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眷顧被棄者(創廿一8-21)

神眷顧被棄者(創廿一8-21)

邱清萍
夏甲是一位單親媽媽。無論婚姻破裂是基於甚麼原因,單親媽媽心靈的傷痛往往不足為外人道。對不公平的待遇感到憤怒,被「利用」後便棄如敝屐的羞辱感,無依無靠的自憐,加上失望、沮喪、孤單、懼怕各種情緒如波濤洶湧,在摧打在吞噬。

夏甲第一次逃亡,在路上遇見了神的使者。祂好像一位能體諒的輔導員,沒有定罪或教訓,只溫柔地問她:「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愛心的關懷使夏甲有機會把滿肚子苦水盡情傾瀉出來。使者後來說:「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夏甲在她最痛苦的時候認識這位肯聆聽,又眷顧她苦情的神。(創十六7-14)

十多年後,當夏甲與她少年的兒子被逐,她的「贍養費」只是一皮袋水和一些餅(創廿一14),連晚上投宿之處,甚至引路的「地圖」都沒有。結果他們在曠野走迷了,水也喝盡了,兩母子在絕望中嚎啕大哭。

神也聽見了,並且安慰他們,又為他們預備了一口水井,使他們的供應源源不絕。人所願意及能供給的遲早會用完,但有了神,就永遠有了倚靠。

默想

「…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創廿一17)

心靈的鏡子

神的膀臂已經伸開,等候擁抱一切被拒絕、遺忘和遺棄的人。


抗命、認命與使命(帖一、四15-17)

抗命、認命與使命(帖一、四15-17)

邱清萍

經文:帖一 亞哈隨魯作王、從印度直到古實統管一百二十七省。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在位第三年、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有波斯和瑪代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在他面前。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這日子滿了、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裡設擺筵席七日。有白色、綠色、藍色的帳子、用細麻繩紫色繩從銀環內繫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銀的床榻、擺在紅白黃黑玉石鋪的石地上。用金器皿賜酒、器皿各有不同、御酒甚多、足顯王的厚意喝酒有例、不准勉強人、因王吩咐宮裡的一切臣宰、讓人各隨己意。

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米戶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亞拔他、西達、甲迦、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他的美貌、因為他容貌甚美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那時、在王左右常見王面、國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瑪代的七個大臣、就是甲示拿、示達、押瑪他、他施斯、米力、瑪西拿、米母干、都是達時務的明哲人。按王的常規、辦事必先詢問知例明法的人。

王問他們說、王后瓦實提不遵太監所傳的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米母干在王和眾首領面前回答說、王后瓦實提、這事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因為王后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說、亞哈隨魯王吩咐王后瓦實提到王面前、他卻不來、他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今日波斯和瑪代的眾夫人聽見王后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王若以為美、就降旨寫在波斯和瑪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實提再到王面前、將他王后的位分賜給比他還好的人。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國度本來廣大)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王和眾首領都以米母干的話為美、王就照這話去行、發詔書、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說本地的方言。

帖四15-17: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喫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毫無尊嚴,即使是皇后。

當時的女人除了歌妓、跳舞表演以外,都不在公共場合露面。皇帝要皇后在喝得醉醺醺的男人面前亮相,等於把她看成是歌妓舞女,無疑是很大的侮辱。在女人要絕對服從男人的世界裡,皇后竟大膽的說「不」,的確非常的勇敢。

皇帝的參謀認為皇后違命會影響老百姓的婦女對丈夫不敬,但皇帝不尊重妻子也一樣使老百姓的男人把妻子看成是玩物,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可憐以往女人沒有地位,即使拒絕丈夫不道德的要求,也算為有罪。

皇后瓦實提抗命,結果被打入冷宮。許多女人為了保障個人,甚至子女家庭的幸福,只有吞聲忍氣的認命。事實上,大部份的古代女子都是認命型。如慘無人道的纏腳風俗竟然維持了一千年。還有溺女嬰、納妾、嫖妓、陪葬、烈女節婦等壓抑女性的傷風敗俗,女人都忍辱偷生認命算了。

以斯帖的不平凡,就是她不認命,敢於抗命,在「皇帝不召見,卻擅自入院求見,將被治死」的定例下,她竟願為拯救同胞而冒死承擔使命。她那種臨危授命的英勇事蹟讀來令人迴腸盪氣。

默想

「…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帖四16)

心靈的鏡子

抗命、認命與使命,你對臨到你身上的「不幸」,採取那一種回應?


婦女閉口不言?(林前十四26-36)

婦女閉口不言?(林前十四26-36)

邱清萍

有人根據34節教導說「婦女不宜在會中講道」,古舊的和合本就有這樣的標題。聖經原文沒有標題,是翻譯者或編者加進去的,新國際本已作了更改。

因此34節既與講道無關,也非限制姊妹在會中甚麼話都不說。

「閉口不言」在本章出現了三次:說方言的若沒有人繙譯就要閉口(27-28節);若有人得了啟示想分享,那正在講道的人就當閉口不言,讓他人也有機會講(29-30節);婦女若有問題,不要在會中問丈夫,要閉口不言,等回家再問(34-35節)。

保羅所關心的是聚會秩序的問題,他要會眾在安靜中(33節) 得造就 (26節)。

很明顯保羅不是禁止說方言,或作先知講道,(以上兩種事奉很明顯都有姊妹在內,因保羅是對全會眾說的),也沒有要姊妹完全不說話。

可見閉口不言只是暫時性與情際性。而說方言、作先知講道及女人在會中發言,只要按著次序(40節),又能造就人就可行,也是好的。這是保羅從36節到40節要表達的意思。

首先他更正那些以為只有男人可以說話的人的想法:「神的道理豈是單臨到你們嗎?」,其次他鼓勵信徒「要切慕作先知講道」,最後他提醒「也不要禁止說方言」。

默想

「因為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林前十四33)

心靈的鏡子

我聽道與讀經是否以敬虔安靜的心慎思明辨?


姿色與資源(帖二9-30)

姿色與資源(帖二9-30)

作者:邱清萍
古時女人不能受教育,不能投入社會的生產隊伍,唯一的本錢就是姿色。以斯帖憑著姿色被選入宮,但是她被選作皇后,甚至後來成為救民英雄卻有其他的「本錢」與資源。

二9「希該喜悅以斯帖,就恩待她。」原文指她在希該面前滿有恩慈,以致希該喜悅她。作為孤女,以斯帖經歷過養父白白的恩典,深切明白恩慈的意義,對人因此很體諒而不苛求。
她還是一個能守祕密的人。第十節說:「她沒有把自己的藉貫宗族告訴人,因為末底改囑咐她不可叫人知道。」作為女人我們都喜歡與人分享,這是我們的長處,也是我們的缺點。我們以話語結交朋友,也因話語樹立敵人;我們以話語安慰人,又以話語得罪了人。以斯帖的力量不只來自她說出的話,也來自她可以不說的話。

以斯帖也是一個清心無求的女子,十三節說「凡這些女子所要的,【希該】都必給她」。以斯帖這時大概只有廿歲左右吧!正是花樣年華,而且是泡在一個盡情滿足肉體需要的環境裡,任你要任你花,誰家女子不會墮入虛榮裡面呢?但十五節說她除了希該派定給她的,「別無所求」。如此年輕如此無求真是不簡單。

無慾則剛,一個人無求,面對該做的事,就不會畏首畏尾了。以斯帖能被神大用,是她生命資源豐富的結果。

默想

「…凡看見以斯帖的都喜悅她。」(帖二15b)

心靈的鏡子

你平日花時間在儲備怎樣的資源?美貌?財富?人緣?成就?抑或生命的資源?


夫婦同工同盟--訪林立元、徐玉仙牧師夫婦

夫婦同工同盟--訪林立元、徐玉仙牧師夫婦

採訪/邱清萍

徐玉仙牧師和夫婿林立元牧師婚後一同在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受造就,畢業後在德州一些大學城宣教共七年。1995年徐牧師加入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負責兒童及婦女事工,後兼任粵語堂的牧養工作,數年前專心擔任家庭事工。其夫婿林立元牧師除了曾在福音証主事奉,也參予教會的家庭事工,在教導、訓練及教材編寫方面,兩夫婦有非常美好的配搭。林牧師現在專注編寫蒙福家庭教材和互動教學訓練。

邱:徐牧師,你在按牧論文中分享了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家庭事工是教會牧養的主軸、宣教的管道」,這理念如何帶動了你在教會帶領家庭事工?

徐:神造人要人生養眾多,治理和管理全地,神要以家庭為主要管道來成就祂的普世心意。人墮落後首當其衝的也是家庭,始祖的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因此,教會要牧養弟兄姊妹,必須關顧他們的家庭生活,復興教會先要復興與經營家庭。常見在教會信了主的弟兄姊妹,似乎生命有了改變,家人卻抱怨他們絲毫沒變,與家人相處仍然有很多問題,配偶之間無法溝通,常常吵架。甚至一些很愛主、熱心事奉的領袖也是如此。

林:基督徒的通病是沒有追求全人的成長,把信仰與家庭分開,以為家庭生活與屬靈生命無關,在教會熱心事奉就是好基督徒。神的心意卻不是這樣,祂要我們裡外一致,無論在家裡或家外都討祂喜悅。

徐:教會的使命是支持,鼓勵和訓練弟兄姊妹在家中活出見証,各人負起該有的責任(申30:19-20、提前3:4)。我相信在某種意義上,教會每一項事工都應包含家庭事工,鼓勵人在家裡活出信仰,裝備他們與家人、親友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家庭事工不單提供一些適合的課程、訓練或講座,更重要與堂會的教牧和領袖同工配搭,同心幫助會眾及他們的家庭成長。

邱:與家人相處是基督徒靈命成長的考驗,你們如何在這方面牧養弟兄姊妹?

徐:我們根據「家庭的生命週期」(如婚前、新婚、有稚齡小孩的家庭、有青少年兒女的家庭等)安排教導、訓練和活動。例如婚前輔導、恩愛夫妻營、蒙福家庭班、夫妻成長課程、父母班、互助小組(幫助離婚人士、照顧年老父母者)、婚姻下半場等。

邱:很全面!也許大教會才有足夠人力資源如此全面兼顧家庭各方面的需要。較小的教會要作家庭事工可以如何入手呢?

徐:訓練和教材很重要。我在初期的兒童事工著重訓練老師和建立同工,後來因父母表示有管教兒女的難處,我就開始訓練父母,我們夫婦兩人以互動教學法方式編寫了『蒙福家庭』系列教材和教導『蒙福家庭』父母班。我們也門訓夫妻,用了PREPARE/ENRICH這套問卷去陪伴夫妻成長,第一年我們花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陪伴了七對成熟的夫婦,訓練完了,七對都願意去陪伴別人,這事工我們叫做「夫妻伴行」,是夫妻陪伴夫妻的門徒成長事工。這兩年我們在翻譯並試用PREP(Preventive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Program) 這套教材來培訓老師教導夫妻,這教材特別在促進夫婦溝通方面很有用,能一針見血指出夫妻溝通問題,如何處理衝突及情緒,有助夫婦彼此瞭解,傾吐心聲,建立夫妻感情。

邱:弟兄姊妹由肯接受訓練到可以訓練別人,過程有甚麼困難嗎?

徐:起初很困難,記得我們曾鼓勵較成熟的夫婦教父母班,他們都婉拒了,說要教的東西自己都做不到,平日沒有操練,怎能教人呢?尤其做父親的說他們一向都沒有參予教導子女,也不知道如何教,怎能幫助別人呢?這問題反映了許多人沒有正確瞭解父親的角色與責任。於是我們舉辦「親子教育」訓練班,要求夫妻一同參加。起初我一個人教,很少弟兄參加;後來我們夫婦一同教,弟兄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也很勉強的來了。後來他們得到益處,就自動鼓勵其他弟兄參加。

林:在訓練班裡,我會分享自己做父親的經驗,例如兩個女兒小的時候都有哮喘病,常常半夜發作又哭又叫,我認為這是母親的責任,雖然聽見孩子哭,卻裝作熟睡不予理會。我把自己當作教材,與他們分享失敗的經驗,不少弟兄聽了都有共鳴。我也分享如何靠神的恩典,和夫妻共同的努力,我成了一個更負責任的父親。這些對弟兄們有激勵的作用,願意一同來探討如何處理所要面對的難處。

徐:我們要求自己透明,把真實的生活都擺在弟兄姊妹面前,大家一同學習,一同成長。我們傳授的不只是做父母的技巧,更重要是倚靠聖靈的能力,活出父母該有的生命表現。我們強調一定要倚靠聖靈,一定要信耶穌。很奇妙的,神透過教養兒女的訓練班,吸引了慕道的朋友,有些就在訓練的過程信了主,甚至有些來了二、三次就信了主。也有夫婦一起信主,一起受洗的。

邱:難怪你說,家庭事工是宣教的管道。

徐:真是這樣,夫妻關係好,就是福音的見証。有些人與同事分享學習的果效,結果同事也想來教會學習。無論是「蒙福家庭」或親子教育的課程或夫妻營,我們都歡迎慕道友參加,沒有刻意宣傳,報名要參加的人常超過我們的限額。

林:我們在每課的課程中一定會有聖經的教導,但不會捲入複雜的神學問題,乃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經文,有些慕道朋友發覺原來聖經的教導是如此實際可以應用的,就會更想瞭解神的話,參加教會的慕道班或小組繼續學習。家庭事工因此成了教會福音外展一個天然的橋樑。

徐:有時慕道友會有信仰的問題,我們鼓勵他們找組長談,組長若需要幫助我們才介入。另一方面,我們也訓練組長做關懷的工作。我們在「蒙福家庭」的課程裡,設計了一些輕鬆、適合數代同堂的家庭遊戲,每學期用一個星期六來舉辦「家庭樂、合家歡」的節目,鼓勵每個家庭邀請祖父母或青少年子女或孫輩來參加,吸引了很多家庭。最後四十分鐘,我們會有一個簡單的福音信息,唱兩首詩歌,有一兩個訓練班同學作見証,分享課程對他們的幫助,小孩則在室外有活動。這樣慕道友能看見教會生活也有輕鬆、歡樂的一面,打破社會人士對教會的刻板形象。

邱:這些年傳統家庭已遭受多方面的破壞,你的事工如何幫助弟兄姊妹建立合乎神心意的家庭,同時又扶立一些受創的家庭?

徐:聯合國提出的警語是對的:「廿一世紀人類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是家庭的瓦解!而它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是無法估計的!」家庭破裂所造成的影響我們都有目共睹。感謝神,我在考慮負責家庭事工時,取得了教牧的共識,就是各牧者仍會繼續處理自己區內小組會眾的危機個案,我則會支援協助,這樣我就能專心發展家庭事工,特別是預防性的訓練,藉此減低婚姻家庭的危機。

邱:很多青少年離家上大學就流失了,不再去教會,甚至拋棄信仰。你們的家庭事工如何挽回這個趨勢?

徐: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危機,非常強調下一代的事工,各年齡事工的計劃與安排都要以支持和裝備家庭為目標。更重要是鼓勵父母負起兒女的屬靈教導和訓練,而不是只靠教會。兒童在教會的時間每週只有幾個小時,塑造兒女靈性最終還是父母的責任。所以教會要訓練弟兄姊妹,讓他們明白身教的重要,父母不斷地成長才能激勵兒女成長。訓練班要求父母學習完了,回家就要實踐,下週在班上分享,若遇見難處就彼此借鏡幫助。

林:親子關係必須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建立,若等到青少年期出現問題才「惡補」,通常都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青少年若沒有真實的信仰經歷,只是被動地跟隨父母參加教會活動,或只有頭腦的信仰知識,進入大學就經不起各種學說的衝擊,甚至離開教會。我們在蒙福家庭課程中很強調父母如何帶領兒女去經歷神。

徐:父母要帶領子女一同禱告,特別在面對挑戰或困難時如何透過禱告經歷神的同在與幫助。有些父母只關心兒女讀書的成績,把信仰放在次位。兒女小時不培養他們把神的話帶進學業和活動,長大了就很難這樣要求。早期有一唸高中的少年男孩結交了壞朋友,課後不回家,在外流連鬧事,令父母很擔憂,親子關係很有張力,無法溝通。我就勸他們不要一開口就罵兒子,要多聆聽,與兒子建立親和的關係。暑期來到,我就安排男孩來辦公室幫忙暑期學校做義工,並找機會肯定他,做得不夠好的也耐心地教導他,他發覺我們都愛他和接受他,就很認真的去做,而且做得不錯。為了獎勵他,我就在暑期學校下半期開始付他工資,他覺得很有成就感。第二年暑假再請他來幫忙,就這樣他度過了難關,現在已大學畢業加入了上班族,而且繼續來教會。

邱:你們夫婦一同帶領家庭事工,在生活與事奉上沒有所謂夫唱婦隨,或婦唱夫隨,如何培養這麼美好的默契?

林、徐:我們兩個人生活與事奉都在一起,難免有磨擦,經十多年磨練,現在互動默契不錯。我們每週一早上用兩小時一起溝通反省、計劃和禱告;每年三次外出,一次旅遊度假、一次參加研習會、一次退修,多在十一月,以數天時間在神面前禱告,反省過去和策劃未來。我們既是夫妻,也是同工和朋友,這是何等大的祝福。


神的母愛

神的母愛

邱清萍

神的母愛
充塞了母親的細胞
使她手捧自己骨肉那一刻
就無法止住愛的流波。

神的母愛
跳躍在母親的心
每天的忙碌成為了針線
編織著兒女成才的夢。

神的母愛
攪動著母親的喜、怒、哀、樂
為兒女的成長歡騰
為他們的失敗愁煩。

然而
母親也是人
有自己成長的掙扎與傷痛
母親也是人
無法滿足丈夫和兒女所有的期盼。

為人妻母常感疲倦
心力交瘁還加上自責!

母親!
讓神的母愛撫慰你
祂強壯的雙臂擁抱你。

母親!
休息片刻
抬頭看看向你展現笑臉的主
作一個「斷奶的母親」
在天上母親的懷裡享受安憩。


傳道人的母親

傳道人的母親

邱清萍

于力工牧師的母親

于三師娘對于力工牧師一生為人與事奉影響至鉅。于牧師說她是一個「有見識、有膽量、全心靠主」的人,她要撫養八個子女,在戰亂時代仍然到處奔走領會。當時教會的風氣很閉塞,女人露面講道是不允許的。不少禮拜堂是男女分開坐,而且中間還有一道牆。于牧說他講道總要這邊看看,那邊看看。後來有些教會把牆拆掉,中間放一些花,或放一塊活動的布簾。漸漸才開始男女混合坐,當時姊妹要突破這些閉塞,必須真有恩賜、有供應、也有果效。

丈夫被炸死後,于三師娘就帶著兒女過信心的生活。有一次當日軍掃蕩他們的村莊時,她不但保護了全家,也保護了全村莊的婦女。于三師娘亳不畏懼地向軍兵作見証,並且帶領大家唱聖詩,才發現其中一位軍長是基督徒,結果士兵沒有傷害任何人就離開了。

于三師娘有多方面的恩賜,被神大大的使用。她常被邀請去主領佈道會和培靈會,無論是東北、上海各地的教會,甚至「耶穌家庭」也請她去講道。她講道很有權柄,個人佈道也很有能力,曾帶領老學究及大強盜信主。她也有趕鬼醫病的恩賜,曾與一被鬼附廿五年的女人「鬥法」,好像當日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先知鬥法一樣。對方整夜大叫大喊,跳來跳去;于三師娘一直忍耐安靜地讀經,等到對方疲乏不堪的時候,她就說:「奉主耶穌的名叫你走」,只見這女人立刻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昏迷過去。

在共黨統治下,于母為信仰吃了許多苦頭。在三反五反年代,被判坐監八年。文革時期因不肯否認耶穌,被紅衛兵毒打。她說:「我一生都在傳福音,就算他們打死我,我也要傳。」結果她被打至半身不遂,於七十七歲安息主懷。

彼得遜(Eugene Peterson)牧師的母親

彼得遜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才廿歲。那時他們一家人住在美國洛璣山腳蒙特那州一個小鎮。他三、四歲時,母親常在主日帶他到郊外向礦工及木廠工人傳福音,然後晚上就在一所小學校聚會,教導聖經。寒冬的晚上,屋外堆著白雪,屋內卻是暖烘烘的,他們在大圓桶內生火,聖靈的火同時在他們心中燃燒。

母親個子只有五呎高,留著長頭髲,手拿著手風琴或結他,用她那富磁力的女低音帶著25-30個粗曠的男人唱一些懷舊的老歌和聖詩,常引起他們情不自禁地邊流淚邊唱。母親也是說故事能手,能將聖經故事說得栩栩如生,將教訓與生活編織起來,是那樣的天衣無縫。那些人坐在板凳上,竟也聽得入神,他們的聚會常在熾熱的禱告聲中結束。

這段跟隨母親下鄉佈道的經歷多少影響了彼得遜牧師日後傳道的特色:好說故事,真情流露。可惜過了幾年,在一個主日聚會後,有一位弟兄手拿著一本厚厚的聖經,找到她後把聖經翻到提摩太前書第二章十一、二節:「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的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他轄管男人,只要沉靜。」彼得遜說母親就這樣「被恐嚇」而沉寂下來。而那些曠工和木廠工人,若一生再沒有機會聽福音,這筆債那位弟兄是否償還得起?

衛斯理約翰和查理士(John & Charles Wesley)的母親

衛斯理蘇珊娜(Susanna Wesley)不需要「母憑子貴」,她自己的一生就留下了許多佳美的足跡。事實上,她的兩個兒子約翰和查理士能被神如此重用,母親功不可沒。

蘇珊娜在晚年的時候曾這樣禱告說:「主啊,求你使發生在我人生的一切事情到頭來都對我有益處,都能教導我學習和塑造我更像你。」她從小就好學不倦,那時女孩子沒有機會上大學,父親是牛津大學法律博士,看出她有潛質,就傳授她邏輯學、哲學、解剖學、法文等。她從小有獨立思考,好思辯,且閱讀許多清教徒的靈修作品。

蘇珊娜與衛斯理撒母耳牧師結婚,廿年裡共生了十九個兒女,可惜其中九個都夭折了。她非常疼愛兒女,極其用心養育她的七個女兒和三個兒子。就像開辦一個小型寄宿學校一樣,她規定他們每天從早上九時至正午,下午由二時至五時上課,她一邊教他們,督促他們做功課,一邊為最小的孩子餵奶,管理家中財務、寫信、縫紉,而且安排每週一次單獨與每個兒女談話,個別瞭解和關心他們,要清楚他們真正認識神並循正軌成長。這樣嚴謹的教養持續了廿年。「只要能榮耀神,我能佔一小席位,也很滿足。」--衛斯理蘇姍娜

每個孩子一過五歲生日,就要開始學字母,而且由創世記第一章開始讀。其他學科包括文法、歷史、數學、地理和神學。父親有時也教授古典文學。她不但傳授知識,也栽培兒女的靈性與個性,教他們敬畏神尊敬人,處事待人的常識與禮貌等。她定了十六條家規:

1.兩餐之間不淮吃零食。
2.晚上八時要上床。
3.服藥不得發怨言。
4.孩子一定要聽話,否則無可救藥。
5.孩子一開始學話,就要學禱告。
6.家庭崇拜時要一律安靜不淮說話。
7.哭鬧無效,只有禮貌地請求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8.錯而能認能改,可免懲罰,這樣就免去說謊的陋習。
9.有犯罪的事,總要處理,甚至懲誡。
10.一件錯事,不應處罰兩次。
11.讚揚及報償好的行為。
12.只要有心做好,雖然表現出來不甚理想,都值得讚揚。
13.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即使是最小的物件,也不能佔為己有。
14.答應了就一定要履行。
15.女兒未學好讀書,不要勉強她做家事。
16.教導孩子對管教的杖懷有敬意。

蘇姍娜很強調管教孩子,直到他們能自律。她認為人的肉體很頑強,必須從小就得制服,否則長大後就很難勝過。她說:「孩子的意志一旦馴服了,能尊敬聽從父母,許多不成熟幼稚的行徑就會逐一消失,他們就能敬虔度日。」

衛斯理夫婦都是很執著的人。蘇姍娜很支持斯圖阿特王室的英王雅各,後者後來被女婿威廉推翻及奪了王位。有一次在家庭祈禱會中牧師為威廉王禱告,結束的時候妻子誓死不肯也沒有說「阿們」,他很生氣說:「一家有兩個王,就必須有兩張床」,蘇仍不肯改變,認為這是立場問題,隨便讓步就是不誠實,就是犯罪。結果牧師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五個月後威廉王駕崩,他才回家。與妻子重修於好的果子是懷下了約翰,這位日後成為英國十八世紀大復興運動的首腦人物。神也真夠幽默。

蘇姍娜是一個禱告的人,每天花兩個小時親近神,這是她得力的祕訣。她有一套有效的組織和管理的方法,能把工作和時間安排好,訓練孩子負起責任和彼此相顧,後來他的兒子約翰建立循道會時也從其中吸納智慧。他們小時看見母親若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安靜,就把身上的圍裙兜在面上,大家就知道要避開,讓她可以安靜禱告。

這個安全而溫馨的家終於培育了兩個改變整個英國教會與社會的兒子。約翰所帶動的復興運動不但使基督徒和教會更新,也掃除了英國社會許多的罪惡與陋習。查理士寫了九千首聖詩,其中不少到今天仍膾灸人口。


母親的玉照

母親的玉照

邱清萍

有人說:「神不能以肉身隨處與我們同在,所以就創造了母親。」母親是神最好的代表。聖經有好幾張神作為天上母親的玉照,把它們拍下來,再以地上母親的樣式沖晒出來,樣子一定很美。

生產之痛

第一張是「生產之痛」(以賽亞書四十二14):「我要喊叫像產難的婦人,我要急氣而喘哮。」這裡的「我」就是同章1-4節所指的「僕人」。新約馬太福音十二17-21引用這段經文來指明是彌賽亞耶穌基督。母親以自己的身體作為通道,讓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下來。神子耶穌基督是通到神那裡的道路,祂像母親一樣,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通道,忍受十字架的苦楚,叫一切相信祂的人可以得著新的生命,活在神的國度裡。

生產常與痛苦連在一起,劇痛、陣痛、掙扎與疲倦,再加上待產時的擔憂與懼怕,是每一個母親要付的代價。第一個因愛我們就付出重大代價的人就是母親。可是孩子一生下來,「哇」聲一哭,就把母親所有的痛苦都淹沒了,而且帶來一種莫以名狀的欣喜。就是這種既痛且樂的經歷,使許多母親以驚人的能耐、和堅忍不拔的精神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為換取兒女的幸福而終生勞累。

懷抱之情

第二張照片是「懷抱之情」(賽四十六3-4):神說:「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神像一位慈母,把我們抱在懷裡;在我們沒有力量行走的時候,祂就抱著我們走(懷搋的意思)。在名詩《沙灘上的腳印》裡,作者發現在她人生最低潮的那段日子,沙灘上只有自己的一對腳印。她問主:「為何我最需要你的時候只有我自己獨行?」主說:「那是我的腳印,因你沒有力量行走,我就把你抱在我的懷裡。」主恆久溫柔的愛顧著我們。

很多做媽媽的因為要抱兒女而引起腰酸骨痛,假如兒女有病,做媽媽的就更辛苦了。母親初來美國與我同住,我很不習慣她那緊張兮兮的個性,總怪她顧慮太多,把我也弄得好緊張。後來從她口中知道我們小的時候,父親的生意愈做愈大,有幾百個員工,媽要管財,還要養育十個兒女。後來請了奶媽,她就像護士長,每晚都要巡房,看這些奶媽有沒有照顧好她的兒女。中日戰爭爆發,父母拖男帶女的逃難,為了保護兒女的平安,媽所有的神經線都崩得緊緊的。哦,原來母親是為了兒女才變成這樣,我還能怪她嗎?

管教之恩

母親的第三張玉照是「管教之恩」: 以色列民雖然說信神,也獻祭,心卻遠離神,偏行己路,行神所不喜悅的事,所以神要管教他們(賽六十四章)。但管教以後,神要再次安慰他們。六十六12-13節是母親哄正在哭的孩子,他為甚麼哭?就是因為不聽話,受父母的管教。然而管教過後,母親就把他「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十三節說:「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也照樣安慰你們。」

有些母親把管教兒女的責任都交給丈夫,結果出現了「慈母多敗兒」的後果。夫婦一同有管教兒女的責任,而且要應用同樣的原則。假如需要一方做好人,另一方做醜人,就要輪流做,否則有一方與子女的關係就會受虧損。管教以後要恢復溫韾的擁抱,讓兒女感到父母管教的愛意。

斷奶的孩子在母親的懷裡

第四幅照片是「斷奶的孩子在母親的懷裡」(詩一三一)。孩子斷了奶,仍能如此安心躺在母懷,是因他的眼睛不再看奶瓶或奶頭,卻定睛在慈母的臉龐與微笑。在慈母的愛中他滿足了,以前愛母親是因奶水,現在是因母親真的很可愛。

做母親有很多快樂,也有很大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買不到保險,孩子能不能生下來?會不會養得大?會不會成才?會聽我的話嗎?路會不會走得對?家庭會幸福嗎?會孝順我嗎?我老的時候會照顧我嗎?這一切都沒有保險。唯一的保險是信靠天上的母親,在祂裡面找到安息。

許多母親以兒女的表現和成就作為自己的成績單,於是給自己和兒女很多的壓力。她要學習作一個「斷奶的母親」,在天上母親的懷中平靜安穩。不錯,母親應教導和引導兒女,但不需要控制他們;兒女路若走的不對,母親應反省自己,但不需要過份自責。愛是給對方自由的選擇,因此會失望會受傷。天上的母親也常經歷這些失望與傷痛,祂能瞭解,也能安慰,安息在祂懷裡吧。

天上的母親是地上母親的樣本,謝謝母親們把這個角色演得好,叫我們更認識神的母愛。


受託的比喻

受託的比喻

作者: 邱清萍

天國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一些女僕來,按才分配銀錢,一個交了五千、一個二千、一個一千,託負她們去建造天國的事業,然後就離開了。

那領一千的立刻去做工,結果賺了一千塊錢回來。

那領二千的發現周圍的人縐眉瞪目,並聽見有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啊!女人太情緒化,靠不住,怎能把大任交託她呢?」她聽了很是不安,立刻把一千埋在地裡,用其餘的錢賺了一千。

那領五千的女僕拿著錢站著發呆:「我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恩賜呢?主人一定是弄錯了。」工頭也警告她:「留意你的位份!女人出頭露面是不合宜的,女人只要一味的順服。」那女僕鬆了一口氣,趕快把五千銀子埋在地裡。

過了很久,主人回來要察看她們工作的成果。

那領一千的來對他說:「我主請看,我賺了一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我自知不配拿二千,所以只用了一千。有人告訴我,這另一千是你用來考驗我的自知之明,故此我不敢用它,把它埋在地裡了。」

主人聽見就很不喜悅,責備她說:「你這不忠的僕人,為甚麼你看重人的話多過我的話?把她的兩千奪過來給那一千的,把她丟在黑暗裡,恁她哀哭切齒。」

那領五千的戰戰兢兢的對主人說:「我主請息怒。我知道你創造女人,是要她支持順服男人,不要出頭。因此我不敢動用這五千,看哪,我把它歸還給你。」

主人聽了非常忿怒指責她說:「你這愚昧的僕人,我豈不說過,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受託的負責任嗎?到底誰是你的主?你為甚麼怕人多過怕我?把她的五千奪過來,把她丟到黑暗裡,叫她哀哭切齒!」

最後,主人召了工頭來質問他:「你這僭越位份的惡僕有禍了,誰指示你阻止別人運用我給的恩賜來建造我的國度?把他丟到黑暗裡!」

將來在天上,有許多人將會哀哭切齒。


北美華人女教牧角色的再思

北美華人女教牧角色的再思

邱清萍

二千年來,教會在處理姊妹角色方面一向跟隨社會的潮流。所以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教會也一樣將女性放在次於男性的地位上。

然而有兩個例外:一個是初期教會因着福音所帶來「男女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加三28)的真理,婦女在教會的地位比在社會高。(註1)另一個例外是現代的北美,情況卻與初期教會相反。(註2)正當姊妹們在社會享受着男女同等的發展機會,教會卻將姊妹禁錮在幾個角色裏,不能講道、教導和領導。社會對女性的重視,遠比教會為高;社會比教會更願意接受女性的貢獻;女性在教會的待遇遠不及社會所提供的。在美加,女人任職州長、大法官、公司總裁、大學校長已不是新聞,但許多福音派的教會仍然堅持男性領導,姊妹事奉仍有許多限制。

一 復興運動與姊妹事奉空間

一些反對姊妹領導的人認為這是教會一貫的傳統,應該持守。其實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兩次「大覺醒」復興運動裏,姊妹有着很廣闊的參與空間,無論是推動或受此運動的影響,姊妹作出了許多貢獻,包括講道、教導和領導工作。奮興家芬尼曾說:「要求婦女在會中閉口不言,會削去教會一半的實力。」(註3)

這顯示了一個歷史事實,教會復興,人人事奉,向外積極傳福音及發展,姊妹事奉的門就會是敞開的。當時由姊妹創辦及主持的志願團體如雨後春筍,非常蓬勃,其數之多、其類之繁使人眼花撩亂。服事的對象不只是婦女和小孩,男人甚至軍人也包括在內。(註4)

宣教工場是姊妹最有機會發揮神給她們的負擔與恩賜的地方。饒白雪(Patricia Hill)寫道:「至1915年,四十個宗派的婦女宣教組織共有三百萬名會員,其影響所及,比同代的平信徒運動與學生福音運動更廣泛。」(註5)大羣單身姊妹走進工場,拉開北美婦女宣教運動的序幕。女宣會紛紛成立,到1894年,美國共有三十三個婦女宣教組織,共差派了一千位單身女宣教士,在海外工場擔任教師、巡迴宣教師、醫生及救濟工作者等職分。(註6)

蒙海倫(Helen Montgomery)是一位多產作家和思想精深的宣教策略家,曾與費路茜(Lucy Peabody)組成「海外差傳聯合研究社」,是一個超宗派的女宣會,特別注重出版差傳教育的書籍。在她的名著《西方女人在東方》(Western Womenin Eastern Lands)裏,記錄了五十年來(1860-1910年)美國女宣運動所產生的影響:1861年美國只有一個女宣會,只派了一位女宣教士到緬甸,差傳獻金只有二千美元,支持者不過數百;到1910年已有女宣會四十四個,單身女宣教士4,700多位,獻金竟達四百多萬美元,而支持者也有兩百萬之眾。(註7)

當時基要派好幾位顯赫的領袖很支持姊妹講道與領導,而且認為符合聖經的教導。慕迪(Dwight L. Moody)曾邀請當時著名的女權領袖,也是很有能力的講員韋佛蘭詩(Francis Willard)一同帶領福音聚會。早期的慕迪聖經學院男女一同受訓,曾栽培了無數女教師、牧師和宣教士,她們被派到各處擔任奮興會和聖經營的講員。

宣道會創辦人宣信(A.B.Simpson)在1911年寫了一篇文章,題為〈神我們的母親〉("Our Mother God"),指出耶穌是人類的頭,在祂裏面綜合了男與女的特性,正好矯正那些認為只有男人可以代表耶穌作牧者的言論。宣信並非鼓吹「女神」的宗教,他只不過指出神既非男也非女,祂與人的關係有時像父親,有時像母親。在1887年,宣道會裏有一半副會長是姊妹。

播道會創辦人范弗翟(Fredrik Franson)曾極力爭取姊妹講道及領導的機會,該會派出女講員及佈道家。他在1890年寫了一本小冊子《說預言的女兒們》(Prophesying Daughters)支持自己的立場。美國播道會早期的年歷記錄了幾近五十位被按立的女牧師和佈道者。(註8)

聖潔運動中的循道宗、救世軍、五旬節宗教會對姊妹事奉最開放。其他的宗派如浸信會(特別美北)、金巴崙長老會等都有女講員及牧師。一些基要派的聖經學院,如慕迪、奈亞、哥登及西北聖經學院都為姊妹提供講道、牧養教會及教導聖經的訓練,與他們所強調的聖經無誤並行不悖。(註9)

內地會第一批派往中國的十五位宣教士中,有七位是單身女宣教士,其餘是夫婦。單身姊妹被派往內地農村開荒佈道,甚至負責整區的行政管理。其他的信心差會如協同會、宣道會、蘇丹 內地會和非洲內地會的成員有很大部分是姊妹。(註10)

二 姊妹事奉空間縮小

但誠如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所言:在差不多所有的宗教運動中,姊妹的領導角色隨着運動的穩定化而收縮。在運動初期姊妹有領導恩賜是屬靈的象徵,而盡加使用,組織一旦規律化(也是權位化),姊妹擁有這些恩賜便成為可恥的,應當把它們收藏起來,或索性否認它們的存在。(註11)

在兩次大戰之間,美國教會對姊妹事奉的空間開始縮小。黑珍妮(Janette Hassey)分析有幾個原因:(註12)

第一,基要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使基要派領袖提高了防衛的意識,不但在釋經方面有「律法主義」的傾向,對姊妹的事奉注重「字句」多過精意;在宗派之間也多了劃清界線的舉動,例如對五旬節宗的方言及神醫,及對社會改革行動的排斥等。過去許多姊妹的公開事奉是由關懷社會問題開始,如戒酒會、廢除黑奴、婦女投票權等。

然而這時若投入社關行動都會被看作有「自由主義」的嫌疑,如此姊妹公開教導與領導的機會也大為減少。甚至在聖潔運動的教會中,除了救世軍外,也都失去了二十世紀初姊妹興起事奉的美景,許多基督徒可能從未聽過女性講道。

第二,基要派愈來愈機構化和組織化。它的重鎮由美北轉到美南,美國南部向來比較保守,對姊妹事奉尤甚。美南浸信會在這方面特強,1924年基要派第一間重點神學院達拉斯神學院成立,更標示了姊妹公開事奉的式微。該校只收男生,而當初很支持姊妹講道的慕迪聖經學院和播道會三一大學也提高學術水平,發展研究院及神學院。姊妹就算有機會在其中受訓,也不能選讀講道學或教牧學,許多姊妹只好專攻宗教教育,在1910年可以擔任教會牧者的姊妹在1940年只能擔任宗教教育部主任。教會請傳道人的資格也從生命、恩賜的訴求轉為以學位、學術知識為重。

第三,婦女運動所帶來的社會生活形態轉變、婦女投入社會改變傳統男女的角色、婦女的獨立等使一些教會領袖擔憂對傳統家庭的打擊。加上婦解運動中一部分人的偏激及極端表現,如婦女在衣着與行動上的大膽和暴露,與男人一樣吸煙飲酒等破壞了傳統女性的形象。其實初期的婦運對教會和社會都帶來許多祝福,但因為簍中一些壞蘋果就把整個運動否定了,至為可惜。教會愈來愈將女性的公開事奉與婦運結合,而更刻意地要把婦女的角色定型在幾個「比較安全」的角色裏。這種情況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極端婦解運動影響下更趨惡劣,尤其家庭的瓦解,同性戀的問題,教會不分青紅皂白,把姊妹角色的問題統統都算到一筆帳上。

第四,基要派在解經方面拘泥字句而忽略全面的考慮。正如許多領袖以聖經的教導來肯定販賣黑奴是對的,他們也能從聖經中找到經文支持姊妹不宜公開事奉,姊妹講道、教導和領導便成為違反聖經的行動。以前范弗翟和哥登解釋姊妹說預言是末世聖靈的工作,現在被看為是末世的徵兆!

以上的情況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退伍士兵需要工作,社會開始有「女人回到廚房去」的口號,將婦女的角色再次限制在家庭裏。到六十年代及以後,由於婦運的影響,除了主流教會如聯合循道會、美國長老會、福音派信義會等以外,許多福音派教會採取了消極的防衛表現,都紛紛煞掣,如美國播道會不再按立女牧師,姊妹不可以講道,甚至不能教成人主日學,差會不接受單身姊妹作宣教士,教會聘牧或神學院請教授都要候選人表態他們對姊妹事奉的立場。

這種情況完全是一種倒退的現象,與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情況大相逕庭。對以「持守傳統」為號召的人來說,這是他們不應忽視的歷史事實。

三 北美華人教會的姊妹角色

二十世紀初,中國各地也有大復興,神興起一些奮興佈道家,其中不乏神所使用的姊妹。郭佩蘭引用梅納(Luella Miner)報道說:1876年中國有九十位女傳道,四十年後(1917)增加到2,500多位,升幅差不多三十倍,到了1920年再升至3,300位,可謂盛極一時。(註13)

余慈度是神所重用的華人女佈道家。吳秀良教授認為她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中國最著名的奮興佈道家,對中國教會的復興運動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因她講道培訓出來的傳道人,成為1930年後第二期復興運動的關鍵人物。倪柝聲是其中之一,他在十七歲那年(1920年)參加余慈度主領的佈道會受感歸主及獻身傳道;李常受則在1925年。王載、趙世光等好些奮興佈道家也在余的影響下獻身傳道。(註14)

此外還有蔡蘇娟常主領奮興佈道會,或下鄉佈道,許多人因此歸主。她曾與一些同工組織了「中華國內佈道團」,目標是去雲南傳福音。

二十年代後期,到處領會的姊妹有王淑、焦維真、胡蘊琳、藍如溪、胡美林等。王淑是山東人,曾任教師和編輯,後來自由傳道,蒙主大用,很多人悔改。焦維真也是山東人,曾在金陵神 學女校教學,後來到處巡行佈道,一年內向數萬人傳福音,講道 近三百次。曾開辦靈光靈修院,後到中華神學院教學,1940年還擔任港九培靈會主要講員。胡蘊琳是上海人,不但在中國教會,也在西教會中主領奮興佈道會,抗日戰爭期間,還開辦孤兒院,收容難童數百人。藍如溪和胡美林都是西教士培養出來的人才,來過美國留學,回國任教及巡迴講道。藍任伯特利神學院的院長,胡任伯特利孤兒院院長。(註15)

梁家麟分析女奮興家的興起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姊妹若有機會受教育或神學教育,就會有更大的事奉空間。女奮興講員通常都是由女西教士培育出來的,且與西教士一直有美好的團隊配搭。另一個特徵是她們大多是獨身的,而且常結為親密的同工,如蔡蘇娟及李曼、胡遵理與石美玉、藍如溪和胡美林等。(註16)

1922年全國共有約三十八間聖經女校及女子神學院,但真正符合神學院資格的只有兩間,由女宣教士及女奮興佈道家任教。羅聖愛於1922年擔任建道女院院長。陳偉昆在美國得到文學碩士,曾在香港神召聖經學院任教,直到退休,著有多本先知書及解經書籍。李淵如曾在南京金陵神學女校任教,並負責《靈光報》的編務。她也是一位出色的奮興佈道家,常被邀到各教會講道。(註17)

另有一些姊妹很有開荒及組織的恩賜,建立福音機構。著名的伯特利佈道團由胡遵理宣教士與石美玉醫生一同創辦。起初開辦教會,後加辦醫院、護士訓練學校、女校及兒童工作。後來還發展成為佈道團,到各處主領佈道奮興聚會,其中團員包括計志文、宋尚節、趙世光,還有許多女性奮興家。梁家麟認為伯特利佈道團對華人奮興佈道傳統有很重要的影響。(註18)

梁又認為不少具有創新性的事工與機構,原都是由婦女發起建立的。但在事工上了軌道,有了組織之後,就會有愈來愈多的男性同工參與,而在一、兩代的領導層轉換以後,領導權便通常由女性轉移到男性手中,(註19)有些還開始教導說姊妹不宜領導。

陳玉玲是第一位華人女牧師,曾以宣教士身分赴雲南開荒,先後創辦了七間教會,其中三間教會是她獨力創辦的。她的事奉非常全面,聖靈大能與她同在,神蹟奇事也隨着她所見證的道。

陳玉玲除了到處主領聚會外,還開荒植堂、牧會、教神學、編寫聖經注釋,也禱告醫病。後受倪柝聲的教導影響,自動放棄牧師的銜頭。另一位早期被按立的女牧師是聖公會的李添媛牧師,後亦被迫放棄職銜。(註20)

可見在二十世紀初,無論是美國或中國教會的姊妹都有很大的事奉空間,都能遵照聖經教導按呼召與恩賜服事,為的是建立基督的身體,推廣神的國度。然而華人教會在北美興起時,姊妹事奉的空間反而縮小了許多,特別在講道、教導及領導的參與上,遇到許多障礙,問題出在哪裏?值得深思。

六十年代中葉,美國移民法例放寬,大批華人湧入美國,神使用大環境的轉變刺激了華人教會(特別是福音派)的成長,查經班紛紛成立,到七、八十年代更發展成華人教會。六十年代剛好是美國白人教會對姊妹角色敏感回應的時期,如上所述,許多教會因婦解運動而緊急煞掣,把姊妹事奉的門一個又一個的關閉起來,這是姊妹事奉的「鐵幕」時期。而華人教會不幸迎上了這一波的衝擊,加上沒有美國白人教會十九世紀「大覺醒」復興運動的背景,許多華人教會只能「東施效顰」跟着白人基要派,而缺乏深度的反省與調整。

放眼亞洲或東南亞華人社區,教會及基督徒對姊妹事奉都比美國教會開放,楊鳳崗教授認為美國華人教會對姊妹領導的保守立場並非受中國傳統儒家,或現代中國大陸教會文化的影響,乃受美國基要主義的思想影響,尤其一些保守的神學院或領袖的教導。他舉出一例,美東區一家華人教會有一位姊妹被選為福音團契的團長,她原是一所實驗室的主管,事業很有成就,很愛主和熱心傳福音。後來她到附近一個號稱「小達神」(Little DTS—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的信徒神學訓練班,其中有一個課程討論姊妹的角色問題,教導說姊妹不應當領導。她與一些同學討論,結果發現自己充當團長是「錯」了,就退出這個角色,而該團契後來也解散了。

楊教授在研究中發現華人教會的土生華裔,特別年輕的一代,強烈反對婦女領導或按立,這是使人費解的現象。照理年輕的一代思想應更開放。在其中一個個案中,教會聘牧委員會物色了一位資歷與恩賜均很適合的主任牧師候選人,會眾大部分都很滿意,卻因英語部一位年約二十歲的會友以應徵牧師的師母也是一位按立的女牧師為由,影響一羣年輕人投了反對票而不通過聘任這位牧師。(註21)

作者也親自目睹一個類似的個案,一家教會的憲章允許姊妹受按立,而領導的牧師和長老羣都通過要按立教會一位事奉超過二十年的忠心女傳道。但在會友大會中,卻被英語部一些年輕人投了反對票,其領頭者是一位年約二十八歲的弟兄。當時教會情況有些緊張,該姊妹為了不願使教會陷入張力狀態,曾考慮取消受按,但經牧師、長老及一些弟兄姊妹的堅持和鼓勵,最終還是通過了,而該弟兄和小部分年輕人後來離開了教會。

作者個人有一次在美東一家教會的國語部的主日祟拜中講道,聚會完畢有一位說英語的弟兄向我要了地址,回家後不到一周,我收到一張明信片,裏面寫着:「這是一個警告,你觸犯了神的命令,難道你沒讀過『我不許女人講道』的明訓嗎?難道你不怕將來的審判嗎?」

四 回應與問卷調查

為了回應北美華人姊妹事奉的封閉情況,我曾與劉秀嫻和吳淑儀兩位姊妹合著《還我伊甸的豐榮》及編寫《兩性復和》,並在加州與一些女傳道成立了「基督豐榮團契」,服事女傳道、師母和女神學生,透過定期小組分享與代禱、特別聚會,及每年一次的退修會,鼓勵和提升姊妹事奉的果效。過去十年,我們還進行了幾次問卷調查。(註22)

現把從問卷獲得的北美華人女教牧的情況作一簡報。

(一)2001年的調查,共80位女教牧回應

(當年美國與加拿大華人教會數目估計超過八百)當中發現:很多華人教會沒有女教牧,有女教牧的教會,平均四個教牧同工才有一位是女性。教會事工有姊妹參與的比率依次如下:長老(11.2%)、講員(13.5%)、崇拜主席(14.01%)、執事(22.95%)、派聖餐員(25.23%)、成人主日學教師(39.97%)、探訪員(60.42%)、膳食長(64.83%)、兒童主日學教師(78.23%)。

從以上統計略知北美華人教會姊妹事奉的情況:凡帶領聚會,或擔任帶領同工的職位,一般都由弟兄負責;在兒童及青少年、婦女事工方面,無論是教導或輔導,姊妹的參與則沒有限制,而關顧及服事的工作,更非姊妹莫屬。美國華人教會歷史較加拿大長久,後者對姊妹擔任牧者、講員、長執及其他領導或教導事奉要比美國開放。

女教牧方面:(只有63位女教牧填寫)有6位已按牧,負責整個會眾的牧會工作者甚少,大多數是助理傳道,負責基教、兒童或青年事工、團契小組等。主任牧師有兩位,一位與丈夫共同牧養(co-pastor)。以講道為首要責任者有13人,次要責任者20人,故有一半女教牧有講道事奉。三分之二(42人)女教牧是四十歲以上,大部分受過聖經學院或神學院的訓練(58人)。全職事奉年日平均九年,差不多一半(28人)的女教牧月薪低過二千美元,另少於三分之一(17人)月薪是二千至三千美元,這與所分配的工作責任有關。一般教會男女同工也不同酬,姊妹就算負責與弟兄同樣的工作,也因性別或單身而薪酬較低。

(二)2010年問卷調查,共44位女教牧回應

九年之後(2010年),我們再有一次問卷調查,可能時間倉卒,只有44人回應,美國共30人(68%,其中26人來自加州),加拿大14人(32%,其中9人來自安大略省)。女教牧多集中以上兩地,與個人觀察符合。在教會工作者有29人(66%),在機構有15人(34%)。

44人中,已被按牧有7位,從人數與按立年分來看,似有增長趨勢。2001年的6位,其中一半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按立的, 而2010年的7位,有6位是在二千年代被按立的。

女教牧的職責方面:以講道為首要責任者10人,次要責任者12人,一半女教牧有講道的責任,與上次調查類同。主任牧師有一位,負責牧養整個會眾仍屬少數,多數負責某一事工,如宗教教育、小組團契、青少年事工、探訪等,女傳道兼任祕書似在減少。姊妹在機構事奉的空間較大,有神學院教授、神學院院長、甚至機構負責人者。

女教牧的年齡方面:亦有增長的趨勢,51至65歲佔了29人,超過一半填表的人。學術及神學訓練方面有明顯的增加,碩士學位有25人(13人有道學碩士﹝M.Div.﹞學位),而博士有9人(7人有教牧學博士﹝D.Min.﹞學位)。教會會不會因姊妹更成熟更有裝備而大開事奉之門呢?

薪酬方面:每月三千美元以下有15人,三千至四千美元有25人,四千美元以上有6人。一半(22人)女教牧沒有醫療保險,這是出人意料之外的,退休金也是一樣比例。18人有進修補貼,26人沒有。10人有房屋津貼,34人沒有。36人有年假,8人沒有。

於2006年我們曾在一個女同工退修會中作了一個比較針對性的調查(24份回應);後來在2010年的調查中也包括了同樣的問題,以下總括其中一些重點的反應與比較。

甲 在妳的經驗裏,妳的性別對事奉有甚麼影響嗎?

2006年:有利於事奉10人(42%);不利於事奉14人(58%)
2010年:有利於事奉15人(40%);不利於事奉22人(59.5%)

1.「有利於事奉」的例子

與人同工、溝通及處理衝突時,有效幫助兒童及婦女;不須太拋頭露面(如參加行政及決策會議);在關懷及祈禱上較易被接納,處事較細膩;易親近新朋友及女性;在探訪時可與男同工互補,有時比男同工更方便(肯受探訪的多屬女性);輔導姊妹較方便;會友對講道的要求不及對牧師或男傳道那麼高。「有男同工羡慕兼多謝我的參與,以致其他出席的男同工在會議中可以彼此禮貌相待!」「教會領袖絕大多數是男性,作為女性我在其中能起一點平衡的作用。」主任牧師能欣賞團隊中有不同性別同工的貢獻。

2.「不利於事奉」的例子

a.機會方面─即使有與弟兄同樣、甚至更大的恩賜,也沒有機會公開領導;肯聘請女傳道的教會甚少;夫婦若同時蒙召,由於一般教會不同時聘請夫婦,通常妻子只得放棄服事的機會,而一個人工作通常不夠維持家庭所需。男同工在講道或帶領上得到較多學習及發揮機會。「本來被一家教會邀請對職青講道,後來該教會牧師知道我是姊妹,就要團契主席撤銷邀請。」

b.角色與名分─不能講道;不能按牧;就算做同樣的工作,也不能有相對的名分;有些重要的決策,無分參與;不准教導男性;女性加上單身,對幫助會眾的婚姻家庭問題上有限
制;姊妹不能做主席、教成人主日學或做團長;堂主任(主任牧師)必須由弟兄擔任。聖禮只在執事會的特別許可下才可主持,對建立屬靈領導的權柄上有阻礙。「我曾在一所浸信會事奉,雖然負責帶領團契及教成人主日學,仍得不到『傳道人』的職銜,也不得在中文堂祟拜講道,只可以在英文堂向青少年講道。」「因姊妹不被按牧,我雖身為英語部牧者,卻不能主持聖餐或其他禮儀。」

c.待遇─與男傳道或牧師做同樣的工作,但在待遇與福利上卻有差別;甚至姊妹也覺得男性領導才是正確和理所當然的。「我與丈夫同在一門訓中心事奉,我的月薪卻只有他的一半。」男信徒不易信服女教牧;姊妹要特別努力,學像弟兄那樣有決斷力和思維方式,才容易被信任,進階領導層。牧師需要電腦,只要開聲就會很快得到,女傳道若作同樣的要求,就會聽到很多借口,結果仍是得不到。

一般人較尊重及聽從男同工的意見;「我在教會工作多年,所得薪酬比不上新加入的男同工。」較多考慮男同工及其家庭的需要,卻忽略單身女傳道也需要有自己的家,住屋支出也不少。

乙 在妳的經驗中,那些人比較不容許姊妹與弟兄有同樣的事奉機會?

統計結果是男牧師(傳道)最高(38%與36%),其次是男信徒領袖(長執)(29%與34%),然後是女信徒領袖(29%與14%)。一般信徒比較開放(21%與9%),而女傳道是同路人,當然較多同情(13%與5%)。

丙 妳希望看見北美華人教會在對待女教牧同工方面作出調整嗎?若是,妳希望看見甚麼改變呢?

2006年的調查,23人(96%)答覆「是」;2010年的調查,39人(95%)答覆「是」。

希望看見的改變有:在「事奉機會與弟兄均等」一項,2006年及2010年兩個調查相繼為20人(83%)和29人(66%)。在「待遇—薪酬與福利與弟兄相同」一項,為21人(88%)和29人(66%)。在「尊重姊妹也是神的僕人」一項,為21人(88%)和31人(70%)。至於角色方面,姊妹可以講道(96%與66%)、教導成人(92%與57%)、擔任長老(83%與53%)、執事(79%與50%)、可以按牧(79%與68%)、可以擔任主任牧師(2010年53%)。

相比兩次調查,比率差距頗顯著,可能因為2006年的調查是在女同工退修會中舉行,參加者對姊妹事奉問題有更深的了解及交流;而2010年的調查對象比較分散和廣泛,看法之差異也較大。無論如何,絕大部分填表的女教牧都認為華人教會在姊妹事奉方面需要改變,而角色方面,至少一半人以上認為要有所調整,這是毋庸置疑的。

五 反思與調整

七十年代,白人福音派教會有一羣人透過反思,促進了「福音派婦女運動」(Evangelical Feminism),一方面確定基要信仰如聖經的權威,另一方面從事嚴謹的釋經與對世俗婦解運動的批判,從這個角度建立對婦女身分、地位及角色的釐清與肯定。這運動自七十年代開始,引起了福音派神學界許多的探討與辯論,從解經、神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各方面有分量的作品相繼面世。

皮朗奴(Ronald W. Pierce)分析這些作品如何反映該時代福音派教會在這方面的思潮:七十年代,福音派婦女主義學者開始了尋根之旅,在十九世紀的復興運動中找到了他們的根源。根柏蒂(Patricia Gundry)在她的書《女人,妳已得自由!》(Woman Be Free)中指出「傳統派」對性別平權的三個疑懼:第一,會失去女性的特徵;第二,會破壞家庭和社會;第三,會否定聖經的權威。有作者就從這幾方面為文消除這些疑懼。

到了八十年代,「傳統派」的挑戰激起了福音派婦女主義的決心,以更成熟的思考與研究來解釋他們的立場。有作者從原始初期教會的資料和嚴謹的解經來看聖經對婦女事奉的教導,1984年在伊州舉辦的「婦女與聖經」研討會,及後來福音派神學學社(ETS,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的對話,有些「傳統派」的領袖也開始向性別平權開放,如著名的聖經學者巴刻(J.I.Packer)。1987年CBE(Christians for Biblical Equality)與CBMW(Councilon 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成立,前者強調男女本質、地位與功能都平等,應彼此順服,按恩賜事奉,人盡其才;後者承認本質平等,但地位上因功能不同而男高女低。雙方的營壘愈來愈分明,也各自更堅守自己的立場。後者後來從強調「傳統」(男女有階級之分)轉為「互補」(仍然是地位的互補)。

經過了十多二十年兩極化的掙扎,九十年代開始有「兩性復和」的曙光,雙方尋求「存同求異」的途徑,在「互補派」方面,只要最高的領導是男性,女性可有更多的參與,包括領導。而「平權派」方面則更深化其研究的方向,也擴充至更廣的層面,如家庭及社會的女性角色,同性戀問題,且開始朝向教會和 一般信徒作較生活化的教導。二十一世紀開始,「平權派」更伸展到其他族裔的婦女問題,及宣教士如何在異文化中處理婦女的問題。他們的思潮是不能擋的,雖然有退潮的時候,但神對婦女的心意已成為當代基督徒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註23)

六 結論

教會在兩千年的歷史中,曾透過謹慎的釋經、辯論、廣泛的研究、討論與對話,在一些重要的神學性或社會性的立場上作出更新與改革。

例如亞里士多德的「天動說」,千多年來是西方解釋世界的典範,後來被十六世紀哥白尼的「地動說」所取代,不但影響科學的發展,也帶出文化新面貌。路德的改教運動更是基督教的轉機。廢除奴隸制度是近代西方教會一場漫長又痛苦的改革運動,美南浸信會在其成立150周年(1995年6月)的大會中,公開向美國黑人道歉,承認一直以來以不同方式排斥與歧視他們,有損神的形象。

甚麼時候北美教會的領袖們也覺醒,他們對姊妹(包括身邊的妻女、教會的女同工)在事奉上的限制,也是一種有損神的形象和虧損神國度資源的行為,需要悔改與更新。

1 耶穌基督的降臨,成全了父神重贖女人的計劃,把女人失落了的豐榮重贖回來。四福音顯示神子耶穌如何突破當時猶太和希羅傳統對女人的歧視,以尊重和愛對待女人,使她們和男人一樣享受救恩的釋放,肯定女人公開的角色與地位。初期教會姊妹可與弟兄一樣學道與運用恩賜,然而姊妹要小心運用這嶄新的自由,使教會的秩序不致受損,甚至為了福音及愛心的緣故,放棄權利。參劉秀嫻:〈神子愛中成全〉、〈聖靈不斷更新〉,邱清萍、劉秀嫻、吳淑儀:《還我伊甸的豐榮》(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97),頁143∼185。

2 Rebecca Merrill Groothuis, Women Caught in the Conflict(Eugen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1997),1-2.

3 RuthA.Tucker & Walter Liefeld, Daughters of the Church(Grand Rapids: Zondervan,1987),252.

4 Tucker & Liefeld, Daughters of the Church, 247-49.

5 Patricia Hill, The World Their Household: The American Women's Foreign Mission Movement &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1870-1920(Ann Arbor: Univ. of Michigan Press,1985),3

6 邱清萍:〈歷代教會的尋索〉,邱清萍、劉秀嫻、吳淑儀:《還我伊甸的豐榮》,頁212。

7 Tucker & Liefeld, Daughters of the Church,310-11.

8 Groothuis, Women Caught in Conflict,54-57.

9 Janette Hassey, Evangelical Women in Ministry A Century Ago —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in Discovering Biblical Equality-Complementarity Without Hierarchy, ed. Ronald W. Pierce, Rebecca Merrill Groothuis(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04),40.

10 Tucker & Liefeld, Daughters of the Church,317-18.

11 邱清萍:〈歷代教會的尋索〉,頁216,引Max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Boston:BeaconPress,1963),104。

12 Hassey,Evangelical Womenin Ministry A CenturyAgo —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52-57.

13 Pui-lan Kwok, 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1860-1927(Atlanta: Scholars Press, 1992),81.十九世紀下半業開始,不少單身姊妹投身中國的宣教工作。起初,歸主的姊妹多屬貧農階層,因上層社會的「大家閨秀」不能隨便與外界接觸,或加入外國人的宗教組織,更何況她們都纏了腳,不便行動。由於當時男女不能在一起聚集,女宣教士在婦女當中便要擔當全面的工作,從講道、教導到牧養;從施洗到探訪、甚至巡
迴宣道。這種事奉方式後來成為許多中國女傳道事奉的典範。

14吳秀良:《余慈度—二十世紀中國教會復興的先驅》(Boston:比遜河出版社,2000),頁21∼22。

15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香港:建道神學院,1999),頁137∼140。
16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頁95、114∼120。
17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頁127∼131。
18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頁110、120、140∼141。
19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頁144。
20 梁家麟:《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頁154∼155。

21 Fenggang Yang,Gender and Generationin A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in Asian American Religions: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Borders and Boundaries,ed.Tony Carnes and Fenggang Yang(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4),205-22.

22 2001年和2010年問卷的設計與分析分別由Lorna Cheng姊妹和王慧瑛博士幫忙,
特此致謝。

23 Ronald W. Pierce,Contemporary Evangelicals for Gender Equality,in Discovering Biblical Equality, 58-75. 作者指出平權運動影響了一些傳統派的人改轅換轍,作者自承 是其中一員,又說許多「互補派」的人雖然理論不改,但實際生活上已作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