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塑造—生命成长的动力
灵命塑造—生命成长的动力
邱清萍
「灵命塑造」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很现代也很古典。
灵命塑造本应是门徒训练很重要的环节,然而传统的门训和栽培却很少在这方面下工夫,忽略了心灵的关顾和健心操,错过了丰富的灵修传统,也没有掌握「永恒的现在」。
一、心灵的关顾(Soul Care)
门徒训练以全人成长,有耶稣基督样式为目标,而心灵是一个人最深入核心的部份,是生命的种子,若用心培育浇灌,有一天就会开花结果,活出健康成熟的人格和性格,影响我们与人的关系,和我们的言行。灵无形无体,似乎很隐晦,却由内而外地渗透整个人。智者指出:「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箴四23)
可是许多基督徒与唯物主义的人无异,让感官肉体,及物质环境作主导,看不出来是「有灵的活人」。读经、祈祷、传福音、事奉、奉献等不过是在「做」一些「属灵」的事,而缺乏属灵生命的洞察力、活力与热情。
我们重视身体健康,花时间运动、不惜花钱买补品;我们也为了情绪健康找辅导,可是我们生命最核心及最重要的心灵,却像荒芜的草原,不但野草丛生,还有蛇虫鼠蚁到处爬行。难怪我们的生活苦闷枯竭,面对试探或苦难,不堪一击,关顾心灵实在刻不容缓。
心灵关顾与心理辅导不一样:后者帮助解决情绪及人际关系的难题,前者却留意及聆听更深处的动态,如动机、欲望、心态和价值观等,关注它们是否配合圣灵的感动和引导。心灵有很多矛盾的东西,往往只有心灵的言语才能了解,而非理性逻辑所能及。透过祷告、自觉与反思等操练,我们能接收生命的讯息,与生命之泉——三一真神作更深的联合。保罗教导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唯独(操练)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四8)。
二、灵命的健心操
心灵要培养和操练才能成长,尤其因为它很隐晦,很容易被忽略。身体需要健身操,心灵也需要健心操。
操练是灵命进深的预工,把我们带到神的面前,作全人的开放,腾出空间,使生命的主没有拦阻地进行改造之工。操练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有可能发生。我们自己不可能成圣,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但我们可以预备自己这个器皿,使圣灵有空间可以成就祂伟大的作为。健心操包括禁戒性及介入性的操练,都能帮助我们成长。
健心操的目标是心灵的苏醒,不但相信,也意识到神的同在。诗人说:「祂使我的(心)灵魂苏醒」(诗廿三3),雅歌书的女子爱慕良人,有如此的经历:「我身睡卧,我心却醒,这是我良人的声音」(歌五2)。圣经说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却常常视若无睹,反而觉得神很遥远抽象。直到我们的心苏醒了,突然看见神就在这里。像耶稣复活当天,在以马忤斯路上与两个门徒谈话,他们却认不出祂来,直到耶稣在房子里与他们擘饼,他们的「眼睛明亮,认出祂来」。 「认出祂来」就是心灵的苏醒,也是健心操要达到的目标。
三、饮于丰富的灵修传统和资源
作为福音派信徒,我们都很清楚教会历史并非始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两千年来神在不同时期的教会都有祂的作为,也有祂忠心的门徒和仆人,他们遵守圣经的的教导,虽然成长的目标相同,却经历不同的文化处境对心灵的冲激,而演译出不同的成长途径和神学传统。傅士德的《属灵传统礼赞》(Streams of Living Water by Richard Foster)就举出六条溪流(传统),在基督徒灵命塑造上可以互相补足。
两千年前,保罗为以弗所教会信徒祷告:「求神按着祂丰盛的荣耀,借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三14-18)「众圣徒」包括了古往今来、各民各族中诚心信耶稣,渴望讨祂喜悦的人。阅读他们的教导和经历,有助我们体会基督的爱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踏着他们的足印,我们可以找到灵命成长的溪流和路标。
四、永恒的现在
过去门训基于偏差的神学观念,基督徒的生存意义谨在于死后能上天堂得奖赏。我们事奉、传福音和行善事,都为了将来得冠冕,却忽略今生生命改变的重要。我们只强调耶稣的死与复活,作为得救上天堂的依据,却忽略了以基督为我们在地上的生命,活出与祂一同藏在神里面的生活(西三1-4)。
主叫拉撒路复活之前,对马大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十一25-26)肉体死了,耶稣再来时会复活;灵魂死了,在信耶稣那刻就复活了。凡活着信耶稣的人-就是肉体还没有死的人,因信耶稣灵魂复活了,必永远不死。耶稣十架救恩的好消息,现在就能生效,叫人活在「永恒的现在」(The Eternal Now)。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望、爱,其中最大的是爱」。常存就是永恒,灵命成长就是要把信望爱的特质发挥出来。可是很多基督徒以「肉体有一天会复活」为足,却没有活在永恒的现在。就像人为房子买了昂贵的保险,却没有好好的享受住在房子里的一切好处。有了永生的保险,却没有动力活出永生的生命。
耶稣所应许的「丰盛生命」(约十10),是今生就可以得到的,这也是灵命塑造可以达到的果效。
灵性与美的追求——访何崇谦牧师/博士
灵性与美的追求——访何崇谦牧师/博士
邱清萍
何崇谦牧师曾获四个博士学位,包括哲学、神学及神学研究。曾在香港、澳洲及北美牧会,在澳洲宣教开荒,在多间神学院任教。现为加州圣言讲道研经学院副院长及教务主任。亦为「基督丰荣团契」顾问。
邱:最近终于收到你的大作《超然的启视——从艺术到灵性》,尚未细心拜读。想知道你个人的心路历程,艺术如何影响,甚至塑造你的灵命追求?
何:我从小喜欢艺术,向往美的事物,如美的颜色、构图、形像,艺术品等。自小信主后,发觉我们的信仰有一大空缺,就是对美的追求。其实真、善、美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可惜教会只重视真理与善行的教导,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美」的教育。有了这个发现,我开始在信仰中寻索美的旅程。我在信义宗教会长大,与其他福音派教会相比,较多接触礼仪中的美,但仍然很淡薄。我常自问绘画与灵性有何关系?教会一般教导是:只要你读圣经、传福音、去教堂就是好信徒;可是神要我作一个画家,一定有祂的心意,我为此常有挣扎。
邱:有些基督徒甚至看觉得,向往美是虚荣心作怪。
何:的确这样。我们以为对美的追求就是掉进「眼目情欲和今生骄傲」的陷阱里。可是我总觉得这样解经是有偏差的。神创造的东西都这么美,可是在信仰的范畴里却找不到「美」的踪影,原因在那里呢。
虽然如此,作为一个画家,我没有停止艺术的追求。艺术求真,也要求不断创新,突破旧有的框架,这已经成为我的性格。面对一些似乎走到穷途末路的问题,我会锲而不舍的求问:真是这样吗?就这样吗?信仰之路是否只有理性的探索?这段经文是这样的诠释吗?有没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不甘被困于固有的框架内,我要突破,这是艺术的进路,也是我追求成长的心态。
邱: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智慧哦。
何:我五、六岁信主,在祟真会成长和接受按牧,事奉却都在宣道会。你前面提的那本书是我的学术论文,后来翻成中文,也算是自己在寻索过程中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真善美分不开,而且「美」是灵性追求很重要的部份,不能与真理及善行分割。
我在书中比较四位艺术家,画的都是风景山水画。我想找出他们如何追求美感,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其中两位是西方艺术家,一是基督徒,另一位是天主教徒。另外两位是中国明代和清代的艺术家,一位是佛教徒,另一位兼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我的研究发现他们虽不一定相信创造万物的神,但在艺术创作过程里,都能体验天地间有一位超越者,赋予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许多的感悟和领受,都沉淀在他们的山水风景画里。
其实,任何文化只要面对神创造的美,都会同样产生敬虔的感觉,这就是人的灵性功能。艺术与灵性实在有密切的关系,神原来是一位艺术家!
邱:你是传道人,又是艺术家,这两方面如何融合?
何:作为画家,我喜欢看和观察,看山看树、看人、看闹市;观察一竹一木,晨曦落霞,它们的形像、姿态、色彩是多么的美,我从其中感受到神奇妙的智慧。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人物,观察小孩和老人的神态与神情、我喜欢留意他们眼神所透露的灵性,就算觉得自己不美的人,进入画中都有一种神秘精灵的美,非常吸引我。我发觉我的创作不过是模拟复制神已完成的杰作,能代入神的眼光和意念,投入祂的灵感,我感觉与神很亲近,找到了祂赋予我创意和创造力的目的,这些都给我很大的满足感,我从艺术到灵性的心路历程终于有了方向。
我是传道人,参予传福音牧会的工作,但心中总觉得还欠了一些东西,有一种美的呼唤总在向我招手,要我体验神的荣美,并且把祂的荣美在信仰中表彰出来。
邱:文以载道,我们的信仰是建基于神的启示,并以理性文字来传递,艺术不是直线的思维方式,这是否我们不能跳出「框架」的其中一个原因?艺术能否成为神彰显自己的工具呢?
何:神启示自己也常借着可见可触摸「所造之物」彰显出来(罗一20),正如诗人指出「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十九1),从大自然我们可以听见神的声音,看见祂的作为。有些基督徒误解,灵性好就要贬低物质界的东西,但神并不轻看物质的世界,祂自己道成肉身,进入有形有体的世界,是「可见可听,亲眼可见,亲手可摸」的生命之道(约壹一1)。 「文以载道」的载体是神所看重的,不但敬拜的文字歌词,就连唱出的声音、身体的语言等都可以成为我们亲近神重要的渠道。灵感成为诗词,美感化为图像;灵性可以提升艺术,而艺术也可以是灵性具体的表达,这就是艺术与灵性的关系。
邱:刚才你提到你喜欢看与观察,灵性操练很重要的目标是在万事万物中「看见神」(see God in everything)。如何看?这就是艺术?
何:对,有时我们以为「思想」只是抽象的思维,其实也包括了看及感受。例如早上起床,脚很本能地穿上拖鞋,却发觉左右错乱了,就自动调换过来。你没有经过理性的思维,怎么知道错了呢?其实透过经验,在想像力的思维里,你已看到,已感受到了。
信仰方面也一样,我们以为读通圣经,头脑明白了,就等于进入了信仰;然而雅各指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理论的思维,必须结合经验上的实践才是真信仰,而经验就包括了可见、可听、可摸、可感受的肉身体会。
邱:你是艺术家,能从「看」领受感悟,但一般人缺乏这方面的修练,常觉得读经很枯燥,看不见亮光。
何:我认为还是可以培养的,最重要是操练从神的角度和眼光来诠释和看万事万物,从神的启示,三一神的创造与救赎来反思每天的际遇。正如我喜欢画画,每天很自然的就会留意有什么景物题材可以入画,成为画的主题。我们若每天刻意留意神在宇宙大地,在自己身处的环境际遇中的作为,留心观察,用神的话反思默想,就会发现神的手迹和脚踪,明白祂行事的法则与作风。
神不但在风平浪静中向我们私语,也在狂风大浪中向我们呼喊,若我们都一样谦卑操练,学习聆听,就能提升灵性,更全面地回应这位呼风唤雨的神。我们相信生命不是偶然,神在察看,祂有能力转祸为福,只是我们没有调校好焦点,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神在旁边经过也留意不到。因此需要刻意的操练。
邱:可是人生多有丑陋和痛苦的经历,又如何从其中体验「美感」?
何:这是另一个误解,美不一定漂亮,却能引起一种情感的满足(fulfillment),这满足可能是快感、也可能是伤心什至怒气,例如心中不快很想大叫(却不要骂人),叫完以后有一种很舒畅的感觉,那就是美。或跑步完毕,会有满足的成就感。例如看了悲情的电影,流了很多眼泪,虽然伤心,却感到这戏演得真好。美感就是情绪的共鸣,情景配合了心境所产生的一种适切完美感,在理解、情绪及身体感官上有了满足。当然漂亮也是美的一种,看到比例合宜、大小均匀、颜色调和的东西,视觉就会感到很舒服。美是心理的共鸣,例如头的大小与身体合比例,过大或过小就不美;圆形多数时候能给人美感等。
「美感」aesthetics这个字不容易翻译,十八世纪一位德国哲学家认为美感是认知的一个途径,有真有善也必有美。美不一定好看,但必须附合真与善,例如健康的牙,也就是真牙和好的牙,能达到原本功能的牙必然给人美感。烂牙和损坏了的蛀牙给人不美的感觉。美感带来适切及完整的感觉,与善及真是紧密联系,不抽离的。一般人所说的美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邱:你书中曾提说:「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祷告」(罗八28),这叹息是一种艺术,无法用理性去了解。
何:是一种赞叹情感的表达。说一件衣服很美,往往要从整件衣服的布料、结构、比例、颜色、甚至配合身材与天气,整体给人的观感来判断。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祷告,就是指祂从整体的效果来记念我们的需要,有时我们自己只能看到片面,我们以为不好的未必真的不好。我们只看见困难与痛苦的一面,圣灵却看得更大更远,看出该苦难所能带给我们的祝福,神要我们信靠祂那说不尽的智慧与恩典。
邱:所以,信靠神的人肉身虽在苦楚,心灵却另有一番甘美,这也是艺术,因为「看」到超越眼前现实的真像。我们如何进入这种信靠与赞叹的祷告呢?
何:艺术家通常能跳出框框,从不同角度,不从定点去看事物。未信主的人当然也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角度,但属神的人若能从神的角度去看,视野必更宽广。
邱:如何培养这种开放、敞开的心态?
何:放下成见或自我,不执着于某一定点。当然不是向有限的对象或邪灵开放,乃是向无限的神开放自己,祂最理解我们,不会愚弄或伤害我们,我们可以放心向祂敞开。过程中也需要群体的彼此鼓励、提醒与代求。如保罗所说:「要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诫,心被恩感歌颂神。」(西三16)
邱:我们的信仰有其不知与奥秘的一面,是否需要以静观中的虚心、开放与信靠进入?这是否艺术的精神?
何:我们从事画画创作的人,常要面对未知与奥秘,往往无法肯定挥动彩笔的结果会怎样,即使已打好底稿、对颜色的运用也有计划,最后的结果仍然由不得我们。可能大失所望,也可能出乎意料的美好。写作也如是,成文之际可能目不忍睹,只好投篮,也可能惊讶不已。这是艺术中的奥秘,在信仰方面何尝不是如此?走到一段路,我们只能止步,放下自己,完全开放俯伏,let God be God,静待灵光一现。
神的隐藏就是一种奥秘,但在快速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习惯了掌控一切和结果,不耐烦未知与奥秘,灵性追求变得很机械化,也很苍白,离丰盛的生命很遥远。
尽在爱中
尽在爱中
邱清萍
始祖堕落不只是犯了罪,也失去了爱神的本能。透过耶稣的救恩,神吸引我们重新爱祂,也以祂的爱来爱人。尽心、性、意、力爱神及爱人如己是所有属灵操练的出发点,与主在爱中联合是生命成长的目标。
我们原本就是蒙爱的,因此要活得像「蒙爱」的人。我曾在《活在爱中》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之前,神已经爱我们了。我们受造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享受这个爱,分享这个爱。我们的心灵一直在寻找这份爱,就证明它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寻找,因为曾经拥有,后来失去了。浪子想回家,就证明他本来有一个家,曾经享受过家的温暖。我们要做一个蒙爱的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蒙爱的,后来却失落了」。
基督徒是在失落中被神寻回的人,基督徒的成长就要活得像蒙爱的人。但这样「活着」是不容易的,因为现实生活很多相反的讯息,带给内心烦噪不安、忧虑与恐惧,例如:你又失败了,再没有面目见人了;你真倒霉,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你样样不如人,真是一无是处!你要成功,先要使别人失败;你要树立自己,先要拆毁别人…。这些声音在生活中带出粗暴的言词、盲目的打拼和关系的撕裂。
这些时候,静默(注1)的操练能帮助我们聆听内心的声音,分辨好牧人爱的肯定,和拆毁者混淆真理、破坏生命的声音(约10:3-5);有时后者的声浪似乎掩盖好牧人的慈言爱语,就要以圣言心祷的操练来重新掌握神所应许的爱: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罗5:8)「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8:32)
保罗说:「神的一切应许在基督里都是确实的。」(林后1:20)我们可以操练神的同在,以呼吸式的祷告恒常的把神在基督里的应许深藏心里,将幽暗的势力驱逐出(心)境。并且留意神在每天际遇中如何显明祂的爱,例如:家人的平安、丰足的衣食、健康、一句鼓励的话、破迷解惑的一个亮光、困境中的忍耐、痛苦化装的祝福…而且在灵程札记中记下来,我们愈数算神的作为,愈发现祂的爱与恩典实在是遍地开花,感恩与信靠祂的心也坚固起来。
然而,人生的路不都是花香常漫,可能更多是横风苦雨,及百般冷暖的世间情。有些人身经百战之后,留下了斑驳的伤痕,和内心一些无法驱走的劲敌。其中一个最劲的敌人是惧怕,除了怕身体的病痛和死亡之外,我们还怕孤单、失败、被排拒、被欺负等;而最可怕的是,惧怕能吸纳忧虑、沮丧、怒气等情绪、使困难膨胀得无限大,使人见到猫如见老虎。原来惧怕本身比惧怕的对象更可怕。
然而,神的爱能胜过惧怕这劲敌。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里谈到「神就是爱」的时候特别指出:「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约壹4:18)。然而如何胜过惧怕呢?使徒在前面指出要「住在」神里面,也就是「住在」爱里面。 (15-16节)。
住在神里面是什么意思?耶稣曾教导约翰和其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约15:4)。这是一种与主连结的生命,归心祷告及默观的操练可以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归心祷告是一种信靠及安息的祷告。开始时以「祷语」进入静默,醒觉主耶稣已定居在我心里,祂是我生命的根,我可以向祂敞开全心与全人,与祂联合;而尽在不言中的默观操练,可以引领我们全然安息在神的爱里。 《不知之云》(The Cloud of Unknowing) 的作者说得好:「我们不能靠头脑知识理解神,却能以清心的爱得着神」。
在静默与安息中,我们尝到神同在的甘美,也经历到在主爱里的稳妥,惧怕不再可怕。我们不但有勇气面对困难,也能还它真面目,不是老虎,不过一只猫而已。我们由惊逃的受害者变成镇定的见证者(from victim to witness),见证惧怕不过是一堆杂思乱想、一些无凭的感觉,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而已,而使惧怕膨胀的其实是自己对困难经历的诠释。
原来苦痛的感受如惧怕、沮丧或恼怒等均来自心灵的噪音,而这些噪音来自我们对困难的诠释,和不经意编写出来的故事,通常都会「言过其实」,痛上加苦。 (注2)
在静默中我们进入主的安息,噪音止息了,眼目更清明,就能分辨惧怕的对象或事件,和惧怕本身;住在主爱里的安全感使我们无惧于惧怕,甚至在宁静中接受它,就会发觉它的威胁性减少了,而且带动心灵进入更深的信靠,「要安静,当知我是神。」(诗46:10) 静默是神常用的语言,在静默中神的爱语特别清晰,祂的应许特别坚定。
若情绪问题比较严重,静默可能会使里面的噪音变本加厉,更搅动情绪,最好先经过辅导员或灵程导师的帮助,或与可信靠的朋友一同祷告。
住在主爱里的人不但可以驱除内心的噪音,进入平静安息,也能对人流露更深的爱,更懂得聆听别人口所讲,及讲不出来的心声;也有更多内心的自由去关爱别人。
註:
- 1. 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操练如静默、圣言心祷、呼吸式祷告、灵程札记、归心祷告、默观和灵程导引等,都是灵命塑造的基本工及进深的「健心操」 ,基督丰荣团契ficfellowship.org提供这些训练,请点此浏览有关文章。.
- Martin Laird, Into the Silent Land.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默观的祷告与爱的成长
邱清萍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基督徒的灵命塑造是一个爱的成长过程,耶稣把神对人的要求与期待总括在爱神与爱人的两条诫命里,祂说这是一切道理的总纲。不学习爱不可能祷告得好,因为爱是祷告的lingua franca (通用语)。
爱得好才能祷告得好,我们的祷告生活也随着爱的成长而转型。最初的祷告像奴隶,害怕用词不当得罪主人;渐渐像雇工,为得雇主报酬或奖偿而祷告;认识主多些我们像学生渴望效法老师的样式,在祷告中经历生命的改变。深度体验主无条件的爱与恩典后,我们变回小孩子的样式,祷告是向「阿爸父」单纯的信靠,与亲昵的依偎。更多经历与主同死同活同坐天上,我们会进入与主联合的祷告,是新娘向新郎完全开放降服,没有保留的祷告。
傅士德用一个房子不同的房间来比喻不同的祷告操练,饶有意义(注一)。祷告就是回家,回到与神共筑爱巢的家。耶稣是家门,祷告是开门的钥匙。
入门的时候,我们多在「客厅」与神会面,像孩子向阿爸父说话一样。祷告的内容都围绕自己的需要与喜好,天父喜欢听祂儿女单纯的祈求及倾诉。有时我们的祷告像进入「厨房和饭厅」,在圣言心祷的操练中,慢慢咀嚼与反刍神的话,把所默想的化成祷告;有时我们又会在「书房」反思神的作为,一边写札记,一边作意识省察的祷告,求祂鉴察与洁净;或接受灵程导师的帮助,分辨祂的声音与引导;另一些时候,我们会进入「工作室」,卷起衣袖事奉神帮助人,进入代求和争战的祷告;在这些祷告中我们更认识主,也更爱祂;
我们若追求更爱主,有时会进入「睡房」,与主联合的祷告,也是默观的祷告。这是一种专注爱神,尽在不言中的祷告,我们与主的关系水乳交融,如两支腊烛的火焰结合为一,或雨降在溪水融为溪流(注二)。我们进入「睡眠」,安息在主爱的怀抱中,此刻主在我们心灵的隐密处的塑造,是我们毫无意识、也明白不了奇异的爱。
要进入默观的祷告,我们先要在爱神爱人的实践上不断成长,经历过「厅堂、厨房、书房、工作室」等祷告生活的操练,否则会很吃力,甚至有危险。因为没有经过锻炼与分辨的装备,就心灵完全向灵界敞开,很容易中了魔鬼的诡计与欺骗。进入默观祷告之前应作的准备是清心和追求爱主(注三)。
怎样能清心呢?言行的不洁较易觉察而求神赦免,但人与神最深的关系像黑夜一样隐藏于意识与自觉之外,难以看得清楚。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使徒约翰指出爱世界就不能爱神(约壹二15),而爱世界包括感官方面如眼目和肉体的情欲,心灵方面如今生的骄傲,我们被罪和各种的依附、偶像(attachments)所捆绑,常看不见自己的沉溺,神却可以在隐秘的黑夜中释放了我们,使我们恢复爱神爱人的自由。
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 的作品《灵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 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教导。他指出神的释放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感官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enses):透过独处、静默、默想的操练,我们有意识地放下感官的作用,包括以感官的图像和思维来定义神和祂的作为,也必须放下,用心灵和诚实向神开放自己,神就可以将感官里的罪与依附都除去。
第二是「心灵的黑夜」 (Dark Night of the Spirit):十架约翰提出了七种隐晦属灵的罪:属灵的骄傲、虚荣、愤怒、奢华、贪婪、嫉妒与怠慢。这些罪都发生在属灵追求的领域里。基督徒有属灵的追求本为美事,可惜人性的软弱也一样渗透进来,结果外表好像很「属灵」,骨子里仍然充满各种的欲求,以致离与主联合的目标似近犹远,似得未得。在这段灵性挣扎浮沉的阶段,我们好像进入心灵的黑夜,无光、无喜乐、也无追求的动力。神要在黑夜中使我们不再靠肉身的感官,或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属灵的事,叫我们对主以外的事物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留不住。好叫我们专注追求祂的面和祂的爱。在灵魂黑夜的熬炼中,虚心取代了骄傲、简朴取代了野心、平静取代了愤怒、知足取代了奢华、喜乐取代了嫉妒,而动力也取代了怠慢(注四)。
无论是感官或心灵的黑夜,都是为了炼净,使我们能清心追求爱主。默想和各种的操练是主动和刻意的,默观却是被动的等候和回应神的恩赐。在默观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放下对感官作用的执着(一定要有怎样的看法、感受和经验)、把刻意的「执着」(willful)与掌控化为虚心的「乐意」(willing) 与开放(注五),由加到减、由繁到简、由累积到放下,这是「主必兴旺、我必衰微」的虚己、忘己与舍己的过程。
这过程有时很痛苦,因为对自己的包袱与偶像有了醒觉,放下时会有撕裂之痛,神常借着痛苦与破碎的经历来炼净我们深处的障碍。但有时却是愉快的,久久不能摆脱的缠累终于松绑了,可以突破了,心情也自由轻快了。这些多在黑暗(隐密处) 进行,原来我们常不敢面对和承认自己的盲点和软弱,长久以来培养了许多自卫的策略,层层掩盖着,连自己也瞒骗了。但假如我们肯来到神的面前,向祂开放,祂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和放下。
黑夜过去,黎明来到,我们在与主联合的爱中苏醒了。原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一切的追求渐渐聚焦,祂就是我们心灵饥渴和梦寐以求的爱人,也是生命最终极的完满。不同的默观传统都同意「爱」是灵命成长最终极的目标。 「黑夜」是一个心灵被炼净和医治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恢复清心单纯,带着深沉的平安与喜乐,以丰足的自由去爱神和爱人。
注:
1. Richard J. Foster, 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 Hodder & Stoughton, 1992., .1.
2. 邱清萍,《尽在爱中》,美国中信,2015年出版,页69-74。译自Interior Castle by St. Teresa of Avil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ison Peers. Image Books, Doubleday, 1989.
3. Foster, Ibid. p. 164-168.
4. 邱清萍,同上,页141-143。译自Dark Night of the Soul (eBook) by St. John of the Cross.
5. Gerald G. May, M.D., 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rkness and Spiritual Growth. HarperCollins ebook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