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和平之君—–愁苦中的喜樂
救主降臨節期信息系列(三):
迎接和平之君—–愁苦中的喜樂
邱清萍
救主耶穌降生不但使我們在黑暗中有盼望,也賜下真愛,驅走我們的恐懼;而且使我們在愁苦時竟然可以有喜樂。
路加福音第一章記載:天使向牧羊人報告一個大喜的信息。今年我們聽到的壞消息太多了,盼望救主降臨的好消息能把我們心中的愁苦,隨著2020年一同結束。想一想,上次你有大喜的心情是甚麼時候?是甚麼事情?人快樂就會載歌載舞,聖誕節是最充滿詩歌的節日,我很懷念在我青少年時代,過聖誕節最喜歡的活動是報佳音,我們不但整晚唱、在教會唱、在街上邊走邊唱、逐家逐戶的唱,教會裡的大人都預備了美味的甜品,逗我們到他們的家報佳音。唱得好不好聽不重要,裡面有喜樂,詩歌樂音就會湧流出來。現代教會已經沒有這樣報佳音,卻在大商場有快閃族(flash mob),唱出喜慶洋洋的聖誕歌,讓更多未信主的朋友可以跟我們一同歡慶,可惜因疫情緣故,恐怕今年聽不到。不過不要緊,豐榮團契給你補償,12/24會有大家唱,彼此口唱心和,把聖誕的歡樂唱出來,好不好?你要來啊,還要帶朋友來!
事實上,聖誕故事裡有四首詩歌,除了第一講所提到的撒迦利亞之歌,還有天使向牧羊人報佳音唱的榮耀頌,西面之歌,及今天我們要談的馬利亞的尊主頌。這首歌記載在路加福音第一章46-55節,以兩個平行句子開始:「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後面有三組對比的句子:狂傲者被趕散,謙卑者蒙顧念;有權者失位,卑賤者升高;富足者空手回去,飢餓者得飽美食。
這首歌思想的泉源來自舊約撒母耳記上第二章「哈拿之歌」,哈拿因自己不能生育,被丈夫另一個能生育的妻子欺負,聖經說:「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向神禱告,求神眷顧她的苦情,賜她一個兒子。」結果神聽禱告,賜她一個兒子,就是撒母耳。
哈拿之歌很明顯是針對她的對頭說的:「人不要因誇口說驕傲的話⋯,不生育的生了七個兒子,多有兒女的,反倒衰微」等。弟兄姊妹,你受了氣要出氣,想罵人,在神面前罵是最安全最有益的。神除了安慰保護你,也會幫助你更認識自己、更認識神。哈拿在痛苦裡,認識到自己的軟弱無助,神卻是無可比的,他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原來死活、貧富、高低、強弱都在神的掌握中,他會按憐憫分配,按公義審判的。哈拿的心因此受安慰,唱詩說:「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
馬利亞的尊主頌把這兩句演譯為:「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馬利亞的順服來自對神的敬畏和尊崇,她所認識的神是大而可畏,超越一切;也是良善信實,充滿慈悲和憐憫,幫助凡謙卑投靠他的人。有神就有了一切,神就是她的喜樂。喜樂與快樂不一樣。快樂來自如意的人生際遇和環境,喜樂卻不靠環境好、際遇好、別人待我好,只因為神好,非常好,絕對好,神永遠都好,我就喜樂。
尊主頌也指出,救主的降生顛覆了世人的價值觀。世人推崇強而有力,目空一切的領袖,詩歌卻說:狂傲者被趕散,謙卑者反而得蒙顧念;世人以為有權就有勢,就可以一帆風順,歌者卻說:有權者也會失位,無權位的卑賤者反而升高;世人認定有財富才能無缺無憂,歌者卻說:富足者空手回去,貧窮飢餓者反而得飽美食。救主的降生顛覆了世人的價值觀。
尊主頌也為人心的渴求指出一條更美的路。原來人的欲望有一種詭異:得不到想得的,就會感到失望,這是一種苦;得到想得的,發覺不過如此,那種的失望又是另一種苦。就像詩仙李白所形容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我們的人生是由想望與失望交替編織而成,怎會不愁苦?
基督徒作者魯益師說:世上的福樂不是不好,乃是不夠好:它們不過是你嗅到的花香,引你去尋花;不過是迴音,引你去追曲;不過是故鄉的消息,引你去思鄉。那花那曲,我們心靈的故鄉原來都在我們的想望與夢裡,都有伊甸樂園的影子,在那裡神是我們生命與福樂的源頭,我們曾經擁有一份永遠的愛,卻因犯罪而失落了,從此一生都在追尋所失落的,可惜都在神以外來尋找,結果常以假花代替真花,以為已經找到,卻一再的失望。
神瞭解我們的迷失,救主降生要拯救我們脫離罪的綑绑和結局,也要轉化我們的生命,從我們裡面的欲望開始。詩篇卅七4說: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心裡所求的,就是我們的想望和欲望,跟以耶和華為樂有甚麼關係呢?
以賽亞五十三章預言耶穌為我們成為贖罪祭,五十五章就發出邀請: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你們為何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能使人飽足的呢?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那美物與肥甘就是真正使我們飽足的食物。耶穌說他就是生命糧,吃了永遠不餓;他是生命的活水,喝了永遠不渴。
只要我們的欲望能正本清源,回到神那裡,吃祂喝祂,以祂為正餐,建立健康的心靈,人生其他的福樂像頭擡或點心(或甜品),有則享受而不貪,沒有也一樣飽足喜樂。
使徒保羅掌握了這喜樂的祕訣,在腓立比書第四章10-13 說:我靠主大大的喜樂。這喜樂在他生命裡結出「知足」與「自由」的果子。請聽他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隨事,就是無論甚麼事,超越了際遇;隨在,就是無論甚麼地方,也超越了環境。喜樂能使人知足,不會與人攀比,糾纏在妒忌與貪婪的漩渦裡;喜樂也使人得自由,不受物質或權力的慾望轄制,該做的可以勇往直前,不該做的可以臨崖(牙)勒馬。
神賜給我們人生很多的福樂:健康、家人朋友、生活所需等等,聖誕節提醒我們:救主降生是神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盼望我們拆禮物的時候,不要只注意禮物的包裝,人生各種的福樂,希望我們像馬利亞一樣,看到這禮物的貴重,寶貝這禮物,像她一樣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我的救主為樂。
迎接和平之君—--黑暗中的盼望
救主降臨節期信息系列(一):
迎接和平之君—–黑暗中的盼望
邱清萍
一個人不怕病,只要有康復的希望;不怕窮,只要有脫貧的希望;不怕工作辛苦,只要有升級的希望。新冠病毒自年初爆發以來,各地感染和死亡的人數不斷攀升,專家預測寒冬會使疫情更加惡化,我們的心都在切盼疫苗的出現。
盼望是為患難和黑暗而生的,沒有黑暗就不需要盼望。路加福音第一章67-79節的「撒迦利亞之歌」最後兩句說:「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當時的以色列人已經亡國四百多年,受盡逃亡漂流之苦,在羅馬政權下苟且偷生。撒迦利亞之歌把他們在黑暗裡的盼望,好像快要熄滅的炭火再次挑旺起來。
這首歌預言救主將要來臨,拯救就在眼前。黑夜將要過去,黎明的曙光要帶來盼望,帶來生機。清晨的日光指的就是主耶穌,祂本是神,從高天降臨到地上,為的是要照亮在死蔭黑暗裡的人。
祭司撒迦利亞很明白盼望的重要,可是在個人的際遇裡卻嘗盡失望的痛楚。路加福音一章6-7節記載他和妻子伊利沙伯無論出身家世、行事為人、事奉各方面都無可指摘,「只是」沒有孩子。「只是」這兩個字承載著多麼沉重的遺憾!好像一個金碗有了破口,一件美衣出了裂縫。
很多人生命裡都有類似的遺憾,一個未圓的夢、一次刻骨銘心的傷痛、一次失足或失敗,使一個似乎完美的人生因這個「只是」有了缺口。有些人不相信人生有翻轉的可能,許多年把自己的心都冰封在怨恨、苦毒及自責的回憶裡,爬不出來。
祭司的遺憾是沒有兒子。舊約沒有清晰的永生觀念,一個人生命的延續是要靠傳宗接代,沒有兒子是人生極大的遺憾。但現在有好消息,神要賜他一個兒子,就是施洗約翰,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向神。撒迦利亞是神的祭司,聽到這消息應該很興奮才是,可是他不敢相信,太不可思議了,我們夫婦都已經這麼老了,怎麼可能有兒子呢?
神的話不會落空,後來他的妻子伊利沙伯果然懷了孕,生下約翰,六個月後,耶穌也誕生了。撒迦利亞在兒子出生不久,被聖靈充滿,說起預言來,也就是後人稱為的「撒迦利亞之歌」。清晨的曙光已出現,神記念祂與先祖亞伯拉罕所立的聖約,為他們興起救主,要將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他兒子約翰將要作至高者的先知,行在救主面前,為祂預備道路,宣告救恩的來臨。撒迦利亞唱頌說:「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撒迦利亞從絕望到盼望,然後看見盼望的實現,這豈不是我們在疫情及混亂世代中所嚮往的嗎?很多人都有疫情疲乏症,已經八個月了,還要多久疫情才結束呢?我們對疫情的恐慌,居家隔離的孤單,生活多方面的停擺,及對將來的焦慮,這些都要到幾時呢?黑夜何時過去,清晨的日光何時出現,我們何時才能有平安呢?
以馬內利已經降臨,耶穌不但帶來赦罪之恩,除去我們與神與人之間的隔閡,也要帶來永恆的平安,從心靈的平安開始,一種不因環境際遇而搖擺的平安,使我們臨危不驚、在風暴中仍然穩妥的平安。這個盼望不但可以實現,而且遠超我們所求所想的。
撒迦利亞得了兒子是一件喜事,是盼望的實現,但也超越了他所期待的。他的兒子約翰一直未婚,後來為了忠於先知的召命,在淫亂的希律王面前直斥其非,惹來殺身之禍,人頭落地。他殉道了,如何傳宗接代?這個起初的盼望又如何實現呢?原來耶穌基督已開了永生之門,人不再需要靠傳宗接代延續生命,撒迦利亞在歌中第75節很有信心地說:因這救恩,他可以終身坦然無懼地用聖潔、公義事奉神。有了永生的盼望,就可以不把幸福交付無法掌握的際遇,就能坦然無懼在世過一種「外面有風,裡面無浪」的日子。
作為人,我們都曾經有過盼望,後來又失望的經歷。我們的盼望若只在解決眼前的困難,老實說,我們還會再失望,因為一個困難解決了,另一個困難又會出現;黑夜過去,還會再回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心靈沒有黑夜的生命,一個日光常存的盼望。
以賽亞書六十章20節說:「你的日頭不再下落,你的月亮不再退縮,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神如何成為我們永遠的光?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裡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一個人有了耶穌的生命,就有了不會熄滅的光,永存的光。
舊約先知早就預言耶穌的降生,幾百年後救主果然降臨,主耶穌33年走人世的路,後來釘死十架,成就救恩,三天後復活,有超過五百人見過復活的主。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說:信是所盼望之事的實底。兩千多年來,超越國家種族、千千萬萬的人與這位進入人類歷史的主相遇,成為我們盼望的實底;聖經預言耶穌要第二次再臨,信靠祂的人要永遠與祂同住,這是我們終極的盼望。
人生的際遇飄忽無常,常存的只有信、有望、有愛。耶穌歷史性的降臨不但成為我們信心的確據,也因以馬內利常同在,讓我們在苦難人生中經歷到祂不離不棄的愛,祂已經給了我們常存的盼望,活潑的盼望。這盼望不會因苦難而消減,反而更加的堅定。保羅在羅馬書第五章教導說:患難生忍耐,幫助我們培養忍耐;忍耐生老練,塑造一個成熟的性格;老練生盼望,使我們隨時準備好迎接神已經賜給我們的盼望,一個不會落空的盼望,就是主的再來。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