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是福是禍?

邱清萍

教會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處境,都可能面對破壞合一的不同因素。對現代教會來說,社交媒體本應傳遞知識,提昇生活質素,帶來祝福;卻被誤用扭曲真相,分化群體,以互相仇視攻擊來代替對話,導致溝通渠道破裂,人際關係緊張,難於建立共識,更難建立相愛合一的生活。

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指出良好的民主社會需要三個重要的元素1: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有誠信及彼此信任的社交網絡)、共同的故事 (shared story-共同的文化歷史和理念)、及穩健的組織和機構(institution)。

他說:新興的社交媒體把三個元素全都削弱了。他以舊約巴別塔2來比喻,指出社交媒體的初衷與願景是要建立一個地球村和有共識的群體。自2012年,用戶可以一按’贊’或’分享’,就可以無遠弗屆,互相交流。

可惜社交媒體的遊戲規則很快就被盲目的群眾心理和人性的貪婪和欺詐所劫持。本來用於加強連繫,深化關係的媒體後來變為商家營利,敵我劃清界線,和政治家操縱選民的工具。一些研究指出愈能牽動情緒的內容,特別以忿怒來排斥異己的帖子,分享的次數愈高。

一位曾有份設計 ’推特’(twitter)的工程師眼看著它被誤用,感到很後悔,覺得好像把一枝裝滿子彈的手槍放在四歲無知的稚子手中3,結果是一大群不成熟的稚子互相發彈,雖然打不死人,卻引起很多莫名其妙的爭端,銷毀了彼此的信任。

失去的不只是人際間的信任,也失去對組織及權柄的尊重與信任,更失去對文化價值和理念的共識,和共同的語言。巴別塔已倒下,眾人分散,言語紛亂。一些被虛假混淆了的資訊,不但使黨派兩極化,甚至家庭、教會、學校等組織都出現內部的撕裂。

原來在臉書上分享一個不盡不實的資訊,易如反掌,有多少人會先停下來,核查清楚內容的可信性,才轉發呢?而最糟糕的是臉書就利用這種無心卻不負責任的點擊行動,大發橫財。「不斷覆述一個謊言,遲早就會被人看作真理。」這就是當年希特拉的宣傳部長 Joseph Goebbels對盲目的群眾所用的策略,可惜許多人就甘於受騙,後患無窮。

芝加哥大學的Pearson Institute/AP-NORC 去年九月進行一項調查4 ,指出 95% 的美國人都認為假消息(faked news)的傳播是一個社會問題,其中一半人認為是政府的錯失,75%的人認為是傳媒公司和使用社交媒體者的責任,60%的人對朋友和家人有份攪渾水表示關注,而只有20%的人承認自己也有責任。

年輕人 (18-29歲)比年長的人 (60歲以上)更擔憂自己有否傳播假消息(25% 比 14%) ,但調查結果指出年長的人更多時候會從假消息的網頁轉發帖子給親友。無論如何,很多人都表示假消息的傳播使家人朋友之間彼此猜疑和指責,引致關係緊張和撕裂,群體生活支離破碎。

少數激情極端份子在網上煽動(trolling)仇恨情緒,霸淩那些不同意他們的人,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捲入政治的爭端,於是採取迴避,這更讓少數份子攏斷社交論壇,宣稱他們已得勝。加上社交媒體的搜索引擎本來就有「偏見的確認性」(confirmation bias)的特徵,即使收到的帖子滿紙謊言,卻因持續不斷收到同類的帖子或文章,使讀者誤以為是已被確認的「真理」,例如對新冠病毒一些沒有可靠科學根據的「陰謀論」就是其中的例子。

社交媒體已風行世界各地,以上的現象當然不只是在美國出現。因信仰、政見和各種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分歧而引起的紛爭和衝突自古已有,在現代卻因社交媒體大幅度增加資訊的流量與流速,衝突的雙方來不及躲避,已攪起的不安情緒來不及處理,一石激起千層浪,彼此以怒還怒,以恨還恨。 

怎麼辦?

社交媒體如何扭曲訊息已有目共睹,傳媒學家麥奴漢(Marshall McLuhan)早就在他的書中指出「傳媒就是訊息」(medium is the message),意指傳媒的特性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人際互動,甚至訊息的內容5。電子傳媒改變了我們的時間與空間的觀感,發生在遠處和相隔十多小時時區的消息,能夠此時此地影響著個人的生活和情緒,甚至人際關係。

作為使用這些傳媒的人就當有警覺性,善用媒體來建立和衷共濟的社會,而不是被動地任憑不法的人,及只顧謀求私利的媒體公司任意操縱這些工具,帶來家庭、教會及社會的破壞與撕裂。

當警覺傳媒「偏見的確認性」(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不隨便輕信記者、政治家或社會改革活躍份子的言論,特別不請自來的各方帖子,都要慎思明辨。若要表態立場,都要經過謹慎查核、禱告尋求聖靈的引導,留意宣傳者的為人及言論是否誠信可靠。點「贊」和「分享」也要負責任,不要被「名人」及數字遊戲沖昏腦袋。

保羅教導我們要棄絕「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提後二23);「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都是虛妄無益的。」(多三9)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白即黑,非友即敵。遇見與自己看法、立場不一樣的人,不妨與他們交換意見,彼此聆聽,很可能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識。只知道塞住別人的口,甚至不擇手段要異己者知難而退,其實只顯露自己理窮而且心胸狹窄。

很多人經過這幾年社交網站上的混戰,其實已經很疲倦,無心戀戰,有時會走到另一極端,失去盼望,不再投入社會關懷。但是神所交託的福音與文化使命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卻要重新調整焦點,耶穌在大祭司禱文向父求:「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約十七23)。

最有說服力的宣教與護教是甚麼?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徒在政見、看法與做法有差異時,能否彰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的主,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見証?楊腓力(Philip Yancey)說得好:「神不會記錄我們贏了多少次的爭辯,卻會記念我們是否愛得好。」6

埋堆抑或合一?

社交媒體的魅力是不可置疑的,它有巨大潛力凝聚人群,可以增進討神喜悅的合一;若誤用就會形成散播紛爭,有破壞力的部落主義(tribalism),不斷地鬥爭與分化群體,其實已發生在很多的家庭與教會裡。

莫爾(Russell Moore)提醒我們,當時建巴別塔的人不想分散在全地,想凝聚眾人,其實是有虛榮自私的目的,為了「傳揚我們的名」(創十一4)。無論是為了個人或國家的名聲,若想唯我獨尊,壓倒群雄,只會引來惡性循環的競爭,不是神所喜悅的合一。結果神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溝而不通,無法共事,不能維繫關係,只能如一盤散沙,分散全地。

莫爾指出神所喜悅的合一在下一章(創十二1-3)就顯明了。神呼召亞伯拉罕,要使他「成為大國」,叫「他的名為大」,這不正是巴別塔城的人所要的嗎。但不是為了高舉個人或以色列民族,最終目的是使「地上的萬族」因亞伯拉罕得福。7

可惜猶太人一直忽略這個重要的目標,常自以為是神的選民而有一種優越感,甚至看不起外邦人。然而亞伯拉罕最重要的後裔耶穌基督,卻以捨命的愛向古往今來,世上所有的人宣告說:神愛世人!神的愛擁抱所有的人,超越種族,性別、國籍、黨派及各種人為階級,和門戶之見所產生的分門別類。

耶穌為所有的人捨命,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作為主的門徒,我們要帶著造福普世的使命,遠離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和部落主義。有一天,神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一10)。這才是基督徒追求合一的終極目標。

參考:

  1. Why the Past 10 Years of American Life Have Been Uniquely Stupid.” By Jonathan Haidt, The Atlantic, May 2022.
  2. Ibid.
  3. Ibid.
  4. Americans Agree Misinformation is a problem, Poll Shows. “ By Amanda Seitz and Hannah Fingerhut, The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8, 2021.
  5.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Extensions of Ma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4.
  6. Yancey, Philip. Vanishing Grace-Bringing Good News to A Deeply Divided World.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4.
  7. Fragmentation Is Not What Is Killing Us.” By Russell Moore,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21, 2022.