祂开放,祂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和放下。
黑夜过去,黎明来到,我们在与主联合的爱中苏醒了。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一切的追求渐渐聚焦,祂就是我们心灵饥渴和梦寐以求的爱人,也是生命最终极的完满。不同的默观传统都同意「爱」是灵命成长最终极的目标。 「黑夜」是一个心灵被炼净和医治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恢复清心单纯,带着深沉的平安与喜乐,以丰足的自由去爱神和爱人。
注:
1. Richard J. Foster, 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 Hodder & Stoughton, 1992., .1.
2. 邱清萍,《尽在爱中》,美国中信,2015年出版,页69-74。译自Interior Castle by St. Teresa of Avil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ison Peers. Image Books, Doubleday, 1989.
3. Foster, Ibid. p. 164-168.
4. 邱清萍,同上,页141-143。译自Dark Night of the Soul (eBook) by St. John of the Cross.
5. Gerald G. May, M.D., 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rkness and Spiritual Growth. HarperCollins ebooks, 2004.
性别自信与同性婚姻──访黄伟康博士
性别自信与同性婚姻──访黄伟康博士
采访: 邱清萍
问:高等法院在六月对「保卫婚姻法」及加州第八号提案裁定后,同性婚姻在美国将更普遍,而支持同性婚姻的年轻人比例很高,教会年轻一代也有此现象,实在令人担忧。据你观察,什么因素促使年轻人有这样的倾向?
答:教会一向对婚姻出轨,「性」的问题都避而不谈,父母从讲坛得不到这方面的教导,也无从引导他们的儿女。另外,很少华人父母参加儿女学校的家长会,没有留意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同性恋运动(简称「同运」)人士已将其思想渗入公立学校的课程设计。
其实同运人士早有谋略,有系统有方法地先取得心理治疗社群的阵地,继而攻取教育基地,从公校开始逐步进攻。对华人移民教会来说,许多领袖、教师及导师仍然带有浓厚的原居地(港、台、东南亚等地)的文化色彩,不能了解下一代所处的主流美国文化,因此看不见危机四伏。加上荷理活及娱乐界的推波助澜,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及思想营垒既缺乏防守,一攻就破。
另一方面,教会领袖绝大多数为男性,根据许多研究调查显示,许多领袖陷入色情网罗,不是观看色情影画成瘾,就是有性骚扰或性侵犯的行为。牧者领袖若在男女关系上不能胜过试探,就很难期望他们在这方面教导会众。
在家庭方面,华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很单一化,只要他们进入长春滕名校,有骄人的学业成绩就心满意足了。原来很多名校在「价值自由」与「尊重私隐」的大方向下早已废弃了「德育」的功能。相反来说,「身体民主化」(democraticization of the body)培养了「性行为自由」的温床,目前「双性恋」的性行为已是校园流行的新玩意。其实早在1973年堕胎合法化已敲响了「性泛滥」的警钟,但很多父母仍然置若罔闻。加上一般基督徒对政治议题冷感,对「政教分离」又有误解,同运人士看到这个破口,早就在政治方面下工夫,势如破竹。
此外,婚姻家庭的破裂已很普遍,父母为个人利益及享乐而甘愿牺牲家庭,对下一代已造成不可挽救的灾难。他们对婚姻投不信任票,情愿以同居、滥性、甚至同性恋来处理性方面的需要。
最后,青年人对社会公义非常敏感,同运人士把同性恋议题归入「人权」的范畴,难怪青年人会站起来为他们抱不平,护卫他们的「权益」。圣经所不赞同的是同性恋行为,一如其他不当的性行为如婚外情、乱伦、淫乱等,是道德问题,与「人权」无关。盼基督徒父母与教会领袖都来为下一代所面对的挑战装备自己,共商如何救救下一代。
问:黄博士的大作《性别有自信,孩子更快乐》(注1)对许多现代父母来说,是预防儿女陷入性混淆的很好指引。你在该书提到孩子在性别认同方面有障碍,是走向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先兆,但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些障碍呢?
原因很多且复杂,许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性别发展会有一个过程,还以为一切顺其自然就没有问题。有些孩子在性别认同方面有了障碍,例如男生不喜欢当男生,女生不喜欢当女生,且有明显的异性倾向,父母若否认或不理会,家人或同学又加以嘲笑或贬抑,就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他们就会缺乏性别方面的自信。
父母的两性关系也会影响儿女的性别认同。有些男人以控制、专横来展示他们的男子气概,建立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威。他们以强权压制妻儿,要求妻子绝对服从。这种大男人的表现使儿女反感,儿子为了维护母亲而拒绝父亲及其男性的角色,长大后会渴望吸引男性,想在他们身上重寻男性的形象,这种渴望有时会转化成为性欲。
若妻子逆来顺受,带着恐惧的心态来顺服丈夫,女儿会感到女性的身份是不安全的象征,因此刻意压抑自己身为女性的特质,而追求男性特征来给自己安全与力量。很矛盾的是,女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下意识地抗拒和憎恶男性,以为所有男人均是霸道可怕的。这些都使她在性别认同方面有了障碍。
许多同性恋者小时曾受到性侵犯。在女同性恋中,差不多100%是因小时被性侵或强暴,而男同性恋则约有60-70%。许多有恋童癖的人小时曾被人不适当的抚摸或侵犯,却被灌输是爱的表达,长大了就会以性侵来表达爱。父母看淫秽的电影及书画而儿女耳濡目染,长大了也容易发展性癖。
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把同性恋从诊断手册剔除,那些为自己性倾向而感苦恼的人因此无从寻求诊疗服务,而性别认同有障碍的孩子,也得不到适时的家庭治疗,以致无法对自己的性别有自信。以上各种原因都能造成「性别认同」的障碍。
问:你又提到性别有障碍的男生会比女生多,这是为什么呢?同性恋者男女的比例如何?
男女比例大约三比一,不过现在「双性恋」愈来愈普遍,这些比例愈来愈不清晰,不过男比女多是正确的估计。
婴儿出生后,受到母亲的乳养、怀抱与照顾,与母亲发展了亲密依附的关系,这是幼儿期最自然的表现。由于女儿与母亲同性别,特性也较相似,性别认同会较容易。儿子的情况就不一样,有些母亲哺乳儿子到了一个阶段,会觉得儿子在咬她,就想早些断奶。男孩与母亲分开后,若父亲能「接手」,与儿子发展亲密的关系,使他感到被接纳和有安全感,男孩的性别认同就可以顺利地发展。若父亲在这个阶段缺席或不刻意培养父子关系,男孩只能以母亲为他性别认同的对象,长大后性别认同就会有障碍。父子关系是儿子性别认同的关键所在。女儿一直很安全地依附母亲,即使断了奶仍可继续性别认同的过程,所以障碍较少。
问:早在廿世纪八十年代,一般华人教会对同性恋的议题仍很陌生,也不关注,您却已经在「走出埃及」(Exodus International) 担任顾问,什么因素促使你投入这工作?
作为基督徒心理学家,我对在痛苦中挣扎者的感受特别敏感。八零年代我加入中信辅导中心事奉,接触到三藩市许多「性取向」(gender orientation)方面有挣扎的人群,很想帮助他们,但不知可以做什么?在心理和精神科,同性恋的处理是最难的,因为要进入个人很深很基本的层面,碰到成长及原生家庭的障碍,和身份认同等问题,需要长线的关顾,要帮助这些人难度相当高。
当时有关同性恋起源的学术性研究很少,华人及基督徒对此都忌讳不提。廿二年前,三藩市学区提倡十分一之说,即同性恋占全美人口十分之一,骇人听闻。当时我与「华人家庭联盟会」(Chinese Family Alliance)几位弟兄经过研究了解,认为最多只有百分之三,但我开始担心同性恋的风气会吹到亚洲,后来听闻香港和台湾果然已在跟风了。
虽然论述同性恋议题的书刊难寻,我在临床的研究经验中却有丰富的收获。我当时在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医学院(UCSF)当精神科助理教授,同事与病人中都有同性恋者,再加上教会也有人来寻求这方面的辅导。稍早时候我认识了韦佛兰克(Frank Worthen-「走出埃及」机构(见附文)的创办人)和当时的会长邸罗拔(Bob Davies),他们两位都是同性恋过来人,经历过福音改变生命的大能,且都已结婚。 「走出埃及」事工很蒙神赐福,成长很快,许多同性恋者信主,需要更深的栽培与辅导,他们就邀请我担任顾问。
我开始研究同性恋起源及疗法,且注重预防性的教导。神就打开港、台及东南亚的工场。 1996年「走出埃及」在香港举办第一届大会,探讨和帮助愿意脱离同性恋生活者,由我和几位同工一同带领。香港的「同运」(同性恋运动)群体很积极争取他们的「人权」,我们曾安排特别讲员与他们辩论「同志神学」,亚洲的「走出埃及」事工渐渐得以开展。香港另有「性文化学会」 (http://scs.org.hk/cosign/index.php)、「新造的人」(http://www.newcreationhk.org/ ) 和「明光社」都有很美好的工作。
至2003 年我们在香港举办第二届大会,而且工作已伸展到东南亚其他地区。台湾的厉真妮姊妹以前是同性恋,生命改变后曾在浸神毕业,开始了七彩虹事工(www.rainbow7-org.tw,同运群体常以彩虹作为标志,厉姊妹的机构加上第七颜色,就是恩典),且定名为「走出埃及辅导协会」。星加坡有「决择」事工((http://www.coos.org.sg/min_healing_choices.php),此外在马来西亚有「基督里得自由」事工 (http://pluc. org.my/)、印尼、印度、中国等地都有神的作为。
问:美国华人教会在2008年也曾联合举办过为维护传统婚姻的游行,但在关怀「同运」人士方面却未见具体的合作行动,有什么可向东南亚的教会学习?
王永信牧师曾于2005年在多伦多「走出埃及」的会议上说,同性恋者是现代新的未得之民,教会必须去到他们当中,为基督得着他们。这是向性文化宣教,不只是传福音,也要具体的关怀,挽回在性方面沉溺的人,服侍他们当中的爱滋病人,提供医疗的援助等。传道人必须看见这个社群的人也是他们要寻找的迷羊。
新加坡教会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作佳模。该国文化受传统儒家影响,家庭观念很强。基督徒占了人口24%,其中不乏律师和法官,和大学教授,他们很关注同性恋议题。新加坡的立法及教育部门有四成是基督徒,2003年末同运刚开始,从加拿大请了一位联合国代表(是美国人)到新加坡演讲,为他们造势,却在最后一分钟被政府撤销演讲执照。他们也尝试发动同性恋游行(gay pride parade),但政府不准报导,也不准同性恋的组织注册。
今年同运份子想推行「肛交非刑事化」,基督徒专业人士立刻作出回应。政府高层里有的是基督徒,他们发挥了光盐的作用,守护了星加坡的文化道德城墙。新加坡的「爱新加坡」事工(http://www .lovesingapore.org.sg)办得非常成功,其秘诀是各教会同心联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新加坡教会同心合力,不分宗派,一同为同性恋文化对传统家庭的冲激禁食祷告,举办大会探讨学习,并签署约章商议对策,其中灵恩教会比重甚高,他们重内在医治,对「同运」人士的生命重建很有帮助。
香港教会今年为了回应同运的立法活动,共有101个教会及机构,(包括基督教宣道会香港区联会、中国基督教播道会总会、金巴仑长老会香港区会,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等宗派及堂会等),9,400位信徒联合签署一份关注同性恋议题的约章,名《真爱同行牧养约章》(见另文)(注2)。他们由余达心等牧师带领,在播道会恩福堂举行立约礼,「呼吁教会同基督徒用真爱建立一个对同性恋者友善的教会」。余达心牧师解释说:圣经利未记提到神称同性性行为是「可憎恶的」。同性倾向不是罪,但同性的性行为则是罪。教会仍然持守圣经对同性恋行为的教导,对于有「同性性行为」的人,教会愿「在爱中挽回」,帮助他们走在真理中。约章又鼓励教会建立一个尊重及安全的环境,接纳有「同性倾向」的人,欢迎及接纳他们成为教会一份子。神爱世人,无论人的性倾向如何,借着耶稣基督都能得着新生。
该约章平衡真理与爱心,神学与实践,从只有抗衡方式提升到更全面的处理。同性恋议题已迫近眉睫,教会必须更成熟地面对和处理。
曾有一位华人患癌症的同性恋者,被家人弃绝,断了关系,我们教会中有弟兄姊妹去关怀探望他。后来他病逝了,教会就替他出殓葬费,并在教堂内举行安息礼拜,有十多人出席,包括死者的男伴,及他的前妻。死者的男伴是白人,看见教会很有爱心,对教会有好感,后来也参加我们的英语聚会。
教会一向对性的问题避讳不谈,然而圣经却常提及,且有清楚的指引。许多教牧同工因忙碌没时间对同性恋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就把它撇在一边,或采取过份简化、甚至对立的姿态,因此失去许多可以作见证及得人的机会,也失去许多的阵地。若现在急起直追,我相信仍有可为。
注1: 中信书室有售,每本$12.95,可电邮 bookroom@ccmusa. org,或电707-762-2688订购。
注2: 蒙「香港性文化学会」准予转载,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