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解執、自由與愛

邱清萍著

你們要甚麼?

當日施洗約翰向兩個門徒介紹耶穌,他們就跟從了耶穌(約一35-40)。耶穌轉身問他們:「你們要甚麼」?「要」是我們心中的需求和願望,也可統稱為欲望(desires),會使我們心跳,甚至熬到三更半夜都不想睡;是我們的價值所在,用來判斷甚麼能帶給我們幸福與快樂,是生活的動力。

人的欲望有一種詭異:想要的得不到,苦啊;得到了,還是苦,因為心不滿足,想要別的。得到又失去,更苦。

我們的想望其實都有伊甸樂園的影子,人最初被造,與神、與人、與大自然渾然為一,沒有阻隔。人犯罪後,所有的關係都破裂了,不再完整;人只能在夢裡嚮往,在熱望中等待和追尋那原初的愛,也就是人最深邃的需要與渴求。

欲望與愛

人生的意義與動力來自愛,欲望 (desires) 是愛的核心,能引起動機,發出能量,帶出行動。欲望是人生的動力發電廠,有動力生活就有朝氣與方向感,對人就有熱情,工作有熱誠;沒有動力,就散漫沒勁,生活呆滯像行屍走肉。

有些欲望導向惡:如貪錢的欲望使人去賭搏去欺騙;虛榮的欲望使人崇拜權勢地位;而情慾的動力使人追求肉體感官的滿足。另一些欲望則導向善:如與人和睦的欲望會促使人在衝突中尋求和解、公義的欲望使人為不公的事發聲等。

我們有時會互用「愛」與「欲望」兩個詞,使徒約翰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壹二15-17)

愛神及愛世界都出自內心的感性欲求,但觸發動力的源頭很不一樣,這裡指的世界當然不是指地球,甚至物質的世界,乃是指我們被世界事物吸引而挑起的情慾私慾。雅各書在第四章提到「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所謂的世俗是指「裡面戰鬥的私慾」(第一節),驅使人貪得無厭,彼此妒忌,引進衝突與殺害。

欲望淪為私慾、私慾生出罪

始祖受試探,違背神的吩咐,把似乎正當的需要變為偏執的欲望。在平時,想吃新鮮可口的果子沒有錯,想有智慧也是正當的需要。但神明明吩咐不可吃那顆樹上的果子,蛇又騙她,說吃了會像神能知善惡。夏娃的欲望被挑起,愈看愈想吃那樹上的果子。她想要的與神的心意有衝突,可是她放不下,欲望淪為私慾,在錯的時候用錯的途徑來滿足,私慾與鬼魔的謊言結合,就懷了胎,生出罪來(各一14-15)。

需要與欲望不一定會變成私慾,甚至罪。希伯來書第四章15-16節說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但祂沒有犯罪。主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要討天父的喜悅。祂在曠野禁食四十天,肚子餓了想吃,這是個正當的需要;魔鬼所提出滿足需要的原因和途徑卻非神所喜悅;魔鬼要耶穌行神蹟証明祂是神的兒子,兩次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把石頭變成食物/就從殿頂跳下去」(太四3、6)。

不久前,耶穌在約但河受洗,天父從天上發聲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3-17)。耶穌本來就是神的兒子,不需要証明。魔鬼想在主的身上挑引起表現慾、成就慾和權力慾,但是主都無動於衷,沒有中計。祂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遵行神的話,單單敬拜神和事奉祂。

需要與欲望不一定會變成私慾,甚至罪,問題是我們要有一個更大更強的欲望,就是要討天父的喜悅,以至於我們對一般的欲望不會執著。耶穌曾說過:我來是要遵行天父的旨意,這個最大的欲望使祂能駕馭其他的欲望,不讓它們逾越界限。

問題不在可口的果子、食物、甚至金錢、學問、成功和別人的讚賞;而在那樣東西對你的吸引力,成為強烈的欲望,甚至私慾,令你身不由己,不能做神要你做的事;或聽信謊言,以為這東西能滿足你,使你患得患失,不得自由。這是我們真正的問題。

創世記記載神造萬物後,「看著是好的」,神所造的都甚美好。天父樂意將好東西賜給我們,問題是我們不要把受造物,包括自己、任何人與萬物取代了神;我們處理不好內心的欲望,它們就會淪為私慾甚至罪。

愛的層次、整合與平衡

神子耶穌基督降世,要除掉人的罪,恢復那原初的愛。人生一切道理的總綱,耶穌一言以蔽之: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這是人之為人,最原初也是最終極的意義。

愛的層次由最核心開始,一直延伸到其他層次。最核心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太廿二34-40)。愛神是最重要的核心,祂是創造主和救贖主,祂先愛我們,愛祂理所當然;祂也是愛的源頭,若不緊密與源頭連接,憑自己很難愛得長久,很快就愛不下去;主耶穌也是真愛的榜樣,祂對門徒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又指出神、人、物的層次:人重於物,耶穌說:「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26節)。當我們把物質看得比人重要,就是失序的愛。耶穌又說:「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33節)。神比一切優先,祂是創造主,人與物都是受造物;當我們對神、人、物的愛失序時,就會出問題。

賺錢養家是好事,但長時間工作,只為了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享受,情願犧牲與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這是失序的愛。成功或成名,被肯定或受稱讚可能是努力工作的副產品,沒有甚麼不好,若以這些作為追求的目標就是失序的愛。有時失序的愛與欲望表現出來,是極端或過度,失去了平衡。想身體健康是好事,若因此運動過度,太過揀飲擇食,一點不舒服就大驚小怪,就成了綑綁。完美主義也是失序的愛。

愛的失序與欲望的偏執是痛苦的根源,使人失去自由,離開真正的愛愈來愈遠。

失序的愛與自由的失落

失序的愛會有不滿足或不滿意的感覺。有人說過:神的愛是正餐,使我們人生飽足;其餘都是前菜和飯後甜品,幫助開胃及甜咀,不可能持久滿足。即使重要如婚姻,若把它代替了神,遲早也會經歷不滿足。得不到苦,得到還是苦,失去更苦。缺乏有意義愛的關係,單身的人會在「欲得未得」的想望中焦慮,而已婚的人會在「既得未得」的失望中惆悵。若不愛人,單身的自由會帶來寂寞與惆帳;若不愛人,結婚會帶來許多人際衝突,害人害己,還害了下一代。單身或結婚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目的,就是更愛神、更愛人。

不滿足會引致不止息的貪婪,以為再吃多些雜糧,再賺多些錢,再結多幾次婚,再環遊世界多一次,就會飽足。保羅說:貪心就是拜偶像(弗五5)。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欲望絕對化,成為理想中的自我形像,然後按自己的形像去造神;想成為富翁就造出財神;想多子多孫就造出觀音;想家中平安就造出門神。其實都是假神,是偶像;拜偶像最終是拜自己,就是利用偶像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是「今生的驕傲」最透徹的表現。基督徒若不真正愛神,很容易把神當作偶像來拜來利用。

拜偶像會形成依附 (attachment),把幸福與安全感「釘死」在某個人或物、或某件事上,心思意念、時間精神都放在上面,成了習慣,欲罷不能上了癮。愛被騎刼,欲望被俘擄,連做選擇的意志也被綁架,身不由己,結果沒有餘力去真正愛神愛人。

依附帶來執著,愈怕失去或失控,就愈想控制,結果受綑綁。執著就是不肯也不能放下,愈不安全愈要執著,愈要控制。有工作狂或常發脾氣,家暴或玩手機上癮等都是因依附而更執著。結果是失去愛神愛人的自由,很可能再去找另一種失序的愛。

基督徒有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

聖經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轄制…不可將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五1,13)。神是愛,三一真神是愛的群體,我們是照他們的形像造的。神創造我們時已把愛神愛人的欲望放在我們心靈最深處,可惜在人墮落後被其他的欲望挾持了,只有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中才能釋放出來,恢復我們受造時的樣式。

基督徒要小心,我們靠恩得救,仍然有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我們的悔改很多時候不夠徹底,生命改變不全面,只停留在人看得見的外面表現上,例如多了宗教的活動-去教堂、短宣、事奉;多了宗教禮儀-受洗及領聖餐,多了宗教標籤—屬於某某宗派;這些雖然重要,也只是樹的果,更重要是樹的根,是冰山在深水下面的東西,很多信徒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欲望、情緒等,完全和未信主之前一樣,原封不動,沒有改變。

耶穌的登山寶訓教導我們生命的改變要從裡面的欲望與動機開始–inside out。主說:律法要求不可殺人,這是對的,但更重要是去掉裡面恨的情緒;不可姦淫,律法是對的,但更重要是去掉裡面的淫念與慾望;不可說謊,阿們 !但更重要是清潔裡面以假亂真詭詐的心。外面的行為若非來自清潔了的心,在神看來就是虛偽。

這是為甚麼「聖言心禱」和「意識省察」的操練很重要,我們要請聖靈帶我們潛水到深處,從反省中注意那些地方有奴僕的軛挾制。我們也許會發現自己被今生的驕傲、眼目的情慾和肉體的情慾所糾纏及綑綁,不能自由去愛神愛人。

很多人要到中年,吃過苦頭,經歷過失意;或以前崇拜的偶像原形畢露,覺醒他們不過是人,並不是神;或一直以為好的東西原來填不飽內心的飢渴;或在慶祝大壽的同時,意識到生命的脆弱,身邊的親友一個個的消逝,病與死愈來愈真實,才醒悟自己真正的需要。

還我自由以愛服事

放手讓神掌管(let God & let go),才能放下偶像及依附。有一猴子想吃瓶裡花生,於是伸手入瓶,抓了一大把,卻發覺手伸不出來,吃不到花生,大受挫折就大叫起來。主人見狀叫他放下花生,牠卻不肯放手。後來主人想到妙計,把香蕉放到牠面前,猴子一看見牠最喜歡吃的東西,就立刻放下花生,手伸了出來,得到自由。只有神的愛有夠大的吸引力,使我們能放下依附和偶像。

放下有時不在於捨棄你所擁有的,乃在於捨棄你對該事物的欲望(desire)、依戀與倚賴。若所依附的偶像已佔據綑綁我們的心,怎樣努力也放不下,只有一途,就是忍痛割捨才得自由。

這自由就如保羅在腓立比書第四章11-13節所活出來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卑賤或豐富,飽足或飢餓,有餘或缺乏,他都能隨遇而安,這種豁達從容的生命是靈修傳統很重視的操練,不是消極的禁慾,乃是對一切事物抱著有則享受而不濫,沒有也能自得其樂。

有了心靈的自由,就能從容地選擇以愛來服事神、服事人。加拉太書第五章13節迴響 第一節「基督釋放了我們,是要叫我們得自由」,有了這自由,就要去愛心服事,否則可能再被奴僕的軛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