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基督與靈命塑造

效法基督與靈命塑造

邱清萍著 

基督徒的人生是從「信耶穌」到「像耶穌」。信耶穌,因為只有祂能拯救我們脫離罪與魔;像耶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勝過自己和世界。

耶穌剛出來傳道就呼召門徒,對他們說:「來跟從我。」(太四19;約一43)當時除了門徒外,還有許多人因耶穌能解決他們的困難如醫病趕鬼,又行各樣的神蹟奇事,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就「跟著他。」(太四25)

「跟著」與「跟從」有很大的分別。今天教會內外都有追求靈命經歷的熱潮,若我們只是跟風地「跟著」,看待耶穌像其他宗教偉人一樣,遲早會感到迷失。當時許多人因耶穌是「名人」,是他們心目中所期盼的「救世英雄」就跟著祂,後來發現祂竟是被定罪的「犯人」,一夜之間他們變成高喊「釘死祂」的盲目群眾。

耶穌卻呼召門徒「跟從」祂,跟從就是效法祂的樣式。許多人說宗教不外乎遵守道德誡律或履行宗教儀式,耶穌卻說這些都是沉重的擔子,只會使人感到「勞苦擔重擔」,得不著安息。祂邀請我們帶著柔和謙卑的心,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太十一28-30)。耶穌用了當時農耕的比喻,指出祂與跟從祂的人的關係,就像兩隻耕田的牛同負一軛,力是大牛出的,小牛在旁邊跟著走,照著大牛的樣式來勞動。耶穌指出跟從祂的人一個先決的條件是謙卑的心。

人最重的擔子不在外面,也不是從別人或環境而來,乃來自裡面的自我中心、驕傲和自義。其實,專注自己的人常會感到不安全,容易與人產生矛盾和衝突,帶來挫折、失望、懼怕和忿怒的情緒。這些都成為重擔,要得安息就要來跟從主,學祂的樣式——柔和謙卑。要謙卑首先要放下自己。

這是為甚麼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跟從祂就要捨己,放下自己,效法祂虛己,以祂的心為心(腓二5-8)。效法耶穌不是從外面的言行開始,必須從裡面的心開始。但是誰能掌握自己的心呢?難度極高!

我們只能好像小牛依附大牛一樣,與主同負一軛,讓祂牽著我們走。同負一軛表示同心同行,在愛中聯合。保羅在書信中用「在基督裡」164次,教導我們如何與主同釘十架(加五24;六14)、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羅六1-11)、同坐在天上(弗二6)及同藏在神裡面(西三1-4),在主的愛中深切與祂聯合。靈命塑造最終的目標是與主的生命聯合,以致「基督成形在我們的心裡」(加四19)。

這種與主在愛中聯合的生命會經過一個「有諸內而形於外」的轉化過程,而敬虔的操練(提前四7-8)則是我們在這過程中的預備工夫。操練為了開放自己,騰出空間,使聖靈沒有阻攔的完成祂塑造的工作。正如魏樂德(Dallas Willard) 教導說:「操練敬虔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有可能發生」。我們自己不可能成聖,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但我們可以預備自己這個器皿,使聖靈有空間可以成就祂偉大的作為。

耶穌邀請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承認自己乾渴而願意來到主那裡的人必是柔和謙卑,真正想跟從主的人。主應許祂的生命,透過聖靈的內住,在我們裡面成為活水的泉源,湧流出活水的江河(約七38),推動著我們的人生,在我們的生活處境流露出祂的樣式來。

我們如何認知主的樣式,以致於我們可以與祂同心同行,跟從和效法祂呢?歷世歷代,許多跟從祂的人來過,也喝過這生命的活水,他們如何在生活處境中活出祂的樣式?十五世紀的金碧士(Thomas Kempis) 在他的不朽著作《效法基督》 (Imitation of Christ) 裡很詳盡的羅列出主的樣式和如何效法祂,例如「效法基督看輕世界的虛榮」、「效法基督忍受暫時的苦難」、「效法基督捨己背負十架」等,也有篇章提及操練的途徑,如「認識自己」、「安息於上帝裡面」、「內心平安與靈性進步之祕訣」、「謙卑聽神的話」等。

近代的傅士德 (Richard Foster) 在《活水溪流》(Streams of Living Water)一書把福音書裡耶穌在世生活為人的樣式分成六部份,好像六條溪流匯合成為潺潺而流的江河,我們若跟從祂的腳蹤,效法祂的樣式,就可活出祂所應許的豐盛生命。這六部份包括:

一、不住禱告與神同在 (Contemplative Life)
二、彰顯敬虔的美德 (Virtuous Life)
三、經歷聖靈的大能 (Spirit-Empowered Life)
四、入世行公義好憐憫 (Compassionate Life)
五、宣講福音好消息 (Word-Centered Life)
六、信心與行為實踐 (Incarnational Life)

另一方面,傅士德從教會歷史不同時代的屬靈覺醒,所匯聚而成的「運動」刻畫出耶穌的不同形像。他認為這些覺醒是因為基督的身體在當時代的表現,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真理或活不出耶穌更全面的樣式,於是聖靈就會感動有些領袖起來矯正或補充,漸漸凝聚了力量而產生巨流。可惜因人的軟弱,有時這些運動又會矯枉過正而致極端,或彼此對立。事實上,任何時代神的教會若都能兼有這幾方面的特色,作出美好的平衡,基督的形像就會更鮮明,而教會的見証也會更有力。

耶穌的生命像活水泉源,流過教會的歷史,形成不同的傳統(運動),像河溪向四方奔流。傅士德列出六個經過時間考驗的傳統,反映以上提及基督豐富的生命樣式:

  1. 「禱告靜修傳統」如第四世紀的沙漠教父教母、第六世紀的本篤修會、十六世紀的莫拉維亞運動,和十七世紀的敬虔運動。
  2. 「聖潔運動傳統」如十二世紀的西篤會、十六世紀的天主教改革、十六世紀的清教徒、十八世紀的聖潔運動、廿世紀的凱西克靈修會等。
  3. 「聖靈大能傳統」如方濟會、近代的五旬節和靈恩運動等。
  4. 「社會公義傳統」如十八世紀的廢奴運動、十九世紀的選舉權運動、廿世紀的美國民權運動等。
  5. 「福音宣教傳統」如十三世紀的道明會、十六世紀的復原教改革運動、十八世紀的大覺醒和宣教運動、廿世紀的學生志願佈道等。
  6. 「道成肉身傳統」如第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及廿世紀的基督徒專業協會等。

「效法主」不只是個人靈命塑造的目標與途徑,也是教會生活的座標。

參考:

Foster, Richard J. 2001.Streams of Living Water—Celebrating the Great Traditions of Christian Faith.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Willard, Dallas. 1991. The Spirit of the Disciplines: Understanding How God Changes Live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聆聽神

聆聽神

邱清萍著 

神會跟我說話嗎?

人能夠與神交往,是神的恩典。神主動尋找和愛我們,向我們講話,主動與我們建立關係。既然是神主動,我們可以有信心,相信祂要我們聽見祂、遇見祂和接受祂愛的邀請。有愛就會有溝通,而溝通是雙向的。焉有兩個相愛的人不彼此說話呢?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心靈和誠實與神相交,就不難聽見和認得祂的聲音。

神藉著聖經已向我們說話,教會歷史的記錄告訴我們神繼續向人說話,以不同的方式和媒介向人表達祂的愛與心意,只是這些話不像聖經那樣放諸四海而皆準,乃是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處境中的引領,且與聖經已啟示的真理沒有衝突。

為甚麼我聽不見神的聲音?

神既然主動要跟我們說話,為甚麼我們仍然像基甸一樣,需要神給証據(士六17),才有信心神已向我們說話了。也許我們需要排除一些的誤解。

  1. 許多人禱告不期待神會回應,萬一真的聽見神在說話,就會害怕,(像祭司撒迦利亞和牧羊人),以為是幻覺,或精神有問題。我們不停的講,講完就拜拜阿們,去幹別的事。其實禱告是愛的對話,是雙程路,我們說完了應安靜等候和聆聽神的回應。
  2. 許多人禱告只為了求神問卜,解決困難,得到一些福氣或指引。神卻更渴望我們愛祂,真誠願意認識祂的心意,討祂喜悅。「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路…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為友),祂必將自己的約(對人的心意)指示(透露給)他們」(詩廿五12-14)。
  3. 我們以為要肉眼看見、肉耳聽到才算聽見,雖然神會用這些渠道,祂更常用我們的思想和心靈。神仍然向人說話,耶穌說:「我的羊能認得我的聲音」。好牧人的聲音是愛的溝通,即使在責備或管教時羊也聽得出是「賜生命」的聲音,而非盜賊毀壞生命的聲音。

羅拔弟兄三年來想盡辦法要挽救他的保險公司脫離危機,都不成功,後來他信了主。有一天,他開車上班,重擔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到了叉路口,有一意念說:「放棄吧,向左轉從此消失吧」。但另一個更強烈的意念說:「把車停在路邊」。車停了,他伏在駕駛盤痛哭良久,此時彷彿有人坐在旁邊跟他說:「我的愛子也曾面對極大的重壓,祂向我求就得到力量。你也照樣向我求吧,我會幫助你的。」立時心中平靜下來,繼續開車去辦公室,當天很多複雜的問題都奇異的解決了。不要限制神,祂常用不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渠道向人講話。

  1. 我們以為神只向重要人物說話,如亞伯拉罕、摩西、舊約先知、使徒保羅等。其實神也向被遺棄的夏甲、和童子撒母耳說話。有些人甚至以「聽到神說話」來樹立地位與權柄,以此指揮及控制別人,卻沒有生命的見証來配合,結果滿足了自己的私慾,也誤導了別人。
  2. 很多基督徒以為生活大小事情都有神特定的旨意,必須每事求問神。其實神在聖經已將行事為人的大原則啟示了出來,我們只要存敬畏順服神的心,把已知是神喜悅的事(如饒恕、愛人如己)行出來,神會在我們還不清楚,仍需尋求的事上顯明祂的引導。

神如何向我們說話?

神與人建立不同愛的關係,而不同的關係也有不同的溝通形式。我們與神的各種關係,無論是親子、君臣、主僕、朋友、師生或配偶的關係,神溝通的重點和音調也不一樣:或以仁慈、威嚴、權威的語調,或以敦敦教誨、親密的喁喁細語方式來向我們表達祂的期待與意願,若我們在愛中進入該種關係,就能聽懂祂的意思。

另外,神也用多種媒介與我們溝通:詩篇十九篇指出聖經和自然界是神最常用來啟示祂的作為,與管理宇宙萬物的規律;聖靈幫助我們正確接收神的訊息,神也使用天使、神蹟、災難、痛苦、智者的話、歷史、生活際遇、屬神的社群(如教會)、文字書籍、音樂與藝術等向我們展現祂的心意。神的音波就在我們的周圍,我們若存心順服神,定意討祂喜悅,就能隨時隨地接收到神的心意,聽到祂的聲音。耶穌說:「人若立志遵著神的旨意行,就必曉得…。」(約七17)

我們如何接收祂的訊息?

我們整個人的結構是神設計和創造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要接收祂的信息。神為自己的榮耀創造我們,要使我們「知道祂和明白祂」,且把我們對祂的認識見証出來,好述說祂的美德(賽四十三7, 10, 21)。神在我們的身體五官、思想感情、良知與願望、記憶與意志的抉擇,甚至在睡夢中,都佈置了聽見祂訊息的功能;甚至在我們的人際關係與各種的際遇裡,都有祂的心意。我們若願意在凡事上討神喜悅,祂會很樂意的指示我們。

在身體各種功能中,神最常用的渠道是透過我們的靈來說話。箴言說:「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廿27)神常提著這個燈,向我們顯示祂的心意,然而我們常忽略這個接收神聲音最重要的「器官」──我們的靈,卻一直期待我們肉耳會聽到一些特殊的聲音,或眼睛見到一些特殊的現象,結果錯過了神的訊息。

古聖說:寂靜是神的首要語言(silence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God)。神的聲音在人心靈安靜時最響亮;神的心意在人的靈靜中最清晰。我們停止說話,放下自己繁雜的意念,進入靈靜,就會發現神已在那裡,等待與我們在愛中對話。

有一教授找牧師學道,一坐下便說過不停,意氣風發地數說自己的學位與成就。牧師拿來一壺茶,不停地把茶倒在杯裡,茶瀉出來他還繼續倒。教授忍不住請他停止,牧師說:「你要學道,但你一直說個不停,又如何吸收學習呢」?

 

 

 


欲望、解執、自由與愛

欲望、解執、自由與愛

邱清萍著

你們要甚麼?

當日施洗約翰向兩個門徒介紹耶穌,他們就跟從了耶穌(約一35-40)。耶穌轉身問他們:「你們要甚麼」?「要」是我們心中的需求和願望,也可統稱為欲望(desires),會使我們心跳,甚至熬到三更半夜都不想睡;是我們的價值所在,用來判斷甚麼能帶給我們幸福與快樂,是生活的動力。

人的欲望有一種詭異:想要的得不到,苦啊;得到了,還是苦,因為心不滿足,想要別的。得到又失去,更苦。

我們的想望其實都有伊甸樂園的影子,人最初被造,與神、與人、與大自然渾然為一,沒有阻隔。人犯罪後,所有的關係都破裂了,不再完整;人只能在夢裡嚮往,在熱望中等待和追尋那原初的愛,也就是人最深邃的需要與渴求。

欲望與愛

人生的意義與動力來自愛,欲望 (desires) 是愛的核心,能引起動機,發出能量,帶出行動。欲望是人生的動力發電廠,有動力生活就有朝氣與方向感,對人就有熱情,工作有熱誠;沒有動力,就散漫沒勁,生活呆滯像行屍走肉。

有些欲望導向惡:如貪錢的欲望使人去賭搏去欺騙;虛榮的欲望使人崇拜權勢地位;而情慾的動力使人追求肉體感官的滿足。另一些欲望則導向善:如與人和睦的欲望會促使人在衝突中尋求和解、公義的欲望使人為不公的事發聲等。

我們有時會互用「愛」與「欲望」兩個詞,使徒約翰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壹二15-17)

愛神及愛世界都出自內心的感性欲求,但觸發動力的源頭很不一樣,這裡指的世界當然不是指地球,甚至物質的世界,乃是指我們被世界事物吸引而挑起的情慾私慾。雅各書在第四章提到「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所謂的世俗是指「裡面戰鬥的私慾」(第一節),驅使人貪得無厭,彼此妒忌,引進衝突與殺害。

欲望淪為私慾、私慾生出罪

始祖受試探,違背神的吩咐,把似乎正當的需要變為偏執的欲望。在平時,想吃新鮮可口的果子沒有錯,想有智慧也是正當的需要。但神明明吩咐不可吃那顆樹上的果子,蛇又騙她,說吃了會像神能知善惡。夏娃的欲望被挑起,愈看愈想吃那樹上的果子。她想要的與神的心意有衝突,可是她放不下,欲望淪為私慾,在錯的時候用錯的途徑來滿足,私慾與鬼魔的謊言結合,就懷了胎,生出罪來(各一14-15)。

需要與欲望不一定會變成私慾,甚至罪。希伯來書第四章15-16節說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但祂沒有犯罪。主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要討天父的喜悅。祂在曠野禁食四十天,肚子餓了想吃,這是個正當的需要;魔鬼所提出滿足需要的原因和途徑卻非神所喜悅;魔鬼要耶穌行神蹟証明祂是神的兒子,兩次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把石頭變成食物/就從殿頂跳下去」(太四3、6)。

不久前,耶穌在約但河受洗,天父從天上發聲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3-17)。耶穌本來就是神的兒子,不需要証明。魔鬼想在主的身上挑引起表現慾、成就慾和權力慾,但是主都無動於衷,沒有中計。祂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遵行神的話,單單敬拜神和事奉祂。

需要與欲望不一定會變成私慾,甚至罪,問題是我們要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要討天父的喜悅,以至於我們對一般的欲望不會執著。耶穌曾說過:我來是要遵行天父的旨意,這個最大的欲望使祂能駕馭其他的欲望,不讓它們逾越界限。

問題不在可口的果子、食物、甚至金錢、學問、成功和別人的讚賞;而在那樣東西對你的吸引力,成為強烈的欲望,甚至私慾,令你身不由己,不能做神要你做的事;或聽信謊言,以為這東西能滿足你,使你患得患失,不得自由。這是我們真正的問題。

創世記記載神造萬物後,「看著是好的」,神所造的都甚美好。天父樂意將好東西賜給我們,問題是我們不要把受造物,包括自己、任何人與萬物取代了神;我們處理不好內心的欲望,它們就會淪為私慾甚至罪。

愛的層次、整合與平衡

神子耶穌基督降世,要除掉人的罪,恢復那原初的愛。人生一切道理的總綱,耶穌一言以蔽之: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這是人之為人,最原初也是最終極的意義。

愛的層次由最核心開始,一直延伸到其他層次。最核心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太廿二34-40)。愛神是最重要的核心,祂是創造主和救贖主,祂先愛我們,愛祂理所當然;祂也是愛的源頭,若不緊密與源頭連接,憑自己很難愛得長久,很快就愛不下去;主耶穌也是真愛的榜樣,祂對門徒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又指出神、人、物的層次:人重於物,耶穌說:「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26節)。當我們把物質看得比人重要,就是失序的愛。耶穌又說:「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33節)。神比一切優先,祂是創造主,人與物都是受造物;當我們對神、人、物的愛失序時,就會出問題。

賺錢養家是好事,但長時間工作,只為了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享受,情願犧牲與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這是失序的愛。成功或成名,被肯定或受稱讚可能是努力工作的副產品,沒有甚麼不好,若以這些作為追求的目標就是失序的愛。有時失序的愛與欲望表現出來,是極端或過度,失去了平衡。想身體健康是好事,若因此運動過度,太過揀飲擇食,一點不舒服就大驚小怪,就成了綑綁。完美主義也是失序的愛。

愛的失序與欲望的偏執是痛苦的根源,使人失去自由,離開真正的愛愈來愈遠。

失序的愛與自由的失落

失序的愛會有不滿足或不滿意的感覺。有人說過:神的愛是正餐,使我們人生飽足;其餘都是前菜和飯後甜品,幫助開胃及甜咀,不可能持久滿足。即使重要如婚姻,若把它代替了神,遲早也會經歷不滿足。得不到苦,得到還是苦,失去更苦。缺乏有意義愛的關係,單身的人會在「欲得未得」的想望中焦慮,而已婚的人會在「既得未得」的失望中惆悵。若不愛人,單身的自由會帶來寂寞與惆帳;若不愛人,結婚會帶來許多人際衝突,害人害己,還害了下一代。單身或結婚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目的,就是更愛神、更愛人。

不滿足會引致不止息的貪婪,以為再吃多些雜糧,再賺多些錢,再結多幾次婚,再環遊世界多一次,就會飽足。保羅說:貪心就是拜偶像(弗五5)。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欲望絕對化,成為理想中的自我形像,然後按自己的形像去造神;想成為富翁就造出財神;想多子多孫就造出觀音;想家中平安就造出門神。其實都是假神,是偶像;拜偶像最終是拜自己,就是利用偶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今生的驕傲」最透徹的表現。基督徒若不真正愛神,很容易把神當作偶像來拜來利用。

拜偶像會形成依附 (attachment),把幸福與安全感「釘死」在某個人或物、或某件事上,心思意念、時間精神都放在上面,成了習慣,欲罷不能上了癮。愛被騎刼,欲望被俘擄,連做選擇的意志也被綁架,身不由己,結果沒有餘力去真正愛神愛人。

依附帶來執著,愈怕失去或失控,就愈想控制,結果受綑綁。執著就是不肯也不能放下,愈不安全愈要執著,愈要控制。有工作狂或常發脾氣,家暴或玩手機上癮等都是因依附而更執著。結果是失去愛神愛人的自由,很可能再去找另一種失序的愛。

基督徒有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聖經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轄制…不可將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五1,13)。神是愛,三一真神是愛的群體,我們是照他們的形像造的。神創造我們時已把愛神愛人的欲望放在我們心靈最深處,可惜在人墮落後被其他的欲望挾持了,只有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中才能釋放出來,恢復我們受造時的樣式。

基督徒要小心,我們靠恩得救,仍然有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我們的悔改很多時候不夠徹底,生命改變不全面,只停留在人看得見的外面表現上,例如多了宗教的活動-去教堂、短宣、事奉;多了宗教禮儀-受洗及領聖餐,多了宗教標籤—屬於某某宗派;這些雖然重要,也只是樹的果,更重要是樹的根,是冰山在深水下面的東西,很多信徒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欲望、情緒等,完全和未信主之前一樣,原封不動,沒有改變。

耶穌的登山寶訓教導我們生命的改變要從裡面的欲望與動機開始–inside out。主說:律法要求不可殺人,這是對的,但更重要是去掉裡面恨的情緒;不可姦淫,律法是對的,但更重要是去掉裡面的淫念與慾望;不可說謊,阿們 !但更重要是清潔裡面以假亂真詭詐的心。外面的行為若非來自清潔了的心,在神看來就是虛偽。

這是為甚麼「聖言心禱」和「意識省察」的操練很重要,我們要請聖靈帶我們潛水到深處,從反省中注意那些地方有奴僕的軛挾制。我們也許會發現自己被今生的驕傲、眼目的情慾和肉體的情慾所糾纏及綑綁,不能自由去愛神愛人。

很多人要到中年,吃過苦頭,經歷過失意;或以前崇拜的偶像原形畢露,覺醒他們不過是人,並不是神;或一直以為好的東西原來填不飽內心的飢渴;或在慶祝大壽的同時,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身邊的親友一個個的消逝,病與死愈來愈真實,才醒悟自己真正的需要。

還我自由以愛服事

放手讓神掌管(let God & let go),才能放下偶像及依附。有一猴子想吃瓶裡花生,於是伸手入瓶,抓了一大把,卻發覺手伸不出來,吃不到花生,大受挫折就大叫起來。主人見狀叫他放下花生,牠卻不肯放手。後來主人想到妙計,把香蕉放到牠面前,猴子一看見牠最喜歡吃的東西,就立刻放下花生,手伸了出來,得到自由。只有神的愛有夠大的吸引力,使我們能放下依附和偶像。

放下有時不在於捨棄你所擁有的,乃在於捨棄你對該事物的欲望(desire)、依戀與倚賴。若所依附的偶像已佔據綑綁我們的心,怎樣努力也放不下,只有一途,就是忍痛割捨才得自由。

這自由就如保羅在腓立比書第四章11-13節所活出來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卑賤或豐富,飽足或飢餓,有餘或缺乏,他都能隨遇而安,這種豁達從容的生命是靈修傳統很重視的操練,不是消極的禁慾,乃是對一切事物抱著有則享受而不濫,沒有也能自得其樂。

有了心靈的自由,就能從容地選擇以愛來服事神、服事人。加拉太書第五章13節迴響 第一節「基督釋放了我們,是要叫我們得自由」,有了這自由,就要去愛心服事,否則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默觀的禱告與愛的成長

默觀的禱告與愛的成長

邱清萍

愛得好才能禱告得好。基督徒的靈命塑造是一個愛的成長過程,耶穌把神對人的要求與期待總括在愛神與愛人的兩條誡命裡,祂說這是一切道理的總綱。不學習愛不可能禱告得好,因為愛是禱告的lingua franca (通用語)。

愛得好才能禱告得好,我們的禱告生活也隨著愛的成長而轉型。最初的禱告像奴隸,害怕用詞不當得罪主人;漸漸像僱工,為得僱主報酬或獎償而禱告;認識主多些我們像學生渴望效法老師的樣式,在禱告中經歷生命的改變。深度體驗主無條件的愛與恩典後,我們變回小孩子的樣式,禱告是向「阿爸父」單純的信靠,與親昵的依偎。更多經歷與主同死同活同坐天上,我們會進入與主聯合的禱告,是新娘向新郎完全開放降服,沒有保留的禱告。

傅士德用一個房子不同的房間來比喻不同的禱告操練,饒有意義(註一)。禱告就是回家,回到與神共築愛巢的家。耶穌是家門,禱告是開門的鑰匙。

入門的時候,我們多在「客廳」與神會面,像孩子向阿爸父說話一樣。禱告的內容都圍繞自己的需要與喜好,天父喜歡聽祂兒女單純的祈求及傾訴。有時我們的禱告像進入「廚房和飯廳」,在聖言心禱的操練中,慢慢咀嚼與反芻神的話,把所默想的化成禱告;有時我們又會在「書房」反思神的作為,一邊寫札記,一邊作意識省察的禱告,求祂鑒察與潔淨;或接受靈程導師的幫助,分辨祂的聲音與引導;另一些時候,我們會進入「工作室」,捲起衣袖事奉神幫助人,進入代求和爭戰的禱告;在這些禱告中我們更認識主,也更愛祂。

我們若追求更愛主,有時會進入「睡房」,與主聯合的禱告,也是默觀的禱告。這是一種專注愛神,盡在不言中的禱告,我們與主的關係水乳交融,如兩支腊燭的火焰結合為一,或雨降在溪水融為溪流(註二)。我們進入「睡眠」,安息在主愛的懷抱中,此刻主在我們心靈的隱密處的塑造,是我們毫無意識、也明白不了奇異的愛。

要進入默觀的禱告,我們先要在愛神愛人的實踐上不斷成長,經歷過「廳堂、廚房、書房、工作室」等禱告生活的操練,否則會很吃力,甚至有危險。因為沒有經過鍛煉與分辨的裝備,就心靈完全向靈界敞開,很容易中了魔鬼的詭計與欺騙。進入默觀禱告之前應作的準備是清心和追求愛主(註三)。

怎樣能清心呢?言行的不潔較易覺察而求神赦免,但人與神最深的關係像黑夜一樣隱藏於意識與自覺之外,難以看得清楚。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使徒約翰指出愛世界就不能愛神(約壹二15),而愛世界包括感官方面如眼目和肉體的情慾,心靈方面如今生的驕傲,我們被罪和各種的依附、偶像(attachments)所綑綁,常看不見自己的沉溺,神卻可以在隱祕的黑夜中釋放了我們,使我們恢復愛神愛人的自由。

十架約翰(St. John of the Cross) 的作品《靈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 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教導。他指出神的釋放有兩個層面,第一是「感官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enses):透過獨處、靜默、默想的操練,我們有意識地放下感官的作用,包括以感官的圖像和思維來定義神和祂的作為,也必須放下,用心靈和誠實向神開放自己,神就可以將感官裡的罪與依附都除去。

第二是「心靈的黑夜」 (Dark Night of the Spirit):十架約翰提出了七種隱晦屬靈的罪:屬靈的驕傲、虛榮、憤怒、奢華、貪婪、嫉妒與怠慢。這些罪都發生在屬靈追求的領域裡。基督徒有屬靈的追求本為美事,可惜人性的軟弱也一樣滲透進來,結果外表好像很「屬靈」,骨子裡仍然充滿各種的慾求,以致離與主聯合的目標似近猶遠,似得未得。在這段靈性掙扎浮沉的階段,我們好像進入心靈的黑夜,無光、無喜樂、也無追求的動力。神要在黑夜中使我們不再靠肉身的感官,或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屬靈的事,叫我們對主以外的事物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留不住。好叫我們專注追求祂的面和祂的愛。在靈魂黑夜的熬煉中,虛心取代了驕傲、簡樸取代了野心、平靜取代了憤怒、知足取代了奢華、喜樂取代了嫉妒,而動力也取代了怠慢(註四)。

無論是感官或心靈的黑夜,都是為了煉淨,使我們能清心追求愛主。默想和各種的操練是主動和刻意的,默觀卻是被動的等候和回應神的恩賜。在默觀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放下對感官作用的執著(一定要有怎樣的看法、感受和經驗)、把刻意的「執著」(willful)與掌控化為虛心的「樂意」(willing) 與開放(註五),由加到減、由繁到簡、由累積到放下,這是「主必興旺、我必衰微」的虛己、忘己與捨己的過程。  

這過程有時很痛苦,因為對自己的包袱與偶像有了覺醒,放下時會有撕裂之痛,神常藉著痛苦與破碎的經歷來煉淨我們深處的障礙。但有時卻是愉快的,久久不能擺脫的纏累終於鬆綁了,可以突破了,心情也自由輕快了。這些多在黑暗(隱密處) 進行,原來我們常不敢面對和承認自己的盲點和軟弱,長久以來培養了許多自衛的策略,層層掩蓋著,連自己也瞞騙了。但假如我們肯來到神的面前,向祂開放,祂可以幫助我們看見和放下。

黑夜過去,黎明來到,我們在與主聯合的愛中甦醒了。原來「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生一切的追求漸漸聚焦,祂就是我們心靈飢渴和夢寐以求的愛人,也是生命最終極的完滿。不同的默觀傳統都同意「愛」是靈命成長最終極的目標。「黑夜」是一個心靈被煉淨和醫治的過程,能幫助我們恢復清心單純,帶著深沉的平安與喜樂,以豐足的自由去愛神和愛人。

(註一)Richard J. Foster, Prayer: Finding the Heart’s True Home. Hodder & Stoughton, 1992., p.1.

(註二)邱清萍,《盡在愛中》,美國中信,2015年出版,頁69-74。譯自Interior Castle by St. Teresa of Avila,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ison Peers. Image Books, Doubleday, 1989.

(註三)Foster, Ibid. p. 164-168.

(註四)邱清萍,同上,頁141-143。譯自Dark Night of the Soul (eBook) by St. John of the Cross.

(註五)Gerald G. May, M.D., 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rkness and Spiritual Growth. HarperCollins ebooks, 2004.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邱清萍著

甦醒是意識的覺醒,留意到那一直存在,卻被忽略的事物。所謂意識(consciousness) 就是活在此刻,留意到當下的實況。覺醒好像是新發現,其實那東西一直存在,只是沒有留意到。信心的成長也要經過這樣的過程。

路加福音第廿四章13-35記載以馬忤斯兩個門徒與復活主同行一段路,聽他講解聖經,竟然沒留意或認出他就是耶穌。耶穌說他們信得太遲鈍了,太遲慢了,明明就在眼前,卻認不出來。同樣,神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卻常常意識不到,在困境中會擔憂,在苦難中會恐懼。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屬靈的操練,如默想經文、聖言心禱、意識省察、靈程札記和導引等幫助意識的提昇。

認識神和認識自己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其中意識的覺醒很重要。從資訊(information)到生命轉化(transformation),會經過不同層次的認知,既有聖靈的光照,也需要自己的配合,下面作一些簡單的解說:

一.資訊 (information)

我是誰?我們的身份証記錄了有關我的最基本也最簡陋的資料;拿著這些資料我可以登機入關,但不能幫助我找到工作。畢業文憑也許有點幫助,卻不能助我找到如意的工作。正確的資訊很有用,能解決生活一些實際的問題,卻不一定能應付人生一些重要及較大的問題,例如怎樣做人,如何面對苦難等。

神是誰?與我有甚麼關係?讀經、聽道和聽別人的見証都會有幫助,若只停留在「知道」的階段,不能產生有效的信心。有些人從小去教會,卻一直沒有入門成為基督徒。

二.知識 (knowledge)

當我們把零碎的資訊組合起來,看到一個模式(pattern),一些關聯,就是有用的知識。我們對聖經真理的瞭解,起初也只是資訊,例如聽過約翰福音三16節,後來把這一節與羅馬書三23(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及六23(罪的工價就是死) 連起來,對福音的輪廓就清楚些。我們的意識已由資訊到知識層面,若停在這階段,只留在思想層面,與生活經驗沒有關連,不能觸動我們的心,也引不起內心想接受福音的意願。

以上兩個層次就像耶穌所說種子沒有落在土裡,或落在乾土上,沒有根,很快就失去了。

三.真知道(弗一17-18)(experiential knowledge)

保羅為以弗所信徒禱告,叫他們「真知道主」。這是一群「信從」主,在經歷上「跟從主,親愛眾信徒」(15節)的基督徒,他們屬靈的知識結合了經歷,對主的認識就不一樣。

很多信徒起初只用頭腦理解聖經的知識,在理性上認同了「屬靈四定律」,但沒有接受和順服的經歷;直到自己軟弱犯罪,很內疚沮喪,經歷主赦罪的恩典和愛,終於明白救恩的寶貴,若繼續在生活各方面經歷主的作為,就會與主建立愈來愈親密的個人關係。正如詩篇廿三篇的作者把「耶和華牧者」由1-3節的「他」變成第4 節的「你」,對主和自己的認識,愈來愈在經驗的層面,憑直覺就能意識和感受得到。這是意識的提昇,以前意會不到的屬靈事情,現在好像比較容易進入。

在靈修傳統裡,神學家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曾教導有兩種的知識,一種是理性的知識,另一種則是透過生命的共融 (connaturality, co-nature),藉著愛與聯合的生命而產生的認知默契。他解釋羅馬書第八章15-16節說:「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証我們是神的兒女」,聖靈把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我們以愛來回應,結果產生一種認知上的共鳴-同証我們是神的兒女。哥林多前書第八章3節說:「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古卷有”whoever loves truly knows”,愛神的人真知道神。

阿奎那解釋說共融(connaturality)的道理在道德問題上特別明顯。一位倫理學教授對貞潔的美德可以說得頭頭是道,在日常生活卻可能放蕩不覊。另一位潔身自愛的人,可能說不出甚麼大道理,卻更認識貞潔是怎樣一回事,因為他已經在信念、價值觀、抉擇與行為上與這美德融為一體,愛慕它、活出它、從直覺認得它。

有一種的知識是在愛中才獲得的,只有用愛的眼睛能看得明白。馬利亞用香膏膏主,記念主的死,猶大沒有這種愛,看不明白,認為她太浪費。耶穌母親愛子情深,雖然多次因耶穌的話心被刺透,卻能明白接受,有愛就能聽懂。約翰說:「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而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是愛」(約壹四7)。神是愛,有愛就能真知道,真認識神。

通常到達這個認知的階段有兩個很重要的經歷過程,除了以上所說的愛,還有受苦的經歷,都可以幫助我們更深認識自己與認識神。陳善養教授小時在天主教學校讀書,也信耶穌,但很模糊,長大後,連續兩次跌斷左臂骨,而且是同一個位置。除了皮肉之苦,他的情感與心靈都受嚴重的打擊,對死亡感到恐懼,迫切想打開苦難之謎。有一晚他流著眼淚,真誠向神禱告,敞開心門,接受耶穌為救主。他說,那天晚上,他照常上床睡覺;第二天起來,內心有一種很深沈的平安與安息。他的手臂沒有立即復原,但裡面有一種深刻的變化正在發生。他後來成了牧師,在 Fuller 神學院教書。人到了盡頭,在絕路處總會發現神就在那裡。

我們在愛與痛苦的經歷中,若用心的學習,就能找到通往真知識的途徑。也許這是耶穌撒種比喻的意思:落在荊棘裡的種子,被各種苦難擠住了;或像仇敵撒下的稗子,以假亂真,似乎要扼殺好種的成長。但信心的種子若在愛的土壤裡生長,就能駕馭各種試探與試煉,轉化及結出美好的果子。

四.智慧 (wisdom)

屬靈的智慧是與愛連在一起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談到兩種智慧,一種是世上的智慧,另一種是「從前所隱藏、神奧祕的智慧,就是神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未看見、耳未聽見、人心也未想到的」。參透萬事的聖靈,要將這種智慧向愛他的人顯明出來(二7,9,10),這種智慧是與愛神連在一起的。

屬靈的智慧是神的恩賜,是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只有神的靈才能知道神的事,而聖靈將神奧祕的智慧賜給愛他的人,我們在愛中領受了,就能更領會神的事。

智慧是看到事情背後的實情,看到更全面的真相,一些以前以為矛盾對立的事,原來是一物的兩面:物質與靈、愛與公義、恩典與真理等。看得更全面,就不會輕浮地加以批評或拒絕;理性看不明白的事,在愛中都能接受。我以前認識一對牧師夫婦,他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有嚴重的智障問題,卻是他們最愛的孩子,他們對苦難的奧祕也有更多的忍耐,不是問更多的問題,乃是在接納中發現智慧。

五.成熟圓融的生命

詩篇廿三篇描繪了一幅圓融生命的圖畫,與神、與自己、與人無礙,而且有愛的連合。我們從耶穌的教導,頭腦上都知道祂是好牧人,但是如何從與我無關的「他」,變成「你與我」的親切關係,在認知上需要經過一個靈魂甦醒(3節)的過程。

心靈覺醒了,就會歡然跟隨牧人走義路,面對苦難死亡也不懼怕,而且能謙卑承認自己的軟弱,坦然接受神管教的杖,仰望他挽救的竿。心靈裡面有活水泉源湧流,好像豐富的筵席,能化敵為友,以德報怨。又常活在神的恩典與慈愛中,感恩的心像福杯滿溢,在萬事萬物中看見與意識到神的同在,永遠與神同在。

參考:
Johnston, William. 1995. Mystical Theology, The Science of Love. New York: Orbis Books.
Duke, Meghan. 2018. A Loving Kind of Knowing: Connatural Knowledge as a Means of Knowing
     God in Thomas Aquinas’s Summa Theologica. Accessed from
     https://ejournals.bc.edu/index.php/lumenetvita/article/view/10506/9040
陳善養:《休息-在不安的世界經歷神的平安》。美國:福音証主協會,2018。


捨棄假我,活出真我

捨棄假我,活出真我

邱清萍

她,不愁衣食,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丈夫很愛她,有一間舒適美麗的房子。一切都如此令人欣羨,可是她的內心有一個無法癒合的傷口。原來她的媽媽以賣淫為生,生下她以後不能照顧她,從小她就像皮球一樣,在外公外婆、舅舅和姨媽家裡拋來拋去。長大以後,她想盡辦法要找到父親,卻都像海底撈針、毫無結果。她多次催逼母親告訴她:「在我出生前的九個月,誰是你的顧客?」母親只能茫然的看著她,搖搖頭。她自己也不知道呀!

有一天,她站在洗碗槽前,眼淚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不停的流;她仰天哭喊:神啊!誰是我的爸爸?我從那兒來?我到底是誰?

很多人從家世、童年遭遇、失敗經驗、破碎的人生來看自己,說這就是我,是真的我嗎?另外少數的人,因為人生風平浪靜,心想事成,就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這是真的我嗎?假如我們只能以今生的際遇來肯定真我,難怪容易擔憂懼怕,要不然就是與天鬥、與人鬥,為了鞏固自己岌岌可危、彈丸之地。

以上所提的她在苦苦尋覓親生的父親。有一天,她聽到一個聲音:「我就是你的爸爸。」錯愕中她轉過身來,要看看誰在說話。甚麼人也沒有。然後她再次聽見那聲音說:「我就是你的爸爸。我一直就是你的爸爸。」原來那聲音來自住在她心中的主,她終於明白了,也安心了。從此她不再執著,不再苦苦的尋覓。

神賜真我,享受真愛

原來,創造主與救贖主以無比的愛已經把「真我」賜了給我。我們人生的起點,不是呱呱墮地那一刻,乃是創造主早已用祂愛的深情,來編織我未成形的生命(詩一三九13-17)。在耶穌的救恩裡:

  • 我們已經蒙揀選(弗一4)
  • 我們已經是蒙愛的兒女(弗五1),
  • 我們已經蒙饒恕(弗四32)
  • 我們已經是恢復主形像的人(西三9-10)
  • 我們已經與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後一4)

這就是真我,造物主本來所造的真我,救贖主要恢復的真我。

靈命塑造是朝向我們已經擁有的形像、身份與生命來不斷更新,讓真我豐富呈現的過程。成長其實是:成為本來的你(become who you already are)。

真我是我最初被造的樣式,有神的形像。這形像除了理性、德性、尊貴榮耀等,更重要的是三一真神彼此相愛的群性。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我們,我們、我們,指出人是按三位一體的神「愛的群體-community」的形像受造。聖父、聖子、聖靈同質、同存、同榮,也是互相內存的一體。

人按神群性的形像被造,就是說人的本質有這個愛的聯繫與群體性,人有愛的傾向與需要。創世記第一至三章顯示:神在愛中創造了人,人是蒙愛的,而且具有愛的本質與本能,與神、與人、與大自然渾然為一,沒有阻隔。從聖經定義看,這狀況就是原初的真我,這才是每個人人生故事的起點。

真我的失落,假我的形成

始祖為了滿足吃禁果的私慾,不以神為神,違背神的命令,墮落了。馬丁路德說,人犯罪後失去愛神的本能,離開愛的源頭,一切關係都扭曲了。始祖不敢面對神,也無法面對自己,感到羞愧與懼怕,就躲藏起來。人際關係出現不健康的依附與執著--妻子戀慕丈夫,丈夫管轄妻子。手足關係也破裂了:該隱殺了弟弟亞伯。自然生態也失常,地長出荊棘。

人不再以神為神,反倒以自己為中心,整個人生的秩序和宇宙的規律就亂了套,愛也失序。真我與真愛在人的生命裡消失,結果人按從世界而來的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重塑另一個我,其實是假我。使徒約翰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神)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世界上的事,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而且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才永遠長存。」(約壹二15-17

這裡所提到的世界非指地球,甚至物質的世界,乃是指我們被世界事物吸引而挑起的的私慾。神創造萬物,常出現的一句話是:「神看著是好的」,彰顯了祂對受造物的愛。天父樂意將好東西賜給我們,問題不在可口的果子、食物、甚至金錢、學問、成功、別人的讚賞;而在那樣東西對我們的吸引力,成為強烈的欲望,偏執的要求,以致不擇手段,非要不可;結果欲望淪為私慾,令我們身不由己,不能做神要我們做的事。或聽信謊言,以為這東西能滿足我們,結果我們患得患失,失去內心的自由,不能真正的愛神和愛人。

失序的愛的滑坡路

從假我私慾發出的愛是失序的愛,短暫不能滿足人的心。神的愛是正餐,使我們人生飽足;一切其他好處不過是前菜或甜品,幫助開胃及甜咀,不可能持久滿足。

人因不滿足而引致貪婪,以為吃多些就會飽,再賺多些錢,再結多幾次婚,或許會滿足。貪婪陷入拜偶像,保羅指出,貪心就是拜偶像(弗五5),把想要的東西絕對化,當作偶像來崇拜,利用偶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最終是拜自己。

拜偶像形成依附 (attachment),身不由己上了癮,心思注意、時間精神都放在上面,把幸福與安全感「釘死」在某個人或某件事上,意志也被綁架,身不由己。依附帶來執著,執著為了控制,愈不安全愈執著,愈要控制。工作狂、發脾氣、家暴等都是出自想掌控的欲望,結果反被私慾掌控了,陷入更深的痛苦,失去愛神愛人的自由。

在基督裡恢復真我,捨棄假我

耶穌降世,恢復人在神裡面的真我,也是保羅所說的「新人」,能夠活出真愛的人生。保羅解釋說:「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三10)耶穌基督再造之恩使我恢復最初受造的形像,就是按三一真神彼此相愛的形像,這愛因主耶穌道成肉身,捨身十架更清晰地顯明出來。基督徒成長的目標是更像主耶穌,我們愈像主耶穌,真我就愈呈現。

一個人信了主,裡面的假我有了敵手,就是真我。兩個我常在我裡面交戰,這是認真跟隨主的人的「苦楚」,正如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22-25節形容內心與肉體、神的律與罪的律之間的爭戰。有出路嗎?

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捨己就是出路。耶穌要祂的門徒捨棄的「己」是指假我,也是保羅所說的舊人。耶穌繼續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假我),必喪掉生命(真我);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假我),必得著生命(真我)。」(25節)簡要來說:凡要救假我的,必喪掉真我;凡為我喪掉假我的,必得著真我。這是一個很清楚的選擇。

我們又如何捨棄假我呢?耶穌在上文指出背起十字架是捨棄假我的途徑。背十架就是選擇與主同死,保羅對加拉太教會的人說: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加五24),將假我置於死地,真我就在我裡面復活了。

基督徒在決志歸向基督時就開始了這個死而復活的過程,保羅形容它為:「受洗歸入祂的死」、「與基督的死聯合」、「與祂同釘十架」、「與基督同死」、「在罪上死了」、「向罪看自己是死了」(羅六1-11)。「死」包含在我們救恩的密碼裡面,包含在我們新生命的DNA(基因)裡面。

這個死不像身體的死,到了時候就自然逝去。這個死是對假我的一種抉擇,主動止住生命的供應,塞住生命的泉源,不讓它有呼吸的空間。每次發覺它蠢蠢欲動,就要毫不留情置它於死地。

真我活出真愛

然而,這個抉擇的動力是對主愛的回應。「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林後五14)眾人就都死了,這不但是屬靈地位的真相,也必須是實際生活裡不斷的選擇。

愛有生命力,死不過是活出新生命的途徑。假我死去,真我就能活出來。保羅接著說:「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5)我們死,因為我們要活,與愛我們的主,也是我們所愛的主一同活在永恆裡。

有一次,一位律法師問耶穌:這麼多律法,那一條最大呢?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盡心、盡性、盡意、 盡力愛神。其次也相倣,要愛人如己。愛神愛人包含了神造人的初衷,和一切做人的道理。原來信耶穌不只是等著上天堂,更重要是改變我們的人生方向與生活態度,以神為中心,活出真我與真愛。

參考:

  • Mulholland Jr., M. Robert. 2006. The Deeper Journey. Illinois: IVP.
  • Keating, Thomas. 1992. Invitation to Love. New York: Continuum.
  • May, Gerald G. 2009. Addiction and Grace-Love & Spirituality in the Healing of Addiction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ebooks.
  • "True Self/False Self:Are You Stuck?" Conversations Journal Volume 1:2, 2003. Santa Barbara, CA. Martin Institute for Christianity & Culture.

靈程導引— 屬靈觸覺的培養

靈程導引— 屬靈觸覺的培養

邱清萍

靈程導引的目的是要陪伴受導者經歷神,與祂相遇,在生活中意識祂的同在,察覺祂的心意與作為,聆聽和明白祂的引導,回應祂的邀請,以致更深與祂連結。這個過程需要有屬靈觸覺(察覺與意識)的培養。

我們習慣用五官或思維去認知,而意識與察覺是心靈的活動,有些人就會覺得很陌生。耶穌在約翰福音七章38節曾應許信他的人從腹中(人裡面的心靈)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有聖靈內住的人裡面就有活水的江河,湧流著神的心意與作為,只要沒有阻塞,我們就會有充份的內在自由去愛神和愛人。正如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13節所教導的:基督釋放我們,是要我們用所得到的自由去服事去愛。

我們可以想像,這內在的活水江河有許多船隻在行駛,這些船隻包括我們的思想、情緒、想像力、記憶、意志、欲望等。若由聖靈主導,它們都會朝著神所喜悅的方向行駛,我們就能活出豐盛喜樂的人生。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這些船隻常常迷失了方向:思想雜亂無章、情緒易受波動、記憶被往事糾纏、意志陷入偏執,而深處的想望更是價值顛倒,內心充滿沒有主帥的混戰。

要經歷主所應許活水湧流的生命,我們首先要意識自己裡面的情況,察覺在甚麼地方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內心的自由。我們好像坐在江河的岸邊看著這些船隻經過,有時可能聽見它們在揮手及呼喚,要爭取我們的注意力,歸心禱告的操練幫助我們不斷地放下這些使心靈眼花繚亂的圖畫,及嘈吵的聲音,專注於留意主的同在。

我們裡面可能因過份依賴(依附)及糾纏於某個人、某件事物,例如財富、成就、榮譽、別人的接納和讚賞等,而失去自由。這些東西本身可能是好的,但因主宰了中心地位,甚至成為身份的象徵,我們就時常被恐懼、偏見、貪婪、控制慾、完美主義、妒忌、苦毒、多疑等綑綁,阻擋了視線,看不見神的慈容,聽不見祂的呼喚,更意識不到祂的同在,對祂的作為也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我們需要調校,回到以神為中心的生活裡,重獲在基督裡的自由。要調校先要省察,平日意識省察的禱告操練很重要,操練得好就能經常性、自動性讓聖靈光照自己,靠祂的幫助作出調校。導師和受導者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種自由,而且在導引過程中留意與善用這自由。

意識與察覺內心的動態需要放下防衛與遮掩,開放自己,虛心地承認自己可能有盲點,願意讓聖靈光照。神要做的生命更新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再生過程,裡面充滿了不能預知、不能掌控的因素,我們能做的只是騰出空間,清除閒花野草,預備自己的心田,讓聖靈成就祂自己要做的工。

在導引過程中,受導者可能已預備好接受聖靈再造之恩,也有可能抗拒聖靈的工作,導師若有屬靈觸覺就能留意到,而且能以體諒和溫柔陪伴受導者去覺察抗拒的誘因,一同向聖靈敞開,或許有恐懼擔憂要面對,有傷痛的記憶要醫治,有罪過要承認,只要我們謙卑開放,聖靈會按祂的時候和方式向受導者發出愛的邀請。

靈程導師在過程中學習放手與開放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常不自覺地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受導者的需要;用自己熟習的方式及技巧為對方解決難題,以自己的經驗為標準來詮釋對方的經歷。開放就是虛己,承認神才是受導者的陶匠,我們所能做的是陪伴受導者,一同等候神施恩。

屬靈導引不是另外一套的方法或技巧,也不能用掌控的心態要得怎麼樣的結果,乃是帶著信心與受導者進入神的同在,享受有祂同在的安心,留意聆聽神對受導者要傳遞的信息,作出能增進內心自由的回應,然後靜觀神塑造生命的奇妙作為。就像助產婦以驚喜期待的心靜觀孕婦胎裡的生命成長,等候瓜熟蒂落。

靈程導師陪伴受導者,好像助產婦陪伴孕婦;藉著同行,使待產者在更新的生命呼之欲出時刻感到安心與溫暖,不須顧慮自己的醜態,不須害怕未知的將來,也可以放心地發問。助產婦明白孕婦生產前的不適與陣痛,能適時加以安撫,引導待產者定睛仰望賜生命的主,經歷祂同在的親密和轉化生命的能力。

參考書:

  1. 貝瑞等著:《靈修輔導實務》,光啟文化事業出版。
    譯自:Barry, William A. and Connolly, William J. 2009.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of Jesus of New England, Revised Edition.
  2. Guenther, Margaret. 1992. Holy Listening, the Art of Spiritual Directio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3. Edwards, Tilden. 2001. Spiritual Director, Spiritual Companion-Guide to Tending the Soul. New York: Paulist Press.
  4. English, John J., S.J. 1995. Spiritual Freedom. Chicago, Loyola Press.

主與我談「心」

主與我談「心」

邱清萍

基督徒的生命是一個愛的成長過程,禱告,是跟主之間愛的互動。我們與主互動的禱告反映我們與主關係的深淺。只要我們向主開放,留意傾聽,他會主動與我們對話,好像他與撒瑪利亞婦人談到她的乾渴,或像他與稅吏撒該談到他生命的轉機。

有這麼一天,耶穌已被釘死,且已埋葬,彼得和另外四個門徒見理想已經幻滅,只好收拾破碎的心,重操故業,往海邊打魚去,可是他們整夜甚麼也打不著,心情更加跌到谷底。沒想到黑夜過後,迎來的卻是出乎意外的驚喜,所發生的事甚至改變了他們的餘生。

他們遇見了復活的主,不可思議的是主為他們預備了豐富的早餐,慰勞了他們疲乏的身心。飯後,主特別把彼得叫到一旁。那天與主的對話在彼得心坎中刻上了比死更堅強的戳印,使他踏上義無反顧的不歸路。我們且用心靈聆聽和揣摸他們當天的對話。

主耶穌: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彼得看看不遠處籃子裡仍在蠕動的魚,心想:主是指這些魚嗎?這些魚怎麼可以與主相比?但是為甚麼他會這樣問我?主是不是看出我打算重出江湖?那是因為我真的以為他死了,一切都完了。想不到他果然從死裡復活了!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我到現在仍然攪不清楚,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我的眼睛沒問題吧?嗯,主在等我的答覆。)

彼得: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噢!這句話就這樣輕易從我口中溜出來了?是真的、真的;我的心真的願意愛主;不過,我以前也以為自己為主死都願意,但是結果唉!我對自己的認識也太膚淺了!主不是要跟我算舊賬吧!?)

主耶穌:你餵養我的小羊。

(彼得的心頭大石掉了下來。主既往不咎,一定饒恕了我不認他的罪,其實他一早就知道我會這樣跌倒的,他甚至預先提醒我,可惜我過份自信了,人心真難測度,連自己都看不透。主啊,饒恕我、饒恕我。彼得的心在哭,為自己的失敗,也為主寬宏的愛。)

主耶穌: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哦!主又問我啦!還是同樣的問題。我真的要想清楚才回答他,我不想自己又在自欺欺人。不過,主問第二次,是不是表明他對我沒有信心呢?我好難為情!誰叫自己太軟弱,不只一次,乃是三次不認主,以致主信不過我,活該!主啊,你再給我機會吧。)

彼得: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主,我不知道是否能做到,但是我真的願意,願你悅納我這微小的心願,幫助我。)

主耶穌:你牧養我的羊。

(甚麼?主在說甚麼?好像他剛才也說過,他不但沒有責備我,還把重任交託我。這是甚麼意思?我明白了,他在告訴我,他對我有信心。我真的擔付得起嗎?)

耶穌第三次問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原來主真的信不過我說的話,我不過一廂情願吧了,我真的就這樣無可救藥嗎?)

彼得憂愁的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我真的願意愛你,只是我力量不足,求你幫助我。)

主耶穌:你餵養我的羊。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你跟從我吧!

(主是否在告訴我,我若真的愛他,就會愛他的羊呢?甚麼是愛呢?我以前以為我愛怎樣就可以怎樣,原來那種愛不可靠,真正的愛是有承擔的,是肯付代價的。好吧!主啊,我跟定了你,只要你帶著我,你走的路就是我要走的路,即使是釘十架的路。)

後來彼得看見那位「主所愛的門徒」約翰,就問耶穌: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約翰比我強,一向都很愛主,主連母親都交托給他。主也會把羊群託付他嗎?他也會為主受苦、為主死嗎?)

主耶穌:我若要他等到我來,與你何干?

(主啊,是的,我不應和約翰比較;我們與你的關係都不一樣,都那麼獨特;而你對我們的愛卻遠超任何一個人所能盛載的。我只要專心愛你,這就足夠了。)

 

 


靈程導引-心靈的關顧與培育

靈程導引-心靈的關顧與培育

邱清萍著

靈命成長有如一場賽跑或鬥拳(林前九24-27),要經過嚴謹的訓練,有「教練或助教」在旁指引鼓勵是非常的重要。

靈命成長由重生開始,生命經歷不斷的變化,不斷脫舊換新。價值觀或心意的更新,脫離罪及壞習慣的綑綁,都要經過新陳代謝,新細胞「生產」的過程,需要屬靈「助產婦」陪伴,在旁指點和打氣,迎接新生命的來臨,直到基督成形在我們身上(加四19)。

靈命成長又如天路客的旅程(來十一13-16),會上山下谷,遭遇日曬雨淋,來到叉路口如何選擇,迷途又如何轉回,若有「旅伴」同行,甚至「導遊」指點迷津,就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教練助教、助產婦和旅伴導遊所提供的就是靈程導引。真正的引導者其實是聖靈,祂使人重生,住在人裡面,感動、光照、安慰、責備,而且按照主耶穌的形象塑造信徒的生命。靈程導引的過程需要三方面的配搭:聖靈培育生命,受導者追求成長,靈程導師則以禱告、聆聽、發問和分辨,幫助受導者發現和明白自己的實況,願意去面對和回應聖靈的引導。

靈程導引的目標是要經歷神,與祂相遇,在生活中意識祂的同在,察覺祂的心意與作為,聆聽和明白祂的引導,回應祂的邀請,以致更深與祂連結。導師陪伴受導者直接來到神的面前,向祂赤露敞開,與祂對話,謙卑聆聽,順服回應。

我們有可能經歷神嗎?這位如此偉大超越的神,有可能留意、看中、尋找,得著我們這麼微小的人,還進入我們生活的片段,與我們同住嗎?若以理性來瞭解,簡直是天方夜譚;可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愛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主動在祂。我們愛,因為祂先愛我們。祂叩門,我們開門;祂邀請,我們回應;神主動向我們啟示自己,就是要我們認識祂,經歷祂!我們雖不能以理性明白神,卻能以愛的回應得著祂。

因此,一個渴慕神、追求長進的心願是接受靈程導引很重要的條件。平日寫靈程札記,記錄一些裡面的觸動,將讀經禱告的領受、生活際遇的反省、情緒的掙扎、欲望的衝激,和聖靈在其中的光照與感動等記錄下來。接受導引時,把其中一、兩個經歷與靈程導師一同帶到神的面前,尋求與聆聽祂的心意。成長的過程一般是漫長的,需要一段時候,才能看見明顯的改變,有時在靈程札記裡可以看見事態的發展,觀察到自己的心態如何從抗拒懼怕到安心接受。操練「意識省察」在導引過程很重要,能幫助聆聽和辨識神的聲音,使生命可以不斷的更新。

靈程導引的過程與教牧輔導、心理輔導、門徒訓練不同,卻是這一切的核心。受導者若與神建立穩固深入的關係,以上培育信徒的途徑就有了很好的根基,和豐富的資源。靈程導師的主要角色不是幫助受導者解決困難,或傳遞知識技巧,也不是分享自己的經歷,乃是陪伴受導者更深與神交往、經歷神和祂更新生命的作為。

生命改變是個人內在很「私隱」的旅程,能與人分享是一種信託與信任,靈程導師要帶著尊重和真誠的關心,陪伴受導者走過,幫助他們在處境中反省:經歷了甚麼?在尋找甚麼?關心誰及關心甚麼?想要甚麼?對生命有何感觸?想去那裡?神在這些經歷嗎?祂扮演了甚麼角色?祂發出甚麼邀請?導師為了保持自己靈命成長的動力,在生活處境中繼續經歷神及祂的作為,同樣也需要定期接受導引。

有些人以為靈程導引是新興的潮流,其實它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摩西對以色列人的訓勉,對約書亞的引導;祭司以利教導小撒母回應神的呼喚;新約巴拿巴栽培掃羅、保羅寫信勉勵引導提摩太和提多,百基拉與亞居拉幫助亞波羅對耶穌有正確的認識等都包含靈性上的指導。

直至第四、五世紀的修道院時代才有較正式的靈程導引觀念;沙漠教父教母在修道院內設立比較有組織和經常性的導引操練。第五世紀神學家卡遜約翰(John Cassian)對靈程導引提出了具體的指導,在修道院設立師徒的制度,後來呂西亞的聖本篤(Benedict of Nursia)編成《聖本篤守則》(Rule of Life),指導個人靈命成長及修道院生活,成為以後修道院常用的範本。直到十二、十三世紀的平信徒運動與修會興起,提倡禱告靜修,才有更多非修士的信徒採用靈程導引。十六世紀的依納爵《神操》(Spiritual Exercises)靈修手冊廣被使用,直到今天,幫助信徒辨別心靈的活動與取向,明白神的心意。

有些人以為靈程導引是天主教的東西,更正教信徒不宜採用。這是錯覺,也錯過了一個很重要且有益的屬靈成長操練。正如傅士德在《屬靈操練禮讚》一書提到,在中古時代,最偉大的聖徒在生命的旅程中,都需要靈程導師的幫助。何況今天真假混亂,品德淪亡、人心迷惘的世代,我們更需要生命的指標,和屬靈的同伴。

參考書:
1. 貝瑞等著:《靈修輔導實務》,光啟文化事業出版。
譯自:Barry, William A. and Connolly, William J. 2009.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of Jesus of New England, Revised Edition.

2. Guenther, Margaret. 1992. Holy Listening, the Art of Spiritual Directio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3. Edwards, Tilden. 2001. Spiritual Director, Spiritual Companion-Guide to Tending the Soul.
New York: Paulist Press.


呼吸式的禱告——恩典的節奏

呼吸式的禱告——恩典的節奏

邱清萍

我們通常都不去留意自己是否仍在呼吸,然而,在無意識的一呼一吸之間,我們保住了生命的氣息,存活了下來。

禱告基本上也有這種的作用,是我們靈命最自然,甚至無意識的動作,吸入神聖生命的氣息,呼出人性的欲求與想望、需要與軟弱;不但是神人的交流,也是新舊生命的交替。保羅說:「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神)。」(徒十七28)「在乎祂」,就在一呼一吸的禱告中。

禱告不但是生命氣息的節奏,也是人與神愛的探戈。奧古斯丁說:「一言以蔽之,真正和整全的禱告就是愛。」(True, whole prayer is nothing but love.)在一呼一吸的禱告中,我們接受祂的愛,也以愛來回應祂,這是恩典的節奏。

禱告是放下勞苦的工作,和在外面的拼搏,回到愛之窩—家中,脫下重擔和纏累,換上舒身的便服,向所愛的主傾心吐意,安息在祂的懷裡。

禱告可以用口講、或用筆寫,但最終是心靈的交會,把深處交織的欲望、痛楚、飢渴和等待沒有恐懼地、赤裸地呈現在愛我們的主面前。這種信任與開放、向神騰出空間,本來是很自然的,但我們在罪中與神隔離,忘記了這麼自然的一回事,要重新學習。

保羅教導說:「要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弗六18);「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提前二8)。

要實踐不住的禱告,可以操練「不費時卻佔有全部時間」的呼吸式禱告(breath prayer)。不費時,一口氣就禱告完;卻隨時、隨處、凡事、多方不住地在禱告,把心中的渴望,簡單而親切的向神說出來。當這種禱告成為生活方式時,就能超越時間、空間、言語和畫像,生命與主深深的連合。

早在第六世紀沙漠教父與教母時期所提倡的「耶穌禱文」(Jesus Prayer)就是呼吸式禱告的一種,是根據路加福音十八章的兩個禱告。第一個是稅吏的禱告:「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稱讚他;第二個是耶利哥路上一討飯的瞎子向耶穌呼求:「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耶穌問他:「你要我為你作甚麼?」他說:「我要能看見。」耶穌就應允他,他就能看見了(35-43節)。

「耶穌禱文」表達了恩典的節奏:「呼」叫耶穌的名字,「吸」入祂對我這個罪人的憐憫。首先,它提供一個簡短且能掌握重點的禱告模式,不須咬文嚼字,能表達對神的祈求就夠;二來容易重覆,直至成為自然的習慣。更重要的,這簡短的禱告包括了兩大重要部份:確認耶穌是誰,和自己是誰。耶穌是神的兒子,是救主;我是罪人,需要祂赦罪之恩。

到了十四世紀,東正教會鼓勵信徒常用「耶穌禱文」來禱告,直至心靈平靜,進入默觀的禱告。十九世紀有一俄國的農民把他追求「不住的禱告」和「耶穌禱文」的經歷寫成一本書,名The Way of A Pilgrim,許多人很受激勵。

所有操練有它的心與術。心是目標與精義,術是規模與方法。以耶穌禱文習練呼吸式禱告,開始時盡量依循其方法,但不要忘記其目標與精義,就是不止息地經歷神的同在,建立與祂沒有間斷的生命關係。掌握了,方法可以靈活運用,內容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與需要,有不同的表達。

神無所不在,但只有常操練祂同在的人才能經歷祂同在的真實與寶貴。羅倫斯弟兄透過與神不停止的相交,無論想到甚麼、遇見甚麼都帶到與神的相交裡。有時是告訴神,有時是聆聽神。甚至沒有話說的時候,心靈的眼睛也是看著神。幾十年如一日,羅倫斯勤於操練神的同在,有意識地與神溝通,漸漸就成了習慣。每天每刻他都將耶和華「擺在他面前」,與祂共話,活在祂的愛中,經歷在祂裡面滿足的喜樂與永遠的福樂(詩十六8,11)。

不住的禱告其實是心靈的禱告,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都活在主的同在中。這需要長時期的操練,可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 開始時,找一安靜時刻與地方,慢慢地作深呼吸五至十下,讓全身鬆弛。
      2. 聽主問你:「要我為你做甚麼?」留意內心浮起的需要:「喜樂平安/赦罪之恩/勝過試探/病得醫治/不灰心/效法耶穌」等,然後以你感到最親切自然的稱呼來進到祂的 面前。
      3. 隨著呼吸,呼的時候叫主的名字,吸的時候簡單說出心願。(呼:主耶穌; 吸: 我願像你)。
      4. 把所選的呼吸禱文有意識地帶到日常生活中,開始時練習密集一點,有人每天每小時至少重覆練習一、兩分鐘,有人以手機的鬧鐘每小時提醒自己練習,到晚上在日記寫下這個禱告所帶來的果子——與主更親近嗎?心中更平安嗎?信心更堅強嗎?更愛人嗎?要持之以恆,天天操練,直到好像呼吸那樣自然,就能幫助我們時常住在主裡面。主耶穌吩咐我們:「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就常在你們裡面」,我們保持與主連結,如枝子與葡萄樹連結在一起,就能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安等聖靈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