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追求與分辨

靈命追求與分辨

邱清萍

當教會領袖看重知識的追求多過靈命的成長,重視決志的人數多過門徒的栽培,注重事工的發展多過生命的改變,基督徒在世界的光(影響力) 就會愈來愈暗淡。有見及此,過去兩、三年,豐榮團契的退修會都注重靈命的操練,透過安靜、默想、反省、心靈的相交,姊妹們更貼近主耶穌的心腸,在活水泉源喝個痛快,重新調校我們事奉的焦點。

在教會外的情況又怎樣呢? 不只是基督徒看到靈命追求的重要,教會外也出現追求靈命經歷的熱潮。其實無論是否基督徒,每個人都有靈命,而不同的宗教信仰會有不同的歷命追求與操練。

Spirituality (屬靈)一詞已不再屬基督徒獨有。另一方面,靈命追求已經被商業化,出現了靈命超級市場(spiritual supermarket),每個人可以憑自己喜好、價值觀、需要去買喜歡的,想要的,要蒸、煮、炒、烤任君選擇,只要適合自己的口味。對一個很講究個人主義的現代人這是很吃香的,加上很多靈命嚮導出現,靈命市場也很混雜。

基督教的靈修傳統

我們首先要掌握好基督教的靈修傳統,就是經過時間考驗熬出來,且一再被肯定的靈命塑造途徑,這樣才不會迷失,也能引導別人。很多教會靈修傳統都是從丟尼修(Pseudo Dionysius) 的成長三個階段演譯出來,分為煉淨(purgation)、光照(illumination)和聯合(union)。

煉淨的階段就是認罪悔改、脫離情慾、倒空自己、遠離世界的纏擾;光照的階段指更深認識神和屬靈的事情,靠著聖靈,進入真理。聯合的階段乃指與神在隱密處的靈交,進入無隔閡的聯合,是靈性最終極的境界。不同的階段又彼此重覆和滲透,像螺旋般起落浮沉。

這三階段是神的工作,也是人的配合。神的工作是祂主動向我們啟示,主動道成肉身釘十架,聖靈入住我們內心光照、感動、使我們知罪,助我們明白真理。人的配合就是靈命的操練,若沒有神主動先有以上的工作,我們的操練是沒有效果的;若神工作了,我們不配合,靈命也無法成長。魏樂德說 (Dallas Willard) :「操練敬虔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能夠發生」,人不能做的就是耶穌的生命透過我們呈現,與神聯合成為可能。

靈命的操練根據丟尼修指出可分兩大類:倒空(apophatic)與充實(cataphatic)。

充實的途徑是默想和順服神的話,神也透過祂所造的萬物幫助我們認識祂和親近祂,例如大自然景物、藝術、音樂、文字等媒介及日常的經驗接觸神。因為神是臨在的(immanent),祂造了人與萬物,又主動與我們溝通啟示,肯定了肉身和物質的途徑是祂使用的渠道。

但神也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奧祕與隱藏的,人無法靠任何媒介更深認識神,只能「倒空」或放下各種的渠道(認知、經驗、任何人能操縱的渠道),一無所有來到祂面前,完全倚靠神的恩典,如游泳者放鬆浮在水面,讓水承載與推進。

「倒空」與「充滿」要平衡,免得走極端。兩者沒有絕對的先後,要看靈程的需要。倒空的操練包括獨處、靜默、禁食、聖潔、隱藏、治死自己;充實的操練包括讀經聽道、祈禱、認罪和順服、閱讀、教會群體敬拜和團契、服侍和宣教等。

基督教與其他宗教靈修傳統

舊約的波斯王古列和亞達薜西王不但接納以色列的神,且願意幫助他們建殿及城牆;新約使徒行傳十章的哥尼流是外邦人(意大利),全家敬畏神;保羅在雅典(徒十七)看見他們敬拜所不認識的神,可見在不同文化民族中都有誠心尋求神的人,他們雖不認識神的特別啟示(聖經與耶穌基督),卻有神的普通啟示(羅一20「明明可知」),如自然界、人的道德良知等。在這些方面與我們是相通的。

基督教的靈修傳統曾受猶太教及希腊哲學的影響。猶太教對獨一真神創造主的敬畏之情、對神話語的權威與遵守、對神進入人類歷史的記錄等,都影響初期教會信徒的靈命操練,如敬拜與敬虔、聽命與順服。

初期教會信徒也深受希腊哲學的影響,特別是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柏認為物質世界不是永恆的,神是超越物質界的,這世界不是我們永久的家鄉,人有靈魂,卻會因欲望放錯了位置而沉淪,要以理性來駕馭欲望。亞里斯多德強調培養好習慣來代替壞習慣也是靈命操練中的一項重要工夫。以上丟尼修的傳統就很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

然而,基督教靈修進路是以基督為中心(Christo-centric)的。保羅在林前一22-23說:「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這也是今天我們面對各種不同宗教的屬靈傳統時的一種分辨。不錯,其他宗教或哲理有神的普通啟示,但基督教更重視耶穌基督這特殊的啟示。

不但如此,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要效法耶穌——以祂的言行為榜樣,也以祂與父的關係作為我們親近神的樣式,主耶穌的禱告生活、虛己及順服父神、勝過試探等,都成為基督徒靈命操練的楷模。

更重要的是與耶穌的死、復活與升天聯合,帶來生命的轉化。耶穌又名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主成為神與人之間的天梯與道路,叫人不但有可能到神那裡,還可以與神聯合。從聖靈內住的得救重生,到「在基督裡」的操練,靈命得到成長。保羅在書信中用「在基督裡」164次,教導我們如何與主同生、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羅六1-11)、同坐在天上(弗二6)及同藏在神裡面(西三1-4),與主聯合。這是信心與順服的操練,也是我們默想禱告及日常生活中的操練。

靈命轉化的目標是「直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加四19)。不只是個別基督徒要這樣追求,基督的身體(教會)也當以此為目標,教會生活是靈命成長很重要的環節。今天很多人的靈命追求是不要信仰、不要神、也不要教會,這不是基督教的靈命追求模式。

參考中國文化的靈修資源

靈命的追求是尋索人與神相遇的神聖經驗,既有神的啟示,也有人的尋索。尋索的過程免不了受所在時代、地區的文化思想影響。上面提過基督教的靈修傳統受猶太教和希腊哲學的影響很深,我們既是中國人,中國文化是否也有豐富的靈修資源可供參考?

中國的老莊道家提供人與神關係(天人合一)的參考,雖然道家的神觀與基督教不一樣;佛家(特別「禪」)提供人與自己(內心的醒悟與智慧)的參考,而孔子儒家則提供人與人關係的參考。靈命塑造包括全人的成長,我們追求與超越又臨在的神建立關係,又從這關係演繹出人與自己、與別人建立關係,這幾方面都可從中國豐富的文化中得到一些有參考價值的資源。

我們兼有中西文化的影響,在靈修方面也有豐富的資源可供參考;然而更重要是持守神的啟示,因為靈修是人與神相遇的經驗,若只一面倒從人的方面來尋索,必有偏頗。神的啟示是超越中西方的,神的特殊啟示包含兩種「道」——聖經(神的話透過思想文字傳遞神對人的心意)和耶穌基督(藉著聖靈進入人的生命經歷裡)。神的話永存(彼前一23-25),這話不是叫人死的字句,乃是叫人活的精意(林後三6)。靈命要成長,理性的認知與心靈的體驗都要並駕齊驅。

作為神的僕人,我們都領受了使命為主得人,為主改變世界,讓我們先被主改變,而且從心靈開始改變。

編者註: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基督豐榮團契」退修會的講章。


靈命塑造—生命成長的動力

靈命塑造—生命成長的動力

邱清萍

「靈命塑造」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很現代也很古典。

靈命塑造本應是門徒訓練很重要的環節,然而傳統的門訓和栽培卻很少在這方面下工夫,忽略了心靈的關顧和健心操,錯過了豐富的靈修傳統,也沒有掌握「永恆的現在」。

一、心靈的關顧(Soul Care)

門徒訓練以全人成長,有耶穌基督樣式為目標,而心靈是一個人最深入核心的部份,是生命的種子,若用心培育澆灌,有一天就會開花結果,活出健康成熟的人格和性格,影響我們與人的關係,和我們的言行。靈無形無體,似乎很隱晦,卻由內而外地滲透整個人。智者指出:「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箴四23)

可是許多基督徒與唯物主義的人無異,讓感官肉體,及物質環境作主導,看不出來是「有靈的活人」。讀經、祈禱、傳福音、事奉、奉獻等不過是在「做」一些「屬靈」的事,而缺乏屬靈生命的洞察力、活力與熱情。

我們重視身體健康,花時間運動、不惜花錢買補品;我們也為了情緒健康找輔導,可是我們生命最核心及最重要的心靈,卻像荒蕪的草原,不但野草叢生,還有蛇虫鼠蟻到處爬行。難怪我們的生活苦悶枯竭,面對試探或苦難,不堪一擊,關顧心靈實在刻不容緩。

心靈關顧與心理輔導不一樣:後者幫助解決情緒及人際關係的難題,前者卻留意及聆聽更深處的動態,如動機、欲望、心態和價值觀等,關注它們是否配合聖靈的感動和引導。心靈有很多矛盾的東西,往往只有心靈的言語才能瞭解,而非理性邏輯所能及。透過禱告、自覺與反思等操練,我們能接收生命的訊息,與生命之泉——三一真神作更深的聯合。保羅教導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操練)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

二、靈命的健心操

心靈要培養和操練才能成長,尤其因為它很隱晦,很容易被忽略。身體需要健身操,心靈也需要健心操。

操練是靈命進深的預工,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作全人的開放,騰出空間,使生命的主沒有攔阻地進行改造之工。操練是做自己能做的,以致自己不能做的有可能發生。我們自己不可能成聖,不可能活出基督的生命;但我們可以預備自己這個器皿,使聖靈有空間可以成就祂偉大的作為。健心操包括禁戒性及介入性的操練,都能幫助我們成長。

健心操的目標是心靈的甦醒,不但相信,也意識到神的同在。詩人說:「祂使我的(心)靈魂甦醒」(詩廿三3),雅歌書的女子愛慕良人,有如此的經歷:「我身睡卧,我心卻醒,這是我良人的聲音」(歌五2)。聖經說神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卻常常視若無睹,反而覺得神很遙遠抽象。直到我們的心甦醒了,突然看見神就在這裡。像耶穌復活當天,在以馬忤斯路上與兩個門徒談話,他們卻認不出祂來,直到耶穌在房子裡與他們擘餅,他們的「眼睛明亮,認出祂來」。「認出祂來」就是心靈的甦醒,也是健心操要達到的目標。

三、飲於豐富的靈修傳統和資源

作為福音派信徒,我們都很清楚教會歷史並非始於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兩千年來神在不同時期的教會都有祂的作為,也有祂忠心的門徒和僕人,他們遵守聖經的的教導,雖然成長的目標相同,卻經歷不同的文化處境對心靈的衝激,而演譯出不同的成長途徑和神學傳統。傅士德的《屬靈傳統禮讚》(Streams of Living Water by Richard Foster)就舉出六條溪流(傳統),在基督徒靈命塑造上可以互相補足。

兩千年前,保羅為以弗所教會信徒禱告:「求神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三14-18)「眾聖徒」包括了古往今來、各民各族中誠心信耶穌,渴望討祂喜悅的人。閱讀他們的教導和經歷,有助我們體會基督的愛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踏著他們的足印,我們可以找到靈命成長的溪流和路標。

四、永恆的現在

過去門訓基於偏差的神學觀念,基督徒的生存意義謹在於死後能上天堂得獎賞。我們事奉、傳福音和行善事,都為了將來得冠冕,卻忽略今生生命改變的重要。我們只強調耶穌的死與復活,作為得救上天堂的依據,卻忽略了以基督為我們在地上的生命,活出與祂一同藏在神裡面的生活(西三1-4)。

主叫拉撒路復活之前,對馬大說:「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十一25-26)肉體死了,耶穌再來時會復活;靈魂死了,在信耶穌那刻就復活了。凡活著信耶穌的人-就是肉體還沒有死的人,因信耶穌靈魂復活了,必永遠不死。耶穌十架救恩的好消息,現在就能生效,叫人活在「永恆的現在」(The Eternal Now)。

保羅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望、愛,其中最大的是愛」。常存就是永恆,靈命成長就是要把信望愛的特質發揮出來。可是很多基督徒以「肉體有一天會復活」為足,卻沒有活在永恆的現在。就像人為房子買了昂貴的保險,卻沒有好好的享受住在房子裡的一切好處。有了永生的保險,卻沒有動力活出永生的生命。

耶穌所應許的「豐盛生命」(約十10),是今生就可以得到的,這也是靈命塑造可以達到的果效。

 


靈性與美的追求——訪何崇謙牧師/博士

靈性與美的追求——訪何崇謙牧師/博士

邱清萍

何崇謙牧師曾獲四個博士學位,包括哲學、神學及神學研究。曾在香港、澳洲及北美牧會,在澳洲宣教開荒,在多間神學院任教。現為加州聖言講道研經學院副院長及教務主任。亦為「基督豐榮團契」顧問。

邱:最近終於收到你的大作《超然的啟視——從藝術到靈性》,尚未細心拜讀。想知道你個人的心路歷程,藝術如何影響,甚至塑造你的靈命追求?

何:我從小喜歡藝術,嚮往美的事物,如美的顏色、構圖、形像,藝術品等。自小信主後,發覺我們的信仰有一大空缺,就是對美的追求。其實真、善、美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可惜教會只重視真理與善行的教導,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美」的教育。有了這個發現,我開始在信仰中尋索美的旅程。我在信義宗教會長大,與其他福音派教會相比,較多接觸禮儀中的美,但仍然很淡薄。我常自問繪畫與靈性有何關係?教會一般教導是:只要你讀聖經、傳福音、去教堂就是好信徒;可是神要我作一個畫家,一定有祂的心意,我為此常有掙扎。

邱:有些基督徒甚至看覺得,嚮往美是虛榮心作怪。

何:的確這樣。我們以為對美的追求就是掉進「眼目情慾和今生驕傲」的陷阱裡。可是我總覺得這樣解經是有偏差的。神創造的東西都這麼美,可是在信仰的範疇裡卻找不到「美」的蹤影,原因在那裡呢。

雖然如此,作為一個畫家,我沒有停止藝術的追求。藝術求真,也要求不斷創新,突破舊有的框架,這已經成為我的性格。面對一些似乎走到窮途末路的問題,我會鍥而不捨的求問:真是這樣嗎?就這樣嗎?信仰之路是否只有理性的探索?這段經文是這樣的詮釋嗎?有沒有可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不甘被困於固有的框架內,我要突破,這是藝術的進路,也是我追求成長的心態。

邱: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智慧哦。

何:我五、六歲信主,在祟真會成長和接受按牧,事奉卻都在宣道會。你前面提的那本書是我的學術論文,後來翻成中文,也算是自己在尋索過程中得到的一個結論,就是真善美分不開,而且「美」是靈性追求很重要的部份,不能與真理及善行分割。

我在書中比較四位藝術家,畫的都是風景山水畫。我想找出他們如何追求美感,宗教信仰如何影響他們的藝術創作。其中兩位是西方藝術家,一是基督徒,另一位是天主教徒。另外兩位是中國明代和清代的藝術家,一位是佛教徒,另一位兼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我的研究發現他們雖不一定相信創造萬物的神,但在藝術創作過程裡,都能體驗天地間有一位超越者,賦予生命和人生的意義;許多的感悟和領受,都沉澱在他們的山水風景畫裡。

其實,任何文化只要面對神創造的美,都會同樣產生敬虔的感覺,這就是人的靈性功能。藝術與靈性實在有密切的關係,神原來是一位藝術家!

邱:你是傳道人,又是藝術家,這兩方面如何融合?

何:作為畫家,我喜歡看和觀察,看山看樹、看人、看鬧市;觀察一竹一木,晨曦落霞,它們的形像、姿態、色彩是多麼的美,我從其中感受到神奇妙的智慧。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畫人物,觀察小孩和老人的神態與神情、我喜歡留意他們眼神所透露的靈性,就算覺得自己不美的人,進入畫中都有一種神祕精靈的美,非常吸引我。我發覺我的創作不過是模擬複製神已完成的傑作,能代入神的眼光和意念,投入祂的靈感,我感覺與神很親近,找到了祂賦予我創意和創造力的目的,這些都給我很大的滿足感,我從藝術到靈性的心路歷程終於有了方向。

我是傳道人,參予傳福音牧會的工作,但心中總覺得還欠了一些東西,有一種美的呼喚總在向我招手,要我體驗神的榮美,並且把祂的榮美在信仰中表彰出來。

邱:文以載道,我們的信仰是建基於神的啟示,並以理性文字來傳遞,藝術不是直線的思維方式,這是否我們不能跳出「框架」的其中一個原因?藝術能否成為神彰顯自己的工具呢?

何:神啟示自己也常藉著可見可觸摸「所造之物」彰顯出來(羅一20),正如詩人指出「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十九1),從大自然我們可以聽見神的聲音,看見祂的作為。有些基督徒誤解,靈性好就要貶低物質界的東西,但神並不輕看物質的世界,祂自己道成肉身,進入有形有體的世界,是「可見可聽,親眼可見,親手可摸」的生命之道(約壹一1)。「文以載道」的載體是神所看重的,不但敬拜的文字歌詞,就連唱出的聲音、身體的語言等都可以成為我們親近神重要的渠道。靈感成為詩詞,美感化為圖像;靈性可以提昇藝術,而藝術也可以是靈性具體的表達,這就是藝術與靈性的關係。

邱:剛才你提到你喜歡看與觀察,靈性操練很重要的目標是在萬事萬物中「看見神」(see God in everything)。如何看?這就是藝術?

何:對,有時我們以為「思想」只是抽象的思維,其實也包括了看及感受。例如早上起床,腳很本能地穿上拖鞋,卻發覺左右錯亂了,就自動調換過來。你沒有經過理性的思維,怎麼知道錯了呢?其實透過經驗,在想像力的思維裡,你已看到,已感受到了。

信仰方面也一樣,我們以為讀通聖經,頭腦明白了,就等於進入了信仰;然而雅各指出:「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理論的思維,必須結合經驗上的實踐才是真信仰,而經驗就包括了可見、可聽、可摸、可感受的肉身體會。

邱:你是藝術家,能從「看」領受感悟,但一般人缺乏這方面的修練,常覺得讀經很枯燥,看不見亮光。

何:我認為還是可以培養的,最重要是操練從神的角度和眼光來詮釋和看萬事萬物,從神的啟示,三一神的創造與救贖來反思每天的際遇。正如我喜歡畫畫,每天很自然的就會留意有甚麼景物題材可以入畫,成為畫的主題。我們若每天刻意留意神在宇宙大地,在自己身處的環境際遇中的作為,留心觀察,用神的話反思默想,就會發現神的手跡和腳蹤,明白祂行事的法則與作風。

神不但在風平浪靜中向我們私語,也在狂風大浪中向我們呼喊,若我們都一樣謙卑操練,學習聆聽,就能提昇靈性,更全面地回應這位呼風喚雨的神。我們相信生命不是偶然,神在察看,祂有能力轉禍為福,只是我們沒有調校好焦點,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神在旁邊經過也留意不到。因此需要刻意的操練。

邱:可是人生多有醜陋和痛苦的經歷,又如何從其中體驗「美感」?

何:這是另一個誤解,美不一定漂亮,卻能引起一種情感的滿足(fulfillment),這滿足可能是快感、也可能是傷心甚至怒氣,例如心中不快很想大叫(卻不要罵人),叫完以後有一種很舒暢的感覺,那就是美。或跑步完畢,會有滿足的成就感。例如看了悲情的電影,流了很多眼淚,雖然傷心,卻感到這戲演得真好。美感就是情緒的共鳴,情景配合了心境所產生的一種適切完美感,在理解、情緒及身體感官上有了滿足。當然漂亮也是美的一種,看到比例合宜、大小均勻、顏色調和的東西,視覺就會感到很舒服。美是心理的共鳴,例如頭的大小與身體合比例,過大或過小就不美;圓形多數時候能給人美感等。

「美感」aesthetics這個字不容易翻譯,十八世紀一位德國哲學家認為美感是認知的一個途徑,有真有善也必有美。美不一定好看,但必須附合真與善,例如健康的牙,也就是真牙和好的牙,能達到原本功能的牙必然給人美感。爛牙和損壞了的蛀牙給人不美的感覺。美感帶來適切及完整的感覺,與善及真是緊密聯繫,不抽離的。一般人所說的美只是其中一小部份。

邱:你書中曾提說:「聖靈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禱告」(羅八28),這歎息是一種藝術,無法用理性去瞭解。

何:是一種讚歎情感的表達。說一件衣服很美,往往要從整件衣服的布料、結構、比例、顏色、甚至配合身材與天氣,整體給人的觀感來判斷。聖靈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禱告,就是指祂從整體的效果來記念我們的需要,有時我們自己只能看到片面,我們以為不好的未必真的不好。我們只看見困難與痛苦的一面,聖靈卻看得更大更遠,看出該苦難所能帶給我們的祝福,神要我們信靠祂那說不盡的智慧與恩典。

邱:所以,信靠神的人肉身雖在苦楚,心靈卻另有一番甘美,這也是藝術,因為「看」到超越眼前現實的真像。我們如何進入這種信靠與讚歎的禱告呢?

何:藝術家通常能跳出框框,從不同角度,不從定點去看事物。未信主的人當然也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角度,但屬神的人若能從神的角度去看,視野必更寬廣。

邱:如何培養這種開放、敞開的心態?

何:放下成見或自我,不執著於某一定點。當然不是向有限的對象或邪靈開放,乃是向無限的神開放自己,祂最理解我們,不會愚弄或傷害我們,我們可以放心向祂敞開。過程中也需要群體的彼此鼓勵、提醒與代求。如保羅所說:「要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誡,心被恩感歌頌神。」(西三16)

邱:我們的信仰有其不知與奧祕的一面,是否需要以靜觀中的虛心、開放與信靠進入?這是否藝術的精神?

何:我們從事畫畫創作的人,常要面對未知與奧祕,往往無法肯定揮動彩筆的結果會怎樣,即使已打好底稿、對顏色的運用也有計劃,最後的結果仍然由不得我們。可能大失所望,也可能出乎意料的美好。寫作也如是,成文之際可能目不忍睹,只好投籃,也可能驚訝不已。這是藝術中的奧祕,在信仰方面何嘗不是如此?走到一段路,我們只能止步,放下自己,完全開放俯伏,let God be God,靜待靈光一現。

神的隱藏就是一種奧祕,但在快速節奏的現代生活裡,我們習慣了掌控一切和結果,不耐煩未知與奧祕,靈性追求變得很機械化,也很蒼白,離豐盛的生命很遙遠。

 


盡在愛中

盡在愛中

邱清萍

始祖墮落不只是犯了罪,也失去了愛神的本能。透過耶穌的救恩,神吸引我們重新愛祂,也以祂的愛來愛人。盡心、性、意、力愛神及愛人如己是所有屬靈操練的出發點,與主在愛中聯合是生命成長的目標。

我們原本就是蒙愛的,因此要活得像「蒙愛」的人。我曾在《活在愛中》一書中這樣寫道:「在我們甚麼都不是,甚麼都沒有之前,神已經愛我們了。我們受造來這個世界就是為了享受這個愛,分享這個愛。我們的心靈一直在尋找這份愛,就証明它本來是屬於我們的。尋找,因為曾經擁有,後來失去了。浪子想回家,就証明他本來有一個家,曾經享受過家的溫暖。我們要做一個蒙愛的人,因為我們本來就是蒙愛的,後來卻失落了」。

基督徒是在失落中被神尋回的人,基督徒的成長就要活得像蒙愛的人。但這樣「活著」是不容易的,因為現實生活很多相反的訊息,帶給內心煩噪不安、憂慮與恐懼,例如:你又失敗了,再沒有面目見人了;你真倒霉,再怎麼努力也沒用!你樣樣不如人,真是一無是處!你要成功,先要使別人失敗;你要樹立自己,先要拆毀別人…。這些聲音在生活中帶出粗暴的言詞、盲目的打拼和關係的撕裂。

這些時候,靜默(註1)的操練能幫助我們聆聽內心的聲音,分辨好牧人愛的肯定,和拆毀者混淆真理、破壞生命的聲音(約10:3-5);有時後者的聲浪似乎掩蓋好牧人的慈言愛語,就要以聖言心禱的操練來重新掌握神所應許的愛: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31:3)「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羅8:32)

保羅說:「神的一切應許在基督裡都是確實的。」(林後1:20)我們可以操練神的同在,以呼吸式的禱告恆常的把神在基督裡的應許深藏心裡,將幽暗的勢力驅逐出(心)境。並且留意神在每天際遇中如何顯明祂的愛,例如:家人的平安、豐足的衣食、健康、一句鼓勵的話、破迷解惑的一個亮光、困境中的忍耐、痛苦化裝的祝福…而且在靈程札記中記下來,我們愈數算神的作為,愈發現祂的愛與恩典實在是遍地開花,感恩與信靠祂的心也堅固起來。

然而,人生的路不都是花香常漫,可能更多是橫風苦雨,及百般冷暖的世間情。有些人身經百戰之後,留下了斑駁的傷痕,和內心一些無法驅走的勁敵。其中一個最勁的敵人是懼怕,除了怕身體的病痛和死亡之外,我們還怕孤單、失敗、被排拒、被欺負等;而最可怕的是,懼怕能吸納憂慮、沮喪、怒氣等情緒、使困難膨脹得無限大,使人見到猫如見老虎。原來懼怕本身比懼怕的對象更可怕。

然而,神的愛能勝過懼怕這勁敵。使徒約翰在他的書信裡談到「神就是愛」的時候特別指出:「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壹4:18)。然而如何勝過懼怕呢?使徒在前面指出要「住在」神裡面,也就是「住在」愛裡面。(15-16節)。

住在神裡面是甚麼意思?耶穌曾教導約翰和其他的門徒,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約15:4)。這是一種與主連結的生命,歸心禱告及默觀的操練可以在這方面幫助我們。

歸心禱告是一種信靠及安息的禱告。開始時以「禱語」進入靜默,醒覺主耶穌已定居在我心裡,祂是我生命的根,我可以向祂敞開全心與全人,與祂聯合;而盡在不言中的默觀操練,可以引領我們全然安息在神的愛裡。《不知之雲》(The Cloud of Unknowing) 的作者說得好:「我們不能靠頭腦知識理解神,卻能以清心的愛得著神」。

在靜默與安息中,我們嚐到神同在的甘美,也經歷到在主愛裡的穩妥,懼怕不再可怕。我們不但有勇氣面對困難,也能還它真面目,不是老虎,不過一只猫而已。我們由驚逃的受害者變成鎮定的見証者(from victim to witness),見証懼怕不過是一堆雜思亂想、一些無憑的感覺,及身體肌肉的張力而已,而使懼怕膨脹的其實是自己對困難經歷的詮釋。

原來苦痛的感受如懼怕、沮喪或惱怒等均來自心靈的噪音,而這些噪音來自我們對困難的詮釋,和不經意編寫出來的故事,通常都會「言過其實」,痛上加苦。(註2)

在靜默中我們進入主的安息,噪音止息了,眼目更清明,就能分辨懼怕的對象或事件,和懼怕本身;住在主愛裡的安全感使我們無懼於懼怕,甚至在寧靜中接受它,就會發覺它的威脅性減少了,而且帶動心靈進入更深的信靠,「要安靜,當知我是神。」(詩46:10) 靜默是神常用的語言,在靜默中神的愛語特別清晰,祂的應許特別堅定。

若情緒問題比較嚴重,靜默可能會使裡面的噪音變本加厲,更攪動情緒,最好先經過輔導員或靈程導師的幫助,或與可信靠的朋友一同禱告。

住在主愛裡的人不但可以驅除內心的噪音,進入平靜安息,也能對人流露更深的愛,更懂得聆聽別人口所講,及講不出來的心聲;也有更多內心的自由去關愛別人。

註:

    1. 1. 本文提出了不同的操練如靜默、聖言心禱、呼吸式禱告、靈程札記、歸心禱告、默觀和靈程導引等,都是靈命塑造的基本工及進深的「健心操」,基督豐榮團契ficfellowship.org提供這些訓練,請點此瀏覽有關文章。.
    2. Martin Laird, Into the Silent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