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程導引— 屬靈觸覺的培養
邱清萍
靈程導引的目的是要陪伴受導者經歷神,與祂相遇,在生活中意識祂的同在,察覺祂的心意與作為,聆聽和明白祂的引導,回應祂的邀請,以致更深與祂連結。這個過程需要有屬靈觸覺(察覺與意識)的培養。
我們習慣用五官或思維去認知,而意識與察覺是心靈的活動,有些人就會覺得很陌生。耶穌在約翰福音七章38節曾應許信他的人從腹中(人裡面的心靈)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有聖靈內住的人裡面就有活水的江河,湧流著神的心意與作為,只要沒有阻塞,我們就會有充份的內在自由去愛神和愛人。正如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13節所教導的:基督釋放我們,是要我們用所得到的自由去服事去愛。
我們可以想像,這內在的活水江河有許多船隻在行駛,這些船隻包括我們的思想、情緒、想像力、記憶、意志、欲望等。若由聖靈主導,它們都會朝著神所喜悅的方向行駛,我們就能活出豐盛喜樂的人生。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這些船隻常常迷失了方向:思想雜亂無章、情緒易受波動、記憶被往事糾纏、意志陷入偏執,而深處的想望更是價值顛倒,內心充滿沒有主帥的混戰。
要經歷主所應許活水湧流的生命,我們首先要意識自己裡面的情況,察覺在甚麼地方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內心的自由。我們好像坐在江河的岸邊看著這些船隻經過,有時可能聽見它們在揮手及呼喚,要爭取我們的注意力,歸心禱告的操練幫助我們不斷地放下這些使心靈眼花繚亂的圖畫,及嘈吵的聲音,專注於留意主的同在。
我們裡面可能因過份依賴(依附)及糾纏於某個人、某件事物,例如財富、成就、榮譽、別人的接納和讚賞等,而失去自由。這些東西本身可能是好的,但因主宰了中心地位,甚至成為身份的象徵,我們就時常被恐懼、偏見、貪婪、控制慾、完美主義、妒忌、苦毒、多疑等綑綁,阻擋了視線,看不見神的慈容,聽不見祂的呼喚,更意識不到祂的同在,對祂的作為也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我們需要調校,回到以神為中心的生活裡,重獲在基督裡的自由。要調校先要省察,平日意識省察的禱告操練很重要,操練得好就能經常性、自動性讓聖靈光照自己,靠祂的幫助作出調校。導師和受導者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種自由,而且在導引過程中留意與善用這自由。
意識與察覺內心的動態需要放下防衛與遮掩,開放自己,虛心地承認自己可能有盲點,願意讓聖靈光照。神要做的生命更新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再生過程,裡面充滿了不能預知、不能掌控的因素,我們能做的只是騰出空間,清除閒花野草,預備自己的心田,讓聖靈成就祂自己要做的工。
在導引過程中,受導者可能已預備好接受聖靈再造之恩,也有可能抗拒聖靈的工作,導師若有屬靈觸覺就能留意到,而且能以體諒和溫柔陪伴受導者去覺察抗拒的誘因,一同向聖靈敞開,或許有恐懼擔憂要面對,有傷痛的記憶要醫治,有罪過要承認,只要我們謙卑開放,聖靈會按祂的時候和方式向受導者發出愛的邀請。
靈程導師在過程中學習放手與開放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常不自覺地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受導者的需要;用自己熟習的方式及技巧為對方解決難題,以自己的經驗為標準來詮釋對方的經歷。開放就是虛己,承認神才是受導者的陶匠,我們所能做的是陪伴受導者,一同等候神施恩。
屬靈導引不是另外一套的方法或技巧,也不能用掌控的心態要得怎麼樣的結果,乃是帶著信心與受導者進入神的同在,享受有祂同在的安心,留意聆聽神對受導者要傳遞的信息,作出能增進內心自由的回應,然後靜觀神塑造生命的奇妙作為。就像助產婦以驚喜期待的心靜觀孕婦胎裡的生命成長,等候瓜熟蒂落。
靈程導師陪伴受導者,好像助產婦陪伴孕婦;藉著同行,使待產者在更新的生命呼之欲出時刻感到安心與溫暖,不須顧慮自己的醜態,不須害怕未知的將來,也可以放心地發問。助產婦明白孕婦生產前的不適與陣痛,能適時加以安撫,引導待產者定睛仰望賜生命的主,經歷祂同在的親密和轉化生命的能力。
參考書:
- 貝瑞等著:《靈修輔導實務》,光啟文化事業出版。
譯自:Barry, William A. and Connolly, William J. 2009.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Published by The Society of Jesus of New England, Revised Edition. - Guenther, Margaret. 1992. Holy Listening, the Art of Spiritual Directio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 Edwards, Tilden. 2001. Spiritual Director, Spiritual Companion-Guide to Tending the Soul. New York: Paulist Press.
- English, John J., S.J. 1995. Spiritual Freedom. Chicago, Loyol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