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使我的灵魂苏醒

邱清萍著

苏醒是意识的觉醒,留意到那一直存在,却被忽略的事物。所谓意识(consciousness) 就是活在此刻,留意到当下的实况。觉醒好像是新发现,其实那东西一直存在,只是没有留意到。信心的成长也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路加福音第廿四章13-35记载以马忤斯两个门徒与复活主同行一段路,听他讲解圣经,竟然没留意或认出他就是耶稣。耶稣说他们信得太迟钝了,太迟慢了,明明就在眼前,却认不出来。同样,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却常常意识不到,在困境中会担忧,在苦难中会恐惧。我们可以透过一些属灵的操练,如默想经文、圣言心祷、意识省察、灵程札记和导引等帮助意识的提升。

认识神和认识自己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其中意识的觉醒很重要。从资讯(information)到生命转化(transformation),会经过不同层次的认知,既有圣灵的光照,也需要自己的配合,下面作一些简单的解说:

一.资讯 (information)

我是谁?我们的身份证记录了有关我的最基本也最简陋的资料;拿着这些资料我可以登机入关,但不能帮助我找到工作。毕业文凭也许有点帮助,却不能助我找到如意的工作。正确的资讯很有用,能解决生活一些实际的问题,却不一定能应付人生一些重要及较大的问题,例如怎样做人,如何面对苦难等。

神是谁?与我有什么关系?读经、听道和听别人的见证都会有帮助,若只停留在「知道」的阶段,不能产生有效的信心。有些人从小去教会,却一直没有入门成为基督徒。

二.知识 (knowledge)

当我们把零碎的资讯组合起来,看到一个模式(pattern),一些关联,就是有用的知识。我们对圣经真理的了解,起初也只是资讯,例如听过约翰福音三16节,后来把这一节与罗马书三23(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及六23(罪的工价就是死) 连起来,对福音的轮廓就清楚些。我们的意识已由资讯到知识层面,若停在这阶段,只留在思想层面,与生活经验没有关连,不能触动我们的心,也引不起内心想接受福音的意愿。

以上两个层次就像耶稣所说种子没有落在土里,或落在干土上,没有根,很快就失去了。

三.真知道(弗一17-18)(experiential knowledge)

保罗为以弗所信徒祷告,叫他们「真知道主」。这是一群「信从」主,在经历上「跟从主,亲爱众信徒」(15节)的基督徒,他们属灵的知识结合了经历,对主的认识就不一样。

很多信徒起初只用头脑理解圣经的知识,在理性上认同了「属灵四定律」,但没有接受和顺服的经历;直到自己软弱犯罪,很内疚沮丧,经历主赦罪的恩典和爱,终于明白救恩的宝贵,若继续在生活各方面经历主的作为,就会与主建立愈来愈亲密的个人关系。正如诗篇廿三篇的作者把「耶和华牧者」由1-3节的「他」变成第4 节的「你」,对主和自己的认识,愈来愈在经验的层面,凭直觉就能意识和感受得到。这是意识的提升,以前意会不到的属灵事情,现在好像比较容易进入。

在灵修传统里,神学家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曾教导有两种的知识,一种是理性的知识,另一种则是透过生命的共融 (connaturality, co-nature),借着爱与联合的生命而产生的认知默契。他解释罗马书第八章15-16节说:「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圣灵把神的爱浇灌在我们的心,我们以爱来回应,结果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共鸣-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哥林多前书第八章3节说:「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古卷有”whoever loves truly knows”,爱神的人真知道神。

阿奎那解释说共融(connaturality)的道理在道德问题上特别明显。一位伦理学教授对贞洁的美德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在日常生活却可能放荡不羁。另一位洁身自爱的人,可能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却更认识贞洁是怎样一回事,因为他已经在信念、价值观、抉择与行为上与这美德融为一体,爱慕它、活出它、从直觉认得它。

有一种的知识是在爱中才获得的,只有用爱的眼睛能看得明白。马利亚用香膏膏主,记念主的死,犹大没有这种爱,看不明白,认为她太浪费。耶稣母亲爱子情深,虽然多次因耶稣的话心被刺透,却能明白接受,有爱就能听懂。约翰说:「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而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是爱」(约壹四7)。神是爱,有爱就能真知道,真认识神。

通常到达这个认知的阶段有两个很重要的经历过程,除了以上所说的爱,还有受苦的经历,都可以帮助我们更深认识自己与认识神。陈善养教授小时在天主教学校读书,也信耶稣,但很模糊,长大后,连续两次跌断左臂骨,而且是同一个位置。除了皮肉之苦,他的情感与心灵都受严重的打击,对死亡感到恐惧,迫切想打开苦难之谜。有一晚他流着眼泪,真诚向神祷告,敞开心门,接受耶稣为救主。他说,那天晚上,他照常上床睡觉;第二天起来,内心有一种很深沉的平安与安息。他的手臂没有立即复原,但里面有一种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他后来成了牧师,在 Fuller 神学院教书。人到了尽头,在绝路处总会发现神就在那里。

我们在爱与痛苦的经历中,若用心的学习,就能找到通往真知识的途径。也许这是耶稣撒种比喻的意思:落在荆棘里的种子,被各种苦难挤住了;或像仇敌撒下的稗子,以假乱真,似乎要扼杀好种的成长。但信心的种子若在爱的土壤里生长,就能驾驭各种试探与试炼,转化及结出美好的果子。

四.智慧 (wisdom)

属灵的智慧是与爱连在一起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谈到两种智慧,一种是世上的智慧,另一种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未看见、耳未听见、人心也未想到的」。参透万事的圣灵,要将这种智慧向爱他的人显明出来(二7,9,10),这种智慧是与爱神连在一起的。

属灵的智慧是神的恩赐,是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只有神的灵才能知道神的事,而圣灵将神奥秘的智慧赐给爱他的人,我们在爱中领受了,就能更领会神的事。

智慧是看到事情背后的实情,看到更全面的真相,一些以前以为矛盾对立的事,原来是一物的两面:物质与灵、爱与公义、恩典与真理等。看得更全面,就不会轻浮地加以批评或拒绝;理性看不明白的事,在爱中都能接受。我以前认识一对牧师夫妇,他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有严重的智障问题,却是他们最爱的孩子,他们对苦难的奥秘也有更多的忍耐,不是问更多的问题,乃是在接纳中发现智慧。

五.成熟圆融的生命

诗篇廿三篇描绘了一幅圆融生命的图画,与神、与自己、与人无碍,而且有爱的连合。我们从耶稣的教导,头脑上都知道祂是好牧人,但是如何从与我无关的「他」,变成「你与我」的亲切关系,在认知上需要经过一个灵魂苏醒(3节)的过程。

心灵觉醒了,就会欢然跟随牧人走义路,面对苦难死亡也不惧怕,而且能谦卑承认自己的软弱,坦然接受神管教的杖,仰望他挽救的竿。心灵里面有活水泉源涌流,好像丰富的筵席,能化敌为友,以德报怨。又常活在神的恩典与慈爱中,感恩的心像福杯满溢,在万事万物中看见与意识到神的同在,永远与神同在。

参考:
Johnston, William. 1995. Mystical Theology, The Science of Love. New York: Orbis Books.
Duke, Meghan. 2018. A Loving Kind of Knowing: Connatural Knowledge as a Means of Knowing
     God in Thomas Aquinas’s Summa Theologica. Accessed from
     https://ejournals.bc.edu/index.php/lumenetvita/article/view/10506/9040
陈善养:《休息-在不安的世界经历神的平安》。美国:福音证主协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