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在后头—下半生的召命

好戏在后头—下半生的召命

邱清萍

我在美国中信服事了44年,2018年退休。

退休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只从工作及经济收入的角度来看,更是从身体变化和生命成长的过程来看。对我来说,退休(re-tire)是生命换轮胎、换跑道的时候,车子的性能--身体的健康还很好,还可以走一段可长可短的路。

一百年前,人的寿命只有五十岁左右,现在差不多加倍。波士顿大学的The 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指出2010年美国有七万人是一百岁以上,百岁人瑞的人口相信还会继续增加。以往人生下半场始于廿五岁,才刚建立事业与家庭,正是拼搏的时候;现在下半场可能始于五十岁,很多人事业已有成,家庭责任快将完毕,儿女已长大。下半生该如何渡过呢?

有人说:下半生应从现在开始,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活多长,可能是一百岁,也可能是六十、七十或八十岁。我们的下半生都可能从现在就开始。

从中年哀歌到老年凯歌

诗篇102篇可说是中年的哀歌。 23-24节诗人说:「神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使我的年日短少。我说: 我的神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作者感叹生命的消逝,看到天空飞过的三种鸟儿,发出悲叹:

第六节他说自己如旷野的鹈鹕。旷野的荒芜与寸草不生,影射了许多面临中年危机人士的心境,空巢加上失业或退休,人生好像失去目标与意义,载不动许多愁。诗人又自比废墟里的猫头鹰,很熟悉黑夜的消沉,理想破灭,若加上病痛和失眠,日子就更难过了。第七节他看到自己像房顶上孤单的麻雀,老来无伴形单影只,无处话凄凉。

可是到了24和 27节,诗人内心的景色开始转变。他从日影偏斜的傍晚,抬头看见了万代无疆的神,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残旧,你却是更天换地,永远长存的神!

诗人的心灵与神相遇,与永恒接轨,看见了盼望,哀歌变成了凯歌。在诗篇103篇他发现自己的心境如麻鹰返老还童,超越时空,展翅上腾。难怪他情不自禁地称颂神赦罪和医治的大恩,唱颂出神救赎他脱离死亡的凯歌。

是的,连死亡也不可怕了。难怪我们中间已离世的:
苏恩佩曾说:死亡,别狂傲!
杨牧谷曾说:死亡,我会活得比你长!
葛培理曾说:你们听见消息说我死了,不要信啊,我不过搬了家,换了地址而已。
游宏湘曾说:癌症不死就是神迹吗?复活不是更大的神迹吗?

五十知天命

人到半百才知天命。天命就是天道与召命,五十岁才明白人生的意义和神所托负的使命。原来我们的上半生预备好自己这个容器,下半生才能装载生命的智慧。上半生所经历的一切都为装备磨炼我们,以致下半生能掌握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活得精彩。

圣经人物雅各上半生骗人也被骗,跌跌撞撞,后来在雅博渡口与天使摔跤,脚瘸了,生命却有了苏醒,有了新的名字—以色列;他明白了天道,领受了召命,祝福了整个民族,甚至整个世界。

另一个人物摩西在上半生曾以血气之勇保卫同胞,把欺侮同胞的埃及人打死,却发现这不是神要使用他的方法。他受旷野生活熬炼四十年,到了下半生,容器预备好,神的召命就临到。

罗理察(Richard Rohr) 称人生受熬炼的经历为「向上跌」,原来跌不一定都向下,只要用心学习,很有可能是向上跌,生命更成熟,可以肩负神所交托的使命。这是天道的奥秘,往往到了中年才能明白。

召命是从神而来的呼召与差使,催逼我们带着福音的大能与圣灵的同在,进入不同的生活场景,用神所赐的恩赐、才干与机会,与神一同建立祂的国度。潘弗德立(Frederick Buechner)认为当我们内心最大的喜乐,与世界最大的需要结合,就产生了召命。一个人看到世界某方面的欠缺与需要,内心有了感动与催逼,觉得除非自己奉献身心来回应,否则不能满足喜乐,这就是召命。

我们经过上半生的甜酸苦辣,进入中、晚年,可以把过去的经历作一整合,化为智慧,这就是摩西在诗篇九十篇所说:「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我们可以从上半生与下半生的不同看出智慧的成果。

上半生所寻找的是一位能替我们圆梦的神,到了下半生,我们却追求圆神的梦。年轻时代的梦多围绕自己的学业、事业与婚姻,祈盼神来成全。然而我们的梦想经过岁月的冲洗,多少带来失望与痛楚,或已经破碎幻灭;我们才发现只有活在神的梦中,生活才有意义。这个梦就是耶稣所要建立爱神爱人的人生。

我们年轻时苦苦寻问「我是谁」的问题,到了下半生又会再出现,但答案很不一样。当年把个人身份与价值建立在物质财富、功名成就,和别人的评价上;现在明白「我是谁」全在乎神是谁。像摩西在旷野领受召命时,问神「我是谁」可以担此重任?若以过去的标准来衡量,摩西已一无所有,神却给他一个更可靠的根基,神是自有永有,在他里面建造生命,身份永不会有危机。

我们年轻时靠身体感官认识和建立自己的世界,年龄渐长,感官的功能如汽车开始出现故障,又如花草渐渐衰残,此时若能透过灵修和灵静的操练,更多关顾心灵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四16)。心灵的视觉、听觉与触觉是神向我们说话很重要的渠道,年轻时忽略了,现在可以急起直追。

很多人上半生重视做事与成就,下半生开始明白做人与成长的重要。以前永恒很遥远,如今明白瞬间永恒,现在就可以开始。圣经说爱是常存、永不止息的。什么时候我们住在主的爱里面,活出爱来,我们就是活在永恒里。

信不信由你,你我活到一百岁的机会愈来愈高;若你现在五十岁,你还有五十年的寿命,你对下半生会有怎样的省思与规划呢?你会如何结合内心的负担与世界的需要,为神交负的使命好好过你的下半生呢?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是澳洲队对日本队,将结束时,日本队以一球领先,但最后八分钟,澳洲队连进三球,大获全胜。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九章比喻人生像一场比赛,对手是自己,无论前半生打得怎么样,最后几分钟很重要。有些人过不了关,晚节不保,很可惜!我们需要经常操练,配合圣灵教练的引导,仍有机会大获全胜。

 


堕胎权争夺战的历史

堕胎权争夺战的历史

邱清萍

堕胎权的问题在过去五、六十年一直是美国社会文化战(culture war)的核心议题,也是导致政党两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有媒体泄露消息,指最高法院拟于六月任期结束前推翻1973年通过的 Roe v. Wade(罗伊案),且对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堕胎案 ”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 作出裁决,将判决堕胎权交还给各州的立法机关。

对几十年来努力不懈反对堕胎权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令人雀跃的好消息,但泄露的举动也使人担忧,威胁着法院的中立性和公正,使它成为党争的政治工具。背后支持堕胎权者有可能发动抗议行动,对大法官施加压力,企图改变最后的裁决,而且展开新一轮的政治斗争。

堕胎权争自古已有。今谨摘译史得福.提摩太(Tim Stafford)的文章 ”The Abortion Wars: What Most Christians Don’t know” 作一简介 1

初期教会所处的罗马帝国,堕胎杀婴很普遍,胎儿和孩子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更没有权利可言,全在乎能否为父辈家庭和国家带来好处,偶然也会考虑生母的需要,而胎儿只是母亲身体的一部份。

当时基督徒看法就很不一样。 《十二使徒遗训》(Didach)是主后第二世纪一份文献,概括基督徒的信仰和实践,其中宣告说:「不可以堕胎/毁灭方式来谋杀一个孩子。」早期教父如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特土良(Tertullian)、耶柔米(Jerome)、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和安波罗修(Ambrose) 都表明反对堕胎。特土良在他的作品 Apology 里说:「阻止胎儿诞生不过是杀人的快捷方法;无论是出生前或出生后,夺走一条性命就是杀人;果实已存在种子里,未发展完整的人也是人。」他们认为生命是从受精卵成胎就开始。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使基督教合法化后,父亲杀害儿女是犯法的,而堕胎者会受谋杀或误杀罪的刑罚,这都写进了国家的宪法,也塑造了民间反堕胎的共识,在欧洲一直维持到中世纪,甚至近代。

奥古斯丁、阿奎那、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甚至巴尔特、潘霍华等神学家都一致立场鲜明,认为堕胎是神所不喜悦的罪行。古时对生命何时开始也有争议,有些教会领袖采纳亚里士多德的论点,认为胎儿在40天之前尚未成形(unformed),把他堕掉不算杀人。但一般都认为无论什么阶段,在发展或生长中的胎儿是有生命的,不应该毁掉。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容许治疗性堕胎(therapeutic abortion),若经过医生诊断,胎儿继续生长会威胁母亲的生命,则只好放弃胎儿。

以前没有怀孕测试的科技,早期美国根据英国普通法案(common law)认为在母亲觉得胎动(quickening)后堕胎为非法,但这样主观的根据如何立法?一直到1821年康捏狄格州(Connecticut)成为第一个颁布反堕胎法例的州郡,但其他州郡仍然未能建立及执行类似法例。

1840年后美国堕胎数字开始飊升,一来因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商业化,堕胎成了谋利的生意;家庭生活也产生剧变,生育率大幅下降,由1800至1900年一个世纪里,减少了一半。以前堕胎者多是未婚者用来解决婚外怀孕的问题,后来也包括已婚者以堕胎作为节育的途径。

当时除了教会人士外,社会中也不乏反堕胎的声音。在1847年成立的医生联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甚至以此为旗帜,要求立法禁止堕胎。而《纽约时报》也经常登载一些反对堕胎的文章,对一些「推销」堕胎的商家作深入的调查和报导,Madame Restell是当时声名浪借的商家,曾被起诉,她却在上庭之前自杀了,《时报》标题为”一个罪犯生命的结束”。

另一显著声音来自第一波女权运动者,很多是敬虔的基督徒,如史丹顿.伊利沙伯(Elizabeth Cady Stanton)和安东尼.苏姗(Susan B. Anthony)。在她们所办的周刊中,曾登载一篇文章指堕胎为「恐怖的杀婴罪行」。她们认为单单立法反堕胎不够,要从根源问题帮助女性脱苦海。她们指出很多女人堕胎是迫于无奈,以前女人处于弱势,既无经济能力,也无社会地位和声音,成为男人情欲的牺牲品后,堕胎往往是为男人遮丑,而堕胎后身心灵的痛苦交集,却要女人一生来承受。

直至十九世纪末,反堕胎基本上是美国社会的常态。廿世纪初,在美国所有的州郡,堕胎在法律上是重罪。有些州准许下列情况可堕胎:母亲性命有危险、女子被强奸或因乱伦而怀孕。

渐渐堕胎的数字再次攀升,到了1930年,每年由有执照医生施行的堕胎个案估计达八十万宗。其中的原因很多,比较影响深远的是堕胎法例的变更,例如把母亲的精神情绪状况也放在堕胎考虑的范围,给医生更大空间去决定谁可以堕胎。胎儿生命神圣的问题不再受重视,更关注的是母亲个人的安危、需要、意愿和权利。 1921年,辛格.玛嘉烈(Margaret Sanger)成立了「美国节育联盟」(American Birth Control League),到1942年,改名为「美国计划生育联盟」(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主要为孕妇提供堕胎。

自从1960年代开始,第二波妇权运动大力鼓吹孕妇在受孕任何阶段都有权利要求堕胎,即所谓abortion on demand,甚至取消以胎儿在母体外有生存能力(viability)作为禁止堕胎的考量。妇权运动已远远偏离初衷,走向极端。所提倡的性解放导致很多人陷入不负责任的性关系,走上损害自我及家庭的歧路2

这些走向都影响1973年最高法院通过的罗伊(Roe v. Wade)法案,指美国宪章第十四条保障妇女有选择堕胎的自由,过程中曾讨论,却不能确定胎儿什么时候可算是人,而受宪法的保护。为了保障各州有权利保护「有人潜质的生命」,法院将怀孕分成三个阶段,每阶段十二周。第一阶段只要有合法医生及安全保障,政府不能阻止堕胎;第二阶段政府可以孕妇健康为理由管制堕胎;第三阶段政府可以胎儿有生命的潜质而禁止堕胎,除非母亲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引发罗伊案是德州达拉斯市居民麦哥伟.娜玛(Norma McCorvey)怀了第三个孩子,报说被人强奸,要求堕胎,却不获准,结果被一些支持堕胎合法化人士认为是挑战德州堕胎法的时机,娜玛用了伪名Jane Roe告上法庭,而地区检察官伟亨利(Henry Wade)代表政府,过程及结果在此不覆述。

娜玛来自破碎的家庭,而自己成长的过程也很坎坷,性生活也很混乱,第一个孩子由母亲与继父照顾,第二个交领养机构,第三个堕胎不成,她后来承认当时报说被强奸是谎言。 1973年法案通过后,娜玛在堕胎诊所工作,声援堕胎合法。

1990年初,一个反堕胎机构Operation Rescue 迁入诊所隔邻。起初娜玛与OR 负责人 Flip Benham彼此为仇,后来竟然可以平静地交流,而她也渐渐明白支持堕胎是什么一回事,良知苏醒,后悔莫及,寻求神的饶恕,后来成为天主教徒,开始为反堕胎效力。那是1998年,直至2017年离世。离世后,坊间出现一部有关她堕胎前后的电影,其中指出她临死之前说自己曾被「收买」,为反堕胎背书。此时,曾为她施洗及22年来一直引导她成长的伯方.佛兰克神父(Father Frank Pavone)却出来澄清,说娜玛临终那一天,女儿替她联系上他,在电话中娜玛促请神父为推翻罗伊法案继续努力3

罗伊法案还有两点耐人寻味的事实,例如当时的原告律师是一位只有廿六岁的律师Sarah Weddington,而判决此案的七位大法官全是男性。

罗伊案会否被推翻?答案在今年(2022)六月底或七月初可揭晓。若推翻了,是否从此堕胎在美国是非法的?威廉士.但以理(Daniel K. Williams)认为反对和支持两方可能有许多不合实情的期望4

新法例不过将判决堕胎权交还给各州的立法机关,而各州的反应有时相差很大。那些倾向反堕胎的州郡一向有严厉的条件使堕胎者望而生畏,因此在过去无论是堕胎的人数,或有合法执照的医生,及诊所的数量都较少。不过,罗伊案若被推翻仍然是好消息,会使其他州反堕胎者更容易推动立法。

另一方面,来「支持堕胎的州郡」寻求堕胎者人数会增加,而且那些透过国际网上订购,使用堕胎丸的人也会增加。支持堕胎者指出若罗伊案推翻,堕胎孕妇会受惩罚,或挺而走险的非法堕胎和死亡率会增加等恐惧都不见得有根据,事实上「反对堕胎者」正在尽力为想堕胎的妇女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与服务。

政治和法律都有它们的限制。更重要是:认定每个生命都有神的形像(创一26-27),要尊重和爱护生命(诗一三九13-18、出廿12-14),无论是胎儿或母亲的生命,要尽最大的能力两者兼顾。堕胎的议题错综复杂,包括了道德信仰、社会、政治、法律、医疗等各方面的考量,不能一刀切就分成对立的两派。我们要效法耶稣,不要诉诸暴力,要爱邻如己,一方面学习以爱心说真理,另一方面要为无力照顾出生婴儿的母亲提供更多的援助与支持。

注脚:

1 Stafford, Tim. “The Abortion Wars: What Most Christians Don’t Know,” Christianity Today (October 6, 1989).
2 卡拉汉,悉尼。 “堕胎和性议程:支持生命的女权主义案例”在道德医学中。 第 3rd 版。 由 M. Therese Lysaught 等人编辑。 大急流城:Eerdmans,2012 年。

3 钱西奥,苏珊。 “她的故事:Roe v. Wade 的 Norma McCorvey,”访问自 Human Life International,https://www.hli.org/resources/norma-mccorvey/(2020 年 8 月 28 日)。

4 Williams, Daniel K. “Roe v. Wade 案的逆转究竟意味着什么? 五个错误的期望,”访问自 The Patheos,www.patheos.com,(2022 年 5 月 31 日)。


跨越「堕胎权」争夺战

跨越「堕胎权」争夺战

邱清萍

五十年来,堕胎议题有如战场,支持与反对两极化,还把宗教与世俗、共和党与民主党也拉扯进来,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正如亨宁爵.但(Dan Henninger) 曾说:「没有任何公众政策像堕胎权那样分化社会大众,这无疑是美国的第二次内战」1

卡莫西.查理(Charles C. Camosy) 从历史反思及调查数据指出,只有少部份的美国人(14%)是两极化,大多数人对胎儿的生命保留,和母亲的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考量。堕胎的议题错综复杂,包括了道德信仰、社会、政治、法律、医疗等各方面的考量,因此不能一刀切就分成对立的两派2。公共宗教研究中心(Public Religion Research Institute )在 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十个美国人有七个说以「倾向母亲有选择权利」(prochoice)来形容自己的立场是不错和非常贴切的,而同时有三份之二的人却以「倾向胎儿有生存权利」(prolife)来形容自己的立场。这种重叠的立场认同说明人们对堕胎权问题有很多混乱、含糊不清的认知。

其实关顾胎儿生命的合法性,和母亲的安全与保护是同样的重要,应同时兼顾,卡莫西在他书中提出的「母亲并产前婴儿保护法」(the Mother and Prenatal Child Protection Act)有详尽的探索。

胎儿生命的合法性和保护胎儿的道德责任

假如生下来的婴儿是应受法律保护的生命个体,则尚未生下来的胎儿也必然是同样的生命个体,没有理由不受律法的保护。有人会理论说:胎儿在「不能独立生存」(viability)之前,不能算是人,所以没有受律法保护的权利,而且据此来界定可堕胎的周期。这个理论是1973年的罗伊案(Roe v. Wade)的核心理据,却漏洞百出。

假若「不能独立生存」是衡量的标准,那么生下来的婴儿、靠机器维持生命的病人、不能自理的老人,身体残障或智障的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难道都不算是人吗?也有人以「能感到痛」作为衡量标准,那么白老鼠也可算是人。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受种族、性别、科技及出生在文明或落后国家等因素影响,不是可靠的标准。圣经的教导和人的良知都指明:愈不能独立生存的人,愈需要加倍的爱护,因为人受造有神的尊贵形象,这基本的价值不受任何形体的缺憾所影响。

我们的用词在这节骨眼上非常重要。到底应用「胎儿」或是「未出生的孩子」呢?有些人以为胎儿只是母亲身体的一部份,所以母亲有权利随意支配。卡莫西在纽约的Fordham 大学教授社会伦理学,他根据科学指出,未出生的孩子保有异于母体独特的人体组织(body tissue)和基因结构,母体除了提供能源和一个生存环境,也会放出一种抗体,保护着胎儿,免得他被当作「异类」而被白血球攻击。另外,早产儿虽不在母体,仍然可以在生育实验室受培育,生命得到发展和成长,证明他不只是母体的一部份而已3

中国习俗一向认为婴儿一生下来就是一岁,过第一次生日就是两岁,孩子在母胎的日子正是他生命重要的开端,这很符合几位圣经人物的经历,如耶利米(一5)、以赛亚(四十九5)、施洗约翰(路一15)、保罗(加一15)等都曾在书中提说「未出母胎,已蒙神拣选,被分别为圣」,最重要当然是马利亚因圣灵感孕而生下耶稣(路一42;太一20-23)。

未出生的孩子在母胎能看、能听、能感觉痛;现在手机还有应用程序(app)帮助父母听见胎儿的心在跳动,孕母能感到胎儿用脚在踢,为胎儿播放音乐等;脸书或推特都能清楚显示胎儿动静的画面。由此可见,若有人仍否认母体内的胎是应受法律保护人的生命个体,明显就是故意无视科学、科技所提供的证据,和为父为母的实体经验。

很多人不肯承认胎儿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因为这与母亲的权利有抵触。有些已有儿女的父母想堕胎就说那只是个胚胎,堕掉没关系;但对想要留下的胎儿则称为婴儿-未出生的孩子,是自己的骨肉。这种矛盾很普遍,因此了解和兼顾母亲的安全与需要,提供保护与支持很重要,使母亲可以放心把孩子带到世界来。

母亲与妇女权利

有些人以为立法支持堕胎权是造益妇女,因为非法堕胎实在太危险了。然而,据CDC 2020年11月27日一份妇女堕胎死亡统计报告,由1973至2017年45年里,可追踪的堕胎死亡519个案,合法堕胎而死的妇女占86.1%,非法堕胎而死的妇女占11%  4 ,可见合法堕胎也不安全。堕胎还带来妇女身体及心理上很多短期及长期的后遗症。

有调查显示美国64% 的堕胎个案是在被逼和压力之下进行的,压力(可能加上暴力)来自男友、性伴侣、父母、丈夫、雇主、性侵犯者、人口贩卖受害者、卖淫行业者等,有孕妇甚至被迫走头无路,以自杀来寻求出路。另外,65%堕过胎的妇女都有后遗症5

很多人都以为争取堕胎权是女权主义的战利品。卡娜含.示妮(Sidney Callahan)是专门研究生物伦理的凯斯汀中心(The Hastings Center)的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却支持「胎儿生存权利」。她这样说:「使女人与自己的孩子对立起来,〔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无疑是侮辱人的道德良知,在心理与政治方面带来极具破坏性的后果」6

她认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一向无权操控自己的身体,有些人为了争取平等,要与男性的性自由看齐,可是男人不会受孕,女性要看齐就要掌控自己的身体,争取权利不让胎儿成为自己追求快乐的障碍。所谓障碍可能是因怀孕生育而承受生活的压力和不方便,也可能是影响学业的完成,或事业的成就,甚至是不能享受性生活。支持堕胎的女权主义者将男性性行为模式照搬过来,其实是使男性得益,而使女性受害。 7

卡娜含还成立一个组织,名叫”Feminist for Life “(「尊重生命的女权主义」)推动保护胎儿生存的权利。她指出那些争取堕胎权的女权主义者其实是违背和出卖了真正的女权主义精神。她在文章《堕胎与性:尊重生命的女权主义》(Abortion and the Sexual Agenda: A case for pro-life feminism 一文里提出她的论点。

她指出女权运动在十九世纪发靱的初衷就是为了保卫弱势的女性,她们被视为男性的产业,男人可随己意拥有或抛弃;母亲若视胎儿为个人产业,而随意堕掉,就是不公地对待一群弱势,不能为自己发声的群体,重覆男性的错误。女权主义者既坚拒男性侵略性及破坏性的行为,就不要将这种行为重演在胎儿身上。人权运动基本上相信人有天赋、不可剥削的权利。我们保卫了自己的人权,为何要剥削别人(胎儿)的人权呢? 8

她认为「按需要堕胎」(Abortion on demand) 一直被看作是对男性不负责任的性行为的一种矫正,事实更助长这样的行为,因为不需要为后果负责任。胎儿被看作是障碍,不除不快。怀孕本来是女人给予生命的能力和权利,却被轻视看作是缺憾或一场疾病。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尊重生命的女权主义,恢复女权主义的初衷。 9

社会的经济命脉和结构长久以来都由男性主导,而他们没有受孕的经验,因此不能感同身受对女性生育这么重要的环节提供充足的支持,反让妇女觉得生育是对她们的经济生活及社会活动不利,于是要掌控她们的胎儿,以便和男性看齐。

兼顾母亲与胎儿需要的良策

我们应寻求能兼顾母亲需要和胎儿生存的良策。例如提供有薪产假,男女同工同酬,不因女性分娩而剥夺她们同等的工作机会和待遇。提供照顾幼儿的津贴,舒缓受孕母亲产后在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压力。

领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据「美国领养网络」( US Adoption Network)估计全国有一至两百万对夫妇在等候领养孩子,可惜美国每年约一百万堕胎个案中,只有4% 愿意将自己无法生养的儿女送交领养机构,让愿意爱护他们的夫妇来照顾抚养他们。以前生母不能与领养的家庭联系,现在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接触,例如收到信或照片,知道孩子成长的情况等,即所谓的「开放式领养」(open adoption)。

法定监护(Legal guardianship)是另一个可行的途径,在生母暂时未能妥为照顾孩子之前,为孩子预备一个安全稳妥的居所和照顾服务。根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解释:父母在特殊困境下可以找一位可靠的合法监护人,给予对方某种合法权利,在生活、教育及管教方面照顾孩子。亲生父母仍然有权在孩子生活中负某种责任,保持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健康地成长。

「孕妇危机中心」(Crisis Pregnancy Centers)提供孕妇产前产后各种的服务,包括辅导、找住所、婴儿所需用品、法律与经济援助等,使孕妇觉得不需要堕胎,生育儿女也一样有好日子过,全美约有三千多间这样的中心。

要帮助人类下一代在出生前及出生后都能安全健康地成长,母爱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困难时刻,母爱不但能超越律法的限制,也超越个人身体及心理的限制,甚至甘愿为孩子放下个人的福祉。

总结

堕胎权的问题在过去五十年一直是美国社会文化战(culture war)的核心议题,也常陷在两极化的争端中,而两极化背后主要的推手是有个人野心的政客及以谋利为前提的传媒。让我们改以天国胸怀,为人类家庭谋幸福,跨越堕胎权争夺战,不让胎儿或母亲成为争夺战的牺牲品。

参考:

1  Henning, Dan. “The Editorial”,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15, 2013.
2   Camosy, Charles C. Beyond the Abortion Wars—A Way Forward for A New Genera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5.
3   Camosy, ibid.
4   CDC Abortion Surveillance report  (Table 14).
5   Dammann, Susan. “Forced Abortion in America,” Accessed from Heartbeat International, www.heartbeatinternational.org/forced-abortions-in-america (April 2014).
6   Callahan, Sidney. “Abortion and the Sexual Agenda: A Case for Pro-life Feminism.” In On Moral Medicine. 3rd ed. Edited by M. Therese Lysaught et al.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2.
7   Callahan, ibid.
8  Callahan, ibid.
9   Callahan, ibid.


爱中无惧

爱中无惧

邱清萍著

始祖堕落不只是犯了罪,也失去了爱神的本能。透过耶稣的救恩,神吸引我们重新爱祂,也以祂的爱来爱人。尽心、性、意、力爱神及爱人如己是所有属灵操练的出发点,与主在爱中联合是生命成长的目标。

我们原本就是蒙爱的,因此要活得像「蒙爱」的人。我曾在《活在爱中》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之前,神已经爱我们了。我们受造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享受这个爱,分享这个爱。我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这份爱,就证明它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寻找,因为曾经拥有,后来失去了。浪子想回家,就证明他本来有一个家,曾经享受过家的温暖。我们要做一个蒙爱的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蒙爱的,后来却失落了」。

基督徒是在失落中被神寻回的人,基督徒的成长就要活得像蒙爱的人。但这样「活着」是不容易的,因为现实生活很多相反的讯息,带给内心烦噪不安、忧虑与恐惧,例如:你又失败了,再没有面目见人了;你真倒霉,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你样样不如人,真是一无是处!你要成功,先要使别人失败;你要树立自己,先要拆毁别人…。这些声音在生活中带出粗暴的言词、盲目的打拼和关系的撕裂。

这些时候,静默的操练(注一)能帮助我们聆听内心的声音,分辨好牧人爱的肯定,和拆毁者混淆真理、破坏生命的声音(约十3-5);有时后者的声浪似乎掩盖好牧人的慈言爱语,就要以圣言心祷的操练来重新掌握神所应许的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卅一3)

「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八32)

保罗说:「神的一切应许在基督里都是确实的。」(林后一20)我们可以操练神的同在,以呼吸式的祷告恒常的把神在基督里的应许深藏心里,将幽暗的势力驱逐出心境。并且留意神在每天际遇中如何显明祂的爱,例如:家人的平安、丰足的衣食、健康、一句鼓励的话、破迷解惑的一个亮光、困境中的忍耐、痛苦化装的祝福…而且在灵程札记中记下来,我们愈数算神的作为,愈发现祂的爱与恩典实在是遍地开花,感恩与信靠祂的心也坚固起来。

然而,人生的路不都是花香常漫,可能更多是横风苦雨,及百般冷暖的世间情。有些人身经百战之后,留下了斑驳的伤痕,和内心一些无法驱走的劲敌。其中一个最劲的敌人是惧怕,除了怕身体的病痛和死亡之外,我们还怕孤单、失败、被排拒、被欺负等;而最可怕的是,惧怕能吸纳忧虑、沮丧、怒气等情绪、使困难膨胀得无限大,使人见到猫如见老虎。原来惧怕本身比惧怕的对象更可怕。

然而,神的爱能胜过惧怕这劲敌。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里谈到「神就是爱」的时候特别指出:「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四18)。然而如何胜过惧怕呢?使徒在前面指出要「住在」神里面,也就是「住在」爱里面。 (15-16节)。

住在神里面是什么意思?耶稣曾教导约翰和其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约十五4)。这是一种与主连结的生命,归心祷告默观的操练可以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归心祷告是一种信靠及安息的祷告。开始时以「祷语」进入静默,醒觉主耶稣已定居在我心里,祂是我生命的根,我可以向祂敞开全心与全人,与祂联合;而尽在不言中的默观操练,可以引领我们全然安息在神的爱里。 『不知之云』(The Cloud of Unknowing) 的作者说得好:「我们不能靠头脑知识理解神,却能以清心的爱得着神」。

在静默与安息中,我们尝到神同在的甘美,也经历到在主爱里的稳妥,惧怕不再可怕。我们不但有勇气面对困难,也能还它真面目,不是老虎,不过一只猫而已。我们由惊逃的受害者变成镇定的见证者(from victim to witness),见证惧怕不过是一堆杂思乱想、一些无凭的感觉,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而已,而使惧怕膨胀的其实是自己对困难经历的诠释。

原来苦痛的感受如惧怕、沮丧或恼怒等均来自心灵的噪音,而这些噪音来自我们对困难的诠释,和不经意编写出来的故事,通常都会「言过其实」,痛上加苦。(注二)

在静默中我们进入主的安息,噪音止息了,眼目更清明,就能分辨惧怕的对象或事件,和惧怕本身 ; 住在主爱里的安全感使我们无惧于惧怕,甚至在宁静中接受它,就会发觉它的威胁性减少了,而且带动心灵进入更深的信靠,「要安静,当知我是神。」(诗四十六10) 静默是神常用的语言,在静默中神的爱语特别清晰,祂的应许特别坚定。

若情绪问题比较严重,静默可能会使里面的噪音变本加厉,更搅动情绪,最好先经过辅导员或灵程导师的帮助,或与可信靠的朋友一同祷告。

住在主爱里的人不但可以驱除内心的噪音,进入平静安息,也能对人流露更深的爱,更懂得聆听别人口所讲,及讲不出来的心声;也有更多内心的自由去关爱别人。

(注一)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操练如静默、圣言心祷、呼吸式祷告、灵程札记、归心祷告、默观和灵程导引等,都是灵命塑造的基本工及进深的「健心操」,请浏览此网页有关方面的文章。

(注二)Laird, Martin. 2006. Into the Silent L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效法基督与灵命塑造

效法基督与灵命塑造

邱清萍著 

基督徒的人生是从「信耶稣」到「像耶稣」。信耶稣,因为只有祂能拯救我们脱离罪与魔;像耶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过自己和世界。

耶稣刚出来传道就呼召门徒,对他们说:「来跟从我。」(太四19;约一43)当时除了门徒外,还有许多人因耶稣能解决他们的困难如医病赶鬼,又行各样的神迹奇事,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跟着他。」(太四25)

「跟着」与「跟从」有很大的分别。今天教会内外都有追求灵命经历的热潮,若我们只是跟风地「跟着」,看待耶稣像其他宗教伟人一样,迟早会感到迷失。当时许多人因耶稣是「名人」,是他们心目中所期盼的「救世英雄」就跟着祂,后来发现祂竟是被定罪的「犯人」,一夜之间他们变成高喊「钉死祂」的盲目群众。

耶稣却呼召门徒「跟从」祂,跟从就是效法祂的样式。许多人说宗教不外乎遵守道德诫律或履行宗教仪式,耶稣却说这些都是沉重的担子,只会使人感到「劳苦担重担」,得不着安息。祂邀请我们带着柔和谦卑的心,负祂的轭,学祂的样式(太十一28-30)。耶稣用了当时农耕的比喻,指出祂与跟从祂的人的关系,就像两只耕田的牛同负一轭,力是大牛出的,小牛在旁边跟着走,照着大牛的样式来劳动。耶稣指出跟从祂的人一个先决的条件是谦卑的心。

人最重的担子不在外面,也不是从别人或环境而来,乃来自里面的自我中心、骄傲和自义。其实,专注自己的人常会感到不安全,容易与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带来挫折、失望、惧怕和忿怒的情绪。这些都成为重担,要得安息就要来跟从主,学祂的样式——柔和谦卑。要谦卑首先要放下自己。

这是为什么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跟从祂就要舍己,放下自己,效法祂虚己,以祂的心为心(腓二5-8)。效法耶稣不是从外面的言行开始,必须从里面的心开始。但是谁能掌握自己的心呢?难度极高!

我们只能好像小牛依附大牛一样,与主同负一轭,让祂牵着我们走。同负一轭表示同心同行,在爱中联合。保罗在书信中用「在基督里」164次,教导我们如何与主同钉十架(加五24;六14)、同死、同埋葬、同复活(罗六1-11)、同坐在天上(弗二6)及同藏在神里面(西三1-4),在主的爱中深切与祂联合。灵命塑造最终的目标是与主的生命联合,以致「基督成形在我们的心里」(加四19)。

这种与主在爱中联合的生命会经过一个「有诸内而形于外」的转化过程,而敬虔的操练(提前四7-8)则是我们在这过程中的预备工夫。操练为了开放自己,腾出空间,使圣灵没有阻拦的完成祂塑造的工作。正如魏乐德(Dallas Willard) 教导说:「操练敬虔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有可能发生」。我们自己不可能成圣,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但我们可以预备自己这个器皿,使圣灵有空间可以成就祂伟大的作为。

耶稣邀请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承认自己干渴而愿意来到主那里的人必是柔和谦卑,真正想跟从主的人。主应许祂的生命,透过圣灵的内住,在我们里面成为活水的泉源,涌流出活水的江河(约七38),推动着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生活处境流露出祂的样式来。

我们如何认知主的样式,以致于我们可以与祂同心同行,跟从和效法祂呢?历世历代,许多跟从祂的人来过,也喝过这生命的活水,他们如何在生活处境中活出祂的样式?十五世纪的金碧士(Thomas Kempis) 在他的不朽著作《效法基督》 (Imitation of Christ) 里很详尽的罗列出主的样式和如何效法祂,例如「效法基督看轻世界的虚荣」、「效法基督忍受暂时的苦难」、「效法基督舍己背负十架」等,也有篇章提及操练的途径,如「认识自己」、「安息于上帝里面」、「内心平安与灵性进步之秘诀」、「谦卑听神的话」等。

近代的傅士德 (Richard Foster) 在《活水溪流》(Streams of Living Water)一书把福音书里耶稣在世生活为人的样式分成六部份,好像六条溪流汇合成为潺潺而流的江河,我们若跟从祂的脚踪,效法祂的样式,就可活出祂所应许的丰盛生命。这六部份包括:

一、不住祷告与神同在 (Contemplative Life)
二、彰显敬虔的美德 (Virtuous Life)
三、经历圣灵的大能 (Spirit-Empowered Life)
四、入世行公义好怜悯 (Compassionate Life)
五、宣讲福音好消息 (Word-Centered Life)
六、信心与行为实践 (Incarnational Life)

另一方面,傅士德从教会历史不同时代的属灵觉醒,所汇聚而成的「运动」刻画出耶稣的不同形像。他认为这些觉醒是因为基督的身体在当时代的表现,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真理或活不出耶稣更全面的样式,于是圣灵就会感动有些领袖起来矫正或补充,渐渐凝聚了力量而产生巨流。可惜因人的软弱,有时这些运动又会矫枉过正而致极端,或彼此对立。事实上,任何时代神的教会若都能兼有这几方面的特色,作出美好的平衡,基督的形像就会更鲜明,而教会的见证也会更有力。

耶稣的生命像活水泉源,流过教会的历史,形成不同的传统(运动),像河溪向四方奔流。傅士德列出六个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反映以上提及基督丰富的生命样式:

  1. 「祷告静修传统」如第四世纪的沙漠教父教母、第六世纪的本笃修会、十六世纪的莫拉维亚运动,和十七世纪的敬虔运动。
  2. 「圣洁运动传统」如十二世纪的西笃会、十六世纪的天主教改革、十六世纪的清教徒、十八世纪的圣洁运动、廿世纪的凯西克灵修会等。
  3. 「圣灵大能传统」如方济会、近代的五旬节和灵恩运动等。
  4. 「社会公义传统」如十八世纪的废奴运动、十九世纪的选举权运动、廿世纪的美国民权运动等。
  5. 「福音宣教传统」如十三世纪的道明会、十六世纪的复原教改革运动、十八世纪的大觉醒和宣教运动、廿世纪的学生志愿布道等。
  6. 「道成肉身传统」如第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廿世纪的基督徒专业协会等。

「效法主」不只是个人灵命塑造的目标与途径,也是教会生活的座标。

参考:

Foster, Richard J. 2001.Streams of Living Water—Celebrating the Great Traditions of Christian Faith.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Willard, Dallas. 1991. The Spirit of the Disciplines: Understanding How God Changes Liv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聆听神

聆听神

邱清萍著 

神会跟我说话吗?

人能够与神交往,是神的恩典。神主动寻找和爱我们,向我们讲话,主动与我们建立关系。既然是神主动,我们可以有信心,相信祂要我们听见祂、遇见祂和接受祂爱的邀请。有爱就会有沟通,而沟通是双向的。焉有两个相爱的人不彼此说话呢?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灵和诚实与神相交,就不难听见和认得祂的声音。

神借着圣经已向我们说话,教会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神继续向人说话,以不同的方式和媒介向人表达祂的爱与心意,只是这些话不像圣经那样放诸四海而皆准,乃是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中的引领,且与圣经已启示的真理没有冲突。

为什么我听不见神的声音?

神既然主动要跟我们说话,为什么我们仍然像基甸一样,需要神给证据(士六17),才有信心神已向我们说话了。也许我们需要排除一些的误解。

  1. 许多人祷告不期待神会回应,万一真的听见神在说话,就会害怕,(像祭司撒迦利亚和牧羊人),以为是幻觉,或精神有问题。我们不停的讲,讲完就拜拜阿们,去干别的事。其实祷告是爱的对话,是双程路,我们说完了应安静等候和聆听神的回应。
  2. 许多人祷告只为了求神问卜,解决困难,得到一些福气或指引。神却更渴望我们爱祂,真诚愿意认识祂的心意,讨祂喜悦。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路…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为友),祂必将自己的约(对人的心意)指示(透露给)他们」(诗廿五12-14)。
  3. 我们以为要肉眼看见、肉耳听到才算听见,虽然神会用这些渠道,祂更常用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神仍然向人说话,耶稣说:「我的羊能认得我的声音」。好牧人的声音是爱的沟通,即使在责备或管教时羊也听得出是「赐生命」的声音,而非盗贼毁坏生命的声音。

罗拔弟兄三年来想尽办法要挽救他的保险公司脱离危机,都不成功,后来他信了主。有一天,他开车上班,重担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到了叉路口,有一意念说:「放弃吧,向左转从此消失吧」。但另一个更强烈的意念说:「把车停在路边」。车停了,他伏在驾驶盘痛哭良久,此时仿佛有人坐在旁边跟他说:「我的爱子也曾面对极大的重压,祂向我求就得到力量。你也照样向我求吧,我会帮助你的。」立时心中平静下来,继续开车去办公室,当天很多复杂的问题都奇异的解决了。不要限制神,祂常用不同的方式,透过不同的渠道向人讲话。

  1. 我们以为神只向重要人物说话,如亚伯拉罕、摩西、旧约先知、使徒保罗等。其实神也向被遗弃的夏甲、和童子撒母耳说话。有些人甚至以「听到神说话」来树立地位与权柄,以此指挥及控制别人,却没有生命的见证来配合,结果满足了自己的私欲,也误导了别人。
  2. 很多基督徒以为生活大小事情都有神特定的旨意,必须每事求问神。其实神在圣经已将行事为人的大原则启示了出来,我们只要存敬畏顺服神的心,把已知是神喜悦的事(如饶恕、爱人如己)行出来,神会在我们还不清楚,仍需寻求的事上显明祂的引导。

神如何向我们说话?

神与人建立不同爱的关系,而不同的关系也有不同的沟通形式。我们与神的各种关系,无论是亲子、君臣、主仆、朋友、师生或配偶的关系,神沟通的重点和音调也不一样:或以仁慈、威严、权威的语调,或以敦敦教诲、亲密的喁喁细语方式来向我们表达祂的期待与意愿,若我们在爱中进入该种关系,就能听懂祂的意思。

另外,神也用多种媒介与我们沟通:诗篇十九篇指出圣经和自然界是神最常用来启示祂的作为,与管理宇宙万物的规律;圣灵帮助我们正确接收神的讯息,神也使用天使、神迹、灾难、痛苦、智者的话、历史、生活际遇、属神的社群(如教会)、文字书籍、音乐与艺术等向我们展现祂的心意。神的音波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若存心顺服神,定意讨祂喜悦,就能随时随地接收到神的心意,听到祂的声音。耶稣说:「人若立志遵着神的旨意行,就必晓得…。」(约七17)

我们如何接收祂的讯息?

我们整个人的结构是神设计和创造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接收祂的信息。神为自己的荣耀创造我们,要使我们「知道祂和明白祂」,且把我们对祂的认识见证出来,好述说祂的美德(赛四十三7, 10, 21)。神在我们的身体五官、思想感情、良知与愿望、记忆与意志的抉择,甚至在睡梦中,都布置了听见祂讯息的功能;甚至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与各种的际遇里,都有祂的心意。我们若愿意在凡事上讨神喜悦,祂会很乐意的指示我们。

在身体各种功能中,神最常用的渠道是透过我们的灵来说话。箴言说:「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廿27)神常提着这个灯,向我们显示祂的心意,然而我们常忽略这个接收神声音最重要的「器官」──我们的灵,却一直期待我们肉耳会听到一些特殊的声音,或眼睛见到一些特殊的现象,结果错过了神的讯息。

古圣说:寂静是神的首要语言(silence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God)。神的声音在人心灵安静时最响亮;神的心意在人的灵静中最清晰。我们停止说话,放下自己繁杂的意念,进入灵静,就会发现神已在那里,等待与我们在爱中对话。

有一教授找牧师学道,一坐下便说过不停,意气风发地数说自己的学位与成就。牧师拿来一壶茶,不停地把茶倒在杯里,茶泻出来他还继续倒。教授忍不住请他停止,牧师说:「你要学道,但你一直说个不停,又如何吸收学习呢」?

 

 

 


欲望、解执、自由与爱

欲望、解执、自由与爱

邱清萍著

你们要什么?

当日施洗约翰向两个门徒介绍耶稣,他们就跟从了耶稣(约一35-40)。耶稣转身问他们:「你们要什么」? 「要」是我们心中的需求和愿望,也可统称为欲望(desires),会使我们心跳,甚至熬到三更半夜都不想睡;是我们的价值所在,用来判断什么能带给我们幸福与快乐,是生活的动力。

人的欲望有一种诡异:想要的得不到,苦啊;得到了,还是苦,因为心不满足,想要别的。得到又失去,更苦。

我们的想望其实都有伊甸乐园的影子,人最初被造,与神、与人、与大自然浑然为一,没有阻隔。人犯罪后,所有的关系都破裂了,不再完整;人只能在梦里向往,在热望中等待和追寻那原初的爱,也就是人最深邃的需要与渴求。

欲望与爱

人生的意义与动力来自爱,欲望 (desires) 是爱的核心,能引起动机,发出能量,带出行动。欲望是人生的动力发电厂,有动力生活就有朝气与方向感,对人就有热情,工作有热诚;没有动力,就散漫没劲,生活呆滞像行尸走肉。

有些欲望导向恶:如贪钱的欲望使人去赌搏去欺骗;虚荣的欲望使人崇拜权势地位;而情欲的动力使人追求肉体感官的满足。另一些欲望则导向善:如与人和睦的欲望会促使人在冲突中寻求和解、公义的欲望使人为不公的事发声等。

我们有时会互用「爱」与「欲望」两个词,使徒约翰说:「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二15-17)

爱神及爱世界都出自内心的感性欲求,但触发动力的源头很不一样,这里指的世界当然不是指地球,甚至物质的世界,乃是指我们被世界事物吸引而挑起的情欲私欲。雅各书在第四章提到「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所谓的世俗是指「里面战斗的私欲」(第一节),驱使人贪得无厌,彼此妒忌,引进冲突与杀害。

欲望沦为私欲、私欲生出罪

始祖受试探,违背神的吩咐,把似乎正当的需要变为偏执的欲望。在平时,想吃新鲜可口的果子没有错,想有智慧也是正当的需要。但神明明吩咐不可吃那颗树上的果子,蛇又骗她,说吃了会像神能知善恶。夏娃的欲望被挑起,愈看愈想吃那树上的果子。她想要的与神的心意有冲突,可是她放不下,欲望沦为私欲,在错的时候用错的途径来满足,私欲与鬼魔的谎言结合,就怀了胎,生出罪来(各一14-15)。

需要与欲望不一定会变成私欲,甚至罪。希伯来书第四章15-16节说耶稣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但祂没有犯罪。主有一个更大更强的欲望,就是要讨天父的喜悦。祂在旷野禁食四十天,肚子饿了想吃,这是个正当的需要;魔鬼所提出满足需要的原因和途径却非神所喜悦;魔鬼要耶稣行神迹证明祂是神的儿子,两次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把石头变成食物/就从殿顶跳下去」(太四3、6)。

不久前,耶稣在约但河受洗,天父从天上发声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3-17)。耶稣本来就是神的儿子,不需要证明。魔鬼想在主的身上挑引起表现欲、成就欲和权力欲,但是主都无动于衷,没有中计。祂有一个更大更强的欲望,就是遵行神的话,单单敬拜神和事奉祂。

需要与欲望不一定会变成私欲,甚至罪,问题是我们要有一个更大更强的欲望,就是要讨天父的喜悦,以至于我们对一般的欲望不会执着。耶稣曾说过:我来是要遵行天父的旨意,这个最大的欲望使祂能驾驭其他的欲望,不让它们逾越界限。

问题不在可口的果子、食物、甚至金钱、学问、成功和别人的赞赏;而在那样东西对你的吸引力,成为强烈的欲望,甚至私欲,令你身不由己,不能做神要你做的事;或听信谎言,以为这东西能满足你,使你患得患失,不得自由。这是我们真正的问题。

创世记记载神造万物后,「看着是好的」,神所造的都甚美好。天父乐意将好东西赐给我们,问题是我们不要把受造物,包括自己、任何人与万物取代了神;我们处理不好内心的欲望,它们就会沦为私欲甚至罪。

爱的层次、整合与平衡

神子耶稣基督降世,要除掉人的罪,恢复那原初的爱。人生一切道理的总纲,耶稣一言以蔽之: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其次是爱人如己。这是人之为人,最原初也是最终极的意义。

爱的层次由最核心开始,一直延伸到其他层次。最核心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其次是爱人如己(太廿二34-40)。爱神是最重要的核心,祂是创造主和救赎主,祂先爱我们,爱祂理所当然;祂也是爱的源头,若不紧密与源头连接,凭自己很难爱得长久,很快就爱不下去;主耶稣也是真爱的榜样,祂对门徒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六章又指出神、人、物的层次:人重于物,耶稣说:「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26节)。当我们把物质看得比人重要,就是失序的爱。耶稣又说:「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33节)。神比一切优先,祂是创造主,人与物都是受造物;当我们对神、人、物的爱失序时,就会出问题。

赚钱养家是好事,但长时间工作,只为了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享受,情愿牺牲与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这是失序的爱。成功或成名,被肯定或受称赞可能是努力工作的副产品,没有什么不好,若以这些作为追求的目标就是失序的爱。有时失序的爱与欲望表现出来,是极端或过度,失去了平衡。想身体健康是好事,若因此运动过度,太过拣饮择食,一点不舒服就大惊小怪,就成了捆绑。完美主义也是失序的爱。

爱的失序与欲望的偏执是痛苦的根源,使人失去自由,离开真正的爱愈来愈远。

失序的爱与自由的失落

失序的爱会有不满足或不满意的感觉。有人说过:神的爱是正餐,使我们人生饱足;其余都是前菜和饭后甜品,帮助开胃及甜咀,不可能持久满足。即使重要如婚姻,若把它代替了神,迟早也会经历不满足。得不到苦,得到还是苦,失去更苦。缺乏有意义爱的关系,单身的人会在「欲得未得」的想望中焦虑,而已婚的人会在「既得未得」的失望中惆怅。若不爱人,单身的自由会带来寂寞与惆帐;若不爱人,结婚会带来许多人际冲突,害人害己,还害了下一代。单身或结婚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目的,就是更爱神、更爱人。

不满足会引致不止息的贪婪,以为再吃多些杂粮,再赚多些钱,再结多几次婚,再环游世界多一次,就会饱足。保罗说:贪心就是拜偶像(弗五5)。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欲望绝对化,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形像,然后按自己的形像去造神;想成为富翁就造出财神;想多子多孙就造出观音;想家中平安就造出门神。其实都是假神,是偶像;拜偶像最终是拜自己,就是利用偶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今生的骄傲」最透彻的表现。基督徒若不真正爱神,很容易把神当作偶像来拜来利用。

拜偶像会形成依附 (attachment),把幸福与安全感「钉死」在某个人或物、或某件事上,心思意念、时间精神都放在上面,成了习惯,欲罢不能上了瘾。爱被骑刼,欲望被俘掳,连做选择的意志也被绑架,身不由己,结果没有余力去真正爱神爱人。

依附带来执着,愈怕失去或失控,就愈想控制,结果受捆绑。执着就是不肯也不能放下,愈不安全愈要执着,愈要控制。有工作狂或常发脾气,家暴或玩手机上瘾等都是因依附而更执着。结果是失去爱神爱人的自由,很可能再去找另一种失序的爱。

基督徒有可能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圣经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辖制…不可将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13)。神是爱,三一真神是爱的群体,我们是照他们的形像造的。神创造我们时已把爱神爱人的欲望放在我们心灵最深处,可惜在人堕落后被其他的欲望挟持了,只有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中才能释放出来,恢复我们受造时的样式。

基督徒要小心,我们靠恩得救,仍然有可能「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们的悔改很多时候不够彻底,生命改变不全面,只停留在人看得见的外面表现上,例如多了宗教的活动-去教堂、短宣、事奉;多了宗教礼仪-受洗及领圣餐,多了宗教标签—属于某某宗派;这些虽然重要,也只是树的果,更重要是树的根,是冰山在深水下面的东西,很多信徒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欲望、情绪等,完全和未信主之前一样,原封不动,没有改变。

耶稣的登山宝训教导我们生命的改变要从里面的欲望与动机开始--inside out。主说:律法要求不可杀人,这是对的,但更重要是去掉里面恨的情绪;不可奸淫,律法是对的,但更重要是去掉里面的淫念与欲望;不可说谎,阿们 !但更重要是清洁里面以假乱真诡诈的心。外面的行为若非来自清洁了的心,在神看来就是虚伪。

这是为什么「圣言心祷」和「意识省察」的操练很重要,我们要请圣灵带我们潜水到深处,从反省中注意那些地方有奴仆的轭挟制。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被今生的骄傲、眼目的情欲和肉体的情欲所纠缠及捆绑,不能自由去爱神爱人。

很多人要到中年,吃过苦头,经历过失意;或以前崇拜的偶像原形毕露,觉醒他们不过是人,并不是神;或一直以为好的东西原来填不饱内心的饥渴;或在庆祝大寿的同时,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身边的亲友一个个的消逝,病与死愈来愈真实,才醒悟自己真正的需要。

还我自由以爱服事

放手让神掌管(let God & let go),才能放下偶像及依附。有一猴子想吃瓶里花生,于是伸手入瓶,抓了一大把,却发觉手伸不出来,吃不到花生,大受挫折就大叫起来。主人见状叫他放下花生,它却不肯放手。后来主人想到妙计,把香蕉放到它面前,猴子一看见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就立刻放下花生,手伸了出来,得到自由。只有神的爱有够大的吸引力,使我们能放下依附和偶像。

放下有时不在于舍弃你所拥有的,乃在于舍弃你对该事物的欲望(desire)、依恋与倚赖。若所依附的偶像已占据捆绑我们的心,怎样努力也放不下,只有一途,就是忍痛割舍才得自由。

这自由就如保罗在腓立比书第四章11-13节所活出来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卑贱或丰富,饱足或饥饿,有余或缺乏,他都能随遇而安,这种豁达从容的生命是灵修传统很重视的操练,不是消极的禁欲,乃是对一切事物抱着有则享受而不滥,没有也能自得其乐。

有了心灵的自由,就能从容地选择以爱来服事神、服事人。加拉太书第五章13节回响 第一节「基督释放了我们,是要叫我们得自由」,有了这自由,就要去爱心服事,否则可能再被奴仆的轭挟制。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邱清萍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基督徒的灵命塑造是一个爱的成长过程,耶稣把神对人的要求与期待总括在爱神与爱人的两条诫命里,祂说这是一切道理的总纲。不学习爱不可能祷告得好,因为爱是祷告的lingua franca (通用语)。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我们的祷告生活也随着爱的成长而转型。最初的祷告像奴隶,害怕用词不当得罪主人;渐渐像雇工,为得雇主报酬或奖偿而祷告;认识主多些我们像学生渴望效法老师的样式,在祷告中经历生命的改变。深度体验主无条件的爱与恩典后,我们变回小孩子的样式,祷告是向「阿爸父」单纯的信靠,与亲昵的依偎。更多经历与主同死同活同坐天上,我们会进入与主联合的祷告,是新娘向新郎完全开放降服,没有保留的祷告。

傅士德用一个房子不同的房间来比喻不同的祷告操练,饶有意义(注一)。祷告就是回家,回到与神共筑爱巢的家。耶稣是家门,祷告是开门的钥匙。

入门的时候,我们多在「客厅」与神会面,像孩子向阿爸父说话一样。祷告的内容都围绕自己的需要与喜好,天父喜欢听祂儿女单纯的祈求及倾诉。有时我们的祷告像进入「厨房和饭厅」,在圣言心祷的操练中,慢慢咀嚼与反刍神的话,把所默想的化成祷告;有时我们又会在「书房」反思神的作为,一边写札记,一边作意识省察的祷告,求祂鉴察与洁净;或接受灵程导师的帮助,分辨祂的声音与引导;另一些时候,我们会进入「工作室」,卷起衣袖事奉神帮助人,进入代求和争战的祷告;在这些祷告中我们更认识主,也更爱祂。

我们若追求更爱主,有时会进入「睡房」,与主联合的祷告,也是默观的祷告。这是一种专注爱神,尽在不言中的祷告,我们与主的关系水乳交融,如两支腊烛的火焰结合为一,或雨降在溪水融为溪流(注二)。我们进入「睡眠」,安息在主爱的怀抱中,此刻主在我们心灵的隐密处的塑造,是我们毫无意识、也明白不了奇异的爱。

要进入默观的祷告,我们先要在爱神爱人的实践上不断成长,经历过「厅堂、厨房、书房、工作室」等祷告生活的操练,否则会很吃力,甚至有危险。因为没有经过锻炼与分辨的装备,就心灵完全向灵界敞开,很容易中了魔鬼的诡计与欺骗。进入默观祷告之前应作的准备是清心和追求爱主(注三)。

怎样能清心呢?言行的不洁较易觉察而求神赦免,但人与神最深的关系像黑夜一样隐藏于意识与自觉之外,难以看得清楚。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使徒约翰指出爱世界就不能爱神(约壹二15),而爱世界包括感官方面如眼目和肉体的情欲,心灵方面如今生的骄傲,我们被罪和各种的依附、偶像(attachments)所捆绑,常看不见自己的沉溺,神却可以在隐秘的黑夜中释放了我们,使我们恢复爱神爱人的自由。

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 的作品《灵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 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教导。他指出神的释放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感官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enses):透过独处、静默、默想的操练,我们有意识地放下感官的作用,包括以感官的图像和思维来定义神和祂的作为,也必须放下,用心灵和诚实向神开放自己,神就可以将感官里的罪与依附都除去。

第二是「心灵的黑夜」 (Dark Night of the Spirit):十架约翰提出了七种隐晦属灵的罪:属灵的骄傲、虚荣、愤怒、奢华、贪婪、嫉妒与怠慢。这些罪都发生在属灵追求的领域里。基督徒有属灵的追求本为美事,可惜人性的软弱也一样渗透进来,结果外表好像很「属灵」,骨子里仍然充满各种的欲求,以致离与主联合的目标似近犹远,似得未得。在这段灵性挣扎浮沉的阶段,我们好像进入心灵的黑夜,无光、无喜乐、也无追求的动力。神要在黑夜中使我们不再靠肉身的感官,或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属灵的事,叫我们对主以外的事物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留不住。好叫我们专注追求祂的面和祂的爱。在灵魂黑夜的熬炼中,虚心取代了骄傲、简朴取代了野心、平静取代了愤怒、知足取代了奢华、喜乐取代了嫉妒,而动力也取代了怠慢(注四)。

无论是感官或心灵的黑夜,都是为了炼净,使我们能清心追求爱主。默想和各种的操练是主动和刻意的,默观却是被动的等候和回应神的恩赐。在默观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放下对感官作用的执着(一定要有怎样的看法、感受和经验)、把刻意的「执着」(willful)与掌控化为虚心的「乐意」(willing) 与开放(注五),由加到减、由繁到简、由累积到放下,这是「主必兴旺、我必衰微」的虚己、忘己与舍己的过程。   

这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对自己的包袱与偶像有了觉醒,放下时会有撕裂之痛,神常借着痛苦与破碎的经历来炼净我们深处的障碍。但有时却是愉快的,久久不能摆脱的缠累终于松绑了,可以突破了,心情也自由轻快了。这些多在黑暗(隐密处) 进行,原来我们常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的盲点和软弱,长久以来培养了许多自卫的策略,层层掩盖着,连自己也瞒骗了。但假如我们肯来到神的面前,向祂开放,祂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和放下。

黑夜过去,黎明来到,我们在与主联合的爱中苏醒了。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一切的追求渐渐聚焦,祂就是我们心灵饥渴和梦寐以求的爱人,也是生命最终极的完满。不同的默观传统都同意「爱」是灵命成长最终极的目标。 「黑夜」是一个心灵被炼净和医治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恢复清心单纯,带着深沉的平安与喜乐,以丰足的自由去爱神和爱人。

(注一)Richard J. Foster, 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 Hodder & Stoughton, 1992., p.1.

(注二)邱清萍,《尽在爱中》,美国中信,2015年出版,页69-74。译自Interior Castle by St. Teresa of Avil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ison Peers. Image Books, Doubleday, 1989.

(注三)Foster, Ibid. p. 164-168.

(注四)邱清萍,同上,页141-143。译自Dark Night of the Soul (eBook) by St. John of the Cross.

(注五)Gerald G. May, M.D., 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rkness and Spiritual Growth. HarperCollins ebooks, 2004. 

 

 


社交媒体,是福是祸?

社交媒体,是福是祸?

邱清萍

教会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处境,都可能面对破坏合一的不同因素。对现代教会来说,社交媒体本应传递知识,提升生活质素,带来祝福;却被误用扭曲真相,分化群体,以互相仇视攻击来代替对话,导致沟通渠道破裂,人际关系紧张,难于建立共识,更难建立相爱合一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指出良好的民主社会需要三个重要的元素1:社交资本(social capital-有诚信及彼此信任的社交网络)、共同的故事 (shared story-共同的文化历史和理念)、及稳健的组织和机构(institution)。

他说:新兴的社交媒体把三个元素全都削弱了。他以旧约巴别塔2来比喻,指出社交媒体的初衷与愿景是要建立一个地球村和有共识的群体。自2012年,用户可以一按’赞’或’分享’,就可以无远弗届,互相交流。

可惜社交媒体的游戏规则很快就被盲目的群众心理和人性的贪婪和欺诈所劫持。本来用于加强连系,深化关系的媒体后来变为商家营利,敌我划清界线,和政治家操纵选民的工具。一些研究指出愈能牵动情绪的内容,特别以忿怒来排斥异己的帖子,分享的次数愈高。

一位曾有份设计 ’推特’(twitter)的工程师眼看着它被误用,感到很后悔,觉得好像把一枝装满子弹的手枪放在四岁无知的稚子手中3,结果是一大群不成熟的稚子互相发弹,虽然打不死人,却引起很多莫名其妙的争端,销毁了彼此的信任。

失去的不只是人际间的信任,也失去对组织及权柄的尊重与信任,更失去对文化价值和理念的共识,和共同的语言。巴别塔已倒下,众人分散,言语纷乱。一些被虚假混淆了的资讯,不但使党派两极化,甚至家庭、教会、学校等组织都出现内部的撕裂。

原来在脸书上分享一个不尽不实的资讯,易如反掌,有多少人会先停下来,核查清楚内容的可信性,才转发呢?而最糟糕的是脸书就利用这种无心却不负责任的点击行动,大发横财。 「不断覆述一个谎言,迟早就会被人看作真理。」这就是当年希特拉的宣传部长 Joseph Goebbels对盲目的群众所用的策略,可惜许多人就甘于受骗,后患无穷。

芝加哥大学的Pearson Institute/AP-NORC 去年九月进行一项调查4 ,指出 95% 的美国人都认为假消息(faked news)的传播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中一半人认为是政府的错失,75%的人认为是传媒公司和使用社交媒体者的责任,60%的人对朋友和家人有份搅浑水表示关注,而只有20%的人承认自己也有责任。

年轻人 (18-29岁)比年长的人 (60岁以上)更担忧自己有否传播假消息(25% 比 14%) ,但调查结果指出年长的人更多时候会从假消息的网页转发帖子给亲友。无论如何,很多人都表示假消息的传播使家人朋友之间彼此猜疑和指责,引致关系紧张和撕裂,群体生活支离破碎。

少数激情极端份子在网上煽动(trolling)仇恨情绪,霸凌那些不同意他们的人,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卷入政治的争端,于是采取回避,这更让少数份子拢断社交论坛,宣称他们已得胜。加上社交媒体的搜索引擎本来就有「偏见的确认性」(confirmation bias)的特征,即使收到的帖子满纸谎言,却因持续不断收到同类的帖子或文章,使读者误以为是已被确认的「真理」,例如对新冠病毒一些没有可靠科学根据的「阴谋论」就是其中的例子。

社交媒体已风行世界各地,以上的现象当然不只是在美国出现。因信仰、政见和各种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分歧而引起的纷争和冲突自古已有,在现代却因社交媒体大幅度增加资讯的流量与流速,冲突的双方来不及躲避,已搅起的不安情绪来不及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彼此以怒还怒,以恨还恨。 

怎么办?

社交媒体如何扭曲讯息已有目共睹,传媒学家麦奴汉(Marshall McLuhan)早就在他的书中指出「传媒就是讯息」(medium is the message),意指传媒的特性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人际互动,甚至讯息的内容5。电子传媒改变了我们的时间与空间的观感,发生在远处和相隔十多小时时区的消息,能够此时此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和情绪,甚至人际关系。

作为使用这些传媒的人就当有警觉性,善用媒体来建立和衷共济的社会,而不是被动地任凭不法的人,及只顾谋求私利的媒体公司任意操纵这些工具,带来家庭、教会及社会的破坏与撕裂。

当警觉传媒「偏见的确认性」(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不随便轻信记者、政治家或社会改革活跃份子的言论,特别不请自来的各方帖子,都要慎思明辨。若要表态立场,都要经过谨慎查核、祷告寻求圣灵的引导,留意宣传者的为人及言论是否诚信可靠。点「赞」和「分享」也要负责任,不要被「名人」及数字游戏冲昏脑袋。

保罗教导我们要弃绝「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提后二23);「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纷争⋯,都是虚妄无益的。」(多三9)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白即黑,非友即敌。遇见与自己看法、立场不一样的人,不妨与他们交换意见,彼此聆听,很可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只知道塞住别人的口,甚至不择手段要异己者知难而退,其实只显露自己理穷而且心胸狭窄。

很多人经过这几年社交网站上的混战,其实已经很疲倦,无心恋战,有时会走到另一极端,失去盼望,不再投入社会关怀。但是神所交托的福音与文化使命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却要重新调整焦点,耶稣在大祭司祷文向父求:「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约十七23)。

最有说服力的宣教与护教是什么?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基督徒在政见、看法与做法有差异时,能否彰显「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的主,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见证?杨腓力(Philip Yancey)说得好:「神不会记录我们赢了多少次的争辩,却会记念我们是否爱得好。」6

埋堆抑或合一?

社交媒体的魅力是不可置疑的,它有巨大潜力凝聚人群,可以增进讨神喜悦的合一;若误用就会形成散播纷争,有破坏力的部落主义(tribalism),不断地斗争与分化群体,其实已发生在很多的家庭与教会里。

莫尔(Russell Moore)提醒我们,当时建巴别塔的人不想分散在全地,想凝聚众人,其实是有虚荣自私的目的,为了「传扬我们的名」(创十一4)。无论是为了个人或国家的名声,若想唯我独尊,压倒群雄,只会引来恶性循环的竞争,不是神所喜悦的合一。结果神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沟而不通,无法共事,不能维系关系,只能如一盘散沙,分散全地。

莫尔指出神所喜悦的合一在下一章(创十二1-3)就显明了。神呼召亚伯拉罕,要使他「成为大国」,叫「他的名为大」,这不正是巴别塔城的人所要的吗。但不是为了高举个人或以色列民族,最终目的是使「地上的万族」因亚伯拉罕得福。 7

可惜犹太人一直忽略这个重要的目标,常自以为是神的选民而有一种优越感,甚至看不起外邦人。然而亚伯拉罕最重要的后裔耶稣基督,却以舍命的爱向古往今来,世上所有的人宣告说:神爱世人!神的爱拥抱所有的人,超越种族,性别、国籍、党派及各种人为阶级,和门户之见所产生的分门别类。

耶稣为所有的人舍命,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作为主的门徒,我们要带着造福普世的使命,远离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部落主义。有一天,神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这才是基督徒追求合一的终极目标。

参考:

  1. Why the Past 10 Years of American Life Have Been Uniquely Stupid.” By Jonathan Haidt, The Atlantic, May 2022.
  2. Ibid.
  3. Ibid.
  4. Americans Agree Misinformation is a problem, Poll Shows. “ By Amanda Seitz and Hannah Fingerhut, The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8, 2021.
  5.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Extensions of Ma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4.
  6. Yancey, Philip. Vanishing Grace-Bringing Good News to A Deeply Divided World.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4.
  7. Fragmentation Is Not What Is Killing Us.” By Russell Moore,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21, 2022.

职场女性的领导与成功--访张蔡祯女士

职场女性的领导与成功—
访张蔡祯女士

采访/邱清萍

简介:张蔡祯(Jackie Jung)姊妹生于上海,长于香港,现任「财富500企业」之一Western Digital 的全球营运策略和卓越中心副总裁,擅长督导营运和组织转型。近期带领公司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卓越的成就。她同时致力于鼓励和指导年轻女性进入技术领域,去年被 Connected World Magazine 评选得到”2021 Women of Technology”的奖励。科技与创新是未来世界的趋势,而女性在这方面的声音却寥若晨星,该奖励旨在提高社会关注女性在科技方面的贡献。

邱:Jackie,恭喜你得此殊荣。

张:谢谢给我机会分享我的经历与想法。

邱:神很祝福你,使用你,我们就先来谈谈你如何与成功相遇?在过去廿五年的职场生涯中你如何走到这一步呢?你又如何看成功呢?

张:据我了解,圣经没有直接谈论成功,却记载了像摩西、以利亚、大卫等很多领袖的故事,他们如何为人处事,与神如何互动;圣经也谈到神要求我们忠心运用祂所给的恩赐与能力。世人认为成功成就能带来幸福,其实不能带给我们完全的满足。我们只要把工作作好,享受成果,也祝福他人。

我其实走了很多年的冤枉路。从小到大,我都在向往5P: possession (财物)、position (地位)、power(权势)、prestige(名声)和 pleasure(享乐)。我从上海到香港,长大的环境都受这些价值观和氛围所薰陶,很重视表现和成就。做了基督徒以后,觉得享乐及物质的追求不符合圣经的教导,稍有克制,但在工作上争取好成绩,攀爬成功的梯级,赢得功名地位仍是我要追逐求取的。我什至觉得基督徒若在事业上成功,不也是荣耀神的吗?有了这种理念,我全力投入了事业,一周工作 70个小时,为了得到上司的赞赏;结果得到了,升了级,很快乐,可是很短暂,很快又有新的目标,继续往前冲。我感到很疲累,好像赔上了自己的生命,经历不到平安与喜乐。直到三年前,我才重整我的工作观与成功观。

邱:是什么因素使你对成功的意义有所领悟与觉醒呢?你又如何重整?

张:三、四年前我从马来西亚回到美国,那时我已经是公司的行政人员,很快就发觉里面的游戏规则经常转变,大多事情已不在我的掌控中。公司的合并,换总裁,每次的变动都会有很多的权力斗争,我的焦虑愈来愈多。 2018 年我参加一个「从脑到心」课程,发觉自己一直追逐要得上司的肯定与赞赏是错误的。在另外一次的退修会里,老师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觉得天父是怎样看你?我以为我会看到自己好像沙滩上的一块石头,一直被海浪击打;神却让我看见,我其实是祂掌上的明珠,祂是我的天父,我没有必要拼命的去赢取上司的认可与赞赏,这个醒觉给我很大的震憾。

在2020年的一个静修营里,讲员讲到浪子的故事,我很熟悉,也曾用来传福音。起初我以为自己就像故事中很勤奋工作的大儿子,可是愈听愈觉得自己像迷失的小儿子,我在职场上追求成功,把它当成偶像。那天我在神面前承认自己一直的工作观是错误的。

邱:能有这种觉悟,难能可贵啊;要调整过来,难度也很高吧! 你每周工作70 个小时,你是如何培养与神的关系,又如何保持身体与情绪的健康?可以分享一下吗?

张:是,难度很高。几年前我参加一个时间管理的训练,谈到要分辨事情的重要性与紧急性;培养与神、与家人、与朋友关系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容易被忽略。我就做了一些调整,在早上灵修亲近神的时刻,邀请祂进入我今天的工作,求祂帮助我,在各种会议、难题和挑战里讨祂的喜悦。另外,每天早上都与丈夫一同出去溜狗,既可以一同祷告,也可以锻练身体。
      每周六早上,我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亲近神,特别用意识省察的祷告,来回顾一周,想起能与儿子谈天,或看见妈妈吃了我烹调的菜,笑得很开心,我就很感恩;或想起曾经在黑暗中,不在光中,因工作不顺而带来的恐惧担忧,牵挂或依恋;我就把这些纠结不开心的事与神谈谈,神也让我看见,很多问题的根源是因为我想掌控自己的生命,要一切都很完美。在意识省察中,神帮助我去处理好这些负面的情绪,卸下这些的担子。

邱:你愿意如此去调整自己,感谢主。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又如何在职场的政治游戏,激烈的竞争中,不失去在主里个人的操守,持守基督徒做人的原则?

张:品格在职场上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很多领袖爬到顶峰,却因品格的问题掉了下来,后果很惨,大家都看到了。最近 Elizabeth Holms 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在马来西亚工作时,有一次发现一个很不错的新产品在数据上出了小问题,有同事建议把它稍为更改一下,让顾客看不到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可达成合作的协议。当时我认为不应该随便更改数据,我就去跟顾客解释,说我们已用了最好的方法制造了这个新产品,但是发现数据有个小问题,影响不大,还是可以进行,把这个项目做好。结果顾客很满意我们的透明度和诚信,反而增加了对我们的信任。

邱:神所要求的诚信最终对个人或社会群体都是有益处的。我们再来看看你在这么忙碌的生活里,如何兼顾家庭的生活?其中有什么挣扎?如何找到平衡点?

张:家人知道我对工作的热诚,都很支持我。当然我也要尽力做好我该负的责任,如煮饭和家务等,其他的家人也都有他们该扮演的角色。记得我要去马来西亚工作前,我和丈夫 Kenneth都很清楚知道这是神要我们走的路,那时儿子九岁,要离开他出生的地方,起初很惊讶,后来明白妈妈要听神的话,也就接受了;妈妈也对我说:Jackie,你小的时候我希望你听我的话,现在你大了,若清楚是神的带领,你就去吧。我就看见家庭的规划需要在神面前一同的领受,就能同心同行。
      在马来西亚快第五年,我又面临另一次的选择。当时我考虑儿子是否要回美国升高中,建立同侪友伴关系,培养基督徒群体的生活对一个年青人非常重要,我妈妈的健康在衰退中,也需要我帮忙。就在同时,公司考虑提升我为副总裁,这是我工作多年的梦想,眼看就要实现。去或留?我心中很大的挣扎,我怎能就这样放弃呢?当时我们考虑是否 Kenneth 先带儿子返美,而且帮我照顾妈妈,我留在马来西亚工作一两年,等新的责任稳定后,再考虑回美。
      想不到儿子对我说:「妈妈,你想要好好地生活,还是想当副总裁?」当时我觉得很震憾,我一直的心态都是:我要当副总裁,甚至赔上生命也在所不惜!
      过去在每一个重大的决定之前,神都有介入。那一年-2017年,我在查经班团契(BSF)读到约翰福音十三章,耶稣为门徒洗脚,立下谦卑服事的榜样。在默想中,主感动我要用爱心服事最弱小的,当时在我家里,最弱小的就是我儿子跟我妈妈。神也透过经文让我看到自己想出头,心中有骄傲的罪,我就决定放弃这个机会,老板听后也很惊讶。
      2018 年我回到公司总部重新开始,发觉自己很喜欢在卓越中心做营运策略方面的工作,我有新的学习和新的机会,而且生活都没有缺乏。儿子也进入一所很好的高中,在教会少年团契参加服事,我妈妈当时很需要我的照顾,就搬来跟我们一起住。神介入我们的家庭计划,结果是那么的美好。

邱:你尊主为大,祂结果还是让你做了副总裁,使用你作出贡献,感谢主。在高度的工作压力下,很多人只能为保住饭碗去上班;对你来说,工作有没有更深层的意义?你每天带着怎么样的心情去上班呢?

张:神造我使对工作有很大的热情,我每天都带着很大的期盼去上班。正如以上所分享,我每早都先寻求神的面,求祂进入我当天的工作。我愿学习与神同工,在其中成长。我期盼能帮助公司达到目标,也帮助员工成长,祝福别人,也祝福自己;另外,我也看重与同事建立关系与友情,找机会分享自己生命的见证。盼望这一切能荣耀神,这是我每天工作的动力所在。

邱:在科技行业里,女性发展的空间如何?据闻因疫情很多女性要放弃自己的事业,留在家中照顾家人,或负责孩子的教育,疫情过后,可能很难重操故业,你的了解是这样的吗?

张:有几个新的潮流都在帮助女性踏入职场。第一,很多大学的科技学科都开放学位,鼓励女生报读,希望几年后有更多女性的生力军。第二,政府也在提升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地位,现在每个公司都在推动ED&I (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就是聘用员工时,对少数民族,或被边缘化的群体能显示公平、多元及有包容性。政府推动这政策,要求企业在这方面做出承诺,我们的公司在这方面也出了不少力。第三,有些公司有 re-entering work,帮助因疫情而失去工作的女性,让她们重回职场,有一段适应期(soft landing),然后再恢复正式的岗位。所以,我对女性在职场的发展空间是满有盼望的。

邱:我们来谈谈女性与领袖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女性都不想当领袖?或者说想当也当不了呢?有些教会的教导也不鼓励甚至不容许女性当领袖。作为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你自己有什么体会?你怎么看?

张:我先讲为什么女性不想当领袖,有三方面的阻碍:第一做领袖要能担当、肯付代价,很多女性的家庭责任已经很重,拿不出很多的时间;第二,女性自信心不足,调查数据指出,同一个工作机会,女性看看自己的履历,有70% 符合要求,才敢去应征,但是男性有30% 就去了。这两个都是个人的原因,可以求神帮助。第三个原因是社会对女性领袖负面的标签,作为领袖,无论男女都需要比较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立场,而且态度坚定。男性有这些特质,会被誉为领袖人才;女性有,便会被批评说有野心。这方面大家需要反省与调整,才能鼓励更多姊妹贡献自己。
      至于教会在这方面的教导,基本信仰的教义是应坚守的,但是有些教导是有历史文化的背景,女性当领袖就是其中一个例子,我们应突破文化传统的桎梏。每个女性都是神的女儿,都是属神的明亮珍珠,教会应该帮助她们在教会或职场发出闪亮的光。  

邱:你也常鼓励栽培年轻的女性科技人才,训练她们。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的愿景?

张:我曾经有两位很好的上司,给我机会鼓励我,把培养员工作为第一要务,为我立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我也希望栽培年青的女性,陪伴她们走一段路,我在教会也在带领几位年轻的姊妹。我总觉得神给我这个岗位,有祂美好的心意,我要与人分享这个恩典。去年公司重组,有一位姊妹 (也是基督徒)被调到另一岗位;眼看等了很久的机会好像泡汤了。我在为她祷告时,神让我想起以斯帖那句名言:焉知你得了皇后的位份不是为今天的机会吗?我就鼓起勇气,预备为她去见上司。我这样做是很冒险的,上司怎么看我,会觉得我多管闲事吗?但是靠主加力我还是去跟他说:「这个岗位以后会怎样发展,员工会怎样看,会不会觉得不公平呢?我们公司对女性的承诺又会是怎样?」没想到后来我和这位同事都升职了。感谢神给我机会能祝福别人,也祝福自己。

邱:深盼神赐下更多像你这样的以斯帖,不只在职场,也在教会里,愿弟兄和姊妹都能人尽其才,同心建立神的国度。谢谢你非常宝贵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