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华人教会与冲突处理

邱清萍

教会内有人事纠纷甚至冲突,不是什么新现象,事实上圣经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故事,而新约每一卷书都有一些教会内部需要处理的人事问题。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教会更要装备信徒与领袖如何去处理各种的差异,如何保持教会「和好合一」的见证。

和谐与和好

圣经要求我们不只是和谐,更是和好。没有和好希望的和谐是很脆弱的,因为经不起冲突的打击,最终可能沦为以客套、冷漠、恐惧战兢的心态彼此相待,甚至互相躲避。耶稣舍己钉十架,不但使和好成为可能,和好也是基督徒和谐相处的基础。

有和好作基础的和谐包含了舍弃权利和说理,彼此的聆听与顺服,认罪与饶恕,甚至包含了自我的调整与改变。假如耶稣基督和好的福音不能叫我们超越人性的局限,我们所信所传的与其他的宗教有何不同呢?我们的和谐与不信的人所能做到的有何分别呢?

处理差异

基督徒追求和睦,其中一样要学习和操练的是处理差异。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识愈来愈少,而差异也愈来愈繁复。这些差异包括明显的如喜好、说话、个性及做事的方式和习惯等。也包括了比较隐晦的如家庭及教会背景、世界观、价值观、神学立场、文化习性等。如何处理差异已成为很基本的做人处世之道。

差异出现的时候,立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标准?谁有权威作最后的决定?有些人遇到与自己不同的人,会以自己作标准去改变对方,结果就出现了张力。到底什么差异要容纳?什么差异要力图消弭?

保罗在以弗所书第四章指出教会在基要信仰上必须一致,不能容纳差异:一个身体(普世无形的教会)、一个圣灵、一个指望(主再来和永生的国度)、一主(耶稣)、一信(圣经)、一洗(重生得救圣灵的洗)、一神(三而一的主宰)。

然而教会生活也有许多事物不属于以上七个一的范围,是非黑白也不分明。保罗在罗马书十四章给我们很具体的指导,他特别举吃素与守日一些个人或社会文化习性为例,指出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要接纳彼此的差异,不要论断或轻看,且要存感恩的心为荣耀神而发挥各自的特色,在必须取舍时也要为了爱心的缘故放弃自己的权利。

先贤曾为教会处理差异立下可敬的原则:在基要事上要保持合一,在非基要事上可容纳差异,在一切事上当凭爱心行事。

文化背景的差异

北美华人教会的成员从不同的原居地移民来美,带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社会、教会和政治背景,虽然同为华人,却有着许多的差异。

许多华人教会开始时以一种方言为主,后来因应新成员的需要,要加插另一种语言。起初主日讲道双语同时进行,由一种方言翻译另一方言。渐渐人数增加,就会分开聚会,组成另一方言的会众,甚至第三种方言的会众。较大而历史较久的教会都会有三种方言:国语(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会众。

三个会众,三种语言、三种文化习性(思想和言行的)在同一个教会并存共进,不但需要神的恩典,在人方面需要很多的忍耐、谦让与智慧,才能跨越矛盾与冲突的障碍。

教会生活中的张力

使徒行传第六章有一个教会张力的例子。初期教会因着圣灵大大的工作,很多人信了耶稣,教会「门徒增多」了。教会增长是一个祝福,但也隐伏着危机。一来人多了会带出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教会可能要发展新的事工,结果就会与现有的事工产生资源分配的张力。另外,有新的份子加入,就会有新的因子搓进教会这一个「面团」,当这些新的因素形成足够的份量(critical mass),教会就会产生结构性的改变,例如产生一个不同语言的祟拜与会众。虽然教会增长是每一个爱主基督徒的期望,但不见得每一个人,特别领袖都能接受因增长而来的改变,或懂得如何处变。

很多华人教会在八、九十年代开始产生「结构性的改变」。教会新来宾中,十之七、八是从中国大陆来的,而信主受洗的也多是这些人。这是神的作为,值得庆贺。但跟着而来的是增长所产生的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人际冲突,抵销和削弱教会的实力。

初期教会蒙福增长,出现了张力。 「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第一节)。他们虽然同是犹太人,但文化背景和语言不同。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是在希腊文化中成长,已不会说道地亚兰语,这群人当中可能包括一些曾归附犹太教,后来又归入基督教的外邦人,所选出来的七个管饭食的人当中的尼哥拉就是,其余六个人的名字都是希腊名字。很可能他们人数较少,属「少数民族」。十二个使徒是教会的领袖,也是道地的「希伯来」人,很自然的在带领教会的时候,会把重点和眼光都放在自己最熟悉的人与事上,这是人的局限,无法避免。

但对新加入教会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来说,就会觉得被忽略或不被重视。就像以华语为主的教会,说英语或国语的会众会有「少数民族」的经历,他们的需要与声音会被压抑,在领导层的代表性会比较弱,产生不平或不满的感觉也是很自然的。

从资历来看,不少港、台来美的成员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在教会影响下长大,而且在美生活的时间较久;而大陆来的成员多是来美后才信主,在信仰和教会生活方面都是经历较少的。这些差距会不会造成前者较囿守传统的做法,而自认是权威及标准,而让后者觉得不受尊重或被看轻呢?或反过来说,后者会不会不尊重前者而一意孤行呢?

教会因成长之痛有张力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回应。处理得好,教会继续蒙福,继续质与量的增长;处理不好就会成为魔鬼可以利用的破口,使个人和教会受损。

初期教会领袖与会众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堪作我们的榜样:

一.依事论事,埋怨的一方指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具体指出问题所在,就不会以偏概全,产生两极化的型态。处理差异切忌以「标签」的观点来看对方,如「香港/台湾/大陆来的都这样」,以致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看对方与问题,出事的机会很大。

二.承认问题、负起责任:最精明的领袖有时也会错漏,就算不是故意的疏忽,教会既然出了问题,好的领袖都会勇于负责。承认问题的存在是负责任的表现,十二使徒立刻去面对和处理,这是上策。人事问题初出现时都比较简单,快刀可以斩乱麻。拖延只会产生新的问题,许多自卫性的解释只会削弱彼此的信任,产生更多的猜疑。而过程愈长,人性的软弱(说话和行事)就会愈多表露的机会,问题就更复杂更难解决。

三.同舟共济、集思广益:既然这问题关乎一群人,也会影响整个教会的合一,十二使徒叫了众门徒来,一同处理这问题。解决方法若得不到会众的认同,就算很好的方案推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但领袖也必须在神面前有清楚的异象,懂得如何沟通,才能起领导的作用。使徒指出他们主要的责任是祈祷传道,照顾弟兄姊妹的需要也很重要,不过就要选出人来负责。他们一方面掌握教会重要的事工,不会因新的需求而转变方向和优先次序,另一方面,也能灵活的开发新的资源,把人的恩赐与事工的需要配合起来。结果是「大众都喜悦这话」,而教会因此更多人投入事奉,「神的道兴旺起来」(第七节)。

沟通是处理冲突很重要的环节,但沟通的关键是彼此的信任,而且愿意与大家一同承担责任。有些领袖不愿承担责任,又不愿把责任分配给别人,结果自己成了瓶颈,别人干着急,教会也会受亏损。

身份问题

对移民来说,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主导着生活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教会的生活。到底要做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为了生活顺畅及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似乎溶入美国主流,与美国人的思维与生活认同是更好的选择;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如对家庭及关系的重视,较含蓄内向的表达方式等却根深蒂固的兜也兜不掉。

事实上,一个移民只要选择学英语,选择长住在美国,就会愈来愈美国化,(除了极少数一直留住在唐人埠,也不懂说英语的华人除外)。同时,他也可以透过旅游、电子科技常与原居地的亲友保持联络,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既同化于新文化又持守原有的文化,这种可以同时做中国人及美国人的跨国身份认同是已经愈来愈普遍了。

华人教会在这方面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华人到教会就如同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见到的是中国人,说的是中国话、吃的是中国菜、聊天的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这种认同感不但带来温馨的感觉,也提供移民极需要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教会的土生华裔和一些留美时间较长,也比较美国化的弟兄姊妹提供了美国生活的资讯,加上有些教会举办英语班,帮助华人移民在很安全的环境中逐渐投入美国主流的生活。

然而这种「叠合」身份里面不同程度的中国化和美国化有时会带来人际之间的张力。这张力在华语与英语会众之间比较尖锐,但在说粤语与国语会众之间,或都说国语,却来自台湾或中国大陆的信众之间也时有发生。可能是语言与沟通受阻,也可能是思维方式、政治理念、或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带来的冲激。其实,就算同是大陆来的,北方与南方,北京与上海就存着差距。最重要的是明白随着在美时间的延长,每个人都在变化──更美国化;却同时每个人也有选择要保留多少中国化。

选择和好方向的处理

和好的关系也是一种选择。在主里面彼此相爱合一的关系若是重要,许多文化习性上的差异是可以迁就、调和、甚至暂时放在一边的。最怕就是把这些差异绝对化或真理化,成为不能妥协或调整的僵硬教条。保罗在罗马书十四章所教导的「彼此接纳、不要轻看、不要论断、为爱心缘故而放弃」的原则在文化习性差异上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排斥异己背后往往是人性的骄傲,自我中心作祟。我们与人相处最自然的表现就是以自己的所是与所有作标准来看别人,来断定是非。在基督里我们都是神的儿女,这个属天的身份应能包容,也能超越地上各种文化背景的身份。包容表示接纳彼此的差异,互相欣赏及互补,彰显神的广大。超越表示差异带来冲突时,我们应以神儿女的身份为重,其他的身份为次,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